最初,康林是从杨二坏身上受到的启发。
屠夫张大膀的肥猪祸害了杨二坏的菜园子,杨二坏一生气,一块石头扔过去,正中肥猪的耳根子,肥猪左晃右晃,扑通一声栽倒在地,七窍流血,气绝身亡。杨二坏瞅着地上的死猪傻了眼,他知道自己闯祸了。那张大膀可不是好惹的主儿,瞪眼就打人呢!杨二坏正不知所措,张大膀闻讯赶来,一见地上的死猪,上去一把揪住了杨二坏的脖领子,杨二坏脸色煞白,嘴里语无伦次地辩解着。没想到,张大膀的大眼珠子瞪了又瞪并没有出手打人,而是放开了杨二坏,然后,拖起地上的死猪默不作声地回家了。
杨二坏愣住了,看热闹的人也愣住了。
后来有一天在集市上,有人跟张大膀提起这事,张大膀愤愤地说,要不是杨二坏帮过我,看我怎么收拾他!说着,手腕一抖,尖刀插在了肉案上。
于是人们恍然大悟,杨二怀曾对张大膀有恩啊。三年前,张大膀刚出道杀猪卖肉,市场上的屠户们挤对他,总找茬儿跟他过不去。张大膀虽然蛮横,但是,好虎架不住一群狼。就在张大膀走投无路的时候,杨二坏帮了他一把。当时杨二坏的大舅哥是市场上的老大,杨二坏求他出面,帮张大膀在集市上谋得了一席之地。张大膀把这份恩情一直记在心里。
没想到,三年后,这份恩情发挥了作用,它把杨二坏犯下的错抵消了。
康林之所以想起这件事,是因为他也像杨二坏那样做了一件错事。
春上,玉米没脚腕的时候,康林给自家的玉米地喷灭草剂,由于风大,二十多米外的康福家的棉花地遭了殃。三天后,康福的老婆水珍发现了满地枯黄的棉花秧,她哭骂着去找村主任,村主任到棉花地里一看明白了,于是就调查最近谁喷了灭草剂。然而,眼下正是喷灭草剂的紧要关头,好多家都喷了,到底是谁惹的祸,一时半会还真调查不出来。可毕竟没有不透风的墙,就有人偷偷指出了康林。康林却不承认,水珍又没有证据,最后水珍不得不吞下这口气,又急急忙忙翻种了黄豆。
事后,好多人气不公,说,要是康福在家,这事肯定完不了。康福是水珍的男人,在沈阳打工。康林听了,心里怦怦跳。康福更不是省油的灯,连张大膀都让他三分哩!秋后,康福回来,这事能完?想到这,康林的头上冒了一层冷汗。康林边擦冷汗边想,要是自己也像杨二坏那样事先对康福有恩就好了,也可以把自己犯下的错抵消。可遗憾的是,没有。
不过,还可以弥补。
水珍翻种的黄豆该锄草了,一个黄昏,康林扛着锄头去把草除了;下雨天,水珍家的牛棚漏雨了,康林披着雨披过去帮水珍把牛棚用塑料苫好,天晴后,又帮水珍把牛棚重新捶了顶;玉米地该蹚了,水珍一个人摆弄不好牲口,康林放下自己家的活,去帮水珍把地蹚了……
对于康林一个劲儿的帮忙,水珍一直来者不拒,有时还敲打康林几句——你为啥老帮俺呢?该不是心里有愧吧?康林慌慌张张地说,我有啥愧,康福不在家,我哪能看着你犯难不管呢?
康林还没忙活够,秋天就来了。在外打工的老爷们都要回来收秋了。康林的心再一次紧绷起来,仔细衡量了一下半年来自己帮水珍做的这些事,心里却仍然没底。
然而,这个秋天,康福并没有按时回来。康福在工地出了事故,他从三楼上摔下来,摔断了双腿,住进了医院。水珍得到消息,哭着去沈阳伺候康福了。临行,水珍把家里的活都托付给了康林,康林满口应下了。
直到入冬,水珍才用轮椅推着康福回家来。看着矮了半截的康福,康林的心突然狠劲疼了一下,抽了空,他特意去看望康福。康福见了康林满脸的感激——我都听水珍说了,我不在家的日子,多亏你帮忙呢。
康林勉强地笑了笑说,没啥。不知是哪来的勇气,康林主动把除草剂的事说了,还拿出两千块钱来,说是要赔偿。轮椅上的康福唉了一声,把钱推回去说,你帮我们家这么些忙,我哪能还叫你赔偿呢?
出了康福家,康林抬头瞅瞅晴朗的天空,突然感觉一身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