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你说的莫不是我二皇兄?”甄秀懿脑子乍现灵光,现今的一切都与兰儿脱不了干系,照着她去联想,倒是不难想出其中的联系。
林静兰但笑不语,却是默认了。
“坐,喝杯茶水降降火,你瞧你现在这个模样,便是见着了皇上,也无法说的清楚,要知道愈是心急便愈要忍耐,小不忍则乱大谋。”甄秀懿对皇上的心意天地可表,她不是觉得感动,只是想瞧瞧懿公主倾心于皇帝的结局又会如何?
甄秀懿苦着脸接过了茶碗,而后出了殿门,倚靠在石栏边眺望宫门方向,林静兰瞧着她的背影苦笑着摇头,多情自比无情伤,想来甄逸容那皇帝还未曾尝过动情之苦罢。
甄逸连不负众望,果真尾随着侍卫到来了,他身后还跟着小李子。
“二皇兄!”甄秀懿瞧见了他,脸上的乌云散去,立时明朗了起来,高兴地冲他招手,提着裙摆便飞奔下石阶去迎,而后又忙拉着他入殿而去。
林静兰见到他,亦起身行了一礼,“王爷。”在众人面前,她依然唤他王爷,以示礼貌。
甄逸连笑了笑,让她不必多礼,甄秀懿则急不可待地遣退了屋内除他三人外的仆从,也没给他坐下说话的机会,拉着他便道:“我想去见皇兄,二皇兄你帮我。”
甄逸连不明所以地看了她俩一眼,一个神色着急,另一个淡笑不语,倒是让他猜到了几分,“想必你们也听说了对吧?秀女的事。”
“是,咱们还被禁足着,我着急又见不到皇兄,所以想二皇兄你帮忙嘛!”
甄逸连点点头,“好,我带懿儿你们出去。”
“我便不必了,懿儿随你去就罢了。”林静兰笑了笑,“事不宜迟,你们走吧。”
“嗯!”甄秀懿一点头,便拉着甄逸连大步离去,后者则扭头看了一眼林静兰,两人微笑着互相点头。
林静兰深吸一口气,而后又埋头入书丛中去了。
一晃一整日又过去了,她入宫已有大半个月了,也开始习惯了宫中的日子,身在后/宫,她见到的人——皇太后、皇上——她不熟也不想混熟,恭亲王、懿公主——总算比较好相处的,至于若干秀女,似乎也与她无半文钱关系。虽她也不算足够谨言慎行,总算皇帝碍于她身份特殊,倒没有多难为她,想他一国之君,断不会有那闲工夫学那些爱耍嘴皮子的秀女有事没事就来挑她刺儿。
她看书看地乏了,便出了门去,独自漫步院中。菊香梅香自搬入玉和宫后,也不整日守着她,反而她不传她们,她们亦不会出现,说来也是,这公主居所要什么奴仆没有,再说她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她们也确实没必要再盯着她了。
濯日国的使者转眼将至,她似乎已没有再回宁王府的机会了,她有些想念四喜五福,临行前还说过待她回府,她们可要出门相迎的,而此时她甚至连书信都难以送出。她就算要远嫁,应该也有随嫁丫鬟吧?不知太后可否允她带上四喜五福二人呢?林静兰才想了一瞬,又立时自己否决了,此行于她是无可逆转的,又何必再拖累了别人,再者她可是深入敌国,更没精力分心照顾她俩,氏月国是生养她们的家乡,可却不是她的,离了又如何?她也早想离那混蛋帝王远一些。
“圣旨到!请兰郡主接旨!”
林静兰恰好绕到了正殿背面,乍闻其声,便微微皱了眉,时近傍晚,懿公主依然未归,她却等来了圣旨?她不疾不徐地去向殿前,小喜子正于前院静候她的到来,瞧见她从右侧闪身而出,便也笑着迎了上来。
“郡主,这是您的家书,是皇上吩咐奴才来交给您的。”小喜子眉开眼笑。
今日宫门侍卫又劫下了一封来自宁王府的信函,小喜子得知后便立时去取来给皇上过目,可今次皇上却并未启封,而是直接吩咐他,让他送过来给兰郡主。皇上为着选妃一事已是烦心,御书房这一整日前来进言的人就不曾消停过,白尚书不用说,自是闻风而动,待他走后,段侍卫兄妹也来了,再之后便是恭亲王与懿公主,一屋子主子,却把奴才们赶得一个不剩,就连崔公公都没有幸免,小喜子心知皇上是不愿选妃的,只怕直到此刻他都还在与他们参谋对策呢!
林静兰眼睛一亮,“家书?”说着便接了来,方才她还想着四喜五福呢,可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了,她俩居然送来了家书!不过,今次如何能这么顺利地到达她手中呢?她嘴角不自觉地扬起笑容,这事儿便不用她关心了,四喜也是个谨慎的,断不会没所准备就冒此风险。
“有劳喜公公了。”她笑着赏了他一两银子。
小喜子推辞不接,“奴才只是奉旨而来的,不敢居功。”
她眉心一动,仍是淡笑着:“如此也替我谢过皇上,我便不送了。”
小喜子应声而去,她便入了房中,拆封书信。信封密封完好,看来确实没人动过。
整齐娟秀的字迹,该是四喜的罢。她会心一笑,便细细读阅起来。
天色渐暗,烛光摇曳,短短一封家书,她却翻来覆去地看了十几遍。见此一信,她甚为安慰,原来四喜每日都命人入宫打听消息,买通了运送米粮的拉车夫,另外也有派人注意着宫门的动静,只待择机送信入宫来。此信可以看出有两种不同的笔墨,前为淡后则深,可见是今日她听闻秀女出宫的消息后方才又加了些上去的,想来也不止她挂念着宁王府,她们也在挂念她呢!
信中还说到,即便她无法再回宁王府,也请求她向太后说情,定要将她俩人带去濯日国陪伴她,她是她们唯一的主子,除了她,她们也不愿再服侍其他贵人。
这是否代表着,她已不是独自一人孤军奋战了?她笑笑,入了皇宫,也并非全无好处嘛!因此她才愈能看清谁是真心待她,如果她去了濯日,最为不舍的除了二哥以外,便是四喜五福了,可她仍是不愿让她二人随她涉险,她再不济好歹也是联姻公主,濯日哪会立马对她撕破脸皮,可对于她身边的人却不好说了。再者太后已答应日后会守住宁王府,奉银亦会照常发放,四喜五福如若不愿离去,在王府中也可安心度日。
她神思一动,提笔写起了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