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扶桑之木乃是至阳之木,散发太阳真火,显露太阳神威。此木既出,相当于太阳宫之象征,如同后世的疆界旗帜一般。从此之后,周边地界的生灵,纷纷信仰太阳宫之神,因此这原本的三洲之地,逐渐有帝俊之国、羲和之国、中容之国、司幽之国、白民之国、黑齿之国等等,国中之民,皆成了太阳宫的子民,相当于帝俊于太阳宫之外,另得了一片新土。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却说杨轩在海外三岛静观天下大势,陡然天现异象,有玉兔驱日,浴于东海。杨轩见了,叹曰:“帝俊与羲和行此杀戮之事,结下孽障,但却是有大机缘,大毅力之辈啊,值此天机混乱之时,帝俊羲和出此狠招,怕也是想让量劫演变,演化为更大的量劫,好从中为妖族寻得生路啊。”
倒是一旁的宓妃听了,略微有些茫然不知所以。杨轩遂将太阳太阴之事告知,说道:“帝俊与东皇太一真身,为两只金乌。常曦与羲和真身,乃是两只玉兔。常曦生性仁慈,必不为此。因此浴日者,必羲和也。”
宓妃问道问曰:“羲和娘娘浴日于东海,熄灭太阳真火,拯救万民。此乃功德之事,应有善报。师尊何以反说她行杀戮之事,会有孽障缠身?”宓妃不常出三岛,自然还难知此中端的。
杨轩倒是颇为耐心说道:“你却有所不知。太阳之神与太阴之神,皆可以压制太阳真火,最是得宜。帝俊与东皇太一,乃是太阳星化生,要制服太阳真火,并不为难,不过是耗些法力,损些真元而已。常曦与羲和是太阴之神,若用太阴元气,以阴阳和合之理,中和太阳真火,也能成功。浴日于海,实际毫无作用。那海水只是普通之水,其量再大,怎灭得太阳真火?只是枉死了东海之中的无数生灵。”
宓妃问道:“既然海水灭不得太阳真火,如何浴日之后,太阳真火又回复往常?”
杨轩叹气道:“此必帝俊与东皇太一暗中为之。”
宓妃更是不解,问道:“既是如此,他们何以偏要大费周章,明知无用,还要浴日于海?”
杨轩说道:“他们此举,多半是为了激怒东王公以及海外百族。”见众弟子不解,又将天庭与紫府洲乃至海外百族的恩怨,对宓妃仔细解释了一番。还有燧人氏以及有巢氏,杨轩见二人不解,也是一一解释了一番。。。
要知道燧人氏和有巢氏平时待在海外三岛,只知修炼,争端不起,心思单纯,那曾听过这许多城府、心机、你争我夺、你死我活,都是好好的开了一番眼界。杨轩也有意教导,让几人对外界的人情世态,又好生解释了一番。毕竟日后这些个弟子都是要独自在洪荒大陆生存的。。。
白泽倒是思虑周详,乃问道:“非是弟子无礼,只是师尊既知此事不妥,何不设法阻之?”
镇元子默然,半饷方语道:“此乃天道大势,关系一场大局。若是此局不完,量劫不止。为师却是不能阻之!”
末了又道:“帝俊此举,又将引发一场大战,洪荒将有新局面。尔等且试观之。”
杨轩此话不假,虽然杨轩还有很多话没有说出来。要知道那紫府洲乃是东王公掌理群仙之所,羲和浴日的真正目标所在,怎么会被忽略?因此浴日之时,不但羲和将地点选在紫府洲与下岛三洲之间,距离紫府洲不足万里,而且更将太阳真火,暗暗往紫府洲宣泄。
紫府作为东王公掌理群仙之所,自然高手云集,并有强力防守阵势。除非太阳星直落紫府洲,才有可能对紫府施以毁灭性打击。若是只有区区太阳真火,对于府中群仙,自然无损。
只是众仙虽然无损,紫府阵势之外的岛上生灵,却是几乎伤亡殆尽。岛上的土地,更被烧得如同熔岩一般,不知有多少辛苦培植的灵花灵草毁于一旦。
紫府洲本来是东海之上的仙山胜境,十洲之首,顿时变得满目疮痍,如同鬼蜮。
不过杨轩的海外三岛乃是亿万仙山福地中最为顶级的存在,妖族虽然有所算计,但也是与杨轩乃是合作对象,自然没有将太阳真火烧到海外三岛的周边去。
况且杨轩乃是天定圣人,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直到如今还不是圣人,但是相传杨轩的战斗力远远比六个圣人强大,故而东王公也没有怀疑杨轩与巫妖已经合作。。。
东王公在紫府之中,焦躁不已。此事来得突然,西王母又不在身边,却是无人能为他拿定主意。
他也不是笨人,知道帝俊此举,既是报复先前所为,又是向紫府洲挑衅。若是不忍一时之气,此时出头,只怕正好称了帝俊心意。
可是东王公在此掌理群仙已久,与周围的生灵,或多或少都有些关联。紫府之中的群仙,也以东海之中为最多。
也是因为如此,许许多多的异族前来向东王公抱怨,为此东王公决定联合百族,对巫妖再次进行征讨。。。
这次大战涉及广大,东王公又听闻东方圣人禁足,女娲三清俱是被软禁在紫霄宫中,如今洪荒仅有两尊圣人,其一是接引圣人,其二是为准提圣人,东王公知道圣人神通广大,十二祖巫虽然强悍,但是肯定不及两个圣人,于是打算让这两个西方圣人参与其中,虽然这西方二人为人令人不齿。但是却实力高强,有他二人相助,想必剿灭巫妖二族定然不成问题,于是倒也带上冥河等人亲自去请西方二圣。
这西方二圣遇到这种好事,自然不会拒绝,倒也是跟随在征讨大军之中。。。
西方二圣这次前来东方自然是为了度去三千红尘客,得到更多优秀的人才,其次便是完善自身教义,完善八部天龙的配置。如此一来,西方教义乃至西方大兴之势便会彻底奠定,准提和接引二人倒是觉得这次量劫是西方教大兴的前兆,过了这一量劫,佛教就可以真正的出现在世人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