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120000000015

第15章 祖紀

東土祖師

(西天二十八東震旦第一)世祖

諱菩提達磨。南天竺國香至王第三子也。得法於般若多羅尊者。尊者謂曰。汝於諸法。已得通量。達磨者。通大之義也。更今名。祖問當往何國作佛事。尊者曰。汝雖得法。未可遠遊。且止南天。待吾滅後六十七載。當往震旦。設大法藥。直接上根。慎勿速行。衰於日下。又問。彼有大士。堪為法器否。千載之下。有留難否。尊者曰。汝所化之方。獲菩提者。不可勝數。吾滅後六十餘年。彼國有難。水中文布。自善降之。汝至南方勿住。彼惟好有為功業。不見佛理。汝傳法印。不可久留。聽吾偈曰。路行跨水復逢羊。獨自棲棲暗渡江。日下可憐雙象馬。二株嫩桂久昌昌。又問。此後更有何事。尊者曰。從是已去。一百五十年。而有小難。聽吾讖偈曰。心中雖吉外頭凶。川下僧房名不中。為遇毒龍生武子。忽逢小鼠寂無窮。又問此後如何。曰。却後二百二十年。林下一人。當得道果。聽吾讖曰。震旦國中無別路。要假兒(一作姪)孫脚下行。金雞解銜一粒粟。供養十方羅漢僧。(復演諸偈。皆預讖佛教隆替事。具寶林傳。及聖胄集)祖恭稟教義。服勤左右。迨尊者順世。遂演化本國。

宋孝武帝戊戌大明二年(魏太安四年)。

(西天二十八東震旦第一)世少林祖嗣宗統(在西竺六十七年。來震旦九年。航海三年。通共七十九年) 發明(西天稱名。處難稽也此土稱處。不敢名也)。

己亥三年。

祖留化本國度攝六宗。

時有二師。一名佛大先。二名佛大勝。多本與祖同舉佛陀跋陀小乘禪觀。佛大先既遇般若多羅尊者。捨小趣大與祖並化。時號為二甘露門矣。而佛大勝多更分徒。而為六宗。第一有相宗。第二無相宗。第三定慧宗。第四戒行宗。第五無得宗。第六寂靜宗。各封己解。別展化源。祖喟然歎曰。彼之一師。已陷牛跡。況復支離。而分六宗。我若不除。永纏邪見。言已。微見神力。至有相宗所。問曰。一切諸法。何名實相。彼眾中有一尊長薩婆羅答曰。於諸相中。不五諸相。是名實相。祖曰。一切諸相而不互者。若名實相。當何定耶。彼曰。於諸相中。實無有定。若定諸相。何名為實。祖曰。諸相不定。便名實相汝今不定。當何得之。彼曰。我言不定。不說諸相。當說諸相。其義亦然。祖曰。汝言不定。當為實相。定不定故。即非實相。彼曰。定既不定。即非實相。知我非故。不定不變。祖曰。汝今不變。何名實相。已變已往。其義亦然。彼曰。不變當在。在不在故。故變實相。以定其義。祖曰。實相不變。變即非實。於有無中何名實相。薩婆羅心知聖師懸解潛達。即以手指虗空曰。此是世間有相。亦能空故。當我此身。得似此否。祖曰。若解實相。即見非相。若了非相。其色亦然。當於色中。不失色體。於非相中。不礙有故。若能是解。此名實相。彼眾聞已。心意朗然。欽禮信受。祖瞥然匿跡。至無相宗所而問曰。汝言無相。當何證之。彼眾中有波羅提者答曰。我明無相。心不見故。祖曰。汝心不見。當何明之。彼曰。我明無相。心不取捨。當於明時。亦無當者。祖曰。於諸有無。心不取捨。又無當者。諸明無故。彼曰。入佛三昧。尚無所得。何況無相。而欲知之。祖曰。相既不知。誰云有無。尚無所得。何名三昧。彼曰。我說不證。證無所證。非三昧故。我說三昧。祖曰。非三昧者。何當名之。汝既不證。非證何證。波羅提聞祖辨析。即悟本心。禮謝於祖。懺悔往謬。祖記曰。汝當得果。不久證之。此國有魔。非久降之。言已忽然不見。至定慧宗所。問曰。汝學定慧。為一為二。彼眾中有婆蘭陀者答曰。我此定慧。非一非二。祖曰。既非一二。何名定慧。彼曰。在定非定。處慧非慧。一即非一二。亦不二。祖曰。當一不一。當二不二。既非定慧。約何定慧。彼曰。不一不二。定慧能知。非定非慧。亦復然矣。祖曰。慧非定故。然何知哉。不一不二。誰定誰慧。婆蘭陀聞之。疑心氷釋。至戒行宗所。問曰。何者名戒。云何名行。當此戒行。為一為二。彼眾中有一賢者答曰。一二二一。皆彼所生。依教無染。此名戒行。祖曰。汝言依教。即是有染。一二俱破。何言依教。此二違背。不及於行。內外非明。何名為戒。彼曰。我有內外。彼已知竟。既得通達。便是戒行。若說違背。俱是俱非。言及清淨。即戒即行。祖曰。俱是俱非。何言清淨。既得通故。何談內外。賢者聞之即。自慚服。至無得宗所。問曰。汝云無得。無得何得。既無所得。亦無得得。彼眾中有寶靜者答曰。我說無得。非無得得。當說得得。無得是得。祖曰。得既不得。得亦非得。既云得得。得得何得。彼曰。見得非得。非得是得。若見不得。名為得得。祖曰。得既非得。得得無得。既無所得。當何得得。寶靜聞之。頓除疑網。至寂靜宗故。問曰。何名寂靜。於此法中。誰靜誰寂。彼眾中有尊者答曰。此心不動。是名為寂。於法無染。名之為靜。祖曰。本心不寂。要假寂靜。本來寂故。何用寂靜。彼曰。諸法本空。以空空故。於彼空空。故名寂靜。祖曰。空空已空。諸法亦爾。寂靜無相。何靜何寂。彼尊者聞祖指誨。豁然開悟。於是六眾。咸誓歸依。

庚子四年(魏和平元年)。

祖留化天竺。

辛丑五年。

壬寅六年。

癸卯七年。

甲辰八年。

明帝(諱彧在位八年改元者二)。

明帝乙巳泰始元年(先稱景和元年)。

丙午二年(魏天安元年)。

丁未三年(魏皇興元年)。

佛教來東土四百年。

戊申四年。

己酉五年。

庚戌六年。

辛亥七年(魏延興元年)。

壬子泰豫元年。

蒼梧王(諱昱在位四年改元者一)。

蒼梧王癸丑元徽元年。

甲寅二年。

乙卯三年。

丙辰四年(魏承明元年)。

順帝(諱準在位三年改元者一)。

順帝丁巳昇明元年(魏太和元年)。

戊午二年。

己未(四月前宋昇明三年五月後齊建元元年) (是歲齊代宋)。

宋立寺一千九百一十三所。譯經二百一十部。

齊(姓蕭氏)。

高帝(諱道成代宋在位四年)。

高帝庚申建元二年。

辛酉三年。

壬戌四年。

武帝(諱賾在位十一年)。

武帝癸亥明永元年。

甲子二年齊范縝作神滅論(書何。著邪見也)。

齊司徒王子良奉佛。范縝盛稱無佛。著神滅論。以為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也。神之於形。猶利之於刀。未有刀沒而利存。豈容形亡。而神在哉。

祥符蔭曰。縝此論。謂人死神滅。葢斷見也。邪見有六十四常見。斷見。亦常亦斷見。非常非斷見。單複綜錯之有六十四見。均之不達大道。執著邪見也。今世間作此斷見者多。是以撥無因果。豈知此形雖滅。愚者業識未泯。至人智照無方。安得形亡而神滅乎。縝尚未知邪見之邊表。又何足以語夫。佛道之圓妙哉。當時蕭琛曹思文難之詳矣。刀沒而利盡。固也。利盡而刀存。其謂之何。

沙門對制稱名著為令。

沙門法獻玄暢。於帝前稱名。或稱貧道。帝訝之。以問中書王儉。儉曰。漢魏佛法初來。對上稱謂。載記無聞。至宋魏始盛。沙門多稱貧道而預坐。帝曰。稱名始得宜。可著令以為定式。

祥符蔭曰。出家之法。對眾稱名。上可以通於帝王。次可以施於一切。其稱貧道貧衲。皆非所宜。至稱臣僧。則起於晚季葢率土之濱。莫非草莽之臣。而世外之人。未忘於世間之禮。當引分也。趙宋時因受勅開堂稱臣僧。而後世効之。遂為時式。愚以為對眾宜稱僧稱名。對制當稱臣。齊之著令。亦一時之見也。

乙丑三年。

丙寅四年。

丁卯五年。

姬光生(是為二祖) 發明(諸祖未嗣統時。皆書名。做君父前。臣子稱名之義也)。

父寂。武牢人。以無子禱祈既久。一夕有異光照室。母遂懷妊。生而名之曰光。

戊辰六年。

己巳七年。

庚午八年。

辛未九年。

壬申十年。

癸酉十一年。

明帝(諱鸞在位五年)。

明帝甲戌建武元年。

乙亥二年。

丙子三年。

丁丑四年。

戊寅永泰元年。

東昏侯(名寶卷在位二年)。

東昏侯己卯永元元年。

庚辰二年(魏景明元年)。

和帝(名寶融在位一年)。

利帝辛巳中興元年。

齊譯經二十人出經律論等四十七部。凡三百五十卷。

梁(姓蕭氏。都建康)。

武帝(名衍代齊在位四十八年改元者七)。

武帝壬午天監元年 陶弘景造太清經及眾醮儀十卷(道經妄撰述者不勝書。書一二以明邪見惑世。為可歎也)。

癸未二年。

甲申三年(魏正始元年)。

帝著捨道發願文。

四月八日帝製文發願。永棄道教。其略曰。經云。發菩提心者。即是佛心。一切散善。不得為喻。弟子蕭衍。此因愚迷。躭事老君。累葉相承。深此邪法。今捨棄舊習。歸仗正因。願使未來。童真出家。廣弘經教。化度舍識。共證菩提甯在正法中。長淪惡道。不樂歸依老子。暫得神仙。陟大乘心。永離邪見。唯願諸佛證明。菩薩攝受。弟子蕭衍和南。升重雲殿。對僧俗二萬餘人。發願懺悔。十一日勅門下曰。大經中說。九十六種。唯佛道是正。餘皆邪也。朕捨道事佛。冀歸於正。公卿能入此道者。各可發菩提心。老君周公孔子等。雖是如來弟子。(經云。老子為迦葉菩薩。孔子為儒童菩薩。俱應生震旦)然止是世間之善。不能革凡成聖。云云。

發明(終帝之世。其捨身講經等不具書。書此以見帝之正信弘願。為不易及也)。

祥符蔭曰。仙術長生。未了一心。不達大道。終墮輪迴。周孔世間聖人。尚不能出天地範圍之外。又豈能了生死業緣之極致乎。佛教頓悟自心。則十方三世。一念圓攝。真照妄消。善惡俱泯。湛然圓覺。名大涅槃。是知欲了生死。等以正道。廣度含生。非佛教無從矣。武帝捨道發願之文。真一切人天所宜聳聽。慎毋以先入之見自溺泥塗。長淪苦趣也。

乙酉四年。

丙戌五年。

丁亥六年。

戊子七年(魏永平元年)。

己丑八年。

三藏法師菩提流支譯經。

支北天竺國人。從魏永平二年至天平年間。共歷二十餘載。共譯楞伽等經論。三十九部。合一百二十七卷。

勅沙門僧旻撰眾經要鈔。

帝以法海浩博。淺識窺尋。卒難該究。因勅莊嚴寺僧旻等。集撰眾經要鈔一部。計八十八卷。

庚寅九年。

辛卯十年。

壬辰十一年(延魏昌元年)。

癸巳十二年。

甲午十三年。

禪師寶誌公寂(書禪師始此) 發明(誌法身大士應化聖賢。機用語言。皆全提向上。不可以心思意解者。其先來東震。成熟西來直指之機乎。故書禪師)。

誌應迹金陵東陽。出家鍾山。宋齊間屢著神異。帝一日詔問。弟子煩惑未除。何以治之。答曰。十二。又問。其旨如何。答曰。在書字時節刻漏中。帝益不曉。甞詔畫工張僧繇寫誌像。僧繇下筆。輒不自定。誌遂以指剺面門。分披出十二面觀音。妙相殊麗。或慈或威。僧繇竟不能寫。他日與帝臨江縱望。有紫栴檀泝流而上。誌以杖引之。即以屬供奉官俞紹令雕誌像。頃刻而成。神彩如生。所垂語句。及大乘讚。十二時歌。皆直示大道。逈絕言詮。是年冬無疾而終。然一燭以付後閣舍人吳慶。帝聞歎悼。厚禮葬於鍾山獨龍阜。王筠撰碑。

乙未十四年。

帝勅僧紹編集三藏目錄 勅沙門寶唱撰集經律儀制。

帝以國土調安。皆承三寶恩德。天龍默祐之功。乃勅莊嚴寺僧寶唱。撰集建福禳災。禮懺祈願等儀制。合於經律者。帝親覽授。以備行持。

丙申十五年(魏熙平元年)。

丁酉十六年。

祖留南天度異見王。

祖化被南天。聲馳五印。經六十載。度無量眾。後值異見王欲毀佛法。王故祖之姪也。祖憫之。欲開其蒙。而六眾亦各念佛法有難。師將何所匡濟。祖遙知眾意。彈指應之。六眾悉聞。云。此我師信響也。皆至祖所。祖曰。一翳蔽空。孰為翦之。前無相宗。宗勝欲行。祖曰。汝雖辯慧。道力未全。且與王無緣。勝辭祖竟至王所。廣陳法要。王曰。汝今所解。其法何在。宗勝曰。如王治化。當合其道。王所有道。其道何在。王曰。我所有道。將除邪法。汝所有法。將伏何人。祖不起於座。懸知宗勝義墮。召波羅提曰。宗勝不稟吾語。與王論屈。汝急往救。波羅提曰。願假神力。言訖雲起足下。遂乘以見王。王正問宗勝。忽見愕然忘其所問。而顧波羅提曰。乘空來者。是正是邪。提曰。我非邪正。而來正邪。王心若正。我無邪正。王雖驚異。而驕慢方熾。即擯宗勝令出。波羅提曰。王既有道。何擯沙門。我雖無解。願王致問。王怒而問曰。何者是佛。提曰。見性是佛。王曰。師見性否。提曰。我見佛性。王曰。性在何處。提曰。性在作用。王自不見。王曰。於我有否。提曰。王若作用。無有不是。王若不用。體亦難見。王曰。若當用時。幾處出見。提曰若出見時。當有其八。王曰。其八出見。當為我說。波羅提即說偈曰。在胎為身。處世為人。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鼻辨香在口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徧見俱該沙界。收攝在一微塵。識者知是佛性。不識喚作精魂。王聞偈已。心即開悟。悔謝前非。諮詢法要王復問波羅提。師承為誰。提曰。大王之叔。菩提達摩也。王聞遽勅近臣。迎祖至王宮。祖為王懺悔往非。王聞泣謝。隨詔宗勝歸國。近臣曰。宗勝被謫時。已捐軀投崖矣。祖曰。勝尚在。召之當至。初勝受擯。耻不能正王。遂投身危崖。俄有神人。以手捧承。置於巖上。勝曰。我忝沙門。當與正法為主。不能抑絕王非。是以捐身自責。神何佑助。願示所以。於是神人乃說偈曰。師壽於百歲。八十而造非。為近至尊故。熏修而入道。雖具少智慧。而多有彼我。所見諸賢等。未甞生珍敬。二十年功德。其心未恬靜。聰明輕慢故。而獲至於此。得王不敬者。當感果如是。自今不疎怠。不久成奇智。諸聖悉存心。如來亦復爾。勝聞偈欣然。遂宴坐巖間。至是王遣使山中召勝。祖謂王曰。知勝來乎。王曰未知。祖曰。再命乃來耳。使者至山。而勝辭。果再命乃至。

戊戌十七年(魏神龜元年)。

姬光出家宴坐香山。

光少則超然博極載籍。尤善談老莊。後覽佛乘。遂盡棄去。依寶靜禪師出家。名神光。徧學大小乘義。年三十三返香山。終日宴坐。

己亥十八年。

沙門慧皎奉勅撰高僧傳成。

始於後漢明帝永平十年。終至梁天監十八年。凡四百五十三載。共二百五十七人。附見者二百餘人。開為十例。一曰譯經。二曰義解。三曰神異。四曰習禪。五曰明律。六曰遺身。七曰誦經。八曰興福。九曰經師。十曰唱導。凡十科所敘。皆散在眾記。刪聚一處。述而無作。合序錄為十四卷。號曰高僧傳。

祥符蔭曰。普通以前。直指之道。未來東震。最上風規無聞焉。而譯經弘法之士。皆大龍香象。神力變化。未有以奮發沉鍊之。其習禪者。皆四禪八定。而非祖師立地超脫。頓漸絕迹之旨。故皎之所列十科。以德業言。其中雜糅疊出者。亦有之。然蒐揚之功。不為無補於法苑也。

庚子普通元年。

辛丑二年。

壬寅三年。

癸卯四年。

梁太子綱編法寶集。

甲辰五年。

祖留化南天(共六十七年)。

乙巳六年(魏孝昌元年)。

祖發南天竺航海來東土。

祖念般若多羅六十七載之記。復思東震旦國。佛記一千年後。般若智燈。運光於彼。遂囑弟子不若蜜多羅住天竺傳法。而躬至震旦。乃辭祖塔。別學侶。慰勉於王曰。當勤修白業。吾去一九即回。王聞祖言。涕淚交集。曰。此國何罪。彼土何祥。収既有緣。非吾所止。唯願不忘父母之國。事畢蚤回。王即具大舟。躬率臣僚學眾。送至海壖而別。

丙午普通七年。

祖航海東來(泛重溟凡三周寒暑。達于南海)。

丁未大通元年。

佛教來東土四百六十年 發明(書教來東土。止於是年。此後單書宗統。以宗統教也)。

東土第一世祖菩提達磨尊者自南天竺來。

九月二十一日達於廣州。刺史表聞。帝遣使賷詔迎請。

考定(景德傳燈錄作普通八年丁未。五燈會元作普通七年庚子。傳法正宗記作普通元年庚子。又作或曰普通八年丁未。佛祖統紀作以梁大通元年達南海。佛祖歷代通載作丁未改元大通初祖菩提達摩來梁。佛祖綱目作普通元年十一月至金陵。今考景德傳燈錄作普通八年丁未。丁未是也。普通止七年。作八年。非也。五燈會元作普通七年庚子。普通七年。其年丙午。年甲差誤也。傳法正宗記作普通元年庚子。或曰普通八年丁未。此未定之詞也。謹按般若多羅親記祖云。吾滅後六十七載。當徃震旦多羅之寂。在宋孝武大明元年丁酉。從戊戌大明二年。順數至梁普通五年。魏正光五年甲辰。為六十七年。此六十七年。祖留南天竺。從梁普通六年。魏孝昌元年乙巳。祖辭南竺。當在斯年三周寒暑。以梁大通元年丁未至廣州。此確證也。佛祖統紀。及佛祖歷代通載。皆相合。其日丁未。改大通。王怡長歷甲子數。有普通八年。若然則傳燈所稱普通八年。亦自有由。而丁未又正相合。以是合證。定祖于大通元年丁未至梁。與跨水逢羊之讖。前後相符。萬無可疑者也)。

別證(陶宗儀輟耕錄。陶華陽譜曰。大同二年丙辰。君年八十一。隻眼或方。夢勝力菩薩授菩提記乃詣鄮縣禮阿育王塔。自誓受戒。世傳呂巖從鍾籬權受劒訣。後二百餘年。來參黃龍誨機。始竟佛言。不修正覺。別得生理。休止深山大島。絕于人境。報盡還來散入諸趣。晚年始堅此願。唐志有所著草堂法師傳。當時佛教雖隆。禪宗未聞。圓覺以大通元年至以是年去。留臺城十九日。度君不及相見。圓覺。初祖諡百丈清規尊祖章云。初祖梁普通八年丁未九月二十一日至南海。十月一日至金陵。十九日渡江北。十一月二十三日屆于洛陽。至丙辰歲十月五日。端居而逝。十二月二十八日塟熊耳山)。

祖至金陵帝問法不契。

十月一日至金陵。帝問即位來造寺寫經度僧有何功德。祖曰。並無功德。帝曰。何以無功德。祖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隨形。雖有非實。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祖曰。淨智妙圓。體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遂問。如何是聖諦第一義。祖曰。廓然無聖。帝曰。對朕者誰。祖曰。不識。帝不悟。

祖屆洛陽寓少林面壁。

祖知帝不契機。是月十九日。潛回江北。十一月二十三日屆洛陽。寓止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人莫之測。謂之壁觀婆羅門。

祥符蔭曰。聖賢佛祖。設化因時。作止語默。無非教也。孔子見學者多從事於言語。而曰。予欲無言。又曰。吾無行而不與。聖人亦何甞不欲人忘言會道哉佛教東來。至梁之時。經律論等譯出者。凡有五千四百餘卷。語言文字。不為不多矣。天下僧至二百餘萬。寺院凡四萬餘所。帝王捨身講法。化儀莊嚴。不為不盛矣。於是初祖以並無功德。蕩修行之執相者。以面壁九年。折文言之外求者。直指人心。頓證大道。西來大意。與孔氏之教。若合符節也。

戊申二年。

祖寓少林 勅沙門智藏等撰義林八十卷。

己酉中大通元年(魏永安元年)。

魏主遣使至少林徵祖前後三至不赴。

魏主聞祖寓少林。遣使齎詔徵。前後三至。祖不顧。魏主彌加欽尚。

梁主捨身同泰寺地震百僚三請復位(帝捨身講經非一。書此以槩之)。

九月十五日。帝捨身於同泰寺。設四部無遮大會。釋御服。持法衣。行清淨大捨。素牀瓦器。親為大眾講涅槃經。地大震。羣臣以錢億萬奉贖。表請還宮。三請乃許。十一月一日。駕還宮。

祥符蔭曰。以世治言之。武帝過矣。以佛法言之。此菩薩行也。疇則能之。若其了悟中道。契第一義諦。於廓然不識之答。其於祖也。豈不覿面親承乎。而乃當前失之。惜哉。

庚戌二年。

魏遣使賷衣鉢就少林供祖三辭堅請受之。

魏使賷摩衲袈裟二領。金鉢。銀水瓶。繒帛等物。來少林供祖。祖固讓。三返。魏主意彌篤。祖乃受之。自爾緇白之眾。倍加信向。

辛亥三年(魏普泰元年)。

祖在少林。

壬子四年(魏永熙元年)。

癸丑五年。

甲寅六年(東魏天平元年是年魏分為二) (熒惑入南斗)。

僧神光來參。

僧神光者。久居伊洛。博覽羣籍。善談玄理。每歎曰。孔老之教。禮術風規。莊易之書。未盡妙理。近聞達摩大士住止少林。至人不遙。當造玄境。遂詣祖參承。祖晨夕端坐面壁。莫聞示誨。

神光斷臂安心。

光自惟曰。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濟饑。布髮掩泥。投崖飼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其時十二月九日。值夜大雪。光夜侍堅立不動。遲明積雪過膝。祖顧而憫之。問曰。汝久立雪中。欲求何事。光悲淚曰。惟願和尚慈悲。開甘露門。廣度羣品。祖曰。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非忍而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辛苦。光聞祖誨勵。潛取利刀。自斷左臂。置於祖前。祖知是法器。乃曰。諸佛最初求道。為法忘形。汝今斷臂吾前。求亦可在。遂因與易名曰。慧可。乃問諸佛法印。可得聞乎。祖曰。諸佛法印。匪從人得。可曰。我心未甯。乞師與安。祖曰。將心來與汝安。可良久曰。覓心了不可得。祖曰。與汝安心竟。

祥符蔭曰。此是東土第一箇樣子學道求法者。急著眼。

乙卯大同元年(西魏文帝寶炬大統元年東魏天平二年)。

祖付慧可正法眼并授袈裟表信。

祖止少林越九年。欲返天竺。命門人曰。時將至矣。汝等盍言所得乎。有道副對曰。如我所見。不執文字。不離文字。而為道用。祖曰。汝得吾皮。尼總持曰。我今所解。如慶喜見阿閦佛國。一見更不再見。祖曰。汝得吾肉。道育曰。四大本空。五蘊非有。而我見處。無一法可得。祖曰。汝得吾骨。最後慧可禮拜依位而立。祖曰。汝得吾髓。乃顧慧可而告之曰。昔如來以正法眼付迦葉大士。展轉囑累。而至於我。我今付汝。汝當護持。并授汝袈裟。以為法信。各有所表。宜可知矣。可曰。請師指陳。祖曰。內傳法印以契證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後代澆薄。疑慮競生。云吾西天之人。言汝此方之子。憑何得法。以何證之。汝今受此衣法。却後難生。但出此衣。并吾法偈。用以表明。其化無礙。至吾滅後二百年。衣止不傳。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小。說理者多。通理者少。潛符密證。千萬有餘。汝當闡揚。勿輕未悟。一念回機。便同本得。聽吾偈曰。吾本來茲土。傳法度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祖又曰。吾有楞伽經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來心地要門。令諸眾生。開示悟入。吾自到此。凡五度中毒。我甞自出而試之。置石。石裂。緣吾本離南印。來此東土。見赤縣神州。有大乘氣象。遂踰海入漠。為法求人。際會未諧。如愚若訥。今得汝傳授。吾意已終。

祖往禹門太守楊衒之問道。

祖與徒眾往禹門千聖寺止三日。有期城太守楊衒之。蚤慕佛乘。問祖曰。西天五印。師承為祖。其道如何。祖曰。明佛心宗。行解相應。名之曰祖。又問。此外如何。祖曰。須明他心。知其今古。不厭有無。於法無取。不賢不愚。無迷無悟。若能是解。故稱為祖。又曰。弟子歸心三寶。亦有年矣。而智慧昏蒙。尚迷真理。適聽師言。罔知收措。願師慈悲。開示宗旨。祖知懇到。即說偈曰。亦不覩惡而生嫌。亦不觀善而勤措。亦不捨智而近愚。亦不拋迷而就悟。達大道兮過量。通佛心兮出度。不與凡聖同躔。超然名之曰祖。衒之聞偈。悲喜交并。曰。願師久住世間。化導羣有。祖曰。吾即逝矣。不可久留。根性萬差。多逢患難。衒之曰。未審何人。弟子為師除得否。祖曰。吾以傳佛秘密。利益迷途。害彼自安。必無此理。衒之曰。師若不言。何表通變觀照之力。祖不獲已。乃為讖曰。江槎分玉浪。管炬開金鎻。五口相共行。九十無彼我。衒之莫測。禮辭而去。

丙辰大同二年(魏大統二年東魏天平三年)。

東土第一世少林圓覺祖示寂。

時魏氏奉釋。禪雋如林。議論多與祖違。祖玄風所被。有識咸歸。彼徒生嫉。數加毒藥。莫能中傷。至第六度。以化緣既畢。遂端居而逝。時十月五日。十二月二十八日葬熊耳山。建塔定林寺。曰空觀。

安隱忍曰。達摩大師初破六宗。其意銳甚。及乎東來震旦。六番受毒而不言。謗議沸騰而不辯。其弘法之心乎。方其不契於梁。不容於流支之徒。機亦危矣。稍有爭論。安能默坐九年。以傳二祖耶。予以是知傳佛心宗者。不可執一方便。而進退有時也。

祥符蔭曰。初祖東來。為傳法也。二祖得髓。而能事已畢。其他何卹焉。義學之徒。狃於聞見。驟聞直指別傳。夫誰能不惑。無怪其嫉之深也。使東土之人。皆即聞而信之。祖亦無庸汎重[沱-匕+(日/六)]矣。面壁九年至今凜凜猶生千載之後。法周沙界。伊誰之力歟。藉非祖來。以真宗持之。迦文之教流行震旦。不知作何底止。潛符蜜證。道豈在空言哉。

同类推荐
  •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无量寿经

    太上洞玄灵宝三元无量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GYPT

    EGYP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单氏家谱

    单氏家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元遺山先生集

    元遺山先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绣像红灯记

    绣像红灯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满满我心

    满满我心

    异地恋,不同的人,不同的结局。唐词和顾璃能否冲破异地恋必分的“魔咒”呢?
  • 笑面至尊

    笑面至尊

    一个生在巅峰世家的少年,天生拥有圣尊宝殿,却引起了别人的嫉妒,被人生生的将宝殿从体内剥夺并且用通天神通打入了下界,从此陈凡走上了一条不平凡的路。
  • 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做到死

    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做到死

    常言道:“一个人是条龙,三个人便成虫。”表面上看,“三人成虫”是因为不懂得合作、各自为战造成的,其实,本质上是因为没有优秀的领导者带领这个团队。如果一个团队有优秀的领导者带队,那么,这个团队绝不会萎靡不振。相反,它还会产生“111>3”的团队效应。企业管理的关键就在于带人、带团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1

    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1

    对于中篇小说来说,虽然很难具有这一等的市场效应和媒体青睐。俣在文学出版和媒体关注越来越市场化后,中篇小说的流行程度便受到明显影响。此系列书截取主人公一个时期或某一段生活的典型事件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故事情节完整。
  • 妖之寄生体

    妖之寄生体

    上古修真世界灵力崩塌……妖兽绝灭……而今天,带着复仇的种子……寄生妖,来了……
  • 划破次元之恋

    划破次元之恋

    冰山女吴雪魂穿二次元,栖身于千(真名:荻野千寻)的身体,与白龙(真名:赈早见琥珀主)相恋。(这是我的第一部作品,希望大家喜欢!
  • 一只弯弯挂月梢

    一只弯弯挂月梢

    林弯弯这个小丫头,上学时功课门门倒数,工作后回回挨训。可就这样一个看似蠢笨,实则在心中打着小算盘的小家伙,却是意外间遇到了“天降正义”的大喜事。是奋勇前进,还是打定落跑的主意?且看她如何做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