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小要求之后,如果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一个更高一点的要求,那么,这个人就会倾向于接受更高的要求。这样逐步提高要求,就可以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登门槛效应”。
明代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有言:“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太高,当使人可从。”的确,一下子向他人提出一个较高的要求,对方一般很难接受,而如果逐次提出要求,不断缩小差距,对方就比较容易接受。其实,人与人之间交往,尤其是需要对方帮忙的时候,要步步为营,像登门槛一样,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
一个推销员,当他可以敲开门跟顾客进行交谈时,其实,他已经取得了一个小小的成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能够说服顾客买一件小东西的话,那么,他再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就很可能被满足。为什么呢?因为那位顾客之前答应了一个要求,为了保持前后一致,的确会有较大可能性接受进一步的要求。男士在追求自己心仪的女孩时,也并不是“一步到位”直接提出要与对方共度一生的,而是通过看电影、吃饭、游玩等小要求来逐步达到目的的。
一个人先接受了他人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使自己的形象看起来不自相矛盾,在心理惯性的支配下,就有可能接受他人更高的要求,哪怕是原本不愿接受的要求。因此,只要对方稍稍打开一条门缝,让你登了他的门槛,你就有可能进入室内。那么,如此“登鼻子上脸”除了提要求的方式外还有别的方式吗?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一些人扮演乞丐,到大街上乞讨,在不打算引起路人注意的情况下,第一组提出的请求是:“您能给我一些零钱吗?”或者是:“您能给我一个25美分的硬币吗?”为了引起路人的注意,并且不至于让路人一下子就拒绝,另一组提出了不同寻常的请求:“您能给我17美分吗?”或者是:“您能给我37美分吗?”
结果表明,第二组的请求引起了许多路人的兴趣,大约有75%的路人将助手所需要数目的钱给了他们;而第一组乞丐,只有一半的路人给了他们一些钱。
实验表明,可以通过引起他人注意的方法来改变他人的行为。要想得到他人的帮助,除了引起对方的兴趣外,还可以在提出请求之前,让他人有一个好心情。
由此可见,有求于人,心想事成并不难,但别忘记了,除了你会登门槛之外,更是因为你所请求的人是有爱心的,是愿意帮助你的,可能他真的没有那个能力帮你一步到位,所以,他做了凡间的“圣诞老人”,在你的“袜子”里装上了他所能送出的小礼物。当我们接受时,不应该暗地里笑“你这个傻瓜”,而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同样,在别人有困难的情况下,不管心情是好还是不好,我们都应该伸出友爱之手,帮人一把,这可能与登门槛没关,但这与人间真爱有关。
交际时为什么要投其所好——共情
毕加索的妻子弗朗索瓦兹·吉洛特十分爱好绘画,一进入画室便不容有人打扰。一次她正在作画,儿子科劳德想让妈妈带他去玩,便敲响了门,可吉洛特已全身心投入到绘画中,听到敲门声和儿子的喊声,只是回应了一声“嗯”,仍旧埋头作画。过了一会儿,门还没开,儿子又说:“妈妈,我爱你。”可得到的回应也只是:“我也爱你呀,我的宝贝儿。”
门还是没开,儿子又说:“我喜欢你的画,妈妈。”
吉洛特高兴了,她答道:“谢谢!我的心肝,你真是个小天使。”可仍旧不去开门。儿子又说:“妈妈,你画得太美了。”吉洛特停下笔,但没有说话,也没有动。儿子又说:“妈妈,你画得比爸爸好。”吉洛特的画当然不会比丈夫——绘画艺术大师毕加索画得更好,但儿子的话让她很高兴,她也从儿子那夸大的评价中感到了儿子的迫切心情,于是,把门打开了。
科劳德还那么小,哪有什么鉴赏能力。他之所以能让妈妈打开房门只不过是投其所好,他让妈妈相信他是了解她的,他是欣赏她的作品的。那么,用同样一把钥匙,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推开别人的心门。
让人感受到“我在设身处地的为人着想,其实我和你是一样的” 仅此一点,就有利于我们建立与他人健康友好的关系。这就是共情。把自己的脚放在别人的鞋子里,体验他人的感受。
2011年11月,文章与白百合联袂主演的电影《失恋33天》火得一塌糊涂。除了爱情题材本身就是热门外,精心制作的宣传片也成了促使人们走进电影院的噱头:各个城市、不同行业的男男女女对着镜头讲他们难忘的失恋故事,情到深处潸然泪下,让屏幕前的人一阵共鸣,因此排除万难地购票相约电影院。《失恋33天》引起观众的共情,就是它上映4天票房成功突破亿元大关的原因之一。
人心是微妙的,学会共情能让你与人友好相处,身处社会能够游刃有余。因为共情,女人经常传达的是“我们是一类人”“我能体会到你的感受”;因为共情,喜羊羊虽聪明绝顶却只能招人倾慕,懒羊羊却凭着它“不完美”的形象赢得无数粉丝的喜爱;因为共情,人们更喜欢那些对他们投其所好的人。
与上司聊天,或是探讨工作,小义总是尽量向上司多请教工作方法,多讨教办事经验,上司也觉得小义很尊重他。在工作中,即使小义全都懂,也会装出有不明白的地方,然后主动去问上司:“关于这事,我不太了解,应该如何办?”或“这件事依我看来这样做比较好,不知局长有何高见?”
上司总会很高兴地说:“嗯,就照这样做!”或“这个地方你要稍微注意一下!”或“大体这样就好了!”如此一来,小义不但减少了错误,上司也感到了自身的价值,而有了上司的帮助和支持,小义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这看似是一个办公室里的小故事,却蕴涵了小义的“共情”艺术,小义从领导需要被尊重的感受出发,即便没有“问题”,也会创造“问题”,而他的谦虚、友好、尊重与体谅同样也换来了上司的认可与信任。
有这样一个共情实验:组织者选编了三个小团体,并且分派三人饰演****型、放任型、民主型的三位领导人,然后对这三个团体进行意识调查。结果,民主型领导人领导的团体,表现出了最强烈的同伴意识。而其中最有趣的,就是这个团体中的成员,大都使用“我们”一词来说话。经常听演讲的人,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就是演讲者说“我这么想……”不如说“我们是否应该这样”更能接近你和听众的距离。因为“我们”这个词语,也就是要表现“你也参与其中”的意思,所以会令对方心中产生一种参与意识。
这就像小孩子在玩耍时,经常会说“这是我的东西”或“我要这样做”,这种说法是因为小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表现欲造成的。但在成人世界中,如果出现如此说法,这种人不仅无法给别人留下好印象,可能在人际关系方面也会受阻,甚至在自己所属的团体中被孤立。因为这个人没有把共情的信号传递给大家,所以被孤立也是必然的。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苍苍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这个故事选自《列子·汤问》,孔子和两个小孩讨论太阳与人的距离远近,却并没有因为自己年老资历高就不懂装懂,而是实事求是,虚心好学。流芳千古的孔子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可爱的一面,与小孩子共情,让他获得了世人的尊重;与未知的学识共情,让他成为学识渊博的一代名家,为后世所敬仰。
拿自己的脚去试穿别人不同尺码的鞋并不是一件卫生的事,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别人的不一样的心情也许并不是一件烂漫的事,却是一件十分有必要又有意义的事。面对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地域差异,文化程度差异,性格差异,兴趣爱好差异的人们,我们要时刻有一颗谦卑的心,时刻有一种为别人着想的品质,与他人共情。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是朋友了——曝光效应
8月30日,离开学还有3天时间,来自天山脚下的女孩雪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她梦寐以求的大学,雪对未来充满了憧憬。由于9月2日才正式开学所以学校的新生还很少。萌来自东北,由于家离学校较远,所以也提前几天来了。雪到学校的当天下午在学校招待所看见了这个性格开朗的东北女孩。第二天,雪去找自己所属的学院,在新闻传播学院门前又一次遇见了萌。雪和萌对彼此都有了一定的印象。之后两天,她们在学校餐厅、咖啡屋都遇见过几次,这时,两个原本陌生的面孔渐渐地变得熟悉。等到9月2日正式开学时,她们发现她两竟然是同班同寝室的同学,自然地她俩成了好朋友。并且雪一直对别人说自己和萌特别有缘分。
一再地遇见一个人,这种偶然的没有事先安排的遇见迅速地使两个人认识,并且见到熟悉的面孔总是让人觉得身心愉悦,为什么会这样呢?
事实证明,对一个新鲜事物刺激的重复通常会迅速提高这种刺激的正面评价。这也就是社会心理学上说的曝光效应,曝光效应是指某种事物经常出现因而能够增加人们喜欢程度的现象。曝光效应是指人们对于其他人或事物的态度随着接触次数的增加变得积极的一种现象。
在人际交往中,曝光效应也同样适用。这就是说,随着交往次数的增加,人与人之间就容易形成亲密的关系。一般来说,交往的频率越高,刺激对方的机会越多,重复出现的次数越多,越容易形成密切的关系。两个人从不相识到相识再到关系密切,交往的频率往往是一个重要的条件。没有一定的交往,就像俗话所说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那样,则情感、友谊无法建立。当所有其他因素相同时,一个人在另一个人面前出现的次数越多,对那个人的吸引力就越大,这种现象常发生在看到某人照片,听到某人名字之时。
我们遇到面熟的人就会有亲切感,与外表、人品无关,人们容易对经常见到的人或离自己近的人产生好感。我们上学、上班的时间基本上是固定的。如果经常在同一时刻,在同一地点,遇到几个面熟的人。对这些面熟的人,即使没有说过话,也会有一种亲切感,就像对朋友伙伴的感情一样。
我们对人产生好感甚至喜欢上某个人,是出于什么原因呢?其实,上下学、上下班时,从不相识到面熟的这一过程,都会成为喜欢一个人的契机。
当我们被问到为什么会喜欢一个人,是什么魅力吸引了你时,一般我们都会列举这个人的相貌、人品等作为理由。但是,当我们不太了解一个人时,也可能会对他抱有好感。我们一般不会注意上下学、上下班时那些面熟的人的相貌和衣着,也看不出他们的行为中有何特别之处。但随着每天的相遇,看到对方的次数增多,我们对对方的好感也会增强。这就是“曝光效应”对人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家扎琼克在1968年进行了一个交往频率与人际吸引的实验研究。他将被试不认识的12张照片,随机分成6组,每组2张,按不同的次序展示给被试:第一组2张只看1次,第二组2张看2次,第三组2张看5次,第四组2张看10次,第五组2张看25次,第六组2张被试从未看过。在被试者们看完全部的照片之后,实验者再出示全部照片,另加从未看过的第六组照片,要求所有被试按自己喜欢的程度将照片排成顺序。实验结果发现,照片被看到的次数越多,被试选择排在最前面的机会也越多。
社会心理学家莫尔兰等人通过在一个学院大教室安插助手以考察这种出现频率的效应。女助手们并不与教授或学生进行交谈,她们只是进去坐在第一排让所有人都能看见。她们对上课的次数有意地进行不同的安排。在学期末,研究者向班上的学生展示这些女助手的照片,让学生们就对他们的喜爱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出现频率越高的女性,越得到学生的喜欢,由此可见,熟悉程度确实能增强人们之间的吸引力。
实际上,曝光效应只用于人们认为中性或积极的刺激。如果频频曝光于令人不快的刺激,那就可能加深而不是消除负面影响。并且这种交往频率效应的积极作用只适合于初见面的两个人之间,因为两个人当下的基本了解仅仅是从对方出现的次数进行判断的,并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相互交流。当交往机会增多时,自我暴露和相互了解的程度才会随之增加,两个人才能做到真正的了解,误解和偏见才会慢慢得到消除,形成共同的见解和经验,相互间的吸引也会自然得到加强。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强调沟通的必要性也正在于此,特别是对于素不相识的人来说,交往频率在人际关系建立的初期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在人际交往中,要得到别人的喜欢,就得让别人熟悉你,而熟识程度是与交往次数直接相关的。交往次数越多,心理上的距离越近,越容易产生共同的经验,获得彼此了解和建立友谊,由此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例如教师和学生、领导和秘书等,因为工作的需要,交往的次数多,所以较容易建立亲近的人际关系。
如果你不想被这个世界遗忘的话,就不要以工作忙为借口而忽略亲朋好友。经常拿出你的手机和大家通个电话,或是群发一些祝福的短信,经常“曝光”你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