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65100000018

第18章

又食施获五福报经云。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功德。令人得道。智者消息。意度弘廓则获五福。何等为五。一曰施命。二曰施色。三曰施力。四曰施安。五曰施辩。何谓施命。人不得食时。颜色憔悴不可显示。不过七日奄忽寿终。是故智者则为施食。其施食者则为施命。其施命者。世世长寿生天世间寿命延长不中夭伤。自然福报财富无量。是为施命。何谓施色。人不得食时。颜色憔悴不可显示。是故智者则为施食。其施食者则为施色。其施色者。世世端正生天世间。颜色暐晔人见欢喜。稽首作礼。是为施色。何谓施力。人不得食时。身羸意弱所作不能。是为智者则为施食。其施食者则为施力。其施力者。世世。多力生天人间力无等双。出入进止力不耗减。是为施力。何谓施安。人不得食时。心愁身危坐起不定。不能自安。是故智者则为施食。其施食者则为施安。其施安者。世世安隐生天人间。不遇众殃。其所到处常遇贤良。财富无量不中夭伤。是为施安。何谓施辩。人不得食时。身羸意弱口不能言。是故智者则为施食。其施食者则为施辩。口说流利无所踬碍。慧辩通达。生天世间。闻者欢喜靡不稽首听采法言。是为五福食之报也

又增一阿含经云。施有五事名为应时。一远来。二远去。三病时。四冷热时。五初得果苽。若得新谷先与持戒精进人。然后自食。又施有三法。一送食至寺名上。就舍供养名中。造食乞施。发心供养名下

又付法藏经云。昔过去九十一劫。毗婆尸佛入涅槃后。有一比丘。甚患头痛。薄拘罗。尔时作一贫人。见病比丘。即便持一呵梨勒果。施病比丘。比丘服讫病即除愈。缘施果故。九十一劫天上人中。受福快乐未曾有病。最后生一婆罗门家。其母早亡。父便聘妻。拘罗年幼。见母作饼从母索之。后母嫉妒。即捉拘罗掷置[金*敖]上。[金*敖]虽燋热不能烧害。父从外来。见薄拘罗在热[金*敖]上。即便抱下。母于后时釜中煮肉时。薄拘罗从母索肉。母益嗔恚寻掷釜中。亦不烧烂。父觅不见。即便唤之。拘罗闻唤。釜中而应。父即抱出平复如故。母后向河拘罗逐去。后母嗔忿而作是言。此何鬼魅妖祥之物。虽复烧煮不能令死。即便捉之掷置河中。值一大鱼。即便吞食。以福缘故犹复不死。有捕鱼师捕得此鱼。诣市卖之。索价既多人无买者。至暮欲臭。薄拘罗父见即随买。持来归家。以刀破腹。儿在鱼腹。高声唱言。愿父安详勿令伤儿。父开鱼腹抱儿而出。年渐长大求出家。得阿罗汉果。从生至老。年百六十未曾有病。乃至无有身热头痛。由施药故得是长寿。五处不死。[金*敖]铄不燋。釜煮不烂。水溺不死。鱼吞不消。刀割不伤。以是因缘。智者应当作如是事。又杂譬喻经云。昔者舍卫国。有一贫家。庭中有蒲桃树。上有数穗。念施道人。时国王先前请食一月。是贫家力势不如王。正悬一月。乃得一道人。便持施之。语道人言。念欲施来已经一月。今乃得愿。道人语优婆夷。已一月中施。优婆夷言。我但施一穗蒲桃。那得一月施耶。道人言。但一月中。念欲舍施。则为一月

食时缘第六

问曰。何名食时。何名过食时。答曰。依四分律云。谓明相出时。始得食粥(明相未出即是非时)乃至日中。案此午时为法。即是食时(依僧祇律云过此午时影一发一瞬草叶等即是非时)。四天下准此皆同。故毗罗三昧经。世尊为慧法菩萨说云。食有四种。平旦天食时。午法食时。暮畜生食时。夜鬼神食时。佛断六趣因。令同三世佛。故日午时是法食时也。过此已后。同于下趣非上食时。故曰非时也。十诵律云。唯天得过中食无罪。又十诵律云。有阎浮比丘。至西拘耶尼。用阎浮提时。拘耶尼比丘。往余三方。亦如是。若此间宿则用此间时。若在彼宿则用彼间时。余三方亦尔。故摩德勒伽论问。颇有非时食不犯耶。答曰有。若住北郁单越。用彼食时不犯。余方亦尔。若在阎浮。日正午时。北方是夜半。东方是日没。西方是日出。余方互转可知

又萨婆多论云。释时有四。一始从日出乃至日中。其明转炽。名之为时。从中已后至后夜分。其明减没。故名非时。二从旦至中。是作食时乞不生悭。故名为时。从中已后至于夜分。是俗人宴会游戏之时。入村乞食。多有触恼。故名非时。三从旦至中。俗人作务****未发。乞不生恼。故名为时。从中已后事务休息。****言笑。入村乞食喜被诽谤。故名非时。四从旦至中。是乞食时。得食济身。宁心修道。事顺应法。故名为时。从中已后。宜依修道。非乞食时。故名非时

食法缘第七

如大遗教经云。比丘欲食时。当为檀越烧香三呗。赞扬布施可食美食。又从上座教言。道士各自出澡手漱口已。还各就座而坐。各说一偈。以随次起。不得踰越

又增一经云。若有供者。手执香炉而唱时至。佛言。香为佛使。故须烧香遍请十方(既知烧香本拟请佛。为凡夫隔目睹不知。佛令烧香遍请十方一切凡圣表呈福事腾空普赴正行香作呗时一切道俗依华严经各说一偈云)

戒香定香解脱香  光明云台遍世界

供养十方无量佛  见闻普熏证寂灭

又三千威仪经云。坐受香亦得为女人行香。恐触手染着。故开坐受(若恐讥慢令悬放下亦得男子行香女人受香翻前即是)述曰。若得衣食不简精粗。但得支济身命令得修道。便合佛意如膏车须油。何简精妙但令运转得达前所。即是佳事。故杂宝藏经。世尊说偈云

此身犹如车  好恶无所择

香油及臭脂  等同于调利

又智度论云。食为行道不为益身。如养马养猪无异。若初得食时。先献三宝后施四生。故华严经偈云

若得食时  当愿众生  志在佛道

为法供养

又优婆塞戒经云。若自造作衣服钵器。先奉上佛。并令父母师长和上先一受用。然后自服。若上佛者。以花香赎。凡所食啖。要先施于沙门梵志。然后自食。正下食时复须作念。初下一匙时。愿断一切恶尽。下第二匙时。愿修一切善满。下第三匙时。所修善根。回施众生普共成佛。若不能口口作念。临欲食时。总作一念亦得。故摩德勒伽论云。若得食时口口作念。若得衣时着著作念。入房时入入作念。若钝根者总作一念。故华严经第六卷。菩萨有一百四十愿。凡所施为皆诵偈念。如此食者。非有烦恼非离烦恼。理事会通。利生物善。故增一阿含经云。施中上者不过法施。业中上者不过法业。恩中上者不过法恩。若过饱食。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壅塞坐念不安。若限分少食。则身羸心悬。气虚无固。故增一阿含经偈云

多食致患苦  少食气力衰

处中而食者  如称无高下

萨遮尼干子经偈云

啖食太过人  身重多懈怠

现在未来世  于身失大利

睡眠自受苦  亦恼于他人

迷闷难寤寐  应时筹量食

又五分律云。若月直监食人。欲知生熟碱酢。得贮掌中舌舐尝之(斋法经不许口尝者为无好心贪心尝故犯罪)

述曰。所以出家之人。欲食之时。先以净手从他受者。为出家高胜。不同凡下故。须受已而食。故萨婆多论。比丘受食。凡有五意。一为断窃盗因缘故(自取而食亦同盗想)二为作证明故(傥有失脱不干比丘)三为止诽谤故(出家自取非是高胜)四为成少欲知足故(若当不受非同俭素)五为生他信敬心(见受而食外道生信)如昔有一比丘。与外道共行止一树下。树上有果。食时将到。外道语比丘云。上树取果。比丘言。我戒法中。树过人不应上。又语比丘言。何不摇树取果。比丘言。我戒法中。不得自摇树落果。外道闻已。自上树取果。掷地与之。语比丘言。取果食。比丘言。我戒法中。不得不受而食。外道下树取果。授与比丘。外道既见如此。于一果尚有如此法用。何况出世之法。外道遂生信敬心。知佛法清净不同外道。于是即随比丘。于佛法中出家修道。寻得漏尽

又舍利弗问经云。佛言。外道梵志尚知受取。况我弟子而不受食。但一切诸物不得不受。唯除生宝及施女人。若作法者。犹应授与体上之衣。若贮金器。受则制施

述曰。一切僧食并须平等。无问凡圣上下均普。故僧祇律云。若檀越须食多与上座者。上座应问。一切僧尽得尔许不。答止上座得耳。应言一切平等与。若言尽得者。应受。僧上座法。不得随下便食。待行遍唱等供已。然后得食。上座之法。当徐徐食。不得速食竟在前出去。应待行水。随顺咒愿已。然后乃出

又处处经云。佛言。中后不食。有其五福。一者少淫。二者少卧。三者得一心。四者无有下风。五者身得安隐。亦不作病。是故沙门知福不食

述曰。若于食长贪。增加烦恼。即须观厌作不净之想。故智度论云。说厌想者。应当观是食从不净生。如肉从精血水道生。是为脓虫住处。如苏乳酪血变所成。与烂脓无异。厨人污垢种种不净。若着口中。脑有烂涎二道流下。与唾和合然后成味。其状如吐。从腹门入。地持水烂。风动火煮。如釜熟糜。滓浊下沉。清者在上。譬如酿洒。滓浊为屎。清者为尿。咽有三孔。风吹腻汁。散入百脉。与先血和合。凝变为肉。从新肉生脂骨髓。从是中生身根。从新旧肉合。生五情根。从此五根生五识。五识次第生意识。分别取相筹量好丑。然后生我我所心等。诸烦恼及诸罪业。复次思惟此食。功夫甚重。计一钵之饭。作夫流汗。集合量之。食少汗多。此食辛苦如是。入口即成不净。宿昔之间变为屎尿。本是美味。恶不欲见。行者自思。如此弊食。我若贪着。当堕三涂如是观食。当厌五欲。譬如有一婆罗门。修净洁法有事缘故。到不净国。自思我当云何得免不净。唯当干食。可得清净。见一老母卖白髓饼。而语之言。我有因缘。住此百日。常作饼送来。多与汝价。老母日日作饼送之。婆罗门贪着饱食欢喜。老母作饼。初时白净。后转无色无味。即问老母。何缘尔耶。母言。痈疮差故。婆罗门问。此何谓耶。母言。我大家夫人。隐处生痈以面苏拊之。痈熟脓出。和合苏饼。日日如是。以此作饼与汝是以饼好。今夫人痈差。我当何处更得。婆罗门闻之。两卷打头。推胸干呕。我当云何。破此净法。我为了矣。弃舍缘事驰还本国。行者亦尔。着是饮食。欢喜乐啖不观不净。后受苦报悔将何及

食讫缘第八

如十诵律云。有比丘受他请食。默然入默然去。诸居士呵责云。我等不知食好不好。诸比丘白佛。佛言。从今食时。为施主呗赞咒愿。不知谁作。佛言。上座作。若上座不能。差次第能者应作。故僧祇律云。上座应知。前人为何等施。当为应时咒愿

又波离论云。出家僧尼白衣等。斋讫不用澡豆末巨摩等用澡口者。皆不成斋。如过去有比丘字莲提。六十岁持斋戒不阙。唯一日食用巨摩豆屑等成斋。若不尔者皆不成斋。此经无目。依出要律仪云。巨摩者牛粪是也。若依此经岂用牛粪净口耶。舍法师传记云。西方俗人外道等。宗事梵天牛等。以此二事。能生万物养育人民。故将牛粪以净道场。佛随俗法亦以为净。然不用净口耶。若依四分律等。但护行住坐卧四种威仪。食五正食。四相不乖便成斋法。不论澡豆净口成斋。时节若过威仪若失。纵用澡屑亦不成斋。又善见论云。斋已吐食。未出咽喉还咽无犯。若出还咽犯罪。又僧祇律云。食已若渴。佛令取一切谷豆麦煮。不破者非时取汁得饮。若苏油蜜及石蜜。诸生果汁等。要以水净得饮。若器底残水被雨湔。亦名为净。善见论云。舍楼伽果浆。澄汁使清。非时得饮(谓藕根是)摩德勒伽论云。沙糖浆。亦得非时饮。僧祇律云。人有四百四病。风大百一。用油脂治之。火大热病百一。用苏治之。水大冷病百一。用蜜治之。杂病百一。随用上三药治之。十诵律云。石蜜非时不得辄啖。有五种人得非时食。谓远行人。病人。食少人。若施水处。和水得饮。五分律云。听饥渴二时得饮(故知无病非时纵是石蜜苏油等亦不得食之)僧祇律云。胡椒荜茇。姜诃梨勒等。此药无时食。和者听非时服。又四分律云。一切苦辛碱甘等。不任为食者。听非时尽形作药服。善见论云。一切树木。及果根茎枝叶等。不任为食者。并得作尽形药服

述曰。比见诸人。非时分中。食于时食。何者是耶。谓边方道俗等。闻律开食果汁浆。遂即食干枣汁。或生梨蒲桃石榴。不捣汁饮并子总食。虽有捣汁。非澄使清。取浊浓汁并滓而食。或有闻开食舍楼伽果浆。以患热病。遂取生藕根生食。或有取清饭浆饮。或身无饥渴。非时食苏油蜜石蜜等。或用杏仁煎作稠汤。如此滥者非一。不可具述。若准十诵非前远行等五种之人。不得辄食。食便破斋。见犯者多。故别疏记颂曰

令月建清斋  佳辰召无强

四部依时集  七众会升堂

萧条清梵举  哀宛动宫商

香气腾空上  乘风散遐方

叹德研冲邃  词辩畅玄芳

折烦呈妙句  临时折婉章

缁素相依托  财法发神光

福田今夕满  恩慧导存亡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煞血审判

    煞血审判

    一柄不知来路的断剑,竟然引出大陆的秘密。在这个天才群起的时代,一个小村庄里的男孩,父母被一群黑衣之人杀死,自己幸存了下来,为了报仇,提起那柄断剑,杀尽天下天才,斩断尘封了万年的枷锁,在这神秘的大陆上,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 EXO之桃香四溢

    EXO之桃香四溢

    如她所愿,梦想扬帆起航,却换不来她要的结局和爱。她远走高飞,他,怎么办?
  • 有爱无爱,都刻骨铭心

    有爱无爱,都刻骨铭心

    潘宁的父亲潘时人是缉私局副局长,潘宁10岁的时候被走私分子绑架,唐末的父亲用生命救了潘宁。而那个走私分子恰是慕远的父亲。此一事件构成三个主要人物的隐性关系。潘宁与慕远在高中时恋爱。唐末对潘宁也有好感。身为缉私警的唐末当时在调查一起跨境毒品案件,顺藤摸瓜,知道慕远母亲参与其间。唐末用道义逼迫潘宁将慕远引诱出来,想通过他钓出其母。但不幸的是,慕远母亲意外死亡(自杀他杀不明),慕远也因为他的一句戏言而陪上未来。慕远失踪后,唐末冒了把险,最后如愿与潘宁结婚。慕远失踪的这8年,G市有个做进口生意的企业宁远火速发展。唐末和潘时人都感觉这个企业有走私嫌疑,并与以前的案子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 无品带砖侍卫

    无品带砖侍卫

    你是大人我是兵,遇到凶险你先冲。等等我拿出砖先。给一个彪悍小妞做侍卫,痛并快乐着。
  • 我实在太难了

    我实在太难了

    轻松爽文,偏日常向。生活实在是太难了,陈谋不知道多少次感叹!直到脑海中那个名字超级敷衍的系统出现,一切都跟之前不一样了!
  • 高木的末世基地

    高木的末世基地

    核战爆发之后大片区域异种横行人类失去对荒野控制退回堡垒21世纪“大好青年”喜得外星基地年轻人好好撸炮,这个世界就交给你了!这就是类似星际争霸基地的末世建设争霸流。
  • 迷宫内外

    迷宫内外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和改变的故事。从小相伴相依一起长大的郭灿阳与曾良,踏入社会后同在五星级酒店工作。酷爱地理的活地图郭灿阳,却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有梦想、有野心,会犯错、也会迷路的曾良,努力改变生活的同时也被生活改变着。郭灿阳和曾良,以及和他俩一起在迷宫中兜兜转转的人们,在历经各种人和事、选择与被选择以后,能否寻找到迷宫的出口?探索出自己的人生道路?
  • 万古域尊

    万古域尊

    弹指灭天地,拔剑诛神魔一千年前,神霄星域动乱,星子萧无忌,被他爱妻种下蛊毒,死在大婚之夜。一千年后,萧无忌的神魂重生。他携《龙象战神诀》,在逆境中崛起,于绝境中争得一线生机。踏天道,破苍穹,剑指神霄,拳动星河,战遍九天十地!
  • 玉观音之魔我两生

    玉观音之魔我两生

    家传观音在王俊麟父母车祸身亡后将他带回前世..由此揭开观音背后的恩怨情仇,血观音玉观音背后的血宗玉宗之间的恩怨,看王俊麟怎样一统冥教..前世的情缘由一句恨你在今世能否圆满..
  • 网游之从零做起

    网游之从零做起

    这是一个平凡人的网游梦,他不是仅仅是一个人,他还是你,他还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