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年间。
山阴村地处北方,世代农耕,虽说天下乱了几次,换了几任新主人,但是山阴村依旧是山阴村,世世代代,活在这个不知名的山脚下。
二十三年前,一个铁匠带着一个不足一岁的孩子,还有背后的一个硕大的木匣子,住在了山阴村。
山阴村的铁匠在二十四年前死掉了,这个铁匠在来了之后,就继承了原来铁匠赖以生存的活计,一直在山阴村为村民制作农具,家中在山阴村生活了二十三年,也就有了三亩地。
铁匠来的时候只有三十岁,在这里生活了二十三年,今年也就已经是五十三岁了。铁匠有些老了,但是却没有把打铁的手艺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在村子里找了一个老实厚道的村民,手把手教了六年的时间。现在,徒弟出师了,铁匠也就老了。
铁匠老的太快了,简直是不符合常理,在五十岁的时候,铁匠还是可以挥舞着大锤虎虎生风,但是到了五十岁的寿辰一过,他就日日衰老,以至于如今连铁锤都已经拎不起来了。
铁匠的儿子如今长大成人,憨厚老实,二十三岁的年纪,就连铁匠的徒弟,现在孩子都可以跑着打酱油了,但是铁匠还是没有和小铁匠说一门亲事。
大家都叫他小铁匠,铁匠叫什么,大家不知道,铁匠的徒弟喊铁匠师傅,村民喊铁匠就喊铁匠,小铁匠喊铁匠叫爹,但是没有人知道铁匠姓什么,叫什么。
久而久之,大家也就没有多问了,而小铁匠,就是铁匠的儿子的姓名了。
铁匠一直都是沉默寡言的,只有在拎起锤子的时候,他的眼睛里面才有光芒。
小铁匠不打铁,他看了二十年他爹打铁,但是没有看会。
所以大家在一开始的时候,都是会笑上几句,“小铁匠你怎么没有学会打铁的手艺啊?”
小铁匠始终沉默着,一言不发的,久而久之,山民对于这些事情也是失去了兴趣,这本就是一个时效性很短的话题,因为老铁匠的缘故,在他死之后,小铁匠依旧是过得很好,至少吃饱穿暖,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第二年秋天的时候,外面来了几个人,是官府的人,据说是来收税的,只不过山阴村很少见到外人来,觉得很是稀奇罢了。
村长年迈,依旧是出村口迎接了这几个官府的人。
随行的有一男一女,是小铁匠住对门的夫妻二人,日常起居什么的,他夫妻二人照顾的最多了。
官府的人在村口嘟囔了半天,小铁匠一直站在山头上面朝下看,下面就是村口的地方,看得很清楚,老村长一直在陪笑脸。
小铁匠不懂,他爹这么多年没有交给他什么有用的东西,只有一个长匣子还在床下面藏着,只不过以前十来岁的时候,小铁匠曾经看到过他死去的爹将木匣子抽出来,是一对断掉的刀剑。
后来,他爹死了。
木匣子还在小铁匠的床下。
小铁匠觉得没意思,因为他不喜欢这种场面,而且看的也是厌倦。
他回去之后就抽出来那个木匣子,上面堆积着很厚的灰尘,看起来很破旧。
匣子上面有花纹,看起来挺好看的,小铁匠在山阴村没有人教他读书,二十多年来大字不识也是这么的过来了。这个时候看到了花纹下方的几个字,只是觉得挺好看的,其他的就是一概不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