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66500000019

第19章 四法品

如所说得三十二相诸业。菩萨应一心修习。修如此三十二相业以慧为本。是故

退失慧四法  菩萨应远离

得慧四种法  应常修习行

有四法能退失慧。菩萨所应远离。复有四得慧法应常修习。何等四法失慧。一不敬法及说法者。二于要法秘匿吝惜。三乐法者为作障碍坏其听心。四怀憍慢自高卑人。何等四法得慧。一恭敬法及说法者。二如所闻法及所读诵为他人说。其心清净不求利养。三知从多闻得智慧故。勤求不息如救头然。四如所闻法受持不忘。贵如说行不贵言说。是为四。若人不坏诸善根者。是人能舍失慧四法。能行得慧四法。是故求增益智慧者。如偈说

食善根四法  菩萨应远离

增善根四法  菩萨应修习

何等是侵食善根四法。一怀憍慢贪求世事。二着利养出入诸家。三起憎嫉谤诸菩萨。四未闻经闻不信受。何等是增长善根四法。一所未闻经求之无厌。所谓六波罗蜜菩萨藏。二于众生除憍慢心谦逊下下。三如法得财趣足而已。离诸邪命乐行四圣种行。四于他罪若实不实无有刺讥不求人短。若于法中有所不达。心不违逆以佛为证。佛是一切智其法无量。随宜而说非我所知。如是增益善根。四法非谄曲者所能成就。是故

菩萨应远离  谄曲相四法

应常修习行  直心相四法

在家出家菩萨。应远离四谄曲法。如曲木在稠林难可得出。如是世间有佛弟子虽入佛法不能得出生死深林。何等为四。一于佛法怀疑不信无有定心。二于众生憍慢嗔恨。三于他利心生贪嫉。四毁谤菩萨恶声流布。是为四。何等是四直心相。一者有罪即时发露无所隐藏悔过除灭行无悔道。二者若以实语失于王位及诸财宝。犹不妄语口未曾说轻人之言。三者若人恶口骂詈轻贱讥谤系闭鞭杖考掠等罪。但怨前身不咎于他。信业果报心无恚恨。四者安住信功德中。诸佛妙法甚难信解。心清净故皆能信受。败坏菩萨行四谄曲。调和菩萨有四直行。是故菩萨欲不行谄曲相。欲行直心如说

应舍离四种  败坏菩萨法

应修习四种  调和菩萨法

云何名为四败坏菩萨法。一多闻而戏调不随法行。二于教化而生戏论。不敬顺和尚阿阇梨。三者不能消人信施。毁坏防制而受供养。四者不敬柔善菩萨心怀憍慢是为四。云何名为四调和菩萨法。一常乐闻所未闻法。闻已能如所说行。依法依义依如说行。二随顺义趣不惑言辞调和易化。于师事中用意施作。三不失戒定清净活命。四于调和菩萨生恭敬心随顺情重破憍慢心求其功德。复次菩萨有四种错谬。常于此中求菩萨短。是名败坏菩萨。若能亲近四种善道。是名调和菩萨。如偈说

菩萨应远离  四种菩萨谬

菩萨应修习  四种菩萨道

何谓菩萨四种错谬。一于非器众生说甚深法。是名错谬。二乐深大法者。为说小乘。是名错谬。三于正行道者持戒善心。轻慢不敬。是名错谬。四于未成就者。未可信而信。摄破戒恶人以为亲善。是名错谬。何等为四种菩萨道。一于一切众生行平等心。二以善法教化一切。三等为一切众生说法。四以正行行于一切众生。若常行菩萨四种错谬。不乐思惟诸法。不勤修习善法。则是像菩萨。是故

诸菩萨法中  四种像菩萨

佛说如是法  一一应远离

何等为四。一贪重利养不贵于法。二但为名誉不求功德。三求欲自乐不念众生。四贪乐眷属不乐远离。是为四问曰像菩萨法云何可舍。答曰。若菩萨应修菩萨初行功德。是则能离像菩萨法。是故菩萨若欲离像菩萨法。如偈说

初行四功德  精勤令得生

生已令增长  增长已当护

何等为四。一者信解空法。亦信业果报。二者乐无我法。而于一切众生生大悲心。三者心在涅槃而行在生死。四者布施为欲成就众生。而不求果报。若人欲生菩萨初行四功德。增长守护者。当亲近善知识。如偈说

菩萨当亲近  四种善知识

亦应当远离  四种恶知识

菩萨爱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亲近恭敬供养四种善知识。当深远离四种恶知识。何等为四种善知识。一于来求者生贤友想。以能助成无上道故。二于说法者生善知识想。以能助成多闻智慧故。三称赞出家者生善知识想。以能助成一切善根故。四于诸佛世尊生善知识想。以能助成一切佛法故。何等为四种恶知识。一求辟支佛乘心。乐少欲少事。二求声闻乘比丘。乐坐禅者。三好读外道路伽耶经。庄严文颂巧问答者。四所亲近者。得世间利不得法利。是故菩萨应亲近四善知识远离四恶知识。若菩萨能远离四恶知识。亲近四善知识者则得四广大藏。过一切魔事法。能生无量福德。尽能摄取一切善法。问曰。何等是菩萨大藏法。何等是能过一切魔事法。何等是能生无量福德法。何等是能摄取一切善法。答曰

诸菩萨有四  广大藏妙法

四摄诸善法  菩提心为先

何等为四。一得值佛。二得闻六波罗蜜。三于说法者心无嗔阂。四以不放逸心乐住阿练若处。是为四大藏。能过一切魔者。有四法。何等四。一不舍菩提心。二于一切众生心无嗔碍。三觉知一切诸见。四于诸菩萨心无憍慢。是为四。得无量福德法。复有四法。何等为四。一于法施无所悕求。二于破戒恶人生大悲心。三于教众生中发无上菩提。四于下劣众生而行忍辱。是为四。摄一切善法者。有四法。何等为四。一于空闲不现矫异常行。二行四摄法不求恩报。三不惜身命护持正法。四种诸善根时以菩提心为先。是为四。是一一四法皆应广解。于文烦多故不广。今如佛所说以偈略解。若菩萨欲得诸菩萨藏。欲过一切魔事。欲摄一切善法者。皆当远离

二空系二缚  二障二垢法

二疮及二坑  二烧二病法

若菩萨欲得诸菩萨藏等功德者。应当远离是诸二法。何等为二空系法。一贪着应路伽耶等经。二严饰衣钵。二缚者。一着诸见缚。二贪名利缚。二障法者。一亲近白衣。二疏远善人。二垢法者。一忍受诸烦恼。二乐诸檀越知识。二疮法者。一见他人过。二自藏其过。二坑法者。一毁坏正法。二破戒受供。二烧法者。一以秽浊心而着袈裟。二受净戒者供给。出家之人有二病难治。一憎上慢人自谓能降伏心。二求大乘者沮坏其意。若菩萨远离如是等法。更有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则能疾得。又得诸佛辟支佛阿罗汉之所称叹。问曰。何等法是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何等是诸佛辟支佛阿罗汉之所称叹。答曰

能行四谛相  疾得佛菩提

又行四法者  三圣所称叹

何等为四谛相。一求一切善法故勤行精进。二若听受读诵经法如所说行。三厌离三界如杀人处常求免出。四为利益安乐一切众生故。自利其心谛名真实不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名为不虚。复有四法。为三圣称叹。何等为四。一乃至失命不为恶事。二常行法施。三受法常一其心。四若生染心。即能正观染心起染因缘。是染根者何名为染。何者是染于何事起谁生是染。如是正忆念。知虚妄无实无有。决定信解诸法空故。无所有法故。如是正观染因缘故。不起诸恶业。余一切烦恼亦如是观。菩萨得是大人所称叹法。离诸恶烦恼业故。心则具足舍心者如说

具足于舍心  求世出世利

求此诸利时  心无有厌倦

是菩萨具足舍法。欲行法施行财施利益众生故。若求世间出世间诸利。未得时心无疲懈。世间利者。善解世间经书技艺方术巧便等。出世间利者。诸无漏根力觉道法。如说

如是求二利  心无有疲懈

以无疲懈故  能得诸深法

因从求经书  而能得智慧

具足知世间  最上第一法

无疲懈者。疲懈名厌恶。所学若无厌恶则心无疲倦。若无疲倦则求诸经艺医方技术礼仪法则皆无疲倦。无疲倦故则得智慧。具足深知世间宜法。世间法者。方俗所宜随世间心。世间治法皆悉能知。是故能知上中下众生。随宜而引导。善解世间事深有惭愧心。随宜引导者。于上中下者各有所宜。惭愧者。自耻所行名为惭。因他生耻名为愧。有人以自作而羞见他而愧。世间法中愧为先用。如经说。二清白法护持世间。所谓惭愧。如偈说

随人有愧时  知法知罪福

无愧善人远  无恶而不作

问曰。何故殷勤教菩萨善知世间宜法。答曰。菩萨若知世间法者。则于众生易相悦入。化导其心令住大乘。若不知世法。乃至不能教化一人。是故世间法者。则是教化众生方便之道。菩萨如是知世间法。具足惭愧心。如说

加恶而敬养  何况利己者

有愧有恭敬  不轻笑善者

是菩萨愧心多故。于诸恶人尚能恭敬供养迎送问讯。何况善人能利于我有功德者。有愧恭敬二心故。于诸贤善少知识者而不轻慢。作是念。有功德者自隐于世。如灰覆火。鄙薄世法不应轻贱。若我以小因缘而轻贱者。即便得罪。复次

凡诸有所作  虽难能究竟

则于世间中  亦是不退相

是菩萨凡有所作。若起塔寺若设大会若救罪人。如是等一切世间诸难事中心无废退。所造未成。要以种种诸方便力身口心力令得成就。不但佛法有不退转。世间事中亦有不退转相。问曰。以何因缘能成此事。答曰。有堪忍力者。则能究竟。如说

得大堪忍力  深供养诸佛

随佛所教化  皆悉能受持

菩萨得堪忍力故。以是力于诸佛供养敬礼。随宜供奉衣服饮食等。又佛教化。若持戒禅定。若降伏心意。若实观诸法。于是事中用堪任力。如人得利刀宜应有益中用不于无益中用。如说

以信悲慈舍  堪受无疲厌

又能知义趣  引导众生心

愧堪受第一  深供养诸佛

住佛所说中  正行此十法

能净治初地  是则菩萨道

若菩萨以信为始后住佛故则能净治初地。是十法中以信为初。信名于诸佛法因缘中心得决定又加好乐。何以故。是菩萨心性清净故得深根信力。有信力故于众生中而生悲心作是念。一切诸佛法以大悲为本。我今一心好乐佛法。是故于众生中应生悲心。此悲渐增则成大悲。得大悲故于众生中则生慈心。作是念。我应随力利益众生则成实悲行慈。利众生时即能行舍。内外所有皆能施与。作是念。如我是物。为欲利益安乐众生则成实慈。又诸众生信受我语。为欲行舍求利财物故。堪受种种诸苦恼事。作是念若有疲厌。则于世间技艺经书田作工巧诸求财利因缘则无所获。是故应于世间技艺经书等无有疲厌。以堪受故能知义趣。作是念。世间经书以义为味。若人善知经书义味。则于世间法悉能通了。能通了故则能引导上中下众生。作是念。若人无有惭愧则不能令众生欢喜。为令欢喜故当行惭愧。作是念。若无堪受则不成世间出世间利。有堪受故则能引导一切众生皆令欢喜心欢喜故信受我语。以信受故勤行方便而作唱导。作是念。若众生供养佛者。则多所利益。欲令众生供养佛故。即自一心供养于佛及形像舍利。众生信受则便随效供养于佛。种人天因缘。住于三乘菩萨。如是次行十法。则能净治初地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男配总是要抱抱

    男配总是要抱抱

    楚娇,乱世第一祸水,引起天下大乱的原罪,罪孽深重。造神系统绑定她,去走三千世界收集功德来平复自身罪孽升神。做任务,好,但是她明明就喜欢小奶狗那一款的,你些个硬汉粘着我干什么?只见那些高冷衿贵的男子们眼波一转,“娇娇,要抱抱。”得,伪装小奶狗,我要纯的!后来的楚娇,“真香。”小甜饼一只,也有小奶狗的位面喔,1v1双处,女主也是个大佬,无误会,作者喜欢HE,女主每个位面都会留下来。
  • 嘿我中意你

    嘿我中意你

    爱loveNowordsarenecessarybetweentwolovinghearts.(两颗相爱的心之间不需要言语)
  • 衣冠楚楚:总裁老公滚远点

    衣冠楚楚:总裁老公滚远点

    一次意外,让本来陌生的两个男女不得不奉子成婚。苏冉成了宋庭遇眼中不择手段的女人。新婚之夜,他冷笑着对她说:“苏冉你的目的达到了,可除了宋太太的头衔,其余的你休想得到。”婚后的第一天他收拾了东西飞往国外去安慰他心爱的女人。一夕之间,她成了整个安城的笑柄。一别四年。他在国外和别的女人双宿双栖,几乎要忘了她这个妻子,还有他们三岁的儿子。后来儿子病危,他不得不回国和她准备生下第二个孩子,用脐带血来救他。四年后相见,他对她依旧疏离冷漠夜夜同床共枕依旧温暖不了两颗冰冷的心。欢爱至极的时候,他甚至还不忘提醒她他们在一起的原因。她冷艳而笑,装作不在乎,可指甲却掐进了肉里:“宋庭遇,我比你更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 校园阴阳师

    校园阴阳师

    古道无锋,乱世重铸。魔剑灭神,斩尽仙魔。阴阳逆心,离火焚天。万法大道,太一无极。咳咳,这样的简介太恶趣味了,那啥,咱们来点儿高大上的:走过路过,机会不要错过,免费小说,不看白不看,看了还想看。看一章精神爽,看十章活的长,看到头,您呀,俺送你一场造化……道友们,来一摞推荐票,砸死水墨吧!
  • 奇异校花

    奇异校花

    一个平凡的家庭,一段平凡的生活,可是这样平凡的生活没有多久。这个社会风起云涌,慢慢变成了勾心斗角、人性各变不一的社会,在这么一个社会环境下一个横空出世、英姿飒爽美女英雄出现。她的出现给社会带来了太平,和谐与人欢乐的世间。这个平凡的家庭也变的不平凡了。
  • 新编世界五千年(三)

    新编世界五千年(三)

    1649年1月27日,英国最高法庭判决查理一世是暴君、叛徒、杀人犯和人民公敌,应处死刑。1月30日,查理—世被送上了断头台。臣民们把自己的国王送上断头台,这在人类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伟大成果。从此,欧洲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 熊之活

    熊之活

    熊要有个熊样,这是人们常说的。但要是熊是人样呢?
  • 遇见你是最甜的意外

    遇见你是最甜的意外

    本是民国大小姐,高贵优雅,知性美丽,可惜风云变幻,被小人暗算,家族破产,惨死狱中。重生而来,她发誓要替家人报仇。
  • 奇门修仙记

    奇门修仙记

    本书名所谓“奇门”是借用“奇门遁甲”之意。奇门遁甲,天时地利人和大道玄机之所在,乃中华文明夺天造化之学。天地万物虽各有机缘气运命数之不同,但绝非天道不公,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一切都只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而已。不唱高调不信心灵鸡汤,一个人要想成功除了后天的努力,每一次正确的选择、机缘气运,都同样必不可少,这就是“奇门”,也是本书的创作思路主线。本书尽管是一部玄幻修真小说,也不想满嘴跑火车,无论从人物心理、故事情节甚至修为法力,都力求保持在逻辑上的相对合理性。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见证,一个普通的凡人是怎样一路‘奇门遁甲’,趋吉避凶,最终合道证果,成就无上仙业大道……
  • 赫芙的所见

    赫芙的所见

    这是一片恢弘的世界,充斥着所有合理或不合理的琐碎。这是两块隔绝的大陆,填充着一切清晰和不清晰的关联。贪婪,懒惰,傲慢,色欲,愤怒,虚伪,愚钝。人生而不完整,其或生残翼,或拥六指,或头顶犄角,或臀生长尾,又何必在残缺的伦理之下制造不公。我们的公主大人赫芙,又会在这些不完整当中,寻求到怎样的公平和完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