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年前后在世)
赵哗,字长君,山阴(今绍兴)人。东汉学者古代方志学家。少时曾为县吏,上峰令其去迎接督邮,他不愿做这种卑躬屈膝之事,弃官出走,赴犍(今四川资中县)为郡资中,拜经学大师杜抚为师学《韩诗》,发愤自学,穷究其术,在那里含辛茹苦,深深钻研达二十年。为了集中精力,他既不回家,也不与家里通讯,家里人以为他早死而为之发丧制服。不久,赵哗学成回乡,州官几次征召都被他拒绝,又闭门读书并开始著述。他所著的《吴越春秋》
十二卷,今存十卷,是在《越绝书》的基础上,把於越的史实作了更为详细的记载,东汉文学家蔡邕游至会稽山阴,见到赵哗著述,深为赞叹。其著作除了《吴越春秋》外,还有《诗细历神渊》等。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载:阖闾元年,吴王阖闾听了伍子胥的一番议论后说:“夫筑城郭,立仓库,因地制宜,岂有天气之数以威邻国者乎?”“因地制宜”的意思是订规划、办事情、搞建筑,凡事都要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措施,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定出灵活变通的办法,不能不顾自己的客观条件,生搬硬套别人的做法和经验。
现代人们还从这条成语引申开去,提出“因人制宜”、“因事制宜”、“因时制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