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4—1646)
王思任,字季重,号谑庵、遂东,山阴(今绍兴)人。明末文学家。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进士,先后任兴平(今属陕西)、当涂(今属安徽)、青浦(今属上海)知县,又迁袁州(今江西宜春)推官,擢刑部主事,旋转工部,出为江西佥事,鲁王监国驻绍兴时,擢任刑部右侍郎,进尚书。次年六月,清军南下,鲁王亡走海上,友人劝降,其闭门大书“不降”,后弃家人(秦望)山,绝食而死。五十年内,偃蹇宦途,三仕三黜。晚年力主抗击清军,收复失地,怒斥权奸马士英专擅朝政,祸国殃民。马士英败走之越,工拒之日:“我越乃报仇雪耻之国,非藏垢污纳之地。”其诗文,湔涤尘秕,务臻险秀,嬉笑怒骂,略无顾忌。时有讽刺时政之作,隐寓其愤激之情,亦jr书画,著有《王季重十种》、《避园拟存》、《百家论钞》。
相关链接“吾越乃报仇雪耻之国”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之后,朱由崧被马士英等拥立于南京,建立了弘光小朝廷。弘光帝与马士英、阮大铖等一伙奸臣,整日沉湎酒色歌舞,排斥正直之士,不思抵抗,朝政腐败。1645年夏清兵攻破南京,宰相马士英在强敌面前贪生怕死,挟持太后逃奔杭州。弘光帝仓皇出逃,在安徽芜湖被俘。不久,杭州被围,马士英又打算退避绍兴。
王思任怀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上《请斩马士英疏》给太后,批评弘光帝纵容权奸马士英专擅朝政,从不认真组织抗清斗争,指斥马士英一味投皇上声色之好,掣肘抗清将士,卖官鬻爵、攫尽财宝,弄得南京失守,军民失心。
要求太后速召皇上出政,下诏罪己,并立斩马士英之头,传示各省,以为误国欺君之戒。王思任又致书马士英,痛斥他:“叛兵至则束手无策,强敌来而先期以走”,奉劝马士英不如自刎以谢天下,并以“吾越乃报仇雪耻之国,非藏垢纳污之地也”两句,义正词严、斩钉截铁的拒绝奸相在绍兴这块富有爱国主义传统的土地上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