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學
義一也。而 解有深淺。解在人。而義不在人。夫義者固天以之覆。地以之載。人以之生也。然能知天之所以覆而載其上。知地之所以載而履其下。知人之所以生而處其中。此解之淺者。若其深者。則一念之覆物之感其義者通乎天。一念之載物之感其義者通乎地。一念之生物之感其義者通乎人。此無他。精進力也。精進其可以聲音肖貌為哉。然以義解感通二科系其下。學精進者其察諸。
義解科
晉于法開
不知何許人。法蘭弟子也。善放光法華。慕耆婆以藥施人。多神驗。甞乞食村家。值婦人在草危急。眾醫拱手。開曰。此易治耳。其家方宰羊淫祀。因令先以少肉作羹以進。即隨氣針之。頃之羊膜裹兒而出。升平五秊。孝宗疾。開視脉知不起。固辭不復入。康獻后令曰。帝小不佳。昨呼于公視脉。到門種種辭遜。宜收付廷尉。諸未卒而帝崩。還石城。住元華寺。又移白山靈鷲寺。與支公爭色空義。廬江何默。申明開義。高平卻超。宣述遁解。並傳於世。弟子法威。清悟有辨慧。最知名。開甞使威出都曰。汝還山陰。道林方講小品。至某品汝往見之。則宜致難。且示其語數十番。曰此中舊難通。威曰諾。既至遁講。果如開所指。因致難攻之。遁遂屈。厲聲曰。君乃受人寄載來耶。開於哀帝時累徵。至京師。講放光。謝安石王文度尤敬之。或問。法師人天師。乃復遊戲於醫藥乎。曰吾以六度藥。治四魔病。[顥-京+隹]不偉歟。年六十四歿。
晉于道邃
燉煌人。少孤。養於叔父。而奉母尤孝敬。秊十六。事法蘭為沙門。兼內外學。善方藥草隷。其詣理劇談。在師弟子皆莫優劣。嗜泉石。渡江為謝慶緒賞識。偕其師西遊以歿。春秋三十一。
晉僧光
冀州人。常山淵公弟子也。少與道安相遇於逆旅。時俱未受具。因悉披陳志慕。臨別謂曰。苟長大毋相忘。後厲行。精通經論。石氏之亂。隱飛龍山。道安從之論議。安曰。古所立義多違佛意。光曰。顧當自盡。何敢於前輩置優劣邪。安曰不然。弘贊理教。宜令允愜。法鼓競鳴。何先何後。既南遊。復還襄陽。遇疾而卒。
道護冀州人。有氣節。學解通達。亦隱飛龍山。
晉竺僧輔
鄴人也。以講學鳴京洛。值西晉饑亂。與道安等。隱于濩澤。研析精微。後止荊州上明寺。禮懺進脩。誓生兜率。為瑯琊王忱授戒師。壽六十。無疾而化。
晉竺法雅
河間人。凝遠有器度。少工文。長通佛經。衣冠喜從之遊。其誨人。因其所習。以譬曉其義。以外書準佛經。謂之格義。毗浮曇相輩。亦効之以訓徒。所居寺。在高邑。眾千指。弟子曇習能世其學云。
晉曇徽
河內人。秊十二。師事安公為童子。精神大於其身。安使受詩禮。又四年乃落髮。專心教誨。及壯以講授有高名。隨安在襄陽。冠平乃東下荊州。止上明寺。或問法師道化。何如印手菩薩。徽曰。和尚內行深淺。未易可測。外緣所被。多諸應驗。在吾一渧寧比江海。太元二十年歿。壽七十三。著立本論九篇。六識指歸十二首。皆奇作。傳於世。
晉道立
不知何許人。少事安公。善放光般若。每講授。緣飾以莊老。學者因所習。易得開悟。嗜閑曠。隱覆舟山巖。不受供事。每深禪更旬日不起。忽出山集眾講大品。或問其故。曰我至秋當遠行耳。及秋果化。
晉竺道一
出陸氏。吳人也。自落髮。則痛加晦藏。人無能知者。瑯琊王兄弟獨知之。而敬事焉。大和中。至都止瓦棺寺。從汰公受學。數年妙臻堂奧。汰有弟子曇一。亦有雅風。時呼大小一別之。簡文皇帝尤所欽重。帝崩。汰化。一東還依止虎丘。學徒蟻慕而至。若耶山有帛道猷者。以詩寄之曰。連峯數千里。脩林帶平津。雲過遠山翳。風至梗荒榛。茅茨隱不見。鷄鳴知有人。閑步踐其逕。處處見遺薪。始知百代下。故有上皇民。一得書。遂東適耶溪定交林下。後太守王薈。起嘉祥寺。請一充僧首。久之還吳。止虎丘。以病卒。隆安中也。
晉曇影
不知何許人。靜退好學。貌重遲而機變迅激。講法華經。光贊般若。聲馳關中。姚興敬之。羅什曰。影僧之標式也。入逍遙園。助什傳譯。初出成實論。其中問答語影結為五番。呈什。什大善之曰。深得吾意。因著法華經義疏。又注中論。以義熈中沒。壽七十。
晉道祖
吳國人。史不書氏。少師事臺寺支法濟。有敏才。與僧遷道流。依慧遠學。遠歎曰。此輩易悟。不復憂後生矣。俄遷流蚤喪。遠尤痛惜之。道流撰諸經目。未就。祖為成焉。後還京師瓦棺寺講說。桓玄每往觀聽。謂人曰。道祖愈於遠公。但聞見之博未逮耳。玄輔政。欲使沙門敬王者。祖乃辭還吳之臺寺。玄篡位。敕郡送祖至京師。祖以疾辭。元熈元年歿。壽七十三。
慧要曇順曇詵。皆遠公弟子也。要長於巧思。以木刻芙蓉十二葉。流轉水中。定山中晷。漏無少誤。又甞作木鳶。飛可至數百步。
宋慧觀
出崔氏。清河人。十歲以警慧稱。棄家為沙門。始詣廬山從遠公。又詣長安從什公。於是精通奧義。學者所至圍繞。什既沒。乃遊荊州。州將司馬休之。建高惺寺以延之。化行荊楚間。宋武平荊州。見觀如舊識。時文帝以中郎從行。尤相敬愛。載還建鄴。止道場寺。元嘉三年上巳。駕幸曲水。公卿畢集。觀亦至。詔皆賦詩。觀先就以獻句。有奇勝之韻。帝大悅。以示百官。皆歎服其高材。歿年七十一。同時有僧馥者。亦著述有高行。
宋慧安
不知何許人。有講學。幼誦經。三十餘萬言。為沙門。止廬山凌雲寺。學者自遠而至。甞投一杖。光色香潔。上有旁行字。人無識者。云得之西域僧。羅什見之驚曰。杖乃隨子遊乎。譯其字曰。本生天竺娑羅林。南方喪亂草付興。後得羅什道教隆安。以杖付西域僧波沙那以歸。宋元嘉中歿。
宋慧靜
出王氏。東阿人也。少為沙門。遊伊洛間。有高名。狀黑瘠。悟解絕人。時有沙門道經。耳長大而博學。時人語曰。洛下大長耳。東阿黑如墨。有問無不詶。有詶無不塞。靜每握塵奮辯。千人俱廢。誦法華小品。注維摩思益經。著涅槃略記大品指歸達命論。元嘉中沒。壽六十。
宋僧苞
京兆人。史失其氏。為沙門。受羅什法道。日誦萬言。宋永初中。又從黃山靜定二公。增益智證。而普賢齊懺之脩。多致祥應。至京師。值祇洹寺方講。苞弊衣垢面。繫所乘驢。立戶外。高座唱題竟。苞趨出欲問。高座曰。客何名。對曰名苞。又曰。盡何所苞。對曰。高座之人亦可苞耳。於是折難數番。無敢抗其詞者。乃自為主客徵析。一眾[目*咢]眙。高座媿而止。時王弘范泰。聞之歎賞。願結友。請住祇洹寺。謝靈運見苞歎。以為非常勝侶。有問。或者曰。謝公何如。苞對曰。靈運識不殆苞遠甚。才差相揖耳。元嘉中沒。時瓦棺沙門法和。亦精通經論。為高祖所禮。
宋曇鑒者
出趙氏。冀州人也。師事竺道祖。以解律稱。詣關中。從羅什受學。什曰。子真一聞持者也。住江陵新寺。厲志求生安養。臨終果見奇祥。方斂目有異香。壽七十。
宋曇無成
出馬氏。扶風人。避亂居黃龍。年十三。為沙彌。性姿頴異。未受具。負笈入關中。從羅什。什問。沙彌乃能遠來乎。對曰。道之所在。安問近遠。什喜。於是授以諸經奧旨。一日姚興謂曰。馬季長。碩學高明。素傲當世。法師固不當爾。對曰。以道御心。正欲除此過耳。興歎異之。及姚祚衰替。住淮南中寺。常講涅槃大品。著實相明漸等論。元嘉中歿。壽六十四。
宋僧念
不知何許人。博學精天文。棄家為沙門。深入法窟。講大涅槃。為學者宗向。元嘉七年。新興太守陶仲祖。建靈味寺以居之。時彭城任函著無三世論。舍因作神不滅論以抗之。又作聖智圓鑑法身無生等論。及法華宗疏義。無疾而化於潯。
宋僧弼
吳人。史亡其氏。善儀止。與沙門曇幹。同依羅什受業。有講學。什稱之。使預參譯。後遊歷名邦。或請弼為寺主。辭以自非定慧兼足。無以鎮立風猷。後南居楚郢。大化江表。河西王沮渠蒙遜。聞其名。遣使襯遺。時入都講。既於彭城寺。文帝尤加器重。元嘉九年沒。壽七十八。
宋僧徹
出王氏。太原人。初客寄襄陽。年十六。造廬山遠公。公異之。問曰。寧有出家志邪。對曰。遠塵離俗。是其本心。成就法器。當煩匠者。遠笑曰。種性已能無畏。它日其可量哉。於是落髮。以精究經論。文學有稱於時。甞至山南。拊寒松而舒嘯。谷風遠至。山鳥和鳴。超然自得。因而問遠。律禁絲管。絕謌舞。固也。若乃一吟一嘯。可得為乎。遠曰。以散亂言之。皆謂違法。於是終身不妄談笑。遠使講小品。辨傾輩流。難者不能折。南遊止江陵五層寺。為彭城王義康所敬。元嘉二十九年沒。壽七十。
宋慧靜者
生邵氏。吳興餘杭人。有成儀。文學。志節高峻。善泥洹經。居冶城寺。太始中歿。壽五十。
宋梵敏
李氏子。河東人。少遊關隴為沙門。往來彭泗間。博通內外經書。有美名。留丹陽講授。謝莊張。永劉虬。呂道惠。皆相友善。得法華要旨。沒於丹陽。壽七十許。
宋道猛
西涼人。史失其氏。學三藏九部。大小數論。皆精思洞徹。尤善成實。名重講席。元嘉二十六年。至京師止東安寺。宋明帝特加敬禮。建寺於建陽門外。以猛為綱領。以皇興名寺。每講授。帝親臨幸。公卿畢集。施與甚厚。元徽三年歿。壽六十五。
宋道猷
吳人。史不書氏。生公弟子也。相從居廬山久之。生公亡。乃遊臨川見新出勝鬘經歎曰。先師所說義。闇與經合。惜先師不見之耳。乃注之以示不忘遺訓。宋文帝問慧觀生公。頓悟成佛義。誰能復通者。觀以猷對。即詔臨川津發至都。反乎伸述。則競辯之徒。關責互起。猷必乘機挫銳。無不摧衂。上搏髀稱善。因歎曰。生公孤情絕照。猷公直轡獨上。可謂克明師匠。無忝徽音。住新安為鎮寺法主。武帝踐祚尤敬禮焉。元徽中歿。壽七十。
宋慧通
生劉氏。沛國人。少為沙門。神情奧秀。講學精明。止冶城寺。從之聽採者傾朝市。東海徐湛之。陳郡袁粲。尤加敬。孝武皇帝詔與海陵建平二王為友。有勝鬘雜心毗曇義疏。作駮夷夏顯證法性三論。及易爻象記。雅為宋武所敬。升平中沒。壽六十二。
宋僧柔
生陶氏。丹陽人。幼耿介。有出塵志。九年為沙門弘稱弟子。落髮。研究大小乘經論。年二十。即登講席。一時名公卿等。爭師事之。去遊禹穴。與慧基同夏入剡。止白山靈鷲寺。齊大祖建寺。徵至京師。止定林寺。文惠文宣二王。日夕問道。延興元年春沒。壽六十。柔剋意求生安養。至是果見殊祥云。
齊僧淵
生趙氏。頴川人。魏司空儼之後也。少為書生。忽棄去。為沙門。遊彭城。從白塔法師僧嵩。受成實論及阿毗曇學。以慧辯。致聲稱。姿彩豐碩。腰帶十圍。吐詞如鍾。頎然行萬僧中。如鷄群中鸞鳳。隱君子劉因之。捨所住為精舍。以延之。魏太和五年喪。壽六十八。建元二年也。弟子曇度慧記道登。
齊道慧
生王氏。餘姚人。客建鄴。年十一。師事僧遠落髮。讀廬山遠公傳。慕其為人。遊廬山見其遺跡。卜居西林三年。還都。時王式大聚學徒。辯三相義。慧方年十七。即發問數番。意造玄微。詮牒有次。眾咸愛其奇俊。又就猛公。講成實論。猛以張融搆難稠疊。尤厭苦之。因使慧與抗。融見慧少。有相驕稚意。慧盛氣必出其上。楮燈謝超宗皆加敬焉。以母老。移居莊嚴寺。就養。母憐之亦落髮。以宅為寺。建元三年卒。壽三十一。有玄趣僧達者。皆精經論。見稱於時。
齊弘充
涼州人。史失其氏。少通莊老。善清言。棄家為沙門。解經論。大明末渡江。止多寶寺。宿學耆衲多敬畏之。講法華經十地論。聽者盈堂。文獻王義恭。特加禮敬。明帝踐祚。詔住湘宮寺。齊求明中沒。壽七十二。注文殊問菩提首楞嚴經。
齊僧慧
生皇甫氏。安定朝那人。移居襄陽。世為衣冠。少師事荊州竹林曇順。年二十五。講涅槃法華十住淨名雜心等。又善莊老。每說釋不用都講。吐詞如雲。高士宗炳劉虬張暢等。皆事之。齊高祖下詔曰。荊州僧主。風韻高簡。恊道輔世。有功於國。年運已往。特聽肩輿赴都。人聚觀以為榮。與玄暢俱被知遇。稱黑衣二傑。永明四年沒。壽七十九。
齊曇度者
出蔡氏。江陵人。性敬慎。為沙門。善威儀。以戒範稱。遊學京師。備貫涅槃法華維摩大品。後至彭城。從僧淵受成實論。遂以此部見推於時。魏孝文聞其名。徵至平城講受。學徒千餘人。撰成實蔬。大和十三年沒。
齊慧次
尹氏。冀州人。少師事沙門志欽得度。時以徐州沙門法遷有重望。經論精練。欽由以次托焉。遷公南遊。隨止京口竹林寺。年十五。隨還彭城。以成實三論馳譽講肆。入京師止謝寺。沙門智藏僧旻法雲。皆當時俊傑。然所學亦依次折中。文惠文宣二王。師事之。永明八年。講百****。至破塵品微笑而化。壽五十七矣。
齊慧隆
出成氏。平陽人。少貧。學無師友。卓然自悟。年二十三。始為沙門。僅十餘年。凝心教乘。貫穿百氏。學者宗之。宋太始中。止京師何園寺。明帝請止湘宮。講成實論。乃立實法斷結義。以開張先舊諸說。負[失/衣]之士餘八百。汝南周顒目之曰。隆公蕭散森疎。若霜下松。永明八年沒。壽六十二。
齊慧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