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的风比着早春的风温柔了许多,虽然迎面还能感觉到些许寒意,但并不扎脸。却也有让人烦恼的东西,那就是漫天飞舞的杨絮。
村里的杨树并不多,漫天的杨絮主要来自村子正中姚二家门前的白杨树。这棵杨树两搂来粗,高耸入云,枝繁叶茂,是姚二三十岁的时候栽下的,如今姚二已经六十出头了。三十多年来,姚二对这棵杨树呵护有加,每年都按时上水施肥,而且从不动杨树一个枝杈,任其自由生长,因此杨树的枝叶格外的繁茂,自然在晚春时节产生的杨絮就多。一阵风吹过,杨树周围纷纷扬扬,好像下雪一般。
姚二的左邻右舍深受其害。前院的大春家种了满园子的冬菠菜,这个时候,已经长到膝盖高,开始上市了,却覆盖了一层雪白的杨絮。大春媳妇一边薅菠菜,一边抖搂杨絮,可杨絮粘粘地粘在菠菜叶子上,怎么抖搂也抖搂不掉,大春媳妇便失去了耐性,嘴里磨叨着去找姚二,见了姚二也不客气——你把你那棵宝贝卵子杨树串串枝还不行吗?看把我的菠菜整的,还能卖吗?姚二满脸羞愧地来到大春的园子里,见了菠菜上厚厚的一层杨絮,二话没说,猫下腰就帮大春媳妇抖搂菠菜……东院的姑娘小松生得俊俏,却偏偏怕姚二家的杨絮。小松的脸一碰到杨絮就过敏,奇痒无比,用手一挠就起红疙瘩。小松捂着满脸的红疙瘩去找姚二——二伯,你把你的破杨树砍了算了,看把我的脸弄的。姚二关切地上前查看小松的脸,一看吓了一跳,急忙说,二伯的树砍不得,二伯领你去卫生所看看,二伯给你报药费……
如此以来,姚二的杨树虽然烦人,却谁也奈何不了。——其实是没人跟姚二较真,都觉得姚二一辈子活得不容易。
姚二一辈子没儿没女,光棍一条。据说,他三十岁那年娶过一个婆娘,可没过上一个月,那婆娘就走了。具体因为啥,没人知道。后来也有人为姚二介绍了几个寡妇,可都被姚二一一打退了,他说,一个人过日子清净,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
于是,每年的春天,姚二的杨絮就这样肆无忌惮地飘飞着。
这一年赶上西院的康林一家三口都出门打工去了,院子里的园子便荒芜了。一场春雨过后不久,园子里竟生出密密麻麻的小杨树苗。等秋后康林一家回来时,见满园子已经郁郁葱葱,杨树苗已经一人来高,大拇指粗细了。康林没舍得砍掉,便养了下来。没想到,转年开春集市上的杨树苗异常紧俏,价格也不菲。康林便把园子里的杨树苗挖出来,扛到集市上卖了,小收入了一把。
康林得了钱,觉得这里面有姚二的功劳,就把姚二请过来喝酒。姚二也不客气,喝得酩酊大醉,说话都颠三倒四的——咋样,我的种子值钱不?
很快,姚二发了一笔小财的事在村里传开了。这年春天,前院的大春媳妇没来找姚二帮着抖搂菠菜,东院的小松也没捂着满脸的疙瘩叫姚二给报药费。一场春雨过后,围绕着姚二的左邻右舍的院子里都长出了新鲜的杨树苗。
这下,姚二更有酒喝了,他把自己当成了功臣,邻居们不请他,他自己就主动去要酒喝。——谁让你用了我的种子呢?邻居们也不吝惜酒,只管叫姚二喝,因为来年开春要发一笔小财呢!
可是,邻居们的如意算盘打错了。转年开春,外地的杨树苗都涌了进来,集市上的杨树苗子堆成了山,臭得要命。姚二的左邻右舍们觉得仨瓜俩枣就把树苗子卖了赔本,便把树苗挖出来栽在了自己的房前屋后。因为据消息灵通的人说,木材涨价了。
又是一年的春天,姚二邻居们栽在房前屋后的杨树已经长到一房多高,擀面杖粗细,而且枝繁叶茂。离远看去,村中央地带一片郁郁葱葱。
那天姚二来了兴致,他拎了一瓶白酒独自爬上了南山头。于是村里的景色尽收眼底,特别是村中间那一片葱绿,格外的显眼。迎着清爽的春风,姚二一手插腰,一手拿着酒瓶子往嘴里倒着酒,像一位凯旋的将军,煞是威风。就这样看着,喝着,又一阵清风吹过,姚二突然笑了。因为姚二分明看见邻居们房前屋后的杨树上也随风飘起了杨絮,纷纷扬扬,飘飘洒洒,场面甚是壮观。姚二就这样看着,喝着,笑着,不知不觉眼里竟流出一行老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