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过去小时候在回族孩子中经常讲述的“无头无尾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讲故事,讲的啥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
在遥远的过去,蛮荒封闭的泾源似乎是原始森林中的一处化石坑,永恒的静止和沉默,给贫困的生活覆盖了一层灰垢。泾源除了望不尽的山,流不完的水,很少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庙”是百年前已遭兵燹的破砖碎瓦,“老和尚”早已循去,“故事”是大人们无聊至极时哄孩子玩的一种语言游戏。
这样重复的、无趣的,关于“从前”的故事,讲了几代人,听了多少年。
历史上的泾源教育一片荒芜凋零。
据民国《化平县志》记载,清朝年间,泾源县唯一的学堂是提督喻胜荣捐资创建的“归儒书院”,后改称“两等小学堂”,当时开设的科目是四书五经。那时候由于贫穷、民族习惯及宗教文化等原因,回族子女大多进清真寺诵念《古兰经》,而读书人很少。
从那时开始,一直到宣统六年(1909年)民国建立前,全县的贡生、附生等仅有36名。
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回族儒生,时任劝学所所长的张逢泰先生撰写的《化平县劝学所学事年报》,写尽了民国时期泾源办学之艰辛:校舍“苦于无款”不能扩建完善或“年久倾塌”而致停办,“学生颇有拥挤之虞”。当时全县总人口有2.1万人,在2258名学龄儿童中,仅有282名男童入学,入学率仅为12%,以致张老先生不得不感叹“唯化平回族居多,重经而轻书”,请县公署衙门“实行强迫”就学。那时候,全县人口的文盲率高达97.3%。
斗转星移,苍桑巨变。
今日的泾源教育与旧时代的情形已不可同日而语。
新中国建立五十余年来,泾源教育事业发展迅猛。至2000年,全县共有各类中小学75所,教职工934人,在校学生1333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4%,15岁-45岁人口中的文盲率下降为9.3%;全县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有815名,初中、高中文化程度1.48万人,占总人口的12.3%。
过去县城和泾河源镇的集日上,有一种很荣耀风光的职业——代写、代读书信的“先生”,早已消声匿迹。小学校遍布全县的村村落落,到处可以看到背书包的学生,听到读书的声音,每一个农村家庭都拥有自家的“小先生”,再也不用翻山越岭走几十里山路去求人写信、读信了。
现在,进入每一个回族村落,你会看到三个最醒目的“靓点”:党员活动室(村部)、学校和清真寺。
聪明才智和知识改变了无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的命运。从小学、中学、大学学到了知识的新一代农民比起他们的父辈,少了迂腐、保守、狭隘,多了精明、开放、豁达,他们致富的欲望更强,路子更宽,对生活的追求更高、更远。随着越来越多的莘莘学子走出大山,到大都市甚至国外求学、创业,关于“泾源人”的描述里,已经增添了越来越多光彩夺目的词汇。
知识如同清濯甘甜的泾河水,洗开了泾源人惺忪的双眼。人们看到未来幸福的曙光正在从校园里升起,下一代的美好人生也将从教室里开始。
观念引发人的行为发生变化。
清真寺的一位驻学阿訇讲了一件事:有一位农村的坊民请阿訇收下他愚笨的大儿子学念经,而让聪明的小儿子上学读书。老阿訇唏嘘感叹:“教门世风日下!”其实,这是人们精神世界获得新的平衡的另一种诠释。
米岗山西风烈烈,大雪山睛雪皑皑。
贫穷在泾源的躯体上刻上了太深太痛的印痕。
20世纪80年代初,仲秋季节。泾源一中。
新学年开学之初,一位年轻的初一年级班主任老师因为新入学的几名农村学生的困窘,而感到心情沉重。
一名13岁的男生,从泾河源镇的冶家村,沿泾华公路步行30华里来到县城中学报到,是为了节省下区区的1元钱。
另一名从惠台乡惠台村来的小姑娘,抄近道走了近20里,从走出家门到站在报到桌前的4个多小时里,小小的手心里一直紧紧攥着叠成小块的10元纸币,递给老师时,已经潮湿粘连的纸币竟然热乎乎的,一时铺展不开。她认为捏在手里,要比装在衣袋和书包里更安全。
一名姓禹的男生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泾源一中,他的哥哥已是兰州大学某系一年级的在校大学生。他们的父亲中年丧妻却不能续弦再娶,为的是省出钱来供养两个儿子读书上学,家里唯一的一头黄牛卖掉做了哥哥的学费。从那年起,上大学的哥哥说假期不再回来,要打工挣钱积攒够兄弟俩人的学费,为父亲减轻负担。
——这是笔者20多年前的亲历亲闻。
90年代第四个金秋季节。天高气爽,红叶似火。泾源县的教育振兴之梦因为一种契机被激活。
1994年10月,自治区首府银川市。
在宁夏会堂隆重庄严的气氛中,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即将闭幕。作为大会最后议程——泾源县“两基”目标责任书签字仪式正在进行。
时任泾源县人民政府分管教育的副县长童全成,代表县委、政府在责任书上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在他签名的上方位置,是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刘仲的签名。
那一时刻,这位土生土长的回族青年,年仅29岁的副县长,一刹那感到手中的签字笔异常沉重,重若大山。
童全成出生于米岗山下的刘家村一个普通农家,自幼聪慧好学,品行端正。他19岁参加工作,26岁任财政局长,28岁被提升为副县长。在贫穷闭塞的回族村落中,他是童家门户也是全村人的骄傲。
在大山脚下贫瘠的土地上长大,童年时亲历求学之艰难,工作后又历任县财政局副局长、局长的童全成,深知经济落后,带给教育事业的重重压力和羁绊。
按照《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要求:泾源县在2000年实现“两基”之一——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宏伟目标。
六年后的2000年是世纪交接的零点时刻,而对于签署了“两基”目标责任书的泾源县而言,不异于一场挑战。
当年的县委书记海军在全县“两基”攻坚动员大会上慷慨陈辞,激昂冷峻:
我县属国家级贫困县,回族人口占98%以上,自然条件恶劣,山大沟深,靠天吃饭,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者素质整体不高,群众思想观念陈旧,生活艰苦,形成“老文盲扫不掉,新文盲不断产生”的恶性循环。“两基”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本世纪末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确定的历史性任务,也是向国际社会和全国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实施的“两基”攻坚,是全县人民向贫穷和落后的宣战,是稳定地解决温饱问题的根本保证,是一项提高民族素质,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工程,我们必须下定决心,迎难而上,举全县之力,打好“两基”攻坚战!
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普及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评估验收实施办法》及《宁南山区基本普及初等教育评估验收标准》规定,以县为单位的小学教育要在教育经费、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普及教育程度等主要方面达到一定指标。
1995年的泾源县初等义务教育现状并不乐观:
全县财政总收入当年依然仅有2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457元。全县农村按照人均纯收入630元,人均有粮300公斤的脱贫标准,贫困线以下的人口还有5.98万人,占总人口的70.5%。
财政拨付的教育专项经费虽然连年增加,当年已达154.9万元,但小学生均公用经费仅有21元,与“最低40元”的底线相距甚远。
《泾源县实施初等义务教育发展规划》(1995年-2000年)客观地叙述了验收前的困难处境:
虽然办学条件较前有明显改善,生均占有校舍面积达到3.5平方米,大部分学校基本达到“人人有课桌凳,班班有教室”,但是普及率由于辍学家庭贫困等原因低而不稳,学生平均公用经费严重不足,教学设备缺少,仍有大量危房存在。
20世纪最后五年,泾源县的舆论、文件中有两组词汇最热门——“‘两基’攻坚”、“普初验收”。
“两基”:我国要在20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普初”:2000年泾源县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攻坚”: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团体、机关、企业、学校及各界人士从“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思想出发,关心支持义务教育,响应县委、政府“举全县之力,攻‘两基’之坚”的号召,历时五年,殚精竭虑,克服困难,采取“十二项措施”,力争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水平、普及程度等主要指标达到国家和自治区的验收要求。
“验收”一词则具有更加丰富的色彩。
2000年,世纪末的践约,如期而至的许诺。
秋色斑斓,层林尽染。泾源县的初等义务教育硕果累累,成绩喜人。
在“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和“闽宁对口帮扶”及社会各界的支持、援助下,全县各类学校在校舍条件、图书、仪器、器材水平及校园的绿化、美化、硬化建设等方面得到很大改观,各项任务指标基本达到了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验收标准。
2000年9月5日早晨。阳光灿烂,风清气爽。
泾源县委会堂内与会人员精神振奋,主席台前一盆盆秋菊清香沁人。泾源县人民政府县长邓向贵从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刘仲手中接过“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合格证书”,心潮澎湃,笑容灿烂:“两基验收,不仅仅是为了过关,更重要的是通过验收,从而建立一种教育保障机制,推动全社会、全县人民都来关心教育、办好教育。”
刘仲副主席在大会讲话中热情称赞:泾源县义务教育是宁南山区盛开的一朵民族教育之花。
在园子小学检查参观时,刘副主席一行兴致勃勃地观看了“勤工俭学·学农基地”和师生自制的教学模具,和蔼可亲地细心指导少先队广播站的播音员小姑娘,与着装整齐的教师们合影留念。在乡教委负责人和校长、教师们的热情请求下,刘仲副主席和教育厅厅长当场挥毫泼墨,题词鼓励为普初工作奋斗在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
教育要面向未来。
铸民族教育丰碑,建千秋万代伟业。
“两基”目标的实施是一项巨大工程,多少部门、单位和个人为之倾情付出,可歌可颂。
1997年-2000年是泾源县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也是闽宁对口帮扶工作的开始阶段。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及其开元区、市建委的大量的政府助学资金和社会捐助物资、资金,有力、有效地推动了泾源普初验收,成为泾源县义务教育“两基”攻坚战役中一支不可缺少的队伍。在此过程中,厦门市投入帮扶资金220万元,修建希望小学10所,新建翻建校舍8370平方米,围墙625米;另外用于“一帮一”捐资助学活动、救助贫困大中专学生基金及购置教学仪器等社会捐资达92.1万元。
教育局局长拜志明评价说:“‘两基’工作能够通过验收,离不开厦门各界的大力支持。13所希望小学的新建、扩建,价值300多万元的微机、电教设备、衣物、图书等,在‘两基’验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