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代序,物换星移。半年前曾约定向我寄送一部书稿的建乐同志,今日如期寄来了。捧读书稿,如晤斯人,我深为友人的奋斗精神所感动。
建乐同志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在今天,教育工作者之繁忙可想而知,而他却是一位自觉为自己增加担子分量的进取者。日进有功,日积月累,他竟能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撰写出一部厚厚的书稿。可以说,这是很多人未能想到,未能做出的。能常人所不能,是为人才。
绍兴在我国历史和现实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她之所以闻名,就在于从古至今孕育了大批杰出人才,成为国人皆知的人杰地灵、才俊辈出之地。绍兴为什么涌现出这么多人才?绍兴人才为什么历久而不衰?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建设四化大业,需要千百万才俊之士为之献身,如果中国能够有更多的绍兴,岂非国家之大幸?民族之大幸?我想,如果这部书稿能在这方面给读者一点启迪的话,就是功德可记的了。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才是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603页)。马克思主义阐明的人才与时代的关系,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人才产生的历史条件提供了理论依据。客观地研究地域文化,认真地研究历史名人,也将从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中不断地丰富我们的人才学宝库。《绍兴历史名人》在这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也是功不可没的。
通常,人们心目中对教师有一个固定的形象,认为干这一行的人就是“传道受业解惑”,这是一种传统观念。作为新时代的一名教师,不仅仅是这些,不仅仅是教学相长,还需要教研相长,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建乐同志的这本书就是在向世人显示,教师也应该研究学问,教师也能研究学问也能研究出学问。
教育工作者搜集当地的人才史料,不仅有助于他们自身素质的提高,而且可以更好地为他们的人才培养工作服务。过去毛主席在东北视察的时候-
询问当地的一位领导同志,你知道你们这个地方何年何月出过一个什么人物吗?那位地方领导茫然不知,无以做答。这件事,一方面说明毛主席知识渊博,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一些领导同志缺少对当地历史人物的了解,知识太少。
毛主席的话当时虽是针对领导干部而问的,但对今天的教师来说也同样适用。身在人才兴盛之地,而不知人才荟萃之状况,这不是有点愧对历史,愧对先人了吗?有识有志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这一点,弥补了这个缺憾,应该说是件十分可喜的事。通晓历史上人才辈出的规律,一定有助于开阔眼界,从更加广阔的角度去探讨人才培养路径,施行人才科学管理。知识丰厚宽实的人与知识相对贫乏的人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上往往有差别,这种差别有时甚至是很大的。对此,有的人已经认识到了,有的人则尚未认识到。我想,如果有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像建乐同志一样,在自己的工作之余,从事于人才问题的探讨,那么一定能加快他们的知识化、专业化进程,一定能改进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
在这部书稿酝酿之初,我曾要求作者在内容上要全面客观、重点突出,形式上要不拘一格、生动活泼。今天作者基本达到了这一目的,从而使这部书起到了纪念先贤、提供线索、激励后者、警醒世人的作用。
建乐同志为第三届中国人才研究会理事,除履行其理事职责外,还利用绍兴的独特优势,利用干部教育这一阵地,并在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中寻找切人点,注重人才学及有关问题的研究,出版和发表了《环境人才学概论》、《绍兴的时代走向》、《论政府部门人才资源的优化组合》、《绍兴师爷的人才学解析》等有一定影响的专著、论文,愿建乐同志和其他同志继续为之努力,为繁荣中国人才学、为探讨人才规律作出新的建树。
2005年即将结束,2006年就要来临,在新的一年就要向我们走来之际,让我们擂鼓三通,再次为绍兴人才群起庆贺,为神州万象更新助威。
二埘l见2005年12月30日凡例一、本书选录自公元前2100年至2000年期间故去,并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在绍兴历史上起过一定作用或有一定影响的历史绍兴名人422名。
二、遵照传统习惯和历代绍兴所辖地域,本书所指的绍兴,除今属绍兴市的越城区、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外,还包括1949年前出生、今分别辖于宁波市的余姚市和杭州市的萧山区。
三、本书按人物的卒年先后顺序排列。如卒年不祥,则按生年插入其适当位置;如生卒年均无稽可查者,则以“约××年前后在世”表示,并插人其适当位置。
四、释文中的旧地名,一般夹注新地名,并省略其属辍,如“会稽(今绍兴)”。
五、历史纪年,凡有帝王年号者,一般以年号表示,并夹注公元纪年,辛亥革命后一律用公元纪年。
六、一人多名者,以常用名作为条目。
七、本书参考的资料,以2004年年底以前发表的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