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287800000045

第45章 参考文献(1)

一、论文部分

(一)教育(教学)与文化

[1]杨启亮.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中的主体价值观.教育研究,1989(11)

[2]鲁洁.文化变迁与教育.教育研究,1990(8)

[3]徐波.试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上海高教研究,1991(1)

[4]曾伟.文化传统影响教育目标的理论分析.高等教育研究,1996(1)

[5]金一鸣.教育与文化.上海高教研究,1996(2)

[6]周浩波,王永峥.走向文化研究的教育.现代教育研究,1996(11)

[7]和学新.课程:教育的文化选择——课程设计的文化学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3)

[8]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教育研究,1997(9)

[9]王鉴.多元文化教育论纲.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10]周作宇.教育、文化与人的互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4)

[11]徐文彬,徐继存.美国多元文化教育及其面临的挑战.比较教育研究,1998(3)

[12]万明钢.多元文化教育的新发展与课程改革.外国中小学教育,2000(2)

[13]韩骅.90年代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述评.比较教育研究,2000(6)

[14]周勇.论教育文化研究——兼谈当代中国教育研究的困境与出路.教育发展研究,2000(7)

[15]李兴保,胡凡刚.网络文化与教育.电化教育研究,2001(2)

[16]黄书光.论中国基础教育的文化使命与人格理想.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12)

[12]王鉴.近年来西方多元文化课程与教学研究简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

[17]郝德永.走向文化批判与生产的建构性的课程文化观.教育研究,2001(6)

[18]程培杰,马健生.试论教育改革阻力的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01(6)

[19]姜德刚,郝德永.当代课程的文化建构使命.高等教育研究,2001(6)

[20]强海燕,[英]托尼·布什.跨文化视角下中英基础教育.教育研究,2001(10)

[21]白明亮.文化的教育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0)

[22]扈中平,刘朝晖.关于中西教育观的比较与思考.教育评论,2002(1)

[23]董标.教育的文化研究——探索教育基本理论的第三条道路.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3)

[24]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2(4)

[25]严玮懿.创建学生本位的课堂文化.全球教育展望,2002(4)

[26]李建群.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先进文化的建构.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27]宋吉缮.美国的多元文化:理论与课堂中的应用.比较教育研究,2002(7)

[28]吴黛舒.文化变异与中国教育的文化抉择.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

[29]赵功,王瑜.中国文化传统对教育观念现代化的影响.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

[30]舒志定.文化传统与教师专业化的实现.教育研究,2002(12)

[31]王海燕.试论教育研究的文化意识.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2)

[32]杨颖东.提倡批判性思维建设新型教学文化.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3)

[33]滕星.族群、文化差异与学校课程多样化.江苏社会科学,2003(4)

[34]叶澜.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教育研究,2003(8)

[35]宋宁娜.文化·教育·现代化.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36]王鉴.课堂志:回归教学生活的研究.教育研究,2004(1)

[37]丁钢.课程改革的文化处境.全球教育展望,2004(1)

[38]王鉴.国外多元文化教育比较研究的新进展.外国教育研究,2004(3)

[39]黄红霞,王建梁.多元文化教育:加拿大的经验及启示.民族教育研究,2004(5)

[40]巫肇卉,靳玉乐.课堂的文化学思考.当代教育科学,2004(7)

[41]钟启泉,姜美玲.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教育研究,2004(8)

[42]张晓瑜.课程改革与教师文化重建.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

[43]吴黛舒.文化学与教育学中的“文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3)

[44]樊浩.现代教育的文化矛盾.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45]余文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课程·教材·教法,2005(5)

[46]赵复查.主体间性哲学视野中的教师文化.教育评论,2005(6)

[47]何良玉.论社会文化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制约.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6)

[48]石中英.知识转型与基础教育改革.中国教育报,2005‐5‐18(8)

[49]龚波.课程改革呼唤教学文化的转型:从接受到批判.当代教育科学,2005(17)

[50]邓涛,鲍传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哈格里夫斯的教师文化观述.外国教育研究,2005(8)

[51]吴黛舒.文化学和教育学中的“文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9)

[52]刘启迪.课程文化:涵义、价值取向.课程·教材·教法,2005(10)

[53]万明钢,王平.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击与文化适应问题.教育研究,2005(10)

[54]于述胜,刘继青.中国现代课程改革的文化问题论纲.当代教育科学,2005(19)

[55]李秀萍.教学文化:师生生活方式的构建及呈现.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4)

[56]陈时见.全球化视域下多元文化教育的时代使命.比较教育研究,2005(12)

[57]徐莉,何茜.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走向.比较教育研究,2005(12)

[58]石中英.21世纪基础教育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研究,2006(1)

[59]徐莉.文化场域下教师发展的动态构成.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4)

[60]苏保中.现代教育技术与学校教育文化变革.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7)

[61]岳龙.中国教育的现代性文化困境.教育发展研究,2006(10B)

[62]张华,刘宇.试论课程变革的文化问题.教育发展研究,2007(1A)

[63]范兆雄.崇权文化与表演式课堂——文化冲突背景下的教师课堂教学研.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64]路书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阻力的文化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7(3A)

[65]肖正德.教学的文化研究:价值、进展与方向.高等教育研究,2007(4)

[66]徐继存,车丽娜.教学文化研究引论.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4)

[67]马玉宾,熊梅.教师文化的变革与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68]邓涛,孙启林.论个人主义教师文化及其变革.比较教育研究,2007(6)

[69]肖正德.国外教学研究文化学取向述评及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7(8)

[70]肖正德.课程改革中的文化冲突与整合.教育研究,2008(4)

[71]肖正德.我国中小学教学制度文化:批判与重建.全球教育展望,2009(9)

(二)农村教育(改革)、农村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

[71]李瑾瑜.贫困文化的变革与农村教育的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1)

[72]陈敬朴.农村教育概念的探讨.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1)

[73]肖川.更多地关注农村教育.教育参考,2000(4)

[74]庞守兴.农村教育的症结与出路.教育发展研究,2000(7)

[75]陈敬朴.中国农村教育观的变革.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76]刘然,程路.当前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新问题.人民教育,2001(5)

[77]储朝晖.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乡村教育边缘化问题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5)

[78]李少元.城镇化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挑战.中国教育学刊,2003(1)

[79]蓝建.论当前农村教育问题的重要性——一种国际视角.外国教育研究,2003(2)

[80]张乐天.重新解读农村教育.教育发展研究,2003(11)

[81]张乐天.全球化视野中的农村教育.比较教育研究,2003(12)

[82]肖苏,姜晓燕.俄罗斯农村学校结构改革评述.比较教育研究,2003(12)

[83]李静波,郭丹丹.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的文化使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1)

[84]李兴洲.从乡村大教育看我国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1)

[85]王本陆.消除双轨制: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伦理诉求.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86]钱志亮,石中英.关注农村教育.教育科学,2004(6)

[87]田小红.农村教师实施新课程的问题与困难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8)

[88]谢泽源,舒小平,廖太春.新课程实施下农村教师的适应性问题.江西教育科研,2004(11)

[89]杨艳玲,于京天.农村新课程:问题与对策——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题调研.教育发展研究,200(11)

[90]赵蒙成.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与对策.教育发展研究,2004(12)

[91]余秀兰.农村孩子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弱势.上海教育科研,2005(3)

[92]徐辉.国外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历史经验及启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1)

[93]王勇鹏.论当前农村学校新课程可能面临的文化困境.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11)

[94]杨捷.挑战与对策: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的若干问题及启示.教育发展研究,2006(3)

[95]葛新斌.农村教育研究意义、立场与方法之思.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96]赵晓林.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特点及其现实启迪.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97]张济洲.“离农”?“为农”?——农村教育改革的困境与出路.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

[98]洪俊.农村义务教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兼论农村教育必须坚持为“三农”服务.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99]朱永新.农村教育和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研究,2006(5)

[100]黄金来,王一涛.农村教育定位:实践与反思.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

[101]肖正德.农村中小学教学不公平问题、成因及其对策.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5)

[102]魏峰.农村文化与新农村教育.教育导刊,2006(8上)

[103]李定仁,肖正德.基础教育在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地位.光明日报,2006‐8‐23(8)

[104]庞丽娟,韩小雨.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教育研究,2006(9)

[105]俎媛媛.我国教育的城乡差异研究——一种文化再生产的视角.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0)

[106]王嘉毅.农村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困难与对策.教育研究,2006(11)

[107]司晓宏,杨令平.后农业税时代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教育研究,2006(11)

[108]肖正德.文化视野中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1)

[109]李定仁,肖正德.新课程下农村教学边缘化问题及对策.光明日报,2006‐12‐6(8)

[110]李泽宇.农村课程改革的困境与出路探析.教育科学,2007(1)

[111]覃章成.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究竟需要变革什么.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

[112]肖第郁.关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江西教育科研,2007(3)

[113]黄金来.再论农村基础教育的方向——对一种错误观念的澄清.教育发展研究,2007(5A)

[114]王一涛.农村师资的困境与出路——基于Y县的个案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07(9B)

[115]肖正德.农村课程改革文化阻隔与突围.中国教育学刊,2009(4)

二、专着部分

(一)文化学、文化哲学、文化社会学、文化人类学

[1]李述一,李小兵.文化的冲突与抉择——中国的图景.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2]庞朴.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3]吴修艺.中国文化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同类推荐
  • 骨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骨干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当前中小学骨干教师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突出骨干教师的培训,既是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又是提高教师质量的长远之计。
  • 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以宏大构架、多维视野和立体思维,全面勾勒中国和谐社会视野下舆论传播的特点、模式、影响、作用,对舆论传播学发生、发展的演进过程、特点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系统描述、客观介绍和深刻分析,探讨当下舆论传播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以及舆论传播成功引导的方法、手段、机制等,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精的见解和观点。全书结构完整,论证严密,语言简洁,涉及广阔的国际国内背景,具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意义。适读对象:宣传教育工作者、媒体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专业师生、学术研究者。
  • 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

    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

    佳航同志的专著《主流媒体核心竞争力——党报机制体制创新研究》即将付梓面市。作者经过悉心淬炼,对其毕业时获得好评的同名博士论文加以梳理、充实和提高,以更具科学性、系统性的论述呈现在读者面前。作为她的博士生导师和书稿第一读者,我深为自己所带的第一个学生的刻苦精进和可喜收获而感到欣慰。记得初次与佳航见面时,她刚从媒体调入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工作,踌躇满志地要从记者、编辑转型做新闻学学者。三个春秋过去,她虔敬地捧出这本十几万字的著述,如愿以偿地实现了人生角色的转换,其间付出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
  • 大学创新述论: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呼唤

    大学创新述论: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呼唤

    本书从分析新时代知识经济的轮廓特征入手,重点探讨了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以及对策等。
  • 教学相长文丛-享受着,如此美丽的教育

    教学相长文丛-享受着,如此美丽的教育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热门推荐
  • 召唤之全面战争

    召唤之全面战争

    一个被众神选定的宅男在玩全面战争的时候穿越了。他带着全面战争的系统穿越了。穿越到了天宇大陆最辉煌的时期百族征霸时代。作为一个宅男他首先想到的问题是怎么活下去。
  • 零至柒

    零至柒

    那个少年说算了吧那个少女说送你吧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山海吉

    山海吉

    蒙凡一觉醒来,莫名其妙来到‘山海经’的世界,并从大神刑天口中得知自己是预言之人,还和黄帝有着莫大的关系。魔神蚩尤抢夺了神王之位,可是蒙凡这个预言之人的到来让他岌岌可危。就这样蒙凡被命运推向了拯救山海界的道路,经历各种奇奇怪怪的事情,见到许许多多的神奇……
  • 求求你们别说了

    求求你们别说了

    重生的叶枫变异了,他的身体能够根据听到的一些话,获取相应的超级能力!同桌王强:要是有个黑客大神朋友就好了,说不定能够帮我查到蓉儿的开房记录!话音落下,电脑小白叶枫,瞬间成了超级黑客大神,网络所至,皆为吾之领域!王强:枫哥,想学武吗?霎时间,叶枫力量暴涨,成全能武道宗师!女朋友:叶枫,你会开车吗?叶枫尴尬一笑,想说不会,结果,无数信息涌来,顿时化身秋名山老司机、无敌车神,无数职业天骄竞折腰!“求求你们,别说了!”一年不到,百项全能,叶枫一脸苦恼,感觉自己快不是人了,而是无所不能的全能超级大神!本书又名《我真的是人啊》《我真没想全能》《不想当大神怎么这么难啊》……
  • 再见了古惑仔

    再见了古惑仔

    1990年代的苏北小镇,一帮生猛少年受电影《古惑仔》的影响,拉帮结派、打架泡妞,后经世事沉浮、人生历练,成家立业、归入正途,告别了古惑仔的人生标签。二十年后,这些不惑之年的”老炮儿“们,虽然只用“年少轻狂”来回述自己的少年时代,却无法忘怀那个美丽如水的南方姑娘和桑阳镇最好的古惑仔、、、、、、
  • 蜜爱鲜妻:冷情帝少,宠入骨!

    蜜爱鲜妻:冷情帝少,宠入骨!

    【军婚,宠文,1V1身心干净】霸道军少绝宠天才女医。一夜惊情,她被他廉价的买了一年。而后,在每个周六的深夜,那个神秘的男人都会突然而至,在她耳边低喃:“廉价的东西,原来也这么美味。”……某日清晨,她醒来看到的除了他,还有一个红本本,上面三个大字异常醒目:结婚证。他在她惊讶间翻身抱紧她,在她耳边轻笑低喃:“这下可以正大光明的做坏事了……”
  • 在这里能遇见你真好

    在这里能遇见你真好

    他只是一个无意闯入这个世界的外来者!原本依照他慵懒的性格本想咸鱼地过完这一生。他永远不会忘记那天那个在池塘边画画的女孩!因为她改变了他的全部。……张小姿两眼放光地看着眼前的冰激凌:小轩子,我想吃那个超大号冰激凌!黄轩:乖,不要吃那么多!好不好?张小姿:可是我想吃,那个大的看起来好好吃……黄轩无奈道:好了,好了!吃不完记得给我吃!张小姿开心地抱着黄轩:木马,小轩子最好了!黄轩抱着张小姿心里想"陌生的世界遇见你真好~"
  • 创世生涂

    创世生涂

    假如有一天时间末日来临,神问你想要一个怎样的世界,你会怎样回答?答案是我想要一个游戏世界!
  • 神话星河

    神话星河

    全球穿越,诸神陨落后,神魂打造的星河世界。有人穿入大墓,得无上机缘。有人气运爆表,得神药,踏入修炼之道。有人正常开局,见NPC,接任务,领基础功法。荒丘穿越者:我们的NPC在哪?江临:让我冷静一下,我是怎么穿成NPC的!看着努力修炼成神的地球人,江临在发愁。我该怎么将他们养成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