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659000000001

第1章

肇論疏序科文

泐潭禪師 曉月 治定

釋此論序科文分(二)

初明作論元由(六)

一標舉論名(慧達)  二稱美人法(但末)  三慶幸遭逢(達猥)  四排斥譏嫌(世諺)  五申述元情(夫神)  六宣明序意(達留)

後序論之宗旨(四)

一序次第(夫大)  二遣相(雖以)  三稱歎(余謂)  四簡別是非(但宗)

肇論述科文

姑蘇堯峯蘭若沙門 遵式 排定

將釋此論科文分(四)

一教起因緣(將釋)  二藏教所攝(二藏)  三宗趣總別(三宗)四隨文釋義(三)

初總標題目(肇論)  二作者示名(後秦)三正釋本文(二)

初一立義標宗(二)

初標義題(宗本)次正立義(二)

初總立義本(三)

初列名(本無)  二立義(一義)三推釋(二)

先推(何則)二釋(二)

初指事釋緣會(二)

一指所詮事(一切)  二釋能詮名(緣會)

二顯理明一義(四)

一顯性空理(二)

一推窮其性(三)

一推前際空(緣會)二推後際空(二)

一正推(緣離)  二縱推(如其)

三正推現空(以此)

二結顯性空(性常)

二顯法性理(法性)  三顯實相理(故曰)  四顯本無理(相)

二別開義門(三)

初約境雙破有無顯一義(二)

一假牒問(言不)二辨諦理(二)

初明二諦(二)

一出教意以釋問(不如)  二立縱奪以會前(若以)

二會一義(二)

初會二諦顯一義(二)

一正顯遮照(夫不)  二述成遮照(然則)

二會三乘顯一乘(三)

初總標人法(三乘)二釋成所觀(二)

初正釋(性空)  二辨邪正(見法)

三重通妨難(二)

一牒難縱破(設二)  二權實對辨(是以)

二約智雙融權實顯一義(三)

一牒問略釋(漚和)二返覆廣釋(三)

一明互具釋大慧(諸法)  二約二門釋二名(然則)  三返覆釋成一義(渉有)

三結成心觀(是謂)

三約證雙泯理事顯一義(三)

一標華梵以牒問(泥洹)  二就盡諦以釋成(直結)  三顯一實異三乘(無復)

後四依宗造論

後四依宗造論(分三)

初前(二論)明真俗不二顯境一(二)

初物不遷論立俗諦(二)

初題目(物不)二論文(二)

初序意(四)

初標物示人情(夫生)二據理申己解(三)

一據理推意(余則)  二引經標牒(放光)  三推釋正理(尋夫)

三明情解相違(四)

初總標解惑(然則)  二示理難言(所以)  三推釋其意(何者)  四躡前起後(緣使)

四顯立論之意(然不)

二正論(三)

初正顯不遷(三)

初引教定宗(二)

初引經論(道行)  次定宗旨(斯皆)

二破惑顯理(二)

初解惑對辨(二)

初境同見異(夫人)  二逆順結責(然則)

二遣惑顯理(五)

初嗟迷執(傷夫)  二陳迷情(既知)三顯正理(四)

一標(往物)  二推(何則)三釋(二)

初釋上句(求向)  次釋下句(覆而)

四結(是謂)

四引儒典(二)

初正引(故仲)  二結成(如此)

五責惑情(既無)

三舉事結顯(然則)

次會釋教意(二)

初引教詰難(二)

初人法雙標(二)

一約教理立難(噫聖)  二約行果定難(是以)

二牒前正難(苟萬)

二就理釋通(二)

初歎無常教理幽深(覆尋)二明常無常幽深教理(三)

初明教異意同(二)

一就本教顯異同(三)

初明執殊教異(二)

初明異(是以)  二責異(豈曰)

二證教異意同(故成)  三述成不二(是以)

二寄外教顯異同(二)

初舉此方儒道說動以顯靜(然則)二舉西土隣人說常顯無常(四)

一標正意(是以)  二推常執(何者)  三引彼文(是以)  四顯無常(所謂)

二顯教權意實(五)

初雙標教意(是以)  二雙明攝實(故譚)  三責執教情(而徵)  四遣無常見(是以)  五結成不二(然則)

三宗教顯不遷(四)

初宗教顯意(是以)  二引證幽深(故經)  三推釋動靜(何者)  四結示不遷(然則)

三因果結益(二)

初就果推因(六)

初正明(是以)  二引喻(成山)  三結成(果以)  四引證(故經)  五徵釋(何者)  六結責(復何)

二舉事結顯(然則)

二不真空論顯即真

次第(三論)明體用不二顯智一  後第(四論)明理智不二顯證一

二不真空論顯即真(分二)

初題目(不真)二論文(二)

初敘立意(三)

初明理深難悟(四)

初標宗顯妙(夫至)二約智歎深(二)

初逆敘智能(自非)二順明智用(二)

初明智體照用(是以)  二釋照用之能(是以)

三結事不真(如此)  四述前生後(然則)

二敘異見迷宗(二)

初標興由(故頃)二伸破立(二)

初推(何則)二釋(三)

初破心無義(二)

初敘計(心無)  二正破(此得)

二破即色義(三)

初敘情計(即色)  二明解異(夫言)  三正結破(此直)

三破本無義(四)

初敘情計(本無)  二示正義(尋夫)  三責異見(何必)  四斥謬計(此直)

三述意謙陳(三)

初敘名物不相到(夫以)  二顯至理絕言思(然則)  三謙陳擬述意(然不)

二正立論(三)

初通論諸法直顯即真(三)

初引教標宗(摩訶)次推釋宗義(二)

初明即俗之真(三)

初反覆推釋(三)

初牒前(尋夫)  二反推(豈謂)  三順釋(誠以)

二就俗結顯(如此)  三引經證成(故經)

二明真俗不二(三)

初引經標異(故放)  二釋成不二(夫有)  三引證不二(故經)

三述成正理(四)

初述成(然則)  二引證(故意)  三推釋(何者)  四結成(然則)

二別開色心因緣推釋(三)

初引教重標(故道)二再推宗義(五)

初敘意牒前(尋理)二推釋所以(二)

初推釋不有(所以)  二推釋不無(不無)

三引大論證(故摩)  四反覆釋成(尋此)  五總結玄旨(此事)

三復述正理(三)

初正述(然則)  二推釋(何則)  三結成(然則)

三推窮名實結責迷情(三)

初引經標義(故放)二正推名體(四)

初名體互求(夫以)  二雙結同空(是以)三推立名因(三)

初引文陳惑(故中)  二結指惑情(然則)  三舉名結例(既悟)

四引文證成(是以)

三約證結顯(三)

初舉人顯證(是以)  二引證即真(故經)  三雙結玄旨(然則)

第二明體用不二顯智一(文二)

初論文(二)

初題目(般若)二本文(二)

三序意(三)

初標宗陳惑(夫般)二序聞悟由(三)

初師教東來(三)

初標名歎德(有天)  二美其來由(將爰)  三流通年數(弘始)

二秦王垂護(二)

初標號歎德(大秦)  二翻譯兩揚(時乃)

三預座聞悟(余以)

三讚深謙述(然則)

二正論(二)

初標宗正顯(四)

初標具用之體(三)

初引經標體(放光)二約體辨用(二)

初牒經問用(此辨)二即體顯用(三)

初正答(果有)  二推釋(何者)  三引證(故經)

三會用歸體(是以)

二明即體之用(五)

初明權實同體(然則)  二顯一體同虗(神無)  三述成二用(智雖)  四顯即體所以(所以)  五結成二用(斯則)

三體用合明(四)

初標指(然其)  二推釋(何者)  三引經(故寶)  四結不二(所以)

四境智結會(二)

初結境智權實(是以)  二結權實同體(斯則)

二問答推析(九)

初體用問答(二)

初知會有無難(二)

初牒用難體(二)

初敘難(難曰)  二正難(既知)

二縱奪重難(若夫)

二體用同時答(三)

初正答前難(二)

初答體用難(二)

初正答(答曰)  二責非(豈曰)

二答縱奪難(四)

初敘計(子意)  二斥非(無乃)  三徵釋(何者)  四結責(豈待)

二躡跡斷疑(二)

初破疑執(二)

初斷有知性空疑(二)

初牒疑(若有)二正斷(二)

初比破(則不)  二奪破(有何)

二以境歎智疑(二)

初牒疑(若以)二正斷(二)

初敘定(所知)  二奪破(亦無)

二釋正義(二)

初釋前經義(然經)  二重顯體用(豈唯)

三結顯正義(二)

初結顯前義(是以)  二明前所以(所以)

二名實問答(二)

初兩名求實問(二)

初汎陳名實(難曰)二牒文正難(三)

初牒前名異(而論)二敘欲一意(二)

初自意(意謂)  二論意(然論)

三兩關正難(何者)

二雙拂顯玄答(三)

初拂跡雙泯(答曰)  二釋妨述意(言雖)三正顯玄旨(三)

初顯體用玄微(夫聖)  二釋知無知意(是以)  三結不二深旨(是以)

三境智問答(二)

初以境求知難(三)

初汎敘難端(難曰)  二引經成立(故經)  三結難有知(以緣)

二心境同無答(三)

初以理正答(三)

初正答(答曰)  二推釋(何者)  三結顯(般若)

二簡辨真妄(四)

初總標境智(夫知)  二真妄對辨(相與)三結示起由(二)

初正示(是以)  二徵釋(何者)

四釋成所以(二)

初牒所以(所以)二釋成(二)

初釋妄(二)

初正釋(夫所)  二引證(故中)

二釋真(三)

初標(不從)  二釋(今真)  三引經(故經)

三結答前問(三)

初述成無知(是以)  二釋妨除疑(然智)  三結難非真(而子)

四兩關問答(二)

初不取違知難(二)

初牒論敘難(難曰)  二兩關正難(若無)

二知即不取答(二)

初雙非有無(答曰)  二正答不二(知則)

五是當問答(二)

初無當違有難(二)

初牒論敘難(難曰)  二以無難有(誰當)

二有無雙融答(三)

初領問(答曰)  二正答(夫無)  三引證(故經)

六取捨問答(二)

初捨有滯無難(三)

初呈解立難(難曰)  二引經成立(是以)  三正難滯無(若以)

二取捨俱離答(二)

初直非所難(二)

初正破(答曰)  二推釋(何者)

二顯示正義(二)

初示正義(是以)  二出所以(所以)

七應會問答(二)

初無知生滅問(二)

初牒前敘難(難曰)  二正難問(然則)

二用無生滅答(四)

初真妄對明(答曰)  二釋妨正答(然非)  三舉喻結答(是以)  四結非所問(斯不)

八真妄問答(二)

初惑智同真問(二)

初呈解(難曰)  二疑問(俱無)

二真妄同異答(三)

初總標(答曰)二釋真妄(二)

初推釋(何者)  二結會(無知)

三釋同異(三)

初正明(二)

初顯體同用異(是以)  二述成不二(是以)

二推釋(二)

初雙徵(何者)二各釋(二)

初釋不可同(內有)  二釋不可異(內雖)

三引證(三)

初證辨同於異(是以)  二證辨異於同(故經)  三證同異不二(又云)

九寂用問答(二)

初寂用何異難(二)

初牒論(難曰)  二正問(未詳)

二用寂同時答(二)

初正答同時(答曰)二結會權實(三)

初結義歸前(是以)  二引文為證(故成)  三總結文意(斯則)

二答外問

初論文竟

二答外問(分二)

初問(二)

初上書致意(劉公)二正致疑問(三)

初牒疑文(論序)二陳疑問(二)

初通致問(二)

初敘所疑(二)

初總(夫聖)  二別(是以)

二陳能疑(斯理)

二別致問(二)

初呈疑(但今)二致問(三)

初體用必有何無問(三)

初敘述疑意(二)

初敘體(為謂)  二敘用(為將)

二牒問體用(二)

初難體屬定慧(若窮)  二難用當息應(若心)

三牒上請答(夫心)

二照用空有不同問(四)

初呈疑(疑者)  二引論(而論)三正難(二)

初開兩關(謂宣)  二明互違(若覩)

四請答(意有)

三是當是非悟惑問(四)

初牒前論(論云)  二敘所解(夫無)三致疑問(二)

初是非問(豈有)  二悟惑問(若謂)

四求示誨(問論)

三總結問(二)

初敘宗乘結問(論至)  二敘同友結問(頃兼)

二釋答

二釋答(文二)

初回書敘答(法師)二答所問(三)

初總答疑意(二)

初略牒所問(疏云)  二勸令證悟(以此)

二別答三問(三)

初體用不二真常答(四)

初正明體用答(二)

初牒問(疏曰)二正答(二)

初雙非顯不二(意謂)二推釋明體用(二)

初推(何者)二釋(二)

初釋體(夫聖)  二釋用(又聖)

二揀異斷常答(四)

初對妄顯真(且夫)二推釋真妄(二)

初總推(何者)二別釋(二)

初釋妄心(夫有)二釋真心(二)

初明即妄之真(有無)二顯即體二用(二)

初正明體用(夫無)  二結用歸體(因謂)

三引經證成(故經)  四結顯不二(此無)

三責問非真答(四)

初汎敘迷真(二)

初敘迷情(而今)  二明執教(是以)

二推釋玄旨(二)

初推(何者)二釋(三)

初標真境(萬物)  二示迷悟(不可)  三明智照(是以)

三引經證成(故經)  四結責情執(此攀)

四返詰玄旨答(二)

初推有無(二)

初標意(請詰)二推詰(三)

初求有不成(夫智)  二推無不是(世稱)  三顯非有無(且無)

二顯玄旨(三)

初引經標玄(故經)  二推釋玄旨(何則)  三結勸尋玄(是以)

二照用空有同時答(二)

初略牒前問(又云)二正答所疑(二)

初直敘疑情答(三)

初敘問乖真(談者)二示其正義(四)

初引經立義(經云)二悟惑對釋(二)

初敘迷情(若如)  二示正義(是以)

三結顯所以(故知)  四會通前義(是以)

三結責所問(以此)

二就解推破答(三)

初敘錯解(恐談)  二勸探玄(若能)  三責所執(聖心)

三雙非是當悟惑答(四)

初牒前領問(又云)二縱奪而答(二)

初縱其所悟(若能)二奪其所執(二)

初正明(但恐)  二徵釋(何者)

三顯示正義(是以)  四結責非問(乃曰)

三結勸探玄

三結勸探玄(文三)

初言迹迷悟(二)

初明迷則生執(夫言)  二顯了則造玄(而言)

二舉善達人(是以)  三結顯玄微(至理)

第三明理智不二顯證一(分二)

初表文(二)

初表題(上涅)二表文(三)

初總歎王德(僧肇)二敘述宗由(四)

初歎至理深玄(涅槃)二敘重恩謙感(二)

初敘恩感遇(肇以)  二謙力寡微(肇才)

三歎秦王明悟(而陛)四序答旨幽深(二)

初正明(一日)  二美歎(斯乃)

三奏聞作意(二)

初明作意(二)

初暫前義幽深(然聖)二助末章高判(二)

初敘判斥之義(論末)  二伸述作之懷(今演)

二乞指授(若少)

二論文(二)

初題目(涅槃)二本文(二)

初標章(九折)二正論(三)

初一章開宗定義(二)

初章名(開宗)二本文(二)

初陳宗序意(二)

初陳宗(二)

初引經總標(無名)二依經釋義(三)

初翻名釋涅槃(秦言)  二就理釋無名(斯蓋)  三約應顯假名(而曰)

二序意(余甞)

二立義推宗(三)

初標宗敘義(三)

初明體超數表(夫涅)  二明比量難求(然則)  三示現量所以(所以)

二引教推窮(二)

初引教明深(經云)二推窮顯妙(二)

初總釋(尋夫)  二推釋(何者)

三結示深玄(三)

初結難測(然則)  二結平等(恬焉)  三結超情(斯乃)

次十八章問答推窮  後一節總結大意

次十八章問答推窮大分為(三)

初三就真應明等解(三)

初真應異同辨(二)

初敘應疑真問(二)

初章名(覈體)二正問(二)

初序問(有名)二立問(三)

初陳有餘相(二)

初牒名述相(三)

初牒名(有餘)二述相(五)

初果德已圓相(謂如)  二因行已滿相(積萬)  三利他益物相(啟八)  四二智常行相(窮化)  五將欲示寂相(將絕)

三結名(此有)

二引經證成(經云)

二陳無餘相(二)

初牒名述相(三)

初牒名(無餘)二述相(二)

初總陳(謂至)二別陳(四)

初徵釋所因(何則)  二引證因起(經曰)  三正明滅相(所以)  四引喻以況(其猶)

三結名(此無)

三雙結正難(二)

初雙結有無(然則)二牒前正難(四)

初牒前難(而曰)  二舉喻難(無異)  三詰責難(子徒)  四結無益(靜思)

二真應異同答(二)

初章名(位體)二正答(三)

初敘難非真(二)

初翻前疑(二)

初破前疑(無名)  二遣前執(而存)

二示真應(二)

初明應化非真(難序)  二示正觀真體(子獨)

二正明位體(三)

初標宗顯義(二)

初標宗(三)

初引經(放光)  二釋意(然則)  三喻釋(譬猶)

二顯義(三)

初約化體名相顯(二)

初即名顯義(其為)  二即相顯義(是以)

二約化用施為顯(其為)  三結成(然則)

二結責惑情(而惑)三述意顯解(三)

初述解意(意謂)  二徵釋(何則)  三結定(然則)

三結責乖旨(三)

初牒前非理(子乃)二以理推破(三)

初引經立理(經曰)  二釋成正理(萬機)三結破有無(二)

初破有(然則)  二破無(所以)

三結責述情(三)

初責有(而惑)  二責無(欲以)  三結責(豈謂)

二有無即離辨  三兩亦雙非辨

次四對三乘顯等行  後二就人法示等證

二有無即離辨(分二)

初有無難出問(二)

初章名(徵出)二正問(二)

初汎敘難端(二)

初汎敘(有名)  二引證(經云)

二正伸難意(三)

初引經標指(又稱)  二推求出意(而論)  三結責非理(而曰)

二雙超不離答(二)

初章名(超境)二正答(二)

初破泛難(三)

初縱奪破(無名)二引經破(三)

初引經(經曰)  二推釋(何則)  二結非(然則)

三結責(此乃)

二答正難(三)

初明前章意(是以)  二正顯超境(庶悕)  三示前經意(經曰)

三兩亦雙非辨(二)

初雙非即離問(二)

初章名(搜玄)二正問(三)

初牒前敘疑(有名)  二重述疑意(然復)  三搜求玄旨(其道)

二即離同時答(二)

初章名(妙存)二正答(四)

初顯超言念(三)

初敘名相有無(無名)二陳涅槃超絕(二)

初引經(經曰)  二陳意(吾何)

三明傍言顯旨(雖然)

二正示妙存(三)

初引經標宗(淨名)  二釋經玄旨(然則)  三重徵再釋(何則)

三述成真旨(然則)  四結責前非(豈容)

次四對三乘明等行(文二)

初通對三乘行(三)

初對三會一(二)

初解一疑三問(二)

初章名(難差)二本文(三)

初牒前法一(有名)二別敘人三(二)

初通疑三乘(而放)  二別疑菩薩(佛言)

三以一難三(若涅)

二開一成三答(二)

初章名(辨差)二正答(三)

初領前法一(無名)二開顯三乘(二)

初開一為三(二)

初引經顯(法華)  二引喻指(三車)

二開三為一(以俱)

三答前所問(四)

初牒前正答(而難)二引經證答(二)

初引經(故放)  二立喻(請以)

三敘根行答(二)

初正敘有差(夫以)  二釋成無差(所以)

四結會眾經(然則)

二推三得一(二)

初一異無三問(二)

初章名(責異)二正問(三)

初法喻定難(有名)二正陳疑難(二)

初開兩關(請問)二立二問(二)

初難同(若我)  二難異(若我)

三結三乘無由(然則)

二人法一異答(二)

初章名(會異)初正答(五)

初正答問(無名)  二舉喻答(譬猶)  三法合答(如是)  四釋所以(所以)  五結答意(無為)

三就一明三(二)

初法同人異問(二)

初章名(詰漸)二正問(三)

初明斷證同(二)

初泛陳迷悟(有名)二正敘所同(三)

初智同(二乘)  二斷同(是時)  三證同(結縛)

二引證同義(經曰)  三正詰漸次(不體)

二就法顯人答(二)

初章名(明漸)二正答(三)

初領前法一(無名)  二責前人同(結是)三正答漸次(四)

初法喻正答(二)

初引喻(經曰)  二法合(三乘)

二校二乘智量(夫群)  三引外書明漸(書不)  四引經結智用(經喻)

二對菩薩(二)

初一乘諸位問(二)

初章名(譏動)二正問(三)

初牒經動寂(有名)  二以動難寂(夫進)  三結成相違(此文)

二位位寂滅答(二)

初章名(動)二正答(四)

初顯所修之行(三)

初引經總標(無名)  二釋成大意(無為)  三結示所以(所以)

二明能修之心(五)

初引經標義(道行)  二釋經大意(不有)三逆順推釋(二)

初問(何者)二釋(二)

初反釋責非(有心)  二順釋正理(是以)

四結成所以(所以)  五引經證義(經曰)

三引前結示(三)

初正引(二)

初引前經(儒童)  二引別經(又空)

二結成(然則)  三廣示(是以)

四責非玄悟(二)

初責其所執(聖旨)  二斥其非喻(而以)

後就人法示等證(二)

初明人法同異(二)

初先後窮源問(二)

初章名(窮源)二正問(二)

初先人後法過(有名)  二先法後人過(而經)

二平等同時答(二)

初章名(通古)二正答(三)

初明人法不異(三)

初正明(無名)  二推釋(何則)三引釋(三)

初釋智由理起(故天)  二釋理由智顯(又曰)  三釋理智不二(斯則)

二顯妙契即真(三)

初正顯(所以)  二引證(經曰)  三結成(以知)

三結非先後(二)

初正結(進之)  二引證(天女)

二明得法有無(二)

初有無乖得問(二)

初章名(考得)二正問(二)

初引經雙立問(有名)二得失俱非問(二)

初住有不能證(然則)  二離有無能證(果若)

二即事玄證答(二)

初章名(玄得)二正答(二)

初揀辨真偽(無名)二正明玄得(三)

初定宗義本(且談)  二推求語本(何時)三引經廣釋(二)

初明不二(二)

初釋理無得為涅槃果(三)

初明不即離(經曰)  二顯不生滅(維摩)  三結成理果(然則)

二釋智無得為菩提果(三)

初遣有無(放光)  二明玄得(是義)  三結智果(是故)

二顯不二(四)

初結前不二(無所)  二述成真體(然則)  三結體顯用(故能)  四引證體用(故梵)

次問答推窮竟

後總結大意(然則)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玩世小和尚

    玩世小和尚

    每个人都在做着一场梦,你的梦,我的梦,相互交织在一起,便成了你我的这个世界。小和尚道明,同师父下山,与精灵可爱的女孩叶倾城上演了一场亦禅亦苦的爱恋。
  • 综漫世界之守护

    综漫世界之守护

    如果有一天,你成神了,你最想做什么?“好基友,一辈子。”这是一个活该一辈子撸管的可爱的男孩子。“泡妹子,把天下所有的妹子都收入11。”这是一个被诚哥附体的倒霉催的二笔青年。“我是最强的!”这是一个写作最强,读作⑨的某笨蛋。……PS1:读者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动力。PS2:欢迎可爱的读者大大们多多评论该作品。
  • 我是至尊我怕谁

    我是至尊我怕谁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与己拼搏,我不认命;与人拼搏,乐在其中;与天拼搏,人定胜天!一场离奇的穿越,一次给自己拼搏的机会;看杨一如何一次次化险为夷!有女神,有兄弟,这样的生命才叫人生!我是屌丝,但我有信仰!我是刁民,但我有自尊!我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我有一段属于自己的传奇!是的,我是杨一!是的,我是至尊我怕谁?!!
  • 维多利亚贵族学院

    维多利亚贵族学院

    “妈咪,抱抱”申屠寒风对着冰撒娇,“妈咪,我们去游泳,好吗?”冷傲兮维对蝶说道,“妈咪,我要睡觉觉”尉迟埔落对萱撒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练习生

    重生之练习生

    韩子羽,从娱乐圈小透明步步为营爬起,马上进军一线,却一夕之间从巅峰滑落;铺天盖地而来的负面,让韩子羽患上抑郁症,本想重返娱乐圈,却被替换掉药而病情加重,恍惚之间被人从楼顶推下;醒来之后,却变成一个名叫韩煜的红二代;既然可以重来,就不仅要再次爬上娱乐圈的顶点,还要找到是谁杀了自己;回想自己最后遇到的几个人,除了同公司的同事,就只有自己的同性恋人了,到底谁是凶手?以及……那个重生后一直在帮自己的,是谁?【PS:曾以倩女小射手的ID在百度贴吧发过一部分,后面就木有了~
  • 琉岛风云

    琉岛风云

    宜野湾暴走族不良少年阿二回家途中,从森山会讨债组干部九日朝手中救下金允儿,后携其往正在举行抗议美军迁基大会名护球场,遇初小同学春梦情人硫大学生坂井真纪子,其男友斋藤次郎暗中通联导致会场中途烟花爆炸和日警抓捕压镇。阿二载培宜逃离。阿二为获取培宜重拾课本参加考试,却考入无人问津机电专业,遇黒木等人。后发现黒木等人赤军身份。赤军领导人川草芳子来到冲绳后联系真纪老师,真纪被迫卷入,阿二为护其亦卷入其中,斋藤发现瘪三阿二竟然挑战自己配偶身份,唆使九日朝等人控制金允儿监控阿二。川草芳子策划袭击那霸空港劫持炸机,斋藤次郎意欲借此乘机除掉阿二等人,
  • 超级桃花电台

    超级桃花电台

    超级桃花电台讲述了一个青春年少的大学生做电台主播,在大学时光直播时遇到的种种事情,尝尽喜怒哀乐,人生百态,最终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过完一生的故事,由真人真事改编,作者也是一个大学生,希望这个小说能够给正在阅读的你一丝启示,在日后人生的道路上能有自己的认知,不要想主人公郝亦一样错过了太多的机会,加油!你一定不是最胖的,一定是最棒的!
  • 我有一只忍义手

    我有一只忍义手

    世界被神变成了末日,陆修下定了决心,迟早有一天把那些诸天的神从神位上扯下来。结果有一天,神突然告诉他,世界需要他。深渊入侵了,而他,却是那个救世主。陆修为了变强,去了只狼的世界变成了狼,去了鬼泣的世界,获得了赤龙帝的笼手,遇到了门矢士在龙族的世界里当了一段时间的假面骑士。青铜与火之王竟然是炎王龙,大地与山之王更是……旅程还在继续,陆修的忍义手还在变强
  • 超级网文

    超级网文

    “请问叶先生,您已经身价百亿,算得上是世界上少有的成功人士了,为什么您还自称自己是一个作家呢?”作者微笑着问道。“因为我就是一个作家啊,逗比,你不也是吗?”叶天鄙视道。“那么……”……采访许久之后,作者满意的离开了。叶天马上打开手机,在书友交流群里面发消息“雷公电母,刚才有个逗比,给我干掉他,他知道的太多了”然后叶天眼冒绿光的看着自己的书评区。玉皇大帝打赏:功德二十万,写得好。太上老君打赏:飞升丹一枚,作者快快加更。嫦娥仙子打赏:驻颜丹一枚,写的不错哦!……叶天看着屏幕上的文字,高兴坏了,喃喃道:“我为什么要说我是一个作家,一个写手呢?因为我的读者是仙,是神啊!谁有我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