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方针。1989年11月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指出,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脱离国情,超越国力,急于求成,大起大落,是40年来最主要的教训。这种指导思想上的失误,严重挫伤了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付出巨大代价。这是经济工作的要害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牢牢记取这个教训,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真正做到量力而行,坚持防止盲目追求过高的发展速度,把经济工作的中心,真正转移到总量平衡、结构合理、效益提高的轨道上来,牢固树立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所谓持续,是指经济发展的渐进性。所谓稳定,主要是政治稳定、社会稳定和经济稳定,指发展的均衡性。所谓协调,是指各方面发展的同步性。三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但是,总的是为了发展。邓小平曾指出,“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如果分析不当,造成误解,更会变得谨小慎微,不敢解放思想,不敢放开手脚,结果是丧失时机,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对我们深刻理解和正确贯彻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非常重要。
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科学文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基本内容,它的发展必然要求并依赖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一般地讲,一个国家和民族,科学文化程度越高,精神文明程度和现代化的程度也就越高。因此,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高度的精神文明和实现四个现代化具有深远的意义。这是因为:①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只有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真正懂得和深刻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才能掌握共产主义世界观,也才能培养起社会主义觉悟和道德。②社会主义现代化只能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基础之上,其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培养出一大批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人。社会主义事业是整个民族的事业。只有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并得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也就是科学文化建设的过程。列宁指出,在一个愚昧落后、文盲充斥的国家里,绝不可能建成共产主义。③我们要下大力气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我们摆脱贫困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邓小平在全党全国工作重心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重新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新的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和决定的因素。当它被劳动者所掌握,“物化”为新的、更高效率的生产工具和劳动技术,开辟出越来越多的劳动对象时,就转化为一种强大的物质力量,直接影响和推动社会的发展。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越来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例如,美国20世纪50年代经济增长中有40%来源于科技进步,到20世纪70年代就有80%来源于科技进步了,而且这个比例还在提高。国际经济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中国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使党和国家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牢固地树立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下决心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教育。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并不是说科学技术直接等同于现实生产力,必须有一个转化的过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然包括社会科学在内。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
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之一,它反映的是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国民经济各部门按照协调的比例关系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其主要内容是,根据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客观比例,国家通过计划(既包括指定性计划,也包括指导性计划)将社会劳动分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从而避免社会劳动的巨大浪费,使社会生产稳步协调地发展。这个规律的作用范围和程度,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以及公有化程度的不断变化而发生变化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我国尚存在多种经济形式,这个规律的作用范围和程度是有限度的,它必须与价值规律一同起作用。
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
毛泽东在1956年写的《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提出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利益关系,并提出了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的原则。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实质上是经济建设与人民生活的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人民的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国家利益是最大多数人民的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企业利益是在每一个企业的范围内一部分人民的利益;个人利益则与国家和企业的利益密切相关,正确处理三者利益关系,既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要求,又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只有同时兼顾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使国家、企业和个人利益得到合理的分配,才能更好地调动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正确处理三者利益关系,也是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内部改革成败的重大问题。经济改革必然打破旧的利益格局,带来利益分配上的新分割。这种新的利益分割,首先必须充分重视和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才能稳定大局,促进改革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过10多年改革的实践,目前认为在我国企业中普遍实行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能够较好地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
专业化协作原则
为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而实行的生产专业化和生产协作的社会组织原则。生产专业化是指按着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在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组织各个拥有特殊设备、特殊工艺以及具备专业化技能的劳动者部门、企业从原有部门分离出来,专门生产一定的成品或其中的零部件,或为完成专门生产组织新企业过程。生产协作是指各个专业化的企业和部门建立起相对的生产联系,相互分工合作,完成同一产品进行协作生产,或负责同一专业生产的不同阶段。有广义生产协作和狭义的生产协作两种类型。前者以生产通用产品为对象。后者又叫专门协作,只生产订货单位专门需要的产品生产专业化和生产协作是社会化大生产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其中生产专业化是生产协作的基础,它制约着生产协作的发展水平。生产协作是生产专业化必不可少的条件,起着改变和加深生产专业化的作用。生产专业化和生产协作是社会化分工的必然产物。生产专业化协作原则对社会化大生产有巨大推动作用。它能够把技术先进性、经济的合理性与管理科学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这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要遵循的基本方针之一。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首先指出“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统一战线基本方针的内容。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本方针,概括起来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为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为发展国际反霸权斗争,维护世界和平而奋斗。调动一切因素,要求我们:一是积极扩大统一战线的范围,使之不仅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而且还包括赞成祖国统一的爱国者,还包括那些愿意同我们团结合作的国际友好人士;二是要把统一战线成员的爱国、报国积极性调动起来。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要求我们既要不断地采取适当方式促使消极面的转化,又要善于争取一切中间势力,分化瓦解敌对势力,争取他们的转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
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政党是阶级的组织,是阶级的政治代表。世界上一切政党都是建立在一定的阶级的基础之上,为一定阶级或阶层的利益服务的共产党是工人阶级政党,是整个工人阶级利益的代表,是由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唯一宗旨。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着标志。我们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在工人运动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党离不开工人阶级,工人阶级也离不开自己的先锋队,我们党执政以来,一方面取得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脱离工人阶级的危险。近几年来,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等腐败现象滋长,而惩治又不够得力,引起了人民群众的不满和忧虑,使党和工人阶级血肉联系受到了严重损害,对这种状况,全党上下已下定决心,按照党中央部署从严治党。目前,我们党正在领导人民进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斗争,不可避免地遇到复杂的情况,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繁重的任务,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自身建设都要求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
是否承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即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斗争的根本问题之一。历史唯心主义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观点出发,鼓吹英雄史观,认为少数英雄人物的“非凡的”智慧和意志。可以随心所欲地左右历史的进程,而人民群众不过是“消极的”“被动的”东西。剥削阶级思想家是历史唯心主义者,从根本上说,都否认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与历史唯心主义根本相反,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人。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生产方式新陈代谢的历史,从这个根本观点出发,必然得出社会历史是物质资料生产者本身的历史,是劳动群众的历史的结论。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人类历史变革的力量源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就必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将人民群众看成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必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物质前提,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改革开放的决定力量。事实上,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改革重大措施,都是由人民群众首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