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户人家,家里有许多老鼠,它们十分猖狂,不仅将家里许多东西都咬坏了,而且还大摇大摆地从家人眼前穿过,更别说它们是如何糟蹋粮仓里的粮食了。
全家人想尽一切办法也没能将老鼠的猖狂打压下去。后来他们听说城里有一只猫特别善于捉老鼠,便专程赶到城里花大价钱将那只猫买了回来。
这的确是一只不错的猫,它动作敏捷,反应迅速,一见到老鼠就拼命地扑过去。哪怕前面隔着障碍物。所以,自从猫来了以后,老鼠在一只只地减少,剩下的几只老鼠每天都胆战心惊,躲在洞里不敢出来,总担心一出来便成了猫口中的食物了。
虽然老鼠越来越少了,但是猫仍然尽职尽责地守在洞口,并用胡子量着洞口的距离,以便随时钻进去将它们一举歼灭。老鼠们战战兢兢地躲在洞里不敢轻举妄动,每天只是派一只小老鼠出来侦察,确信猫出去散步了或者睡着了才敢偷偷地溜出来找点儿吃的,但在外面停留的时间也不敢太长,以免发生意外。
猫有一段时间没有捉到老鼠了,非常着急,猜想可能是老鼠们已经掌握了它的作息规律,所以决定改变策略。好几天它都没有守在老鼠的洞口了,而是躲在一个非常隐蔽的角落里暗中观察。出来侦察的小老鼠没有发现猫,非常兴奋地回去报告这个消息,它边跑边说:“太好了,那该死的猫出去了,我们大家可以出去透透气了。”
众老鼠一听,立即站出来响应,准备趁着这工夫出去找点儿吃的。突然,一只年长的老鼠跳了出来挡住了大家,它沉思片刻后说:“我觉得没有那么简单,那只猫太滑头了,大家一定要小心,别中了它的圈套。我认为还是先派个代表出去看看,确定猫不在,再回来给大家报信。”
大家都认为年长的老鼠说得有道理,便派小老鼠再度外出侦察。小老鼠出了洞口,发现没有什么动静,心里只怪年长的老鼠太胆小了。它在厨房里转了一圈,偷吃了点儿东西,正准备回去招呼大家出来时,猫猛地扑了过去,它还没来得及叫出声,便进了猫的肚子。小老鼠一去不复返,大家便对猫更加惧怕了,一连好几天连侦察的老鼠都不敢派了,它们不知道猫还会玩出什么花样来。
这几天猫一直躲在暗处不见老鼠有什么动静,它知道老鼠会越来越谨慎,没事绝不会随便在外面游荡。如果要想大获全胜,一定要采取策略,以谋制胜。于是一个重大的计谋在它的心里酝酿开来。
再说老鼠一直躲在洞里,几天都没吃东西,开始觉得吃不消了。于是,那些胆大的老鼠开始蠢蠢欲动,准备外出觅食。一只年长一些的老鼠带了三只小老鼠战战兢兢地在厨房里找了起来。突然,一只小老鼠发现那只可恶的猫脚被绑着,倒吊在厨房的横梁上。老鼠们吓了一大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开始它们也心存戒备,担心这又是猫设的圈套。可是,它们躲在暗处观察了好一会儿,发现猫仍然保持原样倒吊着,除了好像很难受似的动动身体外,偶尔也会把头拼命地向上抬,向四周望望,像是在寻求援助似的,那样子怎么看也不像是在演戏。
老鼠们的戒心逐渐松懈,它们远远地望着倒吊的猫,围成一圈,小范围地针对现状展开议论。有的说那是圈套,有的则认为不可能有自己虐待自己的圈套,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起来。
不管猫的现状如何,它总是猫,老鼠们似乎忘了它的存在,不停地在猜测猫为什么会被绑起来,而倒吊着的猫正强忍着,默默地聆听老鼠们的猜测。其实猫并没有被绑住脚,它只是设了一个圈套,将绳子绕在脚上,而自己紧紧地握住绳端倒吊着而已。所以它只要松开绳端,绳子就会解开了,这就是它的计谋。
猫倒吊着肯定是很难受的,但当它想象自己一下子就可以逮住几十只老鼠,特别是当它看到蠢笨的老鼠们陆陆续续从洞里面出来,成群地仰望着它时,它从心底里乐开了花,这点儿痛苦也算不了什么了。它现在要做的是使老鼠们越来越没有戒心,那它的目的才算真正达到了。
渐渐胆大的老鼠跑到它的正下方昂首望着它。不一会儿它们觉得已经没有危险了,竟然全都跑到猫的下方聚集,一起猜测着猫为什么会这么惨。
有的说:“这家伙肯定是偷吃了主人家的东西,才被绑起来的。”
众多老鼠齐声附和道:“肯定是,肯定是。”
慢慢地,老鼠们完全没有了戒心,于是它们一起责骂猫,诅咒它,有的甚至朝上面吐唾沫。就在老鼠们的发泄达到高潮,猫的痛苦与愤怒也达到了顶峰时,猫纵身飞下,落在群鼠身上。在这次灾难中老鼠死亡多达二三十只。这是老鼠家族伤亡最惨重的一次。
猫从此感到更骄傲了,经常变着手法和策略来折磨老鼠。
一天,它竟然躲进了大米袋子里捉老鼠。为了使自己不被老鼠发现,它变着法儿使自己整个身子都埋在大米里。结果老鼠没有等来,倒是被前来取米的女主人发现了。这是一袋十分昂贵的大米,是准备用来送人的,结果被猫弄脏了。她非常气愤地把它痛打一顿扔出了门外。
据说猫此次伤得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