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李天佑心中不由得冒出了一股子怒火,不管是慈禧还是荣禄,他们都没有把义和团放在眼里过,没有把这几十万人命放在眼里过,而这,对李天佑来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身为穿越大军中的一员,李天佑一直觉得,人命关天,就算是为了政治利益,也不能拿人命当筹码啊,可是,那两个家伙计算起义和团来,脸不红心不跳,半点儿没有手软过,李天佑不生气才怪呢。
生气归生气,可是现在,摆在李天佑面前的局势,却是越发的复杂了。现在,大清境内真正叫得上号的有几股力量,一是以慈禧为首的所谓的正统力量,二是想取而代之的荣禄,三是拥有强大实力、却一直不敢轻举妄动的洋务派力量,如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还有一支,是骑着墙头草看风向的袁世凯,当然,还包括对大清一直虎视眈眈的列强部队。至于还有没有其它的力量么,李天佑还不大知道,不过,单单这几支力量,就足够把整个大清搅得一团糟了。
真要算起来,李天佑手中的力量虽然强大,但是,不显山不露水,基本上还处于暗处。综合各地得到的情报,直到现在,各个力量对闽南军的动向还不大了解,只有洋务派的几个大臣,以及慈禧身边的一些大臣,曾经向李江发过几封电报,在电报中试探李江的底,很显然,闽南军这支强大的力量,对各个势力都是一种不小的诱惑。但是,好象没有一支力量,把李江的闽南军,当成争夺天下的对手吧,就连对闽南军一直持支持态度的李莲英,也没有把这支力量真正放在心上。李莲英也曾经向李江发过电报,在电报中,隐晦地要求李江尽量支持洋务派的行动。不为别的,李莲英也算是只老狐狸了,他知道得很,如果真让荣禄或者慈禧身边的读书人得了势,李莲英的下场相当可悲;可是,如果是洋务派得了势,那么,以洋务派的一惯做法,他李莲英,顶多也只不过是告老还乡而已,性命基本上可以保住,毕竟,李莲英一向跟保守派的一些大臣斗得热火朝天,可是,跟洋务派基本上没有起太大的冲突啊。
对于李天佑来说,这倒是一个不大不小的优势,毕竟,深藏在草丛中的猛虎,才是最可怕的,当这只猛虎从草丛中跃出来的时候,足以对整个天下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只是,如何利用这莫明其妙得来的优势,就成为了李家的当务之急了。
经过一番商议后,李家很快就做出了反应。六月七号,李江直接给慈禧发了一封密电。在密电中,李江直接向慈禧指出,荣禄的行为有点儿异常,导致大沽口炮台失守的真正的罪魁祸首,并不是琦善,而是荣禄。大沽口炮台做为一个孤立的军事堡垒,如果没有其它地方的支援,是无法在几倍于已洋鬼子部队的围攻下支撑多久的。而身为京津一带最大军事长官的荣禄,非但没有对大沽口炮台提供支援,而且,还暗中纵容洋鬼子部队对大沽口炮台的围攻,甚至于为联军提供一定的便利,这显然不是一个中国人所应该做的。李江提醒慈禧,应该注意荣禄的动向,并对此做出一定的防范,以免到时候措手不及。同时,各地也应该提前做好应变的准备。当然,在电报中,李江极尽语言之能力,摆出了一付忠肝义胆的样子,好象整个大清没有比他更忠心的大臣了,在如何讨好慈禧这方面,整个洋务派中,估计也就李江做得最好了。
李天佑知道得很,这个提议,只不过是白提而已。精明的慈禧,显然早就已经知晓了荣禄的异常,并对此做出一些部署了,李天佑之所以如此提议,其目的,就在于最后一个提议,即提议各地提前做好应变准备。如此一来,就算朝廷以及洋务派方面发现了李家正在全力扩张闽南军的势力,甚至于把两道所属的乡勇都编入闽南军中,也不会有所惊讶了,他们一定会认为,这就是李江为有可能到来的巨变所做的准备而已。
同时,李江还向张之洞、李鸿章、刘坤一和袁世凯各发了一封电报,电报的内容基本上都一样,唯一少的就是表示忠心的一些话而已。李天佑知道得很,这四封电报一旦发出,肯定会在四个洋务派大臣中引起一些波澜的。
在这四个大清重臣中,李鸿章和张之洞都是老成之辈,位极人臣几十年,早就没有了年青时候的进取心,就算他们有异心,在做出实际行动之前,也会认真地思考一番。等他们想明白的时候,黄花菜都已经凉了。刘坤一呢,虽然年富力强,而且坐拥一万新军,可是,毕竟在洋务派中只不过是后辈人物,在朝廷中也没有太多的声望,在做出决定之前,他必然要征求张之洞和李鸿章的意见,一来一往,时间也都会浪费掉的,因此,这三个人虽然手头上有五万新军,但是,并不可怕。
同样,荣禄也折腾不出什么大风浪来。荣禄的新军,是日本鬼子帮着训练的,荣禄跟日本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就是荣禄的最大弱点。在几年前的甲午战争中,日本鬼子在旅顺口的大屠杀,已经使其在国人心目中成为了魔鬼的代名词,国人对其恨之入骨,但凡跟日本鬼子有牵连的,都得不到国人的真正支持,而荣禄的最大依仗,却正好是日本人,再加上他在大沽口战役中的不作为,可以肯定的是,一旦荣禄有所行动,必将遭到国人的强力反抗,荣禄,也只不过是为人作嫁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