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当天还未亮时,护国仙观道路旁已经有杂役们在工作,他们清扫着落叶,护理着花草,打扫着一个晚上落下的尘土。
护国仙观是银都最宏伟气派的建筑,仙观前面有可容纳八辆马车的仙道,比皇城外的道路还要宽阔。
林铮小时候曾到仙观来叩拜,一时好奇进入了仙道,马上被母亲抱住。母亲眼中露出了恐惧,领着他赶紧对着仙观请罪磕头。
这条仙道长九里九,地面全部用来自昆仑山的青石板铺就,两侧生长着青翠的松柏,松柏下摆着一盆盆怒放的鲜花和青翠的绿草。
冬天里盛开着鲜花,可以想见护国仙观的气派。但这气派只有护国仙师才能享有,因为任何人都不能踏上这条仙道,连当朝皇帝也不行!
今天倒有个例外,因为有人从仙道上走了过来。脚步踏在青石板上,发出嗒嗒的声响,传的很远。
杂役们听到脚步声,看到仙道上有人来时,正有一道初现的霞光照在他身上,像极了一抹鲜血正从他身上滴落。
有人想要阻止他,还未出声先看到了一双眼睛,都硬生生地住了嘴。
没过多久,有一对巡逻的士兵也看到了他,站在仙道旁边大声吆喝着,让他赶紧离开。
士兵们不敢去仙道上抓人,只能在旁边吆喝、叫嚷。他好像没有听见,继续向前走。
其中一个脸上带着伤疤的士兵疑惑地挠了挠头,小声对旁边一人说道:“我看那人有些面熟,你觉得他像谁?”
另一个士兵用奇怪地眼神看着他,“我看他像疯子,不想活的疯子!”
林铮没有戴幻形面具,一袭白衣,俊朗的面容上不带一丝表情。走过那些士兵后,有人才看到他背上还背着一把刀,乌黑透亮,没有刀鞘,看不到刀锋。
士兵们的喧哗引来了仙观的注意,有两个道僮开了偏门走出来,厉声斥责道:“仙门净地,岂能容你等下人在此喧闹!”
士兵们马上噤口不言,低着头领受责骂。
道僮还想说什么,忽然看到有人居然在仙道上行走,他俩脸色一变,指着林铮骂道:“赶紧站住!再行一步,小心丢了你的性命!”
道僮都是从大夏国万里挑一才来到这里,侍候仙人起居,得仙人授业。表现出色还能选派到昆仑剑派做外门弟子。
这两个道僮都是武道五重,在凡人眼里,已是了不起的成就。他们说的话,仙观外面的人没有敢忤逆的,即使朝中大臣,见到他们也毕恭毕敬。
这就是仙门的威严,也是仙人和凡人之间的分界线!
可今天有些意外,仙道上的那人并没有停下,也没有离开仙道,而是一直走向他们,脚步不紧不慢,踏出的每一步都那么稳,那么有力量。
两个道僮气往上涌,手中捏起法诀,身后长剑发出清鸣之声,瞬间离鞘而出,划破清晨的霞光,冲向林铮。
杂役们见过他们出剑。身边有人不小心摔坏了仙观的香炉,打碎了越窑的白瓷茶杯,会突然有一道剑光划过,人头滚落在地,眼睛还未来得及闭上。
士兵们也见过他们出剑。绑在百丈之外柱子上的“乱民”,觊觎仙观宝物胆大包天的盗贼,都被那一把把飞剑取走性命,当真是惊心动魄。
他们中已经有人闭上了眼睛,血腥味似乎已经飘了起来,让人窒息。
青锋剑亮如闪电,快似疾风,带着呼啸之声,拖曳着一道剑光,来到了林铮面前。
两个道僮对视一笑,此人踏上仙道,其罪当诛,这次护仙道有功,仙师肯定赏赐。
仙观外寂静无声,除了那不刻意压制的得意的笑声,以及青锋剑划破空气的嘶嘶音,都在静静等着人头落地的声音。
但那个声音迟迟没有传来,只听到两下“当啷”声,异常清脆,震得人耳鼓一鸣,于人头落地发出的“咕咚”声迥然不同。
两把青锋剑断成了四截,落到地上,将青石板砸出了几个小窝。
所有的人都惊呆了!仙师的门人居然失手,青锋剑居然刺空!众人心思如潮。
“到底是什么情况?那可是仙师的门人!”
“难道这个人还想反抗吗?他嫌杀头死的太痛快?!”
“疯了,他一定是疯了!”
两个道僮脸色变了几变。他们也没有看清青锋剑是怎么断的,但眼前这人绝非凡夫俗子。
“可恶!竟敢弄坏道爷的剑,今天你死定啦!”其中一个长脸道僮叫道,扔出一把符箓,拉着另一个道僮飞快地跑回了偏门,将门紧紧关上。
那些符箓遇风则长,幻化成了十几只妖兽,向林铮扑来。林铮并未停下,依然不紧不慢地向前走。
妖兽张牙舞爪来到林铮近前,停了下来,好像嗅到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再也不敢动弹,趴在地上呜呜哀鸣。
这些符箓上附着一丝妖兽的魂魄,而且都是低阶妖兽,它们看到林铮只有天然的敬畏,哪里还敢反抗。又化成一张张纸片,随着微风慢慢飘远。
士兵们和杂役们都以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这一幕,他们心中升起一个疑惑:此人是谁,他来这里究竟要干什么?
那个脸上带着伤疤的士兵使劲揉了揉眼睛,心底想起了一个人:他曾带着他们北退北漠,东击东燕,前先士卒,奋勇杀敌,百战百胜。
“可是他被护国仙人废去了修为,据说已经死了。他又是谁呢?但长得好像呀!”这个士兵疑惑不解。
这时,林铮已经来到仙道的尽头,再跨过汉白玉砌成的拱桥,迈上九阶台阶,就到护国仙观的大门口了。
他还没有停下的脚步,依然向前走着。快到拱桥时,仙观的大门开了。
士兵和杂役们有的松了一口气,有的却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因为他们知道,今天早晨最血腥的时刻即将来临。
门洞大开。先出来的是十六个道僮,他们分列大门两边,手持宝剑,霞光下剑芒闪耀,寒气逼人,让人望而生畏。
接着,门中又出来三人,全是一身黄色道袍,袖口绣着昆仑二字。一人高过九尺,好似铁塔。一人独臂,站在中间,身材不高,但隐隐透着一种木秀于林的气质。还有一人面白瘦长,眼神阴鹜,让人一看心生厌恶。
林铮一看即知,这三人正是那晚飞去落羽坡的人,每个人都是筑基境界,不亚于皇甫光。
他们身后站的是一派道风仙骨,在大夏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护国仙师——辰月。
士兵和杂役们见到辰月,无不跪地称颂,祈求仙人护佑。
林铮轻嗤一声,声音并不大,但在满场称颂的音浪声里却那么清晰,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得真真切切。
“辰月,我林铮又回来了!”
语调很平静,平静到连微风都停了下来,连称颂声都消失的无影无踪。此时太阳正喷薄欲出,万道金光洒在仙观的琉璃斗檐上,反射着五彩霞光,分外美丽。
但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注意到这冬日的盛景,除了林铮。他眯着眼睛看着琉璃斗檐,似要将这份美景留在心底。
他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嘴角翘了起来,露出似笑非笑的神色。
“老贼,我的姐姐在哪里?我来接她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