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您老教育了半生都没把我劝到军营里,这夏姑娘几首诗就把我搞定了,你愧疚不?”陈书白痞痞的看着自家老爹。
“你这臭小子,只要你能从军,老子管你谁劝的”,陈胜咋咋呼呼的说,自己就一儿一女,偏偏儿子从小喜文,这名字也是自己硬改的,害的自己硬是把女儿给培养成了汉子。
陈书白灵敏的躲过自家老爹的拳头,“那我要是把这夏家姑娘娶回来,你可有意见?”陈书白自上次见到夏流年就被她吸引了,夏流年身上既有自己欣赏的文采,又如此坚毅,这是京城里其他千金所不具有的。
虽然自己不瞎,看得出三王爷也对这夏流年有意思,但相比关北给不了夏流年正妃的位置,且夏流年也不像是爱好攀权富贵却又不愿屈人之下的人,若是自己可以给予她正妻之位,想必希望还是很大的。
“你爱娶谁娶谁,老子不管”,陈胜大手一挥表示不想理这些闲事儿。但在朝十几载,说不看重门第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武将中还有肖家这一大家族在,但陈胜也不是鼠目寸光之人,他看得出这夏流年对朝廷有多大用处,若是她成为陈家一份子,陈家今后的发展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一开始那些文人的重点都在于夏流年的文采,渐渐的,经过仔细的琢磨和讨论,大伙儿渐渐看出这其中想表达的意思,更有人大开书戒,在茶馆,酒楼给大伙儿讲这其中的故事。
全国上下顿时充斥着一致对外的激昂气氛,大伙儿都蠢蠢欲动。
“年儿,谢谢你”,关北没想到夏流年这一小小的举动竟有如此大的效果,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
“现在也只是能够暂时调动起百姓们的爱国意识,让他们知道国家的重要性,但对战事用处不大”,夏流年只是看到了大伙儿激愤的态度,但还没有收到实质性的效果。
“没事儿,只要百姓愿意相信我们,那我们就轻松多了”,关北搂着夏流年安慰道,现在百姓们不再是消极的对待皇室,只要愿意选择相信,积极配合,那管理起来就轻松很多了。
夏流年提倡爱国的举动在津南掀起一阵狂潮,其中不乏东晋来的流民,大家读到夏流年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君子于役,不知其期。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诗句时才知道自己有多愧对于家乡。
东晋的流民们开始向文理镇聚齐,许多男子纷纷表示要回到家乡参加战役,但却不舍家人跟着自己受苦,所以有人叫来关北,关北带着夏流年一起去聚齐的场景看了。
“三王爷,俺们知道你是好人,所以恳求您好好照顾我们的家人”,东晋的百姓希翼的看着关北,纷纷朝关北跪下。
“大家请起,你们都是好样的,本王又如何不答应”,战争一开始流民请求入津南时关北二话不说直接答应,这已经让东晋的百姓感恩戴德了。现在关北又毫无条件接纳自己的亲人,让人如何不动容。
在一旁看热闹的津南的百姓都庆幸国家有这么一个王爷,大家都知道三国如今共同的敌人是那金发碧眼的外来人,所以更有心心相惜的感觉,现在男人们为了家园奔赴战场,自己当然有义务照顾他们的家人。
“大娘,你们快起来吧,俺家有吃有住,叫你来俺家做客嘞”,人群中一个大婶拉着跪在自己身边的东晋老夫人说,眼角的泪水欲欲落下。
“对,俺家也有住的,来俺家做客吧”,有了那个大婶的例子,大家纷纷邀请东晋的百姓去自己家。夏流年和关北相视一笑,本以为接收这些人还需要找地方安排,没想到津南的百姓就已经替他们做了。
如今的文理镇早已成为津南第一大镇,容纳这些人也是小事一桩。“好,传本王令,凡接受东晋百姓的家庭,战后均可优先获得朝廷奖励”,关北感谢津南的百姓,但现在战事当前,什么承诺都不能给,只能这样做。
“谢王爷”,这次,无论是东晋百姓还是津南的百姓都跪下谢恩,因为他们知道,战火一旦掠过津南,战后一定会是百姓最艰难的时候,那时若是得到朝廷的支持,那这家一定会好过很多。
“木一,你去跟肖凉打个招呼,带这些人去军营”,关北朝着身后刚回到夏家村的木一说,木一也是悲剧,刚回夏家村不久,身子都没躺舒服就又要跑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