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指在危急关头,设法从某种境地脱身,脱身时,留下种种伪装,制造没走的假相。其实,人早已走了,因为有伪装和假相,他人还以为没有走。
【原文】存其形,完其势;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
【计名探源】金蝉脱壳原是一种生物现象,指蝉类昆虫在其生命进程中发生的一种蜕变。也就是人们在树林中能经常见到的,秋蝉从本体脱壳而去,却将蝉衣留在枝头。古人便用这种现象来喻指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jiào)然泥而不滓者也。”至于从何时开始将“金蝉脱壳”一语用来喻指某种军事计谋,目下尚难确证,但至少在元代以前就有了。如元惠施《幽闺记·文武同盟》中写道:“曾记得兵书上有个金蝉脱壳之计。”
【古代战例】
毕再遇悬羊击鼓
宋朝名将毕再遇以足智多谋着称。宋朝天禧年间,金兵多次侵犯中原地区,毕再遇与金军对垒,打了几次胜仗。金兵又调集数万精锐骑兵,要与宋军决战。
此时,宋军只有几千人马,如果与金军决战,必败无疑。毕再遇为了保存实力,准备暂时撤退。金军已经兵临城下,如果知道宋军撤退,肯定会追杀。那样,宋军损失一定惨重。毕再遇苦苦思索如何蒙蔽金兵,转移部队。
这时,只听帐外马蹄声响,毕再遇受到启发,计上心来。他暗中作好撤退部署。当天半夜时分,下令兵士擂响战鼓,金军听见鼓响,以为宋军趁夜劫营,急忙集合部队,准备迎战。哪里知道只听见宋营战鼓隆隆,却不见一个宋兵出城。宋军连续不断地击鼓,搅得金兵整夜不得休息。金军的头领似有所悟:原来宋军采用疲兵之计,用战鼓搅得我们不得安宁。好吧,你擂你的鼓,我再也不会上你的当。宋营的鼓声连续响了两天两夜,金兵根本不予理会。
到了第三天,金兵发现,宋营的鼓声逐渐微弱,金军首领断定宋军已经疲惫,就派军分几路包抄,小心翼翼靠近宋营,见宋营毫无反应。金军首领一声令下,金兵蜂拥而上,冲进宋营,这才发现宋军已经全部安全撤离了。
原来,毕再遇使了“金蝉脱壳”之计。他命令兵士将数十只羊的后腿捆好绑在树上,使倒悬的羊前腿拼命蹬踢,又在羊腿下放了几十面鼓,羊腿拼命蹬踢,鼓声隆隆不断。毕再遇用“悬羊击鼓”的计策迷惑了敌军,利用两天的时间安全转移了。
【古计今用】
苏军巧开第二战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秋,苏联红军同德军在第聂伯河地区举行会战。苏联红军最高统帅部命令,沃罗聂什方面军要渡过第聂伯河,并夺取基辅东南约一百四十余公里的布克林登陆场。苏联红军的这一计划获得成功后,德军集结了大批部队,组织起猛烈的反攻。经过两次大规模的交战,苏联红军一度受挫。
面对这种局势,苏联红军最高统帅朱可夫元帅和方面军司令瓦杜丁大将经过商议,决定把主要突击方向转移到德军防御力量较弱的基辅北侧。为此,朱可夫和瓦杜丁下令近卫坦克第三集团军等主力部队,再悄悄地调回到第聂伯河东岸,然后沿着战线往北隐蔽行军,在基辅以北约四十公里处重新渡河,从柳捷日登陆场向德军发起攻击。
但是,这样一支庞大的机械化部队要想从敌人鼻子底下转移走而不被敌人发觉是非常困难的。为了掩盖这一行动,方面军假造了一个暂停进攻、就地转入防御的假命令,然后再从阵地上找回一具尸体,换上苏军大尉的军服,并将假命令放在这位“大尉”的公文包里,一块儿扔到前沿阵地上。接着,突击兵团的前沿部队在敌人发起小反击时,佯装失败撤回第二道战壕,给德军留出机会使其能及时从该“大尉”身上搜出那份假命令。
与此同时,苏联红军还广泛制造全线转入固守,以及准备从布克林重新发起进攻的假相。他们在主力部队夜间撤离之后,仍在原地留下一个指挥所和几部电台如往常一样正常工作,并多次造成大部队集结的假相,并保持集结地域内部队反空袭和进行攻击准备“活跃”等。
德军果然上当了,他们还一直误认为苏联红军主力仍旧据守在布克林没有调动。于是,他们使用航空兵对苏联红军的假阵地连续轰炸了整整一个星期,并继续向布克林方面调集了大量预备队。但是德军万万没想到,苏联红军主力早已金蝉脱壳,已经转到了柳捷日登陆场,并从那里发起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