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2—1528)
王守仁,幼名云,字伯安,余姚人。五岁改名守仁,曾筑室会稽山下阳明洞并设帐讲学,因世称阳明先生。明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其父王华成化十七年(1481年)状元,官至吏部尚书。王守仁从小受儒学熏陶,十五岁时跟随父母住在北京,在父亲身边读书,十八岁时到江西拜著名理学家娄谅为师,开始研讨朱熹的客观唯心学说。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次年为南京刑部主事。后离开京城来到绍兴,筑舍讲学,教授门徒,三年后奉召进京补为兵部主事。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抗疏直言营救南京给事中戴铣等人,斥责刘瑾、高凤,被贬谪贵州龙场驿丞。刘瑾被诛,复出。正德十一年(1516年)擢右佥都史,巡抚南康(今江西星子县)、赣州。时宁王朱宸濠叛于南昌,王征调三十万大军,平定宸濠之乱。由于宦官集团中张忠等谗言王非但无功,反诬为罪,被逼上九华山。及世宗即位,重入朝廷。为南京兵部尚书,封特进光禄大夫。嘉靖六年(1527年),总督两广兼军务,其问镇压了广西一些地区少数民族起义,然而在用兵过程中,也着实惩办了不少欺压百姓的恶霸豪绅及贪官污吏,巩固了明王朝在西南边疆的统治。与此主张疏通盐法杜绝商人投机,减轻农民军赋负担,宽免租税,赈济灾民。王守仁在理学和教育上的贡献主要是发展了陆九渊学说,扬弃佛道,创立心学,断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特别是其“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的见解,不同意宋程颐等人割裂知行关系的说法,从中形成的阳明学派,对后世极有影响。明中期以后,其学说逐渐流行到日本、朝鲜及东南亚各地。为官期间,在各地设立许多书院,先后在外地创建了江西濂溪书院,广西思田学校、南宁学校、敷文书院等,又先后讲学于贵阳书院、江西白鹿洞等地。在绍兴辟有稽山书院、阳明书院,先后招收绍兴府八县及湖广、直隶、南赣等地三万余人人学听讲,连郡守南大吉也称其为师。王阳明才高学邃,文武资兼,其所作文意境博达,诗作秀逸有致,世称为“姚江派”。著作有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传习录》、《大学问》为其主要哲学著作。
相关链接“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王守仁的认识论命题。认为“知”和“行”是统一的,反对宋儒程朱学派的“知在行先”的说法,和只“讲之以口耳”的学风。王守仁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知识未知”。认为学者必须“知行并进”,既要反对“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也要反对“茫茫荡荡的悬去思索”。但他所谓知,即是致吾心之良知。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理论。
“阳明学派”阳明学派,亦称“姚江学派”,信守王守任学说之学派。
以“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为主旨。明隆庆前后,阳明学风靡一时,门弟子遍天下。分支派别甚多,有浙中王门的徐爱、钱德洪、王畿;江右王门的邹守益、聂豹、罗洪先;南中王门的黄省曾、周冲、朱得之;粤闽王门的薛侃、周坦、马明衡;而以王艮的泰州学派为最著名。明末清初,阳明学传播到日本,发展成为明治维新前后的一个重要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