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会时礼至人未得,贺新职认可勿须言
随着王湘任职日久,一些被耽误的县治也逐步走上正轨,再加上公堂上王湘的从容不迫,巡捕的忙碌,帮闲的噤声不语,倒也使得王湘博得一个”英姿未减其父“的美誉。虽是如此,王湘却不觉得有何足夸。毕竟,在王湘看来,前任县令并无多少过人之处,既无文韬,更无武略,于外,竟身死贼手,沦为笑柄,于内,其家不和,甚至留下众多谜团,顶多算得上吏治之才,不足道也。
政务有序,也就不用王湘过多操劳,毕竟是区区一县,拿来那么多繁杂公务?村规民约,族规民俗,维持着整个乡土秩序,哪怕是阴司,也有鬼神处理。只要官府不扰民,自然会有人处理小矛盾。此刻的金华县,乃至大隋帝国,都处在一个微妙的环境之中。平和得让王湘不敢相信,没有妖邪周游肆虐,没有大规模流匪,也不见神性气息肆意弥漫,好一派祥和。或许,前任县太爷便是在这般景象中迷醉,白龙鱼服,即被一招毙命。
内府,王湘却是在歇息,无丝竹管弦之盛,无案牍劳形,整个人平和得不像话,却似磨平了棱角,更是宝剑入鞘,只待锋芒毕露时。似睡亦醒间,仆役却是在不住地收拾贺礼,小心翼翼,唯恐惊扰到大老爷。
前段时间,王湘任职,仅是主动沟通一些当地势力,未尝有人拜会。直到如今王湘名望初立,大势初成,方有人陆续前来拜会,更多的却是礼到人未到。
礼到心意到,却是对近来处事的一种认可,至于未曾拜会,显然是对安全的一种警戒。
截杀前任县令的流匪或者其幕后黑手一日未除,王湘的威望一日未能名传,那就甭指望会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前来拜访,这倒也不出意外。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去,虽说不是全部,倒也是大多。无缘无故,哪来那么多交流,再说了,王湘自觉不会困于一地,也就不必过多在意这些乡土势力。他们的格局,始终是太小了,小的甚至接受不料日后王湘所带来的动荡。
北地,南国,西岐,东洲,中都,这天下,风乍起啊。
中都,帝京,隋天子从小憩中惊醒,目之所及,尽空无,仍旧是不能安心。“天下,是朕的天下。”只能自顾自的安慰自己,隋天子也是知道,这天下,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天下。已是无心再眠。
隋天子终归是老了,老的不能接受这大变革的时代,也掀不起大变革的波澜。暗中人们期待的,或许是那些皇子王孙,也可能是草莽豪杰。总之,一场大变革不可避免,有人要以此破碎虚空,白日飞仙,有人要以此文辟一道,为万世师表。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华夏的天下,已是不可推翻,夷蛮戎狄,已是几近灭绝。多少风流人物,仅是缺了一个舞台。最后成器的蛮夷部族在数十年前灭绝,承平的数十年里积攒了多少英杰,他们不甘的意志,已是迎合天意,推动末法时代的到来。大争之世,错过了,就再也没有机会成仙,错过了,就再也没有机会万世师表,错过了,就再也没有这麽壮大的舞台。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下英杰,不管是否愿意,最终都会被天意推动,参与这场大变革。以天下英杰的气运智慧,开启传承万世的道理机缘。牺牲一个时代,为后世作则。
极至璀璨,然后破灭,这便是末法的时代。
这一切,离王湘还很远,但命运的楔子早已开启,从王湘继承那柄家主剑开始,就已是必须激荡风流。王家家主,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王家,从来都是自由的,选择留下,那就得到家族,选择离开,那就得到人生,再然后,来一场最强与最优秀的对决,胜者,继承世家的名号。这便是,世家的法则,而世家,也是在这样的轮回中流传百世,乃至万世。
中都,王子安已是几近风流,世家子,第一人,于云端俯瞰天下,这般气魄,便是当世最前沿,即便是老一辈,除了那些传说,已无人敢评论此人。而子安,便是王家家主的字,从三皇五帝起,便是如此。
北地,冠军侯,他的名字,已是禁忌,天子姓杨,便是他最大的优势。燕然山上,勒石祭天,不朽龙城,江山北望。既然勇冠诸军少封侯,何妨再进一步。
天下,一个又一个流言在传播,有人说,天下,终归姓李,有人说,南国,有帝皇气,更有人说,这将是女子的时代。未来的事,谁有知道呢。
王湘已是歇息,昏昏欲睡中,似乎看到了未来,那身侧的奇女子,看到了那些了不得的人物,最后,便是剑虹,我,终归姓王。王家,我当为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