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加常礼子湛嗣湛卒子浮嗣浮卒子夏嗣
郭镇
按后汉书郭躬传躬弟子镇字桓锺少修家业辟太
尉府再迁延光中为尚书及中黄门孙程诛中常侍
江京等而立济阴王镇率羽林士击杀卫尉阎京以
成大功事在宦者传再迁尚书令太傅三公奏镇冒
犯白刃手剑贼臣奸党殄灭宗庙以宁功比刘章宜
显爵土以励忠贞乃封镇为定颍侯食邑二千户拜
河南尹转廷尉免永建四年卒于家诏赐冢茔地长
子贺当嗣爵让与小弟时而逃去积数年诏大鸿胪
下州郡追之贺不得已乃出受封累迁复至廷尉及
贺卒顺帝追思镇功下诏赐镇谥曰昭武侯贺曰成
侯
班雄
按后汉书班超传和帝永元七年封超为定远侯十
四年九月超卒子雄嗣雄累迁屯骑校尉会叛羌寇
三辅诏雄将五营兵屯长安就拜京兆尹雄卒子始
嗣
霍谞
按后汉书本传霍谞字叔智魏郡邺人也少为诸生
明经有人诬谞舅宋光于大将军梁商者坐系洛阳
诏狱谞时年十五奏记于商商高谞才志为奏原光
罪谞仕郡举孝廉迁金城太守再迁北海相入为尚
书郎时梁冀秉权谞奏其事冀诛封邺都亭侯
魏
张绣
按三国魏志本传绣武威祖厉人骠骑将军济族子
也边章韩遂为乱凉州金城曲胜袭杀祖厉长刘隽
绣为县吏闲伺杀胜郡内义之遂招合少年为邑中
豪杰董卓败济与李傕等击吕布为卓报仇语在卓
传绣随济以军功稍迁至建忠将军封宣威侯济屯
弘农士卒饥饿南攻穰为流矢所中死绣领其众屯
宛与刘表合太祖南征军淯水绣等举众降太祖纳
济妻绣恨之太祖闻其不悦密有杀绣之计计漏绣
掩袭太祖太祖军败二子没绣还保穰太祖比年攻
之不克太祖拒袁绍于官渡绣从贾诩计复以众降
语在诩传绣至太祖执其手与欢宴为子均取绣女
拜扬武将军官渡之役绣力战有功迁破羌将军从
破袁谭于南皮复增邑凡二千户是时天下户口减
耗十裁一在诸将封未有满千户者而绣特多从征
乌丸于柳城未至薨谥曰定侯子泉嗣坐与魏讽谋
反诛国除
按注傅子曰绣有所亲胡车儿勇冠其军太祖爱其
骁健手以金与之绣闻之疑太祖欲因左右刺之遂
反吴书曰绣降凌统用贾诩计乞徙军就高道道
由太祖屯中绣又曰车少而重乞得使兵各被甲太
祖信绣皆听之绣乃严兵入屯掩太祖太祖不备故
败魏略曰五官将数因请会发怒曰君杀吾兄何
忍持面示人邪绣心不自安乃自杀
张燕
按三国魏志本传燕常山真定人也本姓褚黄巾起
燕合聚少年为群盗在山泽间转攻还真定众万余
人博陵张牛角亦起众自号将兵从事与燕合燕推
牛角为帅俱攻廮陶牛角为飞矢所中被创且死令
众奉燕告曰必以燕为帅牛角死众奉燕故改姓张
燕剽捍捷速过人故军中号曰飞燕其后人众寖广
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诸山谷皆相通其小帅孙
轻王当等各以部众从燕众至百万号曰黑山灵帝
不能征河北诸郡被其害燕遣人至京都乞降拜燕
平难中郎将是后董卓迁天子于长安天下兵数起
燕遂以其众与豪杰相结袁绍与公孙瓒争冀州燕
遣将杜长等助瓒与绍战为绍所败人众稍散太祖
将定冀州燕遣使求佐王师拜平北将军率众诣邺
封安国亭侯邑五百户燕薨子方嗣方薨子融嗣
张鲁
按三国魏志本传鲁字公祺沛国丰人也祖父陵客
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
五斗米故世号米贼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
之益州牧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
将兵击汉中太守苏固鲁遂袭修杀之夺其众焉死
子璋代立以鲁不顺尽杀鲁母家室鲁遂遽汉中以
鬼道教民自号师君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
道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皆教
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大都与黄巾相似诸
祭酒皆作义舍如今之亭传又置义米肉悬于义舍
行路者量腹取足若过多鬼道辄病之犯法者三原
然后乃行刑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民夷便乐之
雄据巴汉垂三十年汉末力不能征遂就宠鲁为镇
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通贡献而已民有地中得玉
印者群下欲尊鲁为汉宁王鲁功曹巴西阎圃谏鲁
曰汉川之民户出十万财富土沃四面险固上匡天
子则为桓文次及窦融不失富贵今承制署置势足
斩断不烦于王愿且不称勿为祸先鲁从之韩遂马
超之乱关西民从子午谷奔之者数万家建安二十
年太祖乃自散关出武都征之至阳平关鲁欲举汉
中降其弟卫不肯率众数万人拒关坚守太祖攻破
之遂入蜀鲁闻阳平已陷将稽颡圃又曰今以迫往
功必轻不如依杜灌赴朴胡相拒然后委质功必多
于是乃奔南山入巴中左右欲悉烧宝货仓库鲁曰
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达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恶意
宝货仓库国家之有遂封藏而去太祖入南郑甚嘉
之又以鲁本有善意遣人慰谕鲁尽将家出太祖逆
拜鲁镇南将军待以客礼封阆中侯邑万户封鲁五
子及阎圃等皆为列侯为子彭祖取鲁女鲁薨谥之
曰原侯子富嗣
按注典略曰熹平中妖贼大起三辅有骆曜光和中
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骆曜教民缅匿法角为太
平道修为五斗米道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
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
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修法略与
角同加施静室使病者处其中思过又使人为奸令
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号为奸令为鬼
吏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
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着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
之水谓之三官手书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为常故
号曰五斗米师实无益于治病但为淫妄然小人昏
愚竞共事之后角被诛修亦亡及鲁在汉中因其民
信行修业遂增饰之教使作义舍以米肉置其中以
止行人又教使自隐有小过者当治道百步则罪除
又依月令春夏禁杀又禁酒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
不奉魏名臣奏载董昭表曰武皇帝承凉州从事
及武都降人之辞说张鲁易攻阳平城下南北山相
远不可守也信以为然及往临履不如所闻乃叹曰
他人商度少如人意攻阳平山上诸屯既不时拔士
卒伤夷者多武皇帝意沮便欲拔军截山而还遣故
大将军夏侯惇将军许褚呼山上兵还会前军未还
夜迷惑误入贼营贼便退散侍中辛毗刘晔等在兵
后语惇褚言官兵已据得贼要屯贼已散走犹不信
之惇前自见乃还白武皇帝进兵定之幸而克获此
近事吏士所知又杨暨表曰武皇帝始征张鲁以十
万之众身亲临履指授方略因就民麦以为军粮张
卫之守盖不足言地险守易虽有精兵虎将势不能
施对兵三日欲抽军还言作军三十年一朝持与人
如何此计已定天祚大魏鲁守自坏因以定之世
语曰鲁遣五官掾降弟卫横山筑阳平城以拒王师
不得进鲁走巴中军粮尽太祖将还西曹掾东郡郭
谌曰不可鲁已降留使既未反卫虽不同偏携可攻
悬军深入以进必克退必不免太祖疑之夜有野麋
数千突坏卫营军大惊夜高祚等误与卫众遇祚等
多鸣鼓角会众卫惧以为大军见掩遂降魏略曰
黄初中增圃爵邑后十余岁病死晋书云西戎司马
阎缵孙也
吴
士燮
按三国吴志本传燮字威彦苍梧广信人也其先本
鲁国汶阳人至王莽之乱避地交州六世至燮父赐
桓帝时为日南太守燮少游学京师事颍川刘子奇
治左氏春秋察孝廉补尚书郎公事免官父赐丧阕
后举茂才除巫令迁交趾太守弟壹初为郡督邮刺
史丁宫征还京都壹侍送勤恪宫感之临别谓曰刺
史若待罪三事当相辟也后宫为司徒辟壹比至宫
已免黄琬代为司徒甚礼遇壹董卓作乱壹亡归乡
里交州刺史朱符为贼所杀州郡扰乱燮乃表壹领
合浦太守次弟徐闻令领九真太守弟武领海
南太守燮体器宽厚谦虚下士中国士人往依避难
者以百数耽玩春秋为之注解陈国袁徽与尚书荀
彧书曰交趾士府君既学问优博又达于从政处大
乱之中保全一郡二十余年疆场无事民不失业羁
旅之徒皆蒙其庆虽窦融保河西曷以加之官事小
阕辄玩习书传春秋左氏传尤简练精微吾数以咨
问传中诸肄皆有师说意思甚密又尚书兼通古今
大义详备闻京师古今之学是非忿争今欲条左氏
尚书义上之其见称如此燮兄弟并为列郡雄长一
州偏在万里威尊无上出入鸣钟磬备具威仪笳箫
鼓吹车骑满道胡人夹毂焚烧香者常有数十妻妾
乘辎軿子弟从兵骑当时贵重震服百蛮尉佗不足
逾也武先病没朱符死后汉遣张津为交州刺史津
后又为其将区景所杀而荆州牧刘表遣零陵赖恭
代津是时苍梧太守史璜死表又遣吴巨代之与恭
俱至汉张津死赐燮玺书曰交州绝域南带江海上
恩不宣下义壅隔知逆贼刘表又遣赖恭窥看南土
今以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趾太守如故
后燮遣吏张旻奉贡诣京都是时天下丧乱道路断
绝而燮不废贡职特复下诏拜安远将军封龙度亭
侯后巨与恭相失举兵逐恭恭走还零陵建安十五
年孙权遣步骘为交州刺史骘到燮率兄弟奉承节
度而吴巨怀异心骘斩之权加燮为左将军建安末
年燮遣子廞入质权以为武昌太守燮壹诸子在南
者皆拜中郎将燮又诱导益州豪姓雍闿等率郡人
民使摇东附权益嘉之迁卫将军封龙编侯弟壹偏
将军都乡侯燮每遣使诣权致杂香细葛辄以千数
明珠大贝流离翡翠&;#瑁犀象之珍奇物异果蕉邪
龙眼之属无岁不至壹时贡马凡数百匹权辄为书
厚加宠赐以答慰之燮在郡四十余岁黄武五年年
九十卒
勋爵部总论
易经
师卦
九二在师中吉囗咎王三锡命
本
义
九二在下为众阴所归而有刚中之德上应于
五而为所宠任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比卦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本
义
地上有水水比于地不容有间建国亲侯亦先
王所以比于天下而&;#间者也
晋卦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本
义
晋进也康侯安国之侯也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言多受大赐而显被亲礼也盖其为卦上离下坤
有日出地上之象顺而丽乎大明之德又其变自
观而来为****之柔进而上行以至于五占者有
是三者则亦当有是宠也
象曰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
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
班固白虎通
爵
易曰伏羲氏之王天下也爵有五等以法五行也或
三等者法三光也或法三光或法五行何质家者据
天故法三光文家者据地故法五行含文嘉曰殷爵
三等周爵五等各有宜也王制曰王者之制禄爵凡
五等谓公侯伯子男此周制也所以名之为公侯者
何公者通公正无私之意也侯者候也候逆顺也春
秋传曰王者之后称公其余人皆千乘象雷震百里
所润同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也王制曰公侯田
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伯者百也子者孳也
孳孳无已也男者任也人皆五十里差次功德小者
不满为附庸附庸者附大国以名通也百里两爵公
侯共之七十里一爵五十里复两爵何公者加尊二
王之后侯者百里之正爵士上可有次下可有第中
央故无二十五里有两爵者所以加勉进人也小国
下爵犹有尊卑亦以劝人也殷爵三等谓公侯伯也
所以合子男从伯者何王者受命改文从质无虚退
人之义故上就伯也尚书曰侯甸任卫作国伯谓殷
也春秋传曰合伯子男以为一爵或曰合从子贵中
也以春秋名郑忽忽者郑伯也此未逾年之君当称
子嫌为改赴故名之也地有三等不变至爵独变何
地比爵为质故不变王者有改道之文无改道之实
殷家所以令公居百里侯居七十里何也封贤极于
百里其政也不可空退人示优贤之义欲褒尊而上
之何以知殷家侯人不过七十里者也曰士上有三
等有百里有七十里有五十里其地半者其数倍制
地之理体也多少不相配公卿大夫者何谓也内爵
称也公卿大夫何爵者尽也各量其职尽其才也公
之为言公正无私也卿之为言章善明理也大夫之
为言大扶进人者也故传曰进贤达能谓之大夫也
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故传曰通古今辨然否谓之
事礼曰四十强而仕不言爵为士至五十爵为大夫
何何以知士非爵何以知卿为爵也以大夫知卿亦
爵也何以知公为爵也春秋传曰诸侯四佾诸公六
佾合而言之以是知公卿为爵内爵所以三等何亦
法三光也所以不变质文何内者为本故不改内也
诸侯所以无公爵者下天子也故王制曰上大夫下
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此谓诸侯臣也大夫但
有上下何明卑者多也皆者一字也大夫独两字何
春秋传曰大夫无遂事以为大夫职在之适四方受
君之法施之于民故独两字言之或曰大夫爵之下
者也称大夫明从大夫以上受下施皆大自着也天
子之士独称元士何士贱不得体君之尊故加元以
别诸侯之士也礼经曰士见大夫诸侯之士王制曰
王者八十一元士天子爵连言天子诸侯爵不连言
王侯何即言王侯以王者同称为衰弱僭差生篡弒
犹不能为天子也故连言天子也或曰王者天爵王
者不能生诸侯故不言王侯诸侯人事自着故不着
也王者太子亦称士何举从下升以为人无生得贵
者莫不由士起是以舜时称为天子必先试于士礼
士冠经天子之元子士也妇人无爵何阴卑无外事
是以有三从之义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故
夫尊于朝妻荣于室随夫之行故礼郊特牲曰妇人
无爵坐以夫之齿礼曰生无爵死无谥春秋录夫人
皆有谥夫人何以知非爵也论语曰邦君之妻君称
之曰夫人国人称之曰君夫人即令是爵君称之与
国人称之不当异也庶人称匹夫者匹偶也与其妻
为偶阴阳相成之义也一夫一妇成一室明君人者
不当使男女有过时无匹偶也论语曰匹夫匹妇之
为谅也爵人于朝者示不私人以官与众共之义也
封诸侯于庙者示不自专也明法度皆祖之制也举
事必告焉王制曰爵人于朝与众共之也诗云王命
卿士南仲太祖礼祭统曰古者明君爵有德必于太
祖君降立于阼阶南南向所命北向史由君右执策
命之大夫功成未封而死不得追爵赐之者以其未
当股肱也春秋谷梁传曰追赐死者非礼也王制曰
葬从死者祭从生者所以追孝继养也葬从死者何
子无爵父之义也礼中庸记曰父为大夫子为士葬
以大夫祭以士子为大夫父为士祭以大夫葬以士
也父在称世子何系于君也父没称子某者何屈于
尸柩也既葬称小子者即尊之渐也逾年称公者缘
民之心不可一日无君也缘始终之义一年不可有
二君也故逾年即位所以系臣民之心然后爵者缘
孝子之心未忍安吉故春秋鲁僖公三十三年十二
月乙巳薨于小寝文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四月
丁巳葬我君僖公韩诗内传曰诸侯世子三年丧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