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25500000020

第20章

又云:薄则发泄,浓则发热。麻黄体极空虚,气味俱薄,轻薄、上浮、空虚、外达,太阳药,即肺药也,故用以为君,即以为使。桂枝辛温微润,主温肌肉,枝亦横达,故以为臣。杏仁质润,微辛微苦,苦重于辛,开而能降,且仁含生意,又能入心化汗。炙甘草微润而甘,能缓药性于上,故以为佐。方虽四味,神妙无穷,奈后世舍而不用,偏用羌、独、荆、薄辛燥浊烈之品,不知浓则发热,服之徒增烦躁。且麻黄主开,是横力;羌、独等主升,是竖力。肺主天气,天气宜开、宜降,而不宜升,故羌、独等味,自《神农本经》已有之,但非为治伤寒、温病设也,仲景所以不一用之)。若发汗,汗不出,而烦躁者,此邪郁热生,内灼肺津也,用大青龙汤,辛凉润以解之。(麻黄汤加石膏、姜、枣。麻黄、生姜、石膏并用,神妙已极。汤名青龙者,以龙为水族,行津发汗之义也)。其有表邪未解,搏束在里之湿热,走于肌肤发黄者,麻黄连翘赤小豆生梓皮汤,辛凉燥以解之。其有发汗后,汗出而喘,或饮水多而喘,此表邪虽解未尽,肺中尚有留邪,与水邪相搏,故取麻杏甘膏汤,辛凉解表,表解则水邪自从汗而出。若停水之重者,发热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而咳、而喘、或噎、或渴、或不渴,或大便利,或小便不利,一派皆停水见证,主小青龙汤。(麻、桂开表,芍、草护营,尤妙在细辛之辛润行水,半夏之辛滑降逆,干姜、五味子并用,温肺阳而固肺阴,无微不到,真神剂也。方下对证加减,亦毫厘不爽。微利者,去麻黄,加芫花;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小便不利,少腹满,去麻黄,加茯苓;喘者,去麻黄,加杏仁;误饮冷水,令汗大出,寒水相搏,其人噎者,去麻黄,加附子)。盖汗为水类,肺为水源。汗不解则邪搏肺气,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以致水停肺胃之间。若不开表而徒利水,无以解其搏束;若一味开表,而不用辛以行水,又无以祛其水邪。此方升中有降,开中有阖,真如神龙,变化不测,后人何曾梦得?论曰: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颈不强,寸脉浮微,或脉乍紧,或手足厥冷,胸中痞硬,气上冲咽,不得息者,此胸中有寒也,当吐之(药后探吐),宜瓜蒂散。夫所谓寒者,即寒饮也。观《神农本草》瓜蒂、赤小豆吐下胸腹中水邪可知。更有汗、吐、下后,正气不运,痰涎结气留于心胸之间,扰动清阳,虚烦不寐,剧者反复颠倒,心中懊,栀子豉汤吐之。(药后探吐,栀子轻虚上浮,微苦泄热,豆豉本蒸晒酝酿而成,故能宣发蕴蓄之痰涎结气)。若心中懊 ,饥不能食,但头汗出(阳邪在上,欲泄不得)。或烦热汗出,胸中窒者,胸满而喘者,心中结痛者,则皆主以栀豉宣化,而不用探吐之法,以汗出故也。

他如呕者,栀豉生姜汤;虚者,栀子甘草汤;误下微烦者,栀子干姜汤;湿热发黄者,栀子柏皮汤;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浓朴枳实汤;食复者,枳实栀豉汤;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大一块。(此二汤,治心中,并治腹中)。观麻杏甘膏以下诸汤,皆兼治胸中心中水饮、痰涎、结气者也。所谓六经不外三焦者如此,所谓寒燥搏湿者如此。而未已也,更有六七日发热不解而烦,渴欲饮水,水入则吐,名曰水逆,此表邪未解,里又停水,其人无恶寒见证,与小青龙证有别,但发热不解,又不可不兼治,主以五苓散(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多饮暖水,汗出愈。盖取方中桂枝,化膀胱之气,又能解肌,一药而两用之者也。他如发汗后,水停胸中不下,烦渴,小便不利,或因误下而痞,口燥烦渴,小便不利,或病本应汗,而反以冷水浴之,致水气结于皮肤肌肉之间,肉上粟起,意欲饮水(意欲二字宜玩,是欲饮而又不饮之意)。而反不渴,皆与五苓散,导胸中水邪,从小便解。若阳明发热,渴欲饮水,用猪苓汤,是不取五苓散中之桂枝解表、化气,而取猪苓汤中之阿胶、滑石润燥清热矣(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若少阴下利,咳而呕,心烦不得眠(停水见证),用文蛤散,引心下湿热从小便出,以文蛤燥湿清热,又能滋阴,一举而三善备焉。

又有汗出不渴者,水邪外溢也,厥而心下悸者,水邪凌心也,皆主以茯苓甘草汤,镇水邪下降;不尔,汗多则亡阳,水由心下入胃则作利也。凡此皆治膀胱腑邪者也。夫膀胱为至下之腑寒燥搏湿,病见膈上者,又如此。

若太阳中风(中即伤也),又自有说。夫太阳中风,为寒中之风,由毛窍仅袭肌肉,虽由太阳(穴道)、太阴(毛窍)门户而来,而未入于经脉之中。见证鼻鸣、干呕,肺气虽亦被伤,而未甚遏郁,所以脉来阳浮(寸)阴弱(尺)。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恶风未有不恶寒者,但恶寒甚轻,非若伤寒及阴经之甚也)。翕翕发热(翕翕,鸟羽掀张之貌状,其在外之热势,非若阳明蒸蒸发热之由里出也)。此卫分有邪,不能卫外,又不能护营,营气不共卫气和谐之象。卫行脉外,主温肌肉、肥腠理(腠,谓津液渗泄之所。理,谓文理会逢之所)。所以主桂枝汤,取桂枝、甘草、生姜温卫,芍药、甘草、大枣护营,营卫两和,病自可已,服后须臾,热稀粥,以助药力,温覆取 微似有汗者佳,不可令如水淋漓,病必不除,以汗多动营,汗从营出,卫邪仍在故也。凡解肌法,皆当如此,与伤寒发汗不同,与温病由里达表亦不同。若发汗太过,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津液少之故),此卫分表邪未尽,而又有津脱阳虚之象,主桂枝加附子汤,疏卫护营,回阳止汗。若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御寒,且能为膀胱化气也。若下后脉促,胸满,中虚而表邪仍在者,主桂枝去芍药汤。下后阳虚微恶寒者,主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下后微喘,及未经下而自喘者,皆表未解故也,宜解表兼消痰降逆,主桂枝加浓朴杏仁汤。其有阳脉涩,阴脉弦者,当腹中急痛,此太阴土虚,肝木来乘故也,先与小建中汤(即桂枝汤加饴糖),取大甘以和中土,治太阴不差者,即转而治少阳,与小柴胡汤,疏土中之木。若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表未尽而里已虚者,主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汗为心液,多则心气虚,主桂枝甘草汤。若其人恶寒,振振欲擗地者,则阳虚已极,不能制水,又非用真武汤不克。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主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化膀胱之气,以镇水邪。太阳病八九日,过经不解,发热恶寒,一日二三度发如疟状,但其人不呕,非少阳证,清便自调,无里热证,此余邪未尽,主桂麻各半汤,轻剂解之。若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用汗、吐、下法。其有面有热色,身痒者,此微邪在皮肤中,欲自出不得,亦主以此汤,取其小汗。若身痒如虫行皮中状者,此久虚也,又不可用。汗后形如疟,日再发,微邪未尽者,当汗出愈,主桂枝二麻黄一汤微解之。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者,主桂枝二越婢一汤,辛凉解之。(越婢汤:麻黄、石膏、甘草、生姜、大枣)。服桂枝汤后,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此停饮也,主桂枝去桂加苓术汤。伤寒脉浮,宜以汗解,医误用火迫汗,遂致亡阳、惊狂、起卧不安者(此火迫其胸中之阳,与少阴汗出之亡阴迥别,故不用四逆回阳,而用安神镇摄),主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镇惊彻痰。

又有误用火灸,致邪无出路,火气上逆,阴气独治于下,腰以下重而痹者,此名火逆,主桂枝甘草龙牡汤,和阴镇逆(此证心无痰闭,故不用蜀漆)。本太阳证,医反下之,引邪入太阴,腹满时痛,主桂枝加芍药汤,以敛太阴之邪。若大实痛者,乃邪气结于太阴,主桂枝加大黄汤,导邪出阳明之腑。凡此皆卫分肌腠之邪,因误汗、误下、误火致生诸变,表邪犹未尽去,故皆从桂枝汤随证加减,以救其误,非根据经正治之方也。其有卫分肌腠之邪,虽未入太阳经脉之中,而已逼近经脉之侧。见证恶寒汗出,又多项背强KT KT (伸颈之貌,因强所致)一条。汗出则邪未入经脉,不得用麻黄,而项背KT KT ,邪近经脉,又非桂枝所能达,主桂枝加葛根汤,取葛根辛甘微润,气味俱薄,鼓舞胃气上行,随桂枝外达。若无汗者,及阳明病,目痛、鼻干、不得眠者,或太阳阳明合病,自下利者,主葛根汤(即桂枝汤加葛根、麻黄)。

不下利而呕者,葛根加半夏汤。夫葛根汤中虽有麻黄,其意恰重在葛根,取其升胃中清阳以止利,辛甘凉润以清热。若太阳伤风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喘而汗出,此表邪未解,热又陷里,主葛根黄芩黄连汤(方中有甘草),取辛凉解表升清,苦寒入肠,燥湿、泄热、坚阴,此表里兼治法也。

按:桂枝、葛根二汤,一和营卫,一治阳明,不尽关乎肺矣!然治阳明亦有重在肺者,如未见中焦下证),主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虚者白虎加人参汤。若伤寒解后,余热未清,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即人参白虎汤去知母,加竹叶、半夏、麦冬)。夫白虎,西方金也,汗多液耗,阳明火炽,肺金被焚,必得虎啸风生,亢热乃解,此肺胃子母同治。又重在清燥救肺,俾天气清肃下降乃愈。

界乎人身天地之间者,则有膈膜,膈下胁肋,肝胆布焉,胆属少阳。阳明不治,则必传少阳,传少阳则病胸胁;胸胁为清阳之道路,津液升降之所,邪热传此,必有痰涎水饮与清气搏结热,热时亦寒也)。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木邪干土)、心烦、喜呕(木气上逆)、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少阳热邪)、或不渴、或小便不利(有痰涎蓄饮)、或咳(肺有留饮)、或心下悸(痰饮)、或胁下痞硬(水饮与气相结)、或腹中痛(木郁克土)、身有微热(太阳邪未尽),主小柴胡汤。(柴胡禀仲春之气,得微辛之味,气味俱薄,功专升达少阳胸胁寒热结气,并能疏肠中邪气,故用以为君;臣以半夏、黄芩之降,生姜之辛,苦降辛通,与湿热痰热最宜;其参、草、大枣,因表里无邪,用作佐铺,截邪入里之路,若表里稍有邪者,人参即不宜用,观加减法便知。论曰:胸中烦者,去人参,加栝蒌实。不呕者,去半夏。渴者,去半夏,加花粉、人参。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黄芩,加茯苓。不渴,表有微热,去人参,加桂枝,温覆取微似汗。愈咳者,去人参、生姜,加干姜、五味)。他如妇人经水适断,热入血室,寒热发作有时,如疟状者,亦主小柴胡汤。又有经水适来,表邪内陷,热入血室,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期门在****直下,第二肋端。以同身寸法验之,去****约四寸。此厥阴、阴维之会)。其最重者,昼则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法当无犯胃气及中、上二焦(不可汗,不可下),必自愈。又有太阳、少阳合病,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以上太阳证)、微呕、心下支结(以下少阳证),主柴胡桂枝汤(小柴胡与桂枝汤并为一方),和而达之。又有少阳与阳明腑合病,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或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复下利者,均主大柴胡汤,表里两解之(即小柴胡去人参,加芍药、枳实、大黄)。若胸胁满而呕(少阳证),日晡潮热(胃腑邪实),已而微利(未大结实),小柴胡汤加芒硝汤软荡之。

又(胃)、小便不利、一身尽重、不能转侧(膀胱蓄湿),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小柴胡去甘草,加龙、牡、铅丹、大黄、桂枝、茯苓)。又有误汗、误下,表邪内陷胸胁,阻遏清阳,阳气上越,里有寒热,以致寒热往来,胸胁满,微结,心下烦(皆少阳证),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阳气上越),柴桂干姜汤主之(柴胡、桂枝、干姜、黄芩、牡蛎、花粉、甘草)。二者见证错杂,故药亦错杂,真神妙无方剂也。凡此皆治胸胁、心中、少阳分野者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爱情也拜金

    爱情也拜金

    现实的社会,现实的爱情,能否抵得过金钱与权力的攻势,看着一群有着爱恨纠葛的男女,如何把控属于自己的爱情?
  • 断传

    断传

    新人的第一篇杂乱小说,一贵公子因意外闯荡江湖。发生的各种奇妙故事。
  • 邪主夜星辰

    邪主夜星辰

    21世纪的夜星辰夜大少,是下个夜氏董事长!在一次聚会中,因“假意外”落海,被人鱼公主救下却无力回天,牺牲自己将其穿越到另一个世界、变成另一个人。另一边,轩辕少星,十岁就是扬州第一少年天才,因天资聪颖,到帝国深造,但同时倍受嫉妒,在一次秘境训练中受伤,家人花大价钱医治,却被仇人得知,趁机偷袭,满家灭门!她逃到焰门谷,九死一生之际。当他变成她,战局将如何扭转,又会开启怎样的复仇之路呢,又会发生什么?敬请期待!(此章与《邪主狂少》前几章很相似,后面都是不一样滴,大家可以两本都收藏呦。)
  • 冰冥魔女

    冰冥魔女

    从小与父母分离,绝世体质被废,是从此一蹶不振还是执着修仙?众人的非议,师兄弟的嘲笑,仿佛都如一把剑,狠狠刺进慕轻辰的内心,等着吧,你们这群狗眼看人低的家伙。在后来,接受了两位已死大能的传承,一代天骄慕轻辰终于重新振作起来,这世界,仿佛也更热闹了。
  • 第五座圣杯

    第五座圣杯

    知识就是力量,为了知识,巫师们贡献着自己的一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地儒侠:东方害丑

    天地儒侠:东方害丑

    一个是千年俗秽,一个是万年的念想,分别化身为人;她们一阴一阳,亦文亦武,以武会文,以文喻侠,二人最后走到一起,各自成就了一段不朽的传奇。与《太平湖侠传》第一部天道篇相比,本部作品将会展现出更多魔幻现实主义色彩,同时增添不少悲情色调,但主导和激扬的依然是东方色系,作品整体上格调积极。
  • 我成了宇宙第一渣

    我成了宇宙第一渣

    (双洁1v1,女主戏精且神经,不喜误入)星言只是在家中午睡,顺便读了一本小*文,一边大声咒骂作者兼职发弹幕。一条红色的弹幕显示,你已经被选中。星言并不在意,骂着,骂着,面前出现了一只惨白的手,就这么将她拖进了进去。“你已经被选中,体验一下女尊文的幸福末世吧!”等等!什么叫幸福末世?我还没看到大结局啊!无论星言怎么怒吼,都没有拒绝的机会,就这么被拖进了那个幸福的末世之中。星言:“我不喜欢你,你事情太多了。”封凉翼:“多谢放过!我也不喜欢你!”星言:“那么……合作愉快?”封凉翼:“……合作愉快吧……”这是一个女主自立自强,励志把所有小*文里的npc嫁出去的打怪一生。至于男主,那是一个真香的故事……
  • 惹火狂妃:邪王宠上天

    惹火狂妃:邪王宠上天

    身为现代第一雇佣兵,一朝穿越,睁眼却变成了被渣男恶女算计至死的第一天才。什么?灵力都度给白莲了!心脉被废,无法修炼了!连预言师的天赋都已经没了!还被污蔑与人苟合要被执行火刑?老娘不发威,还真被当成病猫了!管他什么渣男,白莲,绿茶还是圣母,敢害她的,她苏晚萧没二话,就一个字,干!至于她家的邪佞王爷嘛,“王爷,他们说我太猖狂了呢!”夜君墨睥睨天下,“我的女人我宠的,谁敢有意见?”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