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正是华灯初上的时分,如今的松江城里,已经一如往常的歌舞升平,谁也不会想到,就在不到一个月前,这里还差点成了战场。
松江府本就是这世界上一等一的富裕之地。众多的官宦富户们,一如往常地在他们的深宅大院中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许多富丽堂皇的府第中,一盏盏的灯笼,甚至是一个个的台灯,驱散了夜晚的黑暗。欢快的锣鼓,悦耳的丝竹,还有歌妓们婉转动听的吟唱,汇聚成袅袅不断的旋律,在这城镇的上空盘旋,消散,再盘旋,再消散,周而复始。歌舞进行时,主人们或客人们,放杯在案,用双手轻轻地打着拍子,或是摇头晃脑地沉浸其间。歌舞一停,大家更是点头称赞,快活地劝酒让菜,猜枚划拳,热闹得很。
他们确实也值得开心。俗话说,宁做太平犬,勿做乱世人。一场可能的兵祸消弭在萌芽状态,大家的日子都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可不是一件值得大大庆贺的事情?
此时,在松江府几社骨干,几社“六君子”之一的陈子龙的家里,灯火通明。今天晚上,松江府的几社成员们齐聚于此,共商前程。虽然,陈子龙的祖上世代务农,但他的父亲陈所闻,乃是江南的大文豪,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曾经官至刑、工两部的侍郎。崇祯元年,陈子龙二十一岁,娶妻湖广宝庆府邵阳知县张轨端的女儿。崇祯二年,陈子龙本人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秀才。所以,在这松江府里,陈家是绝对的名门望族。
此刻,众多的儒家学子们虽然齐聚一堂,却少了往日的热闹气氛,也没了那份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这剧变的形势,让他们这些自诩栋梁之才的“名士”忽然之间就失去了光彩,变得无人问津了。原来,他们才是众人瞩目的焦点。松江府里,从上到下,人人指望他们将来高中金榜,或是第一时间拜读他们写出来的锦绣文章,绝佳诗词。
可是现在,原来的官员们忙着巴结新贵,大户们也想着怎么才能搭上吴王的关系,继续发财。而许多读书人也想着怎么在新朝谋个一官半职。就是那些普通老百姓,也是忙着招工参军。就连那先前和他们往来甚密的“柳儒士”,男扮女装的名媛柳如是,也是突然留书一封,不辞而别了。
更加糟糕的是,他们发现,对于突然冒出来的吴王殿下,他们除了能骂骂“乱臣贼子”,竟然没有其它的说辞。虽然流传出来的诗词并不多,但这吴王的才情似乎还胜过他们。所以,尽管这吴王不重视他们,但好像人家就有这个资本。免除苛捐杂税,抗击鞑虏,往日他们痛骂大明朝廷的弊政,新朝是一样都没有。
“诸位,今天我等齐聚一堂,乃是群策群力,希望大家一起拿出个章程,来应对时下的变局。”陈子龙先首先说明了集会的目的。
“能怎么办?无非是效忠大明,或是投靠吴王这两条路罢了。”同为“六君子”之一的夏允彝不免有些泄气地回答。
“效忠大明?我们怎么效忠?举家离开松江府,跑到大明的治下?一则故土难离。而且,我们在大明朝就能得到重用么?虽然明年开春就是大试之年,然而朝中如今是温体仁这个阉党之徒把持朝政,我等被视为眼中钉,肉中刺,恐怕上榜无望啊。”一个秀才忧心忡忡地发言。这一番话,说得众人都是暗暗点头。
在座的人都知道,崇祯四年,陈子龙赴京师会试,就是被“某公所黜”。当时的首辅周延儒建议朝廷重新检阅被废黜考生试卷,重审的时候,陈子龙的答卷受到文安之、倪元璐的赏识,周延儒“欲置异等”,但是因为陈子龙的卷子存在涂抹现象,周延儒害怕被政敌温体仁借机攻讦,只好放弃录取。于是陈子龙名落孙山。
“那么,只剩投靠吴王一条路了?”另一个秀才似乎是自言自语地接话。
“是啊。我等已经晚了一步啦。别人不说,就说七宝的顾元顾兄,想必大家都认识。去年吴王组织的第一届公务员考试,他就跑去崇明参加了。结果,顾兄高中了。”一个秀才接了一句。
“那可不。别说是顾兄了,据说,崇明有个四十多岁,从来没有考取过举人的老秀才,人家也上榜了。不过,这些好歹也是我辈读书人。还有更多乳臭未干的半大小子,据说只在那厮手下上了一年多学,据说也上榜高中了。真是侮辱斯文啊。”夏允彝酸溜溜地接话。
“夏兄,慎言,慎言。小心隔墙有耳,还是称吴王比较妥当。”立刻有人从旁相劝夏允彝。
“可我等又能如何呢!就象顾元兄,原本和我等一般无二,如今却是我等的父母官!”另一个秀才长叹一声,说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此话怎讲?”大家纷纷追问。
“昨日,我在衙门口的街上,碰见了顾兄。他已经是我华亭县的常务副县丞。”
“这是什么官职?”
“大明朝的县丞,是正八品的官职。这一点想必诸位兄长都知道,不必小弟多言。你想,自古以来,一朝天子一朝臣。原来大明朝的臣子,虽然他们识时务,早早归顺,除了极少数民愤极大的人被削职问罪外,官职不变,俸禄还增多了。但是,这些人吴王能用得安心么?所以,这实权,毕竟是被削了。常务副县丞,说是县丞的副手,实际上大权都在人家的手里握着。你们说,这顾兄岂不是我等的父母官?”
大家闻言唏嘘不已。抛出这个惊人消息的秀才总结道:“诸位,难道我们还要去京城赶考吗?还去考什么?看这架势,吴王得天下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我们就算能高中,到时又有何用?只是徒然恶了新朝,再难有出头之日。”
“据顾兄说,今年的公务员考试不久也要举行了。凭我等的实力,既然八股做得,稍加揣摩,难道还拿不下这个小小的考试?!顾兄还说,将来新朝取士,必要从吏做起,积累业绩方可升为官。我等可要抓紧,如今新朝正是用人之际,我等大有可为啊。”
大家心里都不禁一热,许多人都默默地在心里算了起来,有多少空缺等着他们:大明朝共有一千一百多个县。虽然每县官员最多只有四人,七品县官,八品县丞,九品县主薄,还有一个不上品级的典史(县公安局长)一员。但是,每个县的吏员可不少,总有个三五十人的编制。而且,县上有州府,还有布政司,更别提朝中的诸多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