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密谋东宫的交易
大都
深夜,王文干府上来了一个不速之客,将文干从睡梦中吵醒。王文干最近可以说是春风得意马蹄疾,本是东平总管的他,入大都后,行中书省之事,佐刘复亨执大政,断大小事务,他的小日子可以说过的相当滋润,所占的府邸原来是四怯长之一月赤察儿的豪宅,修建的异常奢华。
王仲一边平静的在客厅等待着王文干,一边欣赏着府上奢华的装饰,蒙古人好大喜功,走出草原后从一无所有到坐拥无数财富,有如暴发户一样将房子修得异常华丽!
“则平(王仲字)这么晚来找我,有什么大事?”一脸倦意的王文干匆忙更衣后来到客厅。
“今主上犹豫不决,迟迟不肯称帝,可知为何?”王仲问道,王文干是刘复亨的心腹,追随刘复亨多年,自然是询问的最佳人选。
王文干本是一员猛将,骠骑上将军王珍之后,善骑射,袭为行军万户,当年从忽必烈攻鄂州,王文干亲率死士冲城,先登!然而却中流矢受创,但其勇猛之名传遍天下!后来削藩,王家兵权被出,才不得弃武从文,后来归入刘复亨的麾下,二人一拍即合,自此成为刘复亨属下的头号心腹。
“则平!主上之心,不是我等下臣所能揣测的!”王文干一脸平静的说道。
王仲笑骂道:“兄长,你我之间还需要如此生分么,今夜就你我二人,话不入第三耳!”
见王仲如此说法,王文干推脱不过,遂道:“主上所忧者东宫也!”
王仲闻言恍然大悟。
古时太子居东宫,故以东宫表太子,古时的承袭制度是嫡长子继承制,确认继承人的基本原则是:立嫡立长,也就说继承顺序是嫡子优先、年长优先。嫡子(正妻所生的儿子)中,年长者为第一继承人。若没有嫡子,才立庶子中年长的为继承人。
刘复亨有子五人:浩,泽,澧,渊,淮。然而浩,泽,澧,都死的太早了,现在只有刘渊和刘淮二个庶子,若是按立嫡立长的原则,刘淮是老五,排名最次,就与东宫无缘了!
但是古代除了立嫡立长的原则外,还有立子以贤的做法,就是说,要看诸子的德行而定!若是用立子以贤之法,刘淮还有机会。
但若是只有一个出色的儿子,问题就简单的多,但是刘复亨现在的二个儿子都相当出色!虽然在功绩上刘淮要强上许多,可早期的时候刘淮才能不显,而刘渊却相当优秀,刘复亨虽然喜爱幼子,但却把刘渊当做家族继承人来培养教育。
作为刘淮的头号心腹,王仲自然要为刘淮争取,他的心思开始活跃起来!
王文干平时与刘渊交好,但是从王文干仍然将消息告知给他这一点说明,王文干虽然倾向于刘渊,但还没有就心中的储君没有作出选择!
“兄长!你观五公子刘淮如何?”王仲问道。
“绝代名将也,堪比卫霍!”王文干丝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在东瀛绝地反击战绩或许不显,但是奇袭大都强攻坚城,奔袭汪古策马攀城的战绩让人惊艳!
“此其统兵之能,兄长可知其在东瀛,覆雨翻云,借藩镇之力灭除幕府,一统东瀛后,又快刀斩乱麻除藩镇之权,不足半年就麾兵三十万,雄据一方!”王仲说道。
“愿闻其详!”王文干惊异非常。
随后,王仲将其在东瀛的经历一五一十的讲述给王文干。
“真一代枭雄也!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听完东瀛之事后,王文干感慨道,追随刘复亨多年,可以说看着刘淮成长,但他对刘淮的了解还停留在声色犬马的贵公子之上。
“兄长可知,其用人之法,不拘一格,喜放权于下,只问结果,不究过程,任其发挥!”对王文干相当有了解的王仲随即相当有针对性的替刘淮说好话。
“哦?”王文干大为惊讶,武将出身的他,改做文官之后,雷厉风行,喜欢独断事务,最为不喜上司指手画脚,干涉其处理政务。如果主上适当放权,将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克大都后,兄长行中书省,总判中书大小事务,面面俱到,仲敬佩之极,回去后必定禀报五公子,推荐兄长为中书令一职!”王仲见时机成熟,立刻抛出实质性的诱饵。
中书令是帮助帝王处理政务的官员,统令中书省,中书省是属于最高决策机构,掌握行政大权,还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责任重大。忽必烈的时候以中书省总领百官,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中书省的权势尤为重要。
王文干惊喜异常,中书令的高位,他本不敢奢求,这个职位可比宰相,而且还更有实权!虽然王文干是刘复亨的心腹,但是最高只当过东平路总管的他,不过是个从四品的官员,这样的品阶在大都多如牛毛,即使刘复亨上位后,王文干估计自己能当个六部的辅官就相当不错了,但是如果有刘淮的推荐就大不一样了!王文干没什么野心,他只想恢复王家昔日的荣光,正二品的中书令,就让他非常满意。
看着表情一如既往猥琐的王仲,王文干缓缓的点头,他忽然想到眼前的王仲也是王家的一脉,同样留着王家的血液,他辅佐刘复亨,王仲辅佐刘淮,这样王家就将成为这个新兴王朝的显贵!
看到王文干点头,王仲欣喜若狂,连夜赶回刘淮的府邸,向刘淮汇报此事。
翌日,刘淮带着王仲拜访了姚枢、张弘略,分别在其府上秘议了数个时辰。是夜,刘淮大宴军中将领。
当夜,刘渊泰山伏击的战报传入中书省,王文干不动声色的将其留中不报,而后又将其置于案底。
第三日,大明殿议事,姚枢上劝进表,同时刘淮带着文武百官就在大殿之上齐声劝进。
刘复亨读了姚枢所呈的劝进表,又看到跪满一殿的文武百官,刘复亨激动得几乎不能自持,握住劝进表的手都在微微发抖,用好大气力才克制住,刘复亨激动拿起劝进表看一阵又放下,放下又拿起,周而复始,反反复复,不知多少次!
好一阵之后刘复亨才勉强稳定了情绪,而后说道:“当今天下群雄并起,戎马未息,争战不断,人心未定,民困未苏,况元蒙实力还在,天所归尚未可知。若是冒然称帝,恐怕树大招风,四面受敌!”
姚枢率先回答道:“不然,当今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已成定局,汉军世侯纷纷称王,兵力寡者不过数千之众,尤敢称王,大将军麾下如今兵强马壮,拥兵二十余万,袭破元之大都,又据河北之地,传檄天下共讨元蒙,声势之大,本就已是众矢之的!当果断称帝,用以号令天下!”
张弘略、王文干等人见机纷纷出言附和。
眼见麾下文武皆在劝进,刘复亨本身也大为臆动,随即就做了决定,他长吁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自从十八岁从军,到今天已经三十年了,三十年来他南征北战,亲冒矢石,冲锋陷阵,冒常人不敢冒的险,忍常人所不能忍之事,为的不就是这一天吗?
终于刘复亨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拍案而起:“好,既然如此,天命所归,若是不取反受其害!”
姚枢等人立即跪拜,高呼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后刘复亨下令由姚枢负责礼法,主持登基大事。
当朝议结束,刘复亨退入殿后的时候,心情却仍然无法平静,总算走出了这一步,凭他眼下实力,割据一方可以,要想扫灭群雄,逐鹿中原,消灭蒙元,甚至扫平南宋,还有很长很艰难的路要走,弄不好便会兵败身亡。
但这不是他迟迟不肯称帝的原因!
家有二子,同样的都是那么出色!这才是他犹豫不决的原因,登基之后必立储君!然而到底立刘渊,还是立刘淮,这个问题一直深深困扰着刘复亨。
关键时候,刘复亨想到了王文干,这个忠心耿耿跟随自己多年的心腹,几乎是看着这二个孩子的成长,或许他会给自己一个比较好的建议。
是夜,刘复亨急召王文干入宫议事。
PS:给个推荐,给个关注,给个收藏,举手之劳而已,举步维艰的写作,你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动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