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269100000031

第31章 成都市版权产业部类研究(6)

6.现存问题

近年来,成都市广电影视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

一是广播影视产业主体和业态单一、内容缺乏竞争力。如前所述,成都人民广播电台、成都电视台竞争力和营收水平较报业(包括成都日报、商报和晚报)有非常明显的差距,且9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广告。这样不仅不利于抵抗经营风险,而且不利于拓展业务空间。

二是广播影视业发展不平衡,区(市)县广播电视节目的地域特色和定位不明确,农村广播影视事业有待进一步发展。

三是用人机制不活,人力资源整合不够。高素质的新闻传媒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比较短缺,广电影视业从业人员的总体素质有待提高。

7.发展方向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广播影视工作,紧紧抓住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试验区建设“三个机遇”,切实增强服务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工作大局能力,推进成都市广播影视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广播影视产业内容建设

充分发挥规划的引导作用、政策的调控作用和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重点扶持好广播电视对农节目、优秀影视、动画等内容建设,突出电台电视台的频率、频道定位,打造精品栏目和节目,努力提升广播影视的内容生产和传播能力。

(2)积极发展新媒体、新业务,完善广播影视产业链

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网络广播电视、双向互动电视、专网业务等新媒体、新业务,拓展广播影视产业发展新领域,加快推进广播影视由单一传统媒体为主向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转变。加快广电影视业产业链培育和建设,继续推动影视拍摄基地和影视动漫文化创意基地的规划和建设。积极举办各类交易会、展示会、影视周等商业性活动,策划产业节庆、产业论坛等活动,发展中介代理机构,培养专业营销队伍。

(3)促进县域广电产业发展

突出区(市)县广播电视节目的地域特色和乡土定位,努力提升节目质量,以强带弱,采用跨区域合作办台的方式,以优势电视台的品牌效应、强势内容资源、综合实力带动区(市)县广电产业的发展,着力提升区(市)县广电产业整体实力。

(4)以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为重点,着力实施人才战略,切实加强广播影视队伍建设

科学制订人才建设规划,优化人才环境,多渠道引进节目创意策划、经营管理等广播影视业紧缺人才。加强与高等院校等影视人才培养单位合作,鼓励社会影视公司对影视人才的培养,将人才队伍梯次建设与广播影视业发展相协调。

(四)演艺业

1.发展阶段

成都,是戏剧之乡,早在唐代就有“蜀戏冠天下”的说法。就改革开放的30年而言,成都演艺业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接待演出阶段(改革开放初期)——演艺业并无“市场”概念,隶属成都市文化局的成都市剧场管理处负责全市8家影剧场的管理。管理处持有对剧场的人、财、物三大管理权,主要工作就是免费接待来成都的各种演出。承办方也不存在盈亏。

商演兴起阶段(1983年至新世纪初)——1983年,成都市剧场管理处改名成都演出公司,“商演”及“市场”的概念随之出现。这一阶段,成都的演出大多瞄准春节联欢晚会走红的港台歌手,如1989年费翔的个人演唱会。演出公司开始向出售演出转型,把引进的演出卖给下一级中间商,赚取中介费。此后,随着成都演出市场的蓬勃发展,演出公司开始运作演出,找赞助选明星,赚取票房。

“演艺第四城”阶段(2001年至今)——2003年,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和领导下,由成都艺术中心、成都市演出公司组建的成都演艺(集团)公司正式成立。2005年,在市场容量与票房含金量两项考核中,成都演艺市场繁荣度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荣获“演艺第四城”的头衔。如今,在成都,从喜闻乐见的明星演唱会到高雅的百老汇音乐剧,从传统的民乐演奏到高雅的芭蕾舞剧,不同层面不同年龄段的观众,都可以寻到自己喜欢的类型。

2.现状概述

成都市拥有成都艺术中心、金沙国际剧场、锦江剧场、新声剧场、锦城艺术宫、金色歌剧院、四川剧院、华侨城大剧院等较大规模的剧场12处,大型娱乐演艺厅、工厂俱乐部演出场馆9个,以及以成都演艺集团、成都市川剧院、成都艺术剧院、成都蜀风雅韵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和成都芙蓉国粹演艺有限公司为代表的营业性演出团体100余家。同杭州等城市相比,成都的城市规模同剧场剧院的数量远不相称。

成都市剧种丰富,主要包括川剧、京剧、话剧、歌舞、杂技、曲艺、木偶、皮影等。随着成都演艺市场的繁荣,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剧节目,如川剧《山杠爷》、《刘氏四娘》、《四川好人》等,话剧《死水微澜》,音乐剧《金沙》,道教文化节目《太极神韵》,旅游剧目《芙蓉国粹》、《蜀风雅韵》,木偶剧《马小跳·巨人的城堡》,同时还成功引进《猫》、《天鹅湖》、《白毛女》等国内外优秀剧目来蓉演出。

3.演艺企业及团体情况

(1)产值情况

2008年全市8个市属专业表演团体有专业演艺人员1700余人,全年演出5250场,观众人次共262.2万人次,演出总收入达到8420万元。

(2)加快改革步伐,整合组建新型市场主体

在政府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思路,成都国有演艺团体纷纷推进各项机制改革,转企改制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型国有、民营文化集团纷纷采取股份制形式组建公司合作,全力开拓文化演出市场。

2003年,按照集团化发展的思路,成都艺术中心、成都市演出公司、成都市沙河电影城三个独立的文化事业单位组建成成都演艺(集团)公司,试行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的管理模式。2007年,成都演艺(集团)公司由市委、市政府批准改制为股份制有限公司。2008年,四川报业集团和成都博瑞传播股份有限公司斥巨资加盟成都演艺集团,实现强强联合,形成产业优势。由此,成都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以政府为引导,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为基础的大型演艺股份制文化企业,在四川乃至西部地区处于演艺军团的领先地位。10年来,集团公司已举办了5000多场各类文艺演出,引进许多国内外著名文艺团体和著名歌星赴成都演出,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2007年,公司收入1199.7万元。2008年,成都演艺集团、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成都传媒集团所属博瑞公司成立了“四川立即送票务营销有限公司”,进行演艺、电影、体育等票务整合营销,构建了一个以优质演艺项目资源为基础,强大网络渠道为保障,专业服务体系为核心的大型公共娱乐服务平台。其业务范围涵盖了各类文化票务的销售(如:演出票务、体育票务、博物馆票务、景区票务等),以及为演艺项目提供分析、引进、策划、营销等配套解决方案。此外,成都杂技团将从成都艺术学校中剥离,并入成都艺术剧院,并与德阳杂技团合作排演《梦幻金沙》驻场上海演出,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成都文旅集团与四川民族歌舞团进行重组,成立了成都文旅集团天地吉祥大剧院公司。这些大手笔,为成都市探索一条整合文化资源、资本和资产的新路,培养和打造高标准的演艺企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3)加强文化演出设施建设

2009年1月18日,成都演艺集团与四川省体育馆就共同建设“西部体育·文化产业高地”正式签约,双方提出了“把省体打造为成都红馆,成都红馆成为成都演艺新地标”的响亮口号。自5月31日开始,“华丽转身”的成都红馆已经举行了《环球小丑嘉年华》、《草蜢忘我演唱会》、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刘谦“梦开始的地方”亚洲巡演》等系列演出,票价比近两年来的演出票价降低了40%,很多高品质演出的票价甚至降到了最低50元。2009年8月陆续上演了《梁静茹“满满的都是爱”演唱会》、《多明戈联袂宋祖英金曲演唱会》。到2015年,成都演艺集团将租赁省体育馆内馆,每年引进包括明星演唱会、芭蕾剧目、音乐剧、颁奖典礼等形式在内的约50场演出,几乎每周都会有大型演出活动。此举不仅有可能让消费者花看电影的钱看高品质的演出,更是在探索一条通过市场手段提升国有资产的使用率,提速演艺市场发展的道路。

4.演艺产品情况

(1)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艺术精品

成都市各演艺企业和团体通过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应市场需求的演艺节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具代表性的当属2004年,由成都演艺集团联合成都文化、报业、广电三大集团共同投资,以成都金沙遗址为元素创作的中国第一部大型原创音乐剧《金沙》。2005年4月8日,《金沙》在北京全球首演,之后,历时3年、千余场海内外演出、7次改版,书写了中国原创音乐剧的传奇——观众人数之最、演出场次之最。近期《金沙》已落户金沙遗址博物馆永久演出,通过《金沙》成都演艺文化的能力已跃居全国一流,《金沙》当之无愧是成都城市的一张“金色名片”。

(2)“走出去”+“引进来”的产品战略

一方面,《金沙》音乐剧赴新加坡,香港、澳门地区,北京、上海和珠三角地区巡演获得圆满成功,进一步扩大了成都市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2007年《金沙》被文化部确定为第一批“优秀出口文化服务项目”。此外,大型音乐舞蹈剧《太阳神鸟》面向国内外游客演出,并进入长沙、广东等地演出,2007年共演出14场,接待观众2.77万人次,票房收入135万元;《魔幻金沙》实现在上海驻场演出;歌舞剧《天地吉祥》进京献礼奥运并成为成都市答谢抗震救灾援建城市演出剧目;话剧《坚守》在全国成功巡演。大批优秀节目的输出,对成都市城市品牌的塑造和推广有显著成效。

另一方面,在输出演出项目方面取得巨大市场效应和文化影响的同时,成功引进《猫》、《音乐之声》、《天鹅湖》、《白毛女》等国内外优秀剧目来蓉演出。《音乐之声》版权方百老汇亚洲娱乐公司(BAE)经理Michael说:“我们希望在成都大力推广音乐剧产业,共同把成都打造成百老汇戏剧巡演的主要一站,更是一个发源地。”“发源地”之意,即通过这次密切合作,BAE将为亚洲市场量身定做精彩的百老汇演出,把更多百老汇优秀英文剧目翻译成中文引进。此外,还要把公司制作的原创中文剧目从成都带到百老汇、带向国际市场。这证明成都观众的口味已与国际接轨,更标志着四川演艺市场加快国际步伐,向国际市场靠拢。

(3)以巴蜀文化为资源的旅游演艺产品

为争创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成都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制作了大批内容精良,富含高雅文化内容的演艺节目。在2007年2月9日成都成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揭牌仪式上,川剧《俏花旦》反响热烈。而成都艺术中心、锦江剧场、成都武侯祠大戏台、文化公园等演出场所每天都有成都文化特色的旅游演出,文化演艺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锦城云乐》、《芙蓉国粹》、《蜀风雅韵》、《大中华》等旅游剧目2007年演出1934场,接待观众46万人。其共同的特点是充分利用巴蜀文化资源作为旅游演出的制胜法宝。例如《蜀风雅韵》和《芙蓉国粹》是以特色川剧绝活为主打;《锦城云乐》将成都茶艺情景表演、川剧绝活、蜀宫伎乐舞蹈等融汇其中;而由成都演艺集团联合成都道教协会、青城山和成都青羊宫成立的成都碧洞道教文化发展公司,则开发了中国道教文化节目《太极神韵》在2006年中国道教文化节开幕式上首演,获得圆满成功。

5.人力资源情况

成都有成都市川剧院、成都艺术剧院、成都市杂技团等国有经济3家,集体经济艺术表演团体5家,有成都虹宇艺术团、成都民族歌舞团等民办艺术表演团体90余家,成都市有演艺人员1700余人,演出经纪机构18家,从业人员176人。

成都演艺市场有一批知名的创作型人才,如著名川剧作家“巴山鬼才”魏明伦、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散打评书名家李伯清等。同时诸如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高等学府成为成都演艺业人才培养的摇篮,酒吧歌厅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本土演艺人才队伍的成长壮大。同时也应看到,虽然成都充分利用巴蜀文化资源作为演艺业的一大特色,川剧绝活、茶道,评书具有较大市场潜力,但却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隐忧:这些民间表演活动的后继人才严重不足,如茶馆文化一部分的传统评书到今天只剩罗世忠独自传承。人才资源不足成为成都演艺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6.发展前景

2007年1月,成都市依据国家文化发展纲要,并结合成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编制印发了《成都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演艺娱乐业,与传媒业、文化旅游业、体育休闲业、数字娱乐业、文化会展业、广告业以及创意设计业一起,成为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八大重点行业。具体而言,对演艺娱乐业的规划是:每年创作排演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良好市场前景的优秀剧(节)目,积极打造本地演艺精品。引进国内外高雅艺术品,丰富文化演艺市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吸引社会资金和民营资本,培育高端娱乐消费市场。培养一批专业艺术人才和艺术管理、市场营销人才,构筑演艺人才高地,提升文化演艺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十一五”期间,文化演艺娱乐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保持15%以上。

目前成都的演艺业面临着两个发展机遇,一是“5.12”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二是成都市已经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此外,成都拥有巨大的不同层次的人口群,对演艺产品的消费需求多种多样,成都潜在的演艺消费市场和空间亟待得到有效开发。

同类推荐
  • 中华歇后语鉴赏

    中华歇后语鉴赏

    本书搜集整理了近1200条歇后语,从出处、注释、语义、故事等方面加以介绍。
  • 英才炼成记

    英才炼成记

    世界著名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任务在于为每一颗年轻的心都找到一把金钥匙。张丽雪相信,她能为自己的学生找到这把金钥匙。正是怀着这种信念,多年来,她一直默默地为每个学生寻找各式各样的金钥匙。张丽雪深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质,在她的引导下,学生们各个考入理想的学府,走上英才之路。《英才炼成记》是张丽雪教学生涯的纪实作品,书中以讲故事的形式真实地为读者呈现了班级学生成才的历程。为完成本书的写作,作者殚精竭虑,增删数十次,它不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育人书籍,更是一部激人奋进的学生自主发展之作。
  • 可爱的80后

    可爱的80后

    所谓80后,是指出生在1980~1989年的人群。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80后的实质意义远远超过80后的字面含义。因为,80后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变迁,代表着这一群体的喜怒哀乐。其性质与60后、70后一样,具有深深的时代印痕。其实,所有的80后,就像我们的小弟小妹一样,有着成长时的幼稚、有着不被理解的苦恼、有着桀骜不驯的叛逆。我们无需担心,也无需责怪,80后就是80后,他们将是民族的脊梁,将是时代的砥柱,必将肩负起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勇立潮头!
  •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考试模式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考试模式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概念、理论基础、基本特征;教育观念与素质教育,主要论述了教育观念的构成、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发展等;素质教育定位,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与教育方针,素质教育政策等。立在引导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一生要读的1000条西方谚语

    一生要读的1000条西方谚语

    本书从大量的西方国家谚语中精选了磨砺思想、鼓励好学、陶冶情操、教人处世并富有时代气息的谚语1000余条,以激发当代青少年奋发向上的精神。
热门推荐
  • 青梅嗅九锁

    青梅嗅九锁

    江湖上闻名已久的锁石双盗,无孔不入,出双入对的背后是心心相印还是敌友不分?皇城里野心勃勃的大殿下,是情落江湖还是别有用心?九个故事,九把锁,是一层层打开男女主角的心门,还是一层层锁住了真相?究竟是恩怨未了,还是宿命已定?
  • 我抢了灭霸的无限手套

    我抢了灭霸的无限手套

    一不小心就抢了灭霸的无限手套,一不小心又打了个指响。不妙,貌似玩砸了
  • 快穿之温柔守护者

    快穿之温柔守护者

    “这是一条不归路,只有我们,没有尽头″“怎么,你怕了?”“我怕你后悔。”“后悔?我后悔没有早点来到你身边。”
  • 战神计划

    战神计划

    【简介I】只想掌握自己命运的耿浩,有幸得到白金汉联邦的荣誉——战神之魂。参与造就战神的A计划过程中,他才明白想掌握自己的命运不是拥有一个简单的念头就够了。然而这是一个不完整的计划,耿浩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完善,到最后他才知道A计划背后的秘密原来是……【简介II】一场有关亲情、友情和爱情的热血风暴……
  • 傲剑封天

    傲剑封天

    手握重宝重生,一代剑仙再次踏上逆天改命的征途,必定要叫神魔臣服……
  • 重生血皇

    重生血皇

    【记住,不久后的一天,你会仰视一个名字——杨朱。】普普通通的少年,因为不经意的一步,人生从此走向辉煌。只因,他那一步跨越了整整十年。如果哪天,你走过了时空,那请不要忧虑,你的辉煌即将开始。……………………等级:不入流斗者(一重到十二重)、斗士、大斗士、斗师、次斗王、斗王、斗皇、斗帝、斗圣、斗神。
  • 孙正义的人生哲学

    孙正义的人生哲学

    软银成立三十余年,孙正义首度袒露沉浮经历,倾心讲述创业来路,逐一分享“人生五十年传奇规划”、经营千亿级公司的“孙孙兵法”、超常规的工作法;解密互联网思维下的投资趋势,大数据时代的高科技产品方向;公开300年愿景下的接班人如何实现世代进化、团队开放式建设、培育完整的企业群生态等重磅内容。字里行间闪耀诚恳的人生智慧,处处是原汁原味的血汗经验。世界商业思想史白金之作,只言片语,价值千万。
  • 我与一个孩子的开始

    我与一个孩子的开始

    我是一位创业女性,和丈夫携手创业,创业故事励志艰辛,相识八年,婚姻三年,当事业来领,千幸万苦的也盼到了孩子的到来,可是,丈夫却在临盆前提出离婚,次日,孩子早产,妻子产前重症,孩子危机~~
  • 朕要退位之王爷太难缠

    朕要退位之王爷太难缠

    某位皇帝这辈子最头疼的,大概就是遇到了一个不听话的女人。属泥鳅的那种。皇位他都给她了,她还跑。跑就算了,还不知道回家。佑沛儿这辈子最倒霉的事,就是被某位皇帝看上了,皇位她都不要了,怎么还来追杀她?佑沛儿:“龙椅归你。”冷子濯:“江山为聘。”
  • 烽火岛

    烽火岛

    《烽火岛》(L’Archipelenfeu)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全书共15章。于1884年6月29日到同年8月3日连载于《时代》(LeTemps);8月14日出版单行本(无插图);10月16日和11月13日又出版了两个插图本。插图由LéonBenett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