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薛清与薛太后说了在崔家听到的事后,薛太后便在思考阿七的终身大事,忽然发现,能庇护阿七的大家族并不乐意接纳她,小家族又没能力护住阿七。真真让人头疼,抬头看雪时,忽然想到这两日就要打发人送年礼,然后想到南梁,若阿七远嫁南梁,无论是不是大家族,那都是无所谓的,只要孩子人好就行。此念一起,薛太后忽然觉得把阿七嫁到南梁是个好主意,除了阿雪,阿七在南梁还有太皇太后可以保护她,还有她那个死老爹戚元隆。
太皇太后姓薛,是薛太后的亲姑妈,当年嫁到了南边的萧家,那时的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姑母会成为太后,太皇太后,而自己同样没想到自己会造反,会成为皇后,太后。
至于戚元隆,还是算了吧,做大侠倒是值得托付,做父亲,那只能让薛太后呵呵了。
不过,话虽如此,还是给三人写了信,不过,戚元隆的,只是说了一下让他有合适的人选告诉太皇太后,而太皇太后及纪王妃赵雪的信里则如实说了阿七从小到大的经历,包括代替七皇子到匈奴为质等等,另外,薛太后还把那日阿七穿得如桂花仙子舞剑的模样给画下来的画,给纪王妃赵雪送了过去。
纪王妃赵雪接到信后,想到那个才出生不到一个月就被送走的小妹,心中一时嘘惜,母亲的担心也确实是有必要,其要求也简单,孩子好就行,最后还来一句,若是为难,那就不用了。
纪王妃赵雪哪里会为难,自她嫁过来,有太皇太后照顾,纪王虽说醉心曲乐,却对她也是十分敬重,对于纪王的没出息,赵雪十分能看开,本就富贵至极,样样都好,再努力,那就该有人惦记他们,让他们不好过了。赵雪可是自小看着兄长斗争长大的,有时候,平庸才是福。事事圆满,反而天妒英才。嫁入南梁多年,自己那个大伯,是什么样,赵雪心里多少是有数的,极是薄情之人。当年滑族的玲珑公主嫁与梁帝,滑族助梁帝登上皇位,梁帝转头就把滑族给卖了,以致滑族反叛。
当时母亲还拿此事告之自己,皇室之中没有亲情,也没有爱情,只要利益永远一致,那昨日的死敌也可以变成今日的密友,若利益相对,那今日的密友也会变成明日的仇敌。所以,现在这样很好。
赵雪拿着信,心想,若是家世一般都人家,只要母亲愿意,那也不是难事,仔细选个好的就是。不过赵雪没想到,一个极好的人选转天就跑到她的眼中。
转天皇室家宴,太皇太后,南梁帝后,各重要嫔妃,皇子皇子妃,各王爷王妃,公主驸马等人齐聚一堂。这次的宫宴与往年的一样热闹,声乐靡靡,舞娘长袖飘逸灵动,开场舞后,皇后,嫔妃朝贺梁帝,各皇子王爷向梁帝祝,接着是公主驸马等人,轮到梁帝的子侄外甥们祝完词后,太皇太后把林殊叫到跟前,嘱咐他:“小殊,你今年又长一岁,都吃十五的饭了,该说亲了,以前那样的玩笑话就莫要再说了。”林殊的择妻标准是最先说给太皇太后听的,太皇太后也知道他是怕了诸多与女子相遇遇到的掉帕子,落水,扭到脚的种种奇怪情况后,才放出那么苛刻的条件。
那是他十岁时候说的,太皇太后知道林殊有些爱面子,怕他要面子抹不开脸,随当众说了那是玩笑话,这样给了台阶,让他下。可这几年来,林殊可谓是事事顺心,样样得意,心气也渐渐高了,也觉得自己当初说的并不过分,当即假意道:“太奶奶,你怎么知道我说的是玩笑话,不是真的呢?”此时,宫乐舞蹈又起,大家把关注的地方转开了。
“那你说说,这世上有这么文采好,武功高,又长得如花似玉的小娘子么?要知道,那些武功高的武将也极少有长的好的。更何况,女子练武的更少了。”
“女子练武的虽少,可也不是没有吗?!”林殊反驳道。
“那你说说有武功好,又长得漂亮的小娘子么?”听到林殊与太皇太后的话,梁帝也开始插嘴。
“舅舅,当然有啊,嗯~,我听父亲说穆家的霓凰妹妹不就武功好,长得漂亮么。”林殊略一思考,便脱口而出。
“霓凰?穆深的女儿?是第几个女儿?”梁帝面色微沉问身边的皇后言氏。
“云南王只一子一女。儿子穆青只有一两岁,女儿霓凰大约比小殊小两岁,应该今年十三了吧?”说这话的越妃,越妃出生云南,对于那边的事,自是知道的比皇后言氏清楚。
“哦~。”梁帝虽面上疑惑之色尽去,可脸上那说不出的玩味笑容,让人看不明白,听不到他们谈话内容的人还以为他们是在那拿林殊的婚事打趣他。
可挨近主位的纪王妃却看出梁帝眼中的猜疑与防备,不禁心中一跳,低头去吃桌上的点心,耳朵却竖起来去听他们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