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8—1801)
章学诚,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绍兴)道墟(今属上虞)人。清代著名史学家、旧方志学奠基人。父章镜曾任湖北应城知县,学诚少时多病。
体质虚弱,性绝呆滞。十四岁随父到应城,延师授业,刻苦好学,尤喜《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三十岁后逐渐走上专事史学研究道路,与邵晋涵、王念孙、戴震等名儒皆有深交,师事大学士朱筠。在继承黄宗羲史学的学术传统中总结发展了我国古代史学理论。乾隆四十三(1778年)进士,官国子监典籍,曾在河北保定一带书院讲学,并应聘赴安徽和州(今和县)、毫州,直隶永清(今河北永青)、湖北天门等州县纂修地方志。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入湖广总督毕沅幕府,期间主持编纂了《湖北通志》和《续资治通鉴》。其后又为安徽巡抚朱硅、扬州盐运使曾燠幕客。章主修的地方志还有《和州志》等。一生著述甚富,成就颇大。主要著作还有《文史通义》、《校雠通义》、《乙卯丙辰札记》、《实斋文钞》、《方志辨认》等。
相关链接“新史体的创立者”章学诚倡立“六经皆史”、“志属信史”及“方志分立三书”等理论,成为我国新史体的创立者。他创立的新史体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本纪。相当于按年编排的大事记。第二,因事命篇的记事本末。就是按照事类分别写成专题,如考典章制作、叙人事终始等。第三,图表。章对图表的作用非常重视,特别是图,认为史不立表,犹可补于文辞;史不立力,必不可旁求于文字。所以提倡给予图表以应有的地位。这种史体,为后来新史学的编纂开了先河。对于“六经皆史”这一命题,章氏系统而又详尽地加以阐明,成为其史学思想的核心。“方志分立三书”,是章学诚在方志学上的首创,撰写的《方志立三书议》,是章氏方志学精义之所在。他说:“凡欲经纪一方之文献,必立三家之学,而始可以通古人之遗意也。仿纪传正史之体而作志,仿律令典例之体而作掌故,仿文选文苑之体而作文征。三书相辅而行,缺一不可;而合为一,尤不可也。”“《校雠通义》”章学诚以方志学的奠基人和精通史学而名闻于世。其实,他对目录学贡献也极大。
章学诚于目录学贡献之一是著《校雠通义》。章学诚总结了自刘向父子以来1000多年的书目工作实践经验,涉取历代目录学理论专著,它探索了文字起源、私门著述,考察了传统目录学的源流、业绩。总结了校雠学的发展成果,提出了“辩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目录学思想,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古典目录学理论体系。《校雠通义》中主张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特别是具有进步意义的“辩章学术,考镜源流”的观点,和系统地阐述目录学理论、方法,在章学诚以前是没有的。因此,《校雠通义》影响深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