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66500000024

第24章 知足者常乐

不要总认为什么事都应做得很出色,应明白哪些事你可稳操胜券,然后集中精力于这些事。淡泊为怀,知足常乐,不但可为自己减轻压力,还可避免“英年早逝”的悲剧发生。

摆脱金钱压力的束缚

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许多人受制于金钱压力的束缚之中。就如一首歌中唱道的那样:金钱使世界运转。拥有它,又失去它,挣的越多,花的却越少……避免这一领域的压力的秘诀就是接受这个不可逃避的现象,即生活的质量取决于适当拥有金钱并妥善管理它。每个人生活的领域:人际关系、思想、休闲、身体和工作等都会受到有钱与没钱的影响。有形和无形资产、职业、工资、投资、储蓄、账单、贷款、收据、所得税以及预算都属于财政领域。于是,人们常常为这样的问题而烦恼:为买房子贷了一笔较大的款,欠下了一屁股债;自己的收入只能勉强度日,最近收到了过期未付账单的通知;在财力上没有信心;买不起自己喜欢的东西;收入越来越少,人不敷出等等。这些金钱带来的压力足以摧毁许多人的自信与尊严,不健康的情绪和心态就这样产生了。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凑在一起时,议论最多的同样是金钱,不知多少人为它困惑、迷惘、痛苦,昼思夜盼地想它,死去活来地爱它,咬牙切齿地恨它。金钱竞像魔棒一样,把人们操纵在它的股掌之上。

我国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宰相,叫季文子。季文子身居高位,却以俭为荣,从不铺张浪费。他家的住房非常简陋,也不多用仆人。他叮嘱家人说:“不要搞浮华,讲排场。饮食粗茶淡饭就可以了,衣服不脏、不破就很好。”

有一天,他有公务出门,让他的侄儿备车。等了一会儿不见动静,就径直向马厩走去。刚到马厩门口,他就看到侄儿慌慌张张地将青草盖在马槽上,显出不安的样子。季文子纳闷,问道:“你在于什么?”

侄儿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季文子上前一看,原来马槽里有粮食。季文子十分生气,说:“我已经说过,不许用粮食喂马,有充足的草就可以了。许多穷人衣食都成问题,你竟还如此浪费!”

侄儿点点头,说:“你说的道理我懂,我只是怕别人嘲笑我们。”

季文子回答道:“被嘲笑又如何,简朴生活才是美德。”

慕僚仲孙站在一旁,不以为然地说:“大人做宰相这么多年了,出出入人连一件像样的绸缎衣服都没有。喂的马也不给粮食,只给草吃。你每天乘坐瘦马破车,难道不怕别人笑话,说你太小气了吗?”

季文子听了仲孙的话后,严肃地说:“你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你没有懂得节俭的意义。一个有修养的人,他可以克制贪念,因为他知道节俭可以使人向上。相反,一个人铺张浪费,必然贪得无厌。一个国家的大臣如能厉行节俭,艰苦奋斗,上行下效,百姓齐心,这个国家必然会越来越强大。”

季文子句句在理的一番话,说得仲孙哑口无言。他红着脸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去。后来,季文子听说,仲孙真的想通了,一改过去铺张浮华的缺点,重新做人了。

其实,金钱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公正的。正道获取它,它会非常珍惜你的劳动,因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当你贪婪的手伸向它时,它会伸出蛇蝎般的舌尖狠狠地蜇你一口。知疼者惊悟;不知疼者,它的毒素会传遍全身,让人腐败、堕落、消沉、犯罪,最后将人推上审判台。当你正确使用它时,它是非常恭顺谦良的,它会让你的生活丰富多彩,其乐融融。反之,它也能让你暗无天日,如陷人间地狱。你的生活目的是否明确,你有了钱应该怎样去消费或利用它去干什么样的事情,决定这一切的是人,而不是钱。

为了“钱”而迷惘、苦闷、愤恨、爱恋的所有人应该看清自己,弄清楚自己生活的目的。孔方兄其实既光明磊落,又刚正不阿,它之所以给人带来烦恼,都是人们对它认识不清造成的。

“钱”是生活的必须。善待了钱,也就善待了生活。

建立了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生活的目的才能够明确。有了明确的生活目的,金钱所造成的压力才会自行消散。实际上,压力产生最主要的原因是你没有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在一首“凡人歌”中道得明白:“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诚如此歌,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只能去积极适应变化的环境,没有钱,我们会愁苦不堪,但有了钱,有了很多钱又能怎样,压力照样会有,烦恼依旧还在。因此,决定我们自己命运的只能是自己,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做金钱的奴隶。这样,钱所带来的压力也许会少得多,金钱会给我们带来幸福,但不在钱多还是钱少。

不为名利所累

自古以来胸怀大志者多把求名、求官、求利当作终生奋斗的三大目标。三者能得其一,对一般人来说已经终生无憾,若能尽遂人愿,更是幸运之至。然而,从辩证法角度看,有取必有舍,有进必有退,有一得必有一失,任何获取都需要付出代价。

客观地说,求名并非坏事。一个人有了名誉感就有了进取的动力,有名誉感的人同时也有羞耻感,不会玷污自己的名声。但是,什么事都不能过于追求,如果过分追求,又不能一时获取,求名心太切,就容易产生邪念,走歪门。结果名誉没求来,反倒臭名远扬,遗臭万年。君子求善名,走善道,行善事。小人求虚名,弃君子之道,做小人勾当。古今中外,为求虚名不择手段,最终身败名裂的例子很多,确实发人深思。

在中世纪的意大利有一个叫塔尔达利亚的数学家,在该国的数学界享有“不可战胜者”的盛誉。他经过自己的苦心钻研,找到了三次方程式的新解法。这时,有个叫卡尔丹诺的人找到了他,声称自己有千万项发明,只有三次方程式对他是不解之谜,并为此而痛苦不堪。善良的塔尔达利亚被卡尔丹诺哄骗了,把自己的新发现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他。几天后,卡尔丹诺却以自己的名义发表了一篇关于三次方程式的新解法的论文,将成果据为已有。他的做法在相当一个时期里欺瞒住了人们,但真相终究还是大白于天下了。今天,卡尔丹诺的名字在数学史上已经成了科学骗子的代名词。

其实卡尔丹诺也并非无能之辈,在自己的领域里也是很有建树的。但,人心不足蛇吞象,欲无止境!为名利而迷住心窍,也可以使一些有才华的“聪明人”变得糊里糊涂,使原来还很清高的文化人变得既不“清”也不“高”,做起连老百姓都不齿的肮脏事情,以致弄巧成拙,美名变成恶名。

求名并无过错,关键是不要死死盯住不放,盯花了眼。那样,必然要走向沽名钓誉、欺世盗名之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与日军在依洛吉岛展开了激战,最后美军获胜,把胜利的旗帜插在了岛上的主峰,心情激动的陆战队员们,在欢呼声中把那面胜利的旗帜撕成碎片分给大家,以作终生的纪念。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场面,后赶来的记者打算把它拍照下来,就找来六名战士重新演出这一幕。其中有一个叫海斯的战士,是一个在战斗中表现极为普通的人,可是由于这张照片的作用,使他在国内得到一个又一个的荣誉。他的形象也开始印在邮票、香皂等上面,家乡也为他塑了雕像。这时他的内心充塞着矛盾:一方面陶醉在赞扬中,一方面又担心真相被揭露,同时自己又总是处在一种内疚、自愧之中。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他每天只好用酒来麻醉自己。终于,在一天夜里,他穿好军装,悄悄地离开了对他充满赞誉的人世。

苏轼有诗曰:“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名利固然使人欣羡,但如若强求不该属于自己的,一旦受之,便如同大山压身,垮掉岂不是早晚的事吗?诚然,人过留名,雁过留声。谁也不想默默无闻地过活一辈子。但是,在求取功名利禄的过程中,我们还是该少一点欲念,多一点超脱,不要过于在意名利的得失。

居里夫人是发现镭的著名科学家,为人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天,居里夫人的一个女友来她家做客,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奖给她的一枚金质奖章,“这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给孩子玩呢?”

居里夫人笑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守着,否则将一事无成。”

通过这则居里夫人的故事,你是否悟到了点儿什么?有谚语云:“名声躲避追求它的人,却去追求躲避它的人。”这是为什么?著名哲学家叔本华回答得很好,“这只因前者过分顺应世俗,而后者能够大胆反抗的缘故。”

现实生活当中,有一部分人,追名逐利,处处钻营,不惜血本地去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以满足自己的一官、一事、一职之贪。

要知道,功名可求不可贪,还是把精力放在干些实事上吧。钱权交易是非常害人的。不如有钱干有钱的事,有权干有权的事。切记不要用钱去谋取权力,也不要用权换取金钱的侵蚀。它于己无益,于社会更是有害。

还是不要太过于顺应世俗,把花费在贪取功名上的精力投放到现实生活当中,踏踏实实走路,老老实实做人,摆脱贪权求荣的束缚,这样才会活得更有意义,人生才会更丰富多彩。

不要掉入完美主义的陷阱

生活中有一种人,内心隐伏着非常强烈的完美意识,不单别人不易察觉,很多时候就连他们自己也不曾意识到。这些人对自己要求很高,做事有极强的责任感,既不能容忍瑕疵,甚至还有意地找自己的过错,事后不是责怪自己这样不好,那样不合理想,就是懊悔自己事前准备不足,忘记了什么。往往是一件事情没有做好,他们忧虑,一件事情做好了,他们又有许多遗憾。在他们看来,任何事情都要做得尽善尽美,没有任何缺点,这样的要求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因为现实中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阻碍。任何事情在想象中都是顺水的船、顺风的帆,似乎可以一蹴而就,似乎可以做得漂漂亮亮的,但是,想象中的东西毕竟只是一个设想,这种设想和实践中所能达到的程度还有一段距离。因而,完美主义者得到的常常是失意的泪水,而不是甜美的成就感。

有一位平时做得不错的玩具制造公司的总经理,总是对自己的工作要求很高,凡事一定要做到完美。虽然他们公司的销售还不错,但离他的高标准却有些差距,他因不能忍受而跳楼自杀。

还有一位软件设计工程师,在编程序时要求自己像写古诗一样把字节写得都一样长,使其看起来有一定的美感和节奏感,结果他日日夜夜地冥思苦想,最后伤透了脑筋还是没有办法解决。

有的家长要求自己的孩子利用所有的时间学习,不能贪玩,他们总是在督促孩子学习,结果孩子很反感,产生了逆反心理,厌学逃学,最后反而使学习成绩下降。

所以,追求完美主义的人应该尽快走出完美主义的陷阱,把自己工作和生活的目标订得适合自己的实际,把自己的方法订得灵活一些,而且最好能有接受失败的心理准备。

完美主义者不仅仅是对自己要求过高,而且对别人也非常的苛刻,因为他们往往不愿意接受自己或他人的弱点和不足,对任何事情非常挑剔。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个渔夫从海里捞到一颗大珍珠,爱不释手。然而,珍珠上面有一个小黑点。渔夫想,如能将小黑点去掉,珍珠将变成无价之宝。于是,他就用刀子把黑点刮掉。可是,刮掉一层,黑点仍在,再刮一层,黑点还在,刮到最后,黑点没了,珍珠也不复存在了。

另有一则故事:从前,有一位满脸愁容的老人,70岁了还没结婚,到处旅行、流浪,似乎在寻找什么东西。

有人问他在找什么?

他说:“我在寻找一个完美的女人,娶她为妻!”

那人就问他说:“你四处旅行,找了那么多年,难道从来没有见到过一个完美的女人吗?”

“有的,我碰到过一个,那是仅有的一个,真是一个完美的女人!”

“那,你为什么不娶她呢?”

老人无奈地说:“可是,她也正在寻找一个完美的男人!”

这两则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往往因坚持完美而错过了一些他们原本可以拥有的东西。生活中是不可能拥有完美的,虽然人们还在到处搜寻。

如果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你最好慢慢改掉这种思维模式,因为“完美”是不存在的。如果你要追求完美你便会对不完美的东西不屑一顾,当你不得不放弃“完美”的时候你就会后悔自己没有抓住以往身边那些并不完美的东西,这常常是人生最痛苦的事情。所以,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面对现实,要从实际出发,不要自己将自己装在套子里面,作茧自缚。完美主义是理想中的最佳状态,所以很多人在做事情的时候总是追求完美,这样的结果常常会使人们丧失很多机会。所以要排除完美主义,如果你要等到所有的条件都具备了以后才动手,那么你便常常抓不住机会。

有些完美主义者为了追求完美,在每做一件事情之前都要尝试众多的方法,而后才开始行动。在动手之后,又发现每一种办法都不尽完美,于是又开始去寻求另外的方法,这样反而做不好事情。其实,很多事情都没有完美的方法,根本不存在“绝对的完美”。追求完美的人,终身都在为无法解决的问题而感到烦恼。

与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相比,完美是一句极具诱惑力的口号,却也很可能是一个漂亮的陷阱,将我们陷进里面的泥塘,我们却以为是席梦思软床。我们就是这样跌进完美所造成的误区里,只不过这种误区常常是以漂亮的面貌出现,以良好的状态开始,然后逐渐被日后的逞强、虚荣所代替。

我们说,什么事情都会有个度,就像水到了100t就会沸腾,到了ocC就会结冰一样,追求完美超过了一定的度,就会形成阻碍发展的桎梏。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何事何物,都不能不可为而强为。不达到想象中的彻底完美便誓不罢休,那就是在和自己较劲,长此以往,心里就有可能系上解不开的疙瘩,而且会系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紧。我们常说的心理疾病,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出现的。这也就是我们在古语中所说的:过犹不及。

在奥林匹克运动中,人们提出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这口号本没有错,但是有的运动员为了快了更快、高了更高、强上加强,追求一种超越一切的完美,最后不惜服用违禁药品,这就和奥林匹克精神背道而驰了。其结果只能是毁了更完美这个美好的愿望,也毁了自己。更高、更快、更强没错,但是,那只是一句口号。任何事情都是有极限的,挑战极限,就是和客观规律过不去,也就是和自己过不去。因服用违禁药品而毁灭自己的运动员,其实与过度追求完美而造成的心理疾病是同一种行为。

另外,有研究表明,完美主义者的处事效能并不比其他人高,他们也并不比其他人更为成功。相反,与周围的人相比,他们往往要承受更多的压力,遭受更多的焦虑感。对于这些仅仅以处事效能和成就来衡量自我价值的完美主义者而言,这一恶性循环将会长久持续下去,并最终会适得其反。

那么,有什么办法来克服它呢?

首先,要认识到订立适合个人的高标准与完美主义倾向之间的差别。订立高标准指的是对成功和切合实际的目标的追求,而完美主义者则往往陷入了设立高得出奇的目标,并且总是受着对失败的惧怕的左右。

其次,学会朝成功的方向去看,而不是事未临头就想到了失败。典型的完美主义者把成功简单地看作“没有失败”,其结果是他们很少从自己所获得成就中体验到一种满足感。

最后,作为一个具有能动性的人,我们的价值绝不能单纯地由所取的成就来决定。自我价值感还受到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我们的人际关系,身体健康程度和长相、精神信仰以及良好与否的心理状态。完美主义者往往偏重其中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

把握现在,活在当下

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生活的。每个人的成长不仅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努力,还取决于本身的生活环境。历史上有的时代人才辈出,群星灿烂,而有的时代则万马齐暗,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社会环境的不同。社会环境是人们成长必不可少的客观条件,是人们成长、发展的土壤。

虽然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一定的时代条件,但是,任何人也不能主观地去选择时代,只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去认识时代为你提供的条件,进而加以改造和利用。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也就是说,每一个人不仅有一个认识环境的任务,还有一个改造环境的任务,要减少压力,离不开这两项任务。

是顺境有利于人的成长发展,还是逆境有利于人的成长发展?有人提出逆境出人才论,并举出屈原、司马迁、孙膑的例子,可谓艰难困苦,玉汝乃成。也有人反驳说:逆境不是窒息了众多的潜在人才的发展吗?于是,又有人提出顺境出人才。

其实,生活的海洋并不平静,人生的道路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立志成才者难免会遇到种种挫折、不幸,如政治上的打击、家庭中的不幸、身体上的病残、心灵上的创伤等。这种恶劣的环境是对每个人的一种沉重打击。但身处逆境而能奋发崛起,是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原因。立志成才的人,要正确对待那么,成功的大门是不会向他敞开的。只有把握住现在,活在当下,脚踏实地地一步步向前,才能最终战胜压力并到达成功的彼岸。

有一位善于解决人生困境的老师,身边聚集了许多慕名而来的弟子。这些弟子,每次有什么疑问来问老师,老师总是说:“要活在当下呀!”

但是,“活在当下”这一简单的答案,无法满足弟子们的要求,他们总是恳求老师给一个更深奥和更详尽的解答。

这时候,老师就会面有难色的说:“好吧!既然如此,等我查一查古代的圣贤是怎么说酌,明天再告诉你们,对于这么深奥的问题,他们一定有很好的答案呀!”

原来,老师有一本大书,记载了古代圣贤最重要的智能,锁在书房最高的柜子里,由于这本书是如此珍贵,他严禁任何弟子靠近。

第二天,等老师翻过那本大书,弟子就会得到一个充满智能的答案。可是,如果有了新的问题。老师又说:“要活在当下呀!”

弟子不满意的时候,老师会再一次翻阅大书,说出一个充满智能的解答。

这样一而再、再而三,一年一年地过去了,日子久了,弟子开始对老师起了质疑:“老师只懂得一句活在当下,这是任何人都知道的事呀!不像古圣先贤,真的充满了智能。”

一个弟子说:“老师自己并没有什么智能,他只知道活在当下!”

另一个弟子说:“老师的智能和我们没有什么差别,差别只是他有一册圣贤的书,如果拥有那本书,我们自己就可以当老师了。”

还有一个弟子说:“这个老师真的太差劲了,我们是来自各地的精英,谁不知道活在当下呢?这句话也轮得到他来说吗?我们想学的是历代圣贤的言论和思想呀!”

在背后议论老师久了,许多弟子都生起了这样的想法:“等到老师死了,我只要抢到那本圣贤书,就可以做老师的继承人,收很多的弟子,为别人解决生命的困境!”

老师渐渐老了,终于要告别人间了,他并没有指定任何的继承人,也没有把圣贤书交给任何的弟子,他只说了一句遗言:“要活在当下呀!”就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老师死后,弟子们不但没有哀伤,反而一拥而上,冲进书房,争夺那锁在最高柜子里的圣贤之书,甚至因为抢夺太激烈,把书柜都打碎了。他们把那本大书撕成好多残篇,才发现那本书根本是空白的,一个字也没有。

只有书的封面有老师的笔迹,写了四个大字“活在当下”。

众弟子们寻求一生的答案,便是老师的那句:“活在当下”,但当他们领悟的时候,老师却已经死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记得在有一期的《艺术人生》中,看到众多青年人的偶像刘德华感叹:“2004年最大的收获:懂得了‘活在当下’。”异曲同工,或许亲身经历了什么,或许亲眼见到了什么,发出如此感慨绝不是闭门造车想象出来的。

每一个人都有所追求,都在追求幸福快乐的生活,在这付出、奋斗的过程中就已经是“活在当下”了,只是潜意识中没有更深的体会。让快乐或痛苦匆匆而过,没来得及慢慢品味就让一天天像山涧水一样流逝,快乐时,如果用物理学的名词来说,就是势能大一些,水流快一点,发出的响声也更清脆轻快,时间过得如此之快;痛苦时,排水的势能小而觉得难过极了,发出的响声也是闷闷之音,每一分钟都是钻心的痛楚。

对自己的生活要珍惜,对自己的生命要仰视和敬畏,就像登山人对珠穆朗玛峰的敬畏一样,不要用征服的字眼,要用感恩的心情来攀登。

知足者常乐

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哪个人不愿自己生活得快乐?有人说人生来就是痛苦的,哪有快乐可言?很少有人生来就是快乐的,要不入一出生,发出的第一声是哭声呢!正因为人生多痛苦,所以追求快乐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一个方面!人生活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呢?可以说归根到底是为了“快乐”二字。成功的事业、富足的家产、自我价值的实现……都是为了最终的快乐。

快乐的反面是痛苦。痛苦何来呢?人生来就是要追求快乐,生来便具有各种欲望。这些需要和欲望应该是得到满足的,而一旦得不到满足,即理想和现实之间出现差距时,人的需要便产生了匮乏,也产生了痛苦。而人越是痛苦,才越觉得快乐的可贵,才会拼命地去追求快乐。当他得到了新的快乐时,新的痛苦又产生了,这样痛苦是没有止境的,因为人的欲望更是无止境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应该说不去追求快乐了呢?不,快乐是能追求到的,尽管人的欲望无穷,只要我们能知足,便能常乐。

江苏华西村的掌门人吴仁宝,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自从他接管华西村之后,华西村在全国率先成为“电话村”、“彩电村”、“冰箱村”、“管道煤气村”、“空调村”、“别墅村”、“轿车村”。当地村民给他的评价是“身体过硬、思想过硬、作风过硬,华西人离不开他”。多年来,吴仁宝恪守“不领全村最高工资、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拿高额奖金”的“三不”原则,就连华西镇人民政府每年批准他拿肋万一100万元奖金,他也分文不取。吴仁宝对此的解释是:“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这句话体现了吴仁宝事业成功后的博大胸怀和“身外物,不奢恋”的知足心态。

如吴仁宝者,何来痛苦?因此知足者通常能认识到无止境的欲望和痛苦,于是就干脆压抑一些无法实现的欲望,这样虽然看起来比较残忍,但它却减少了更多的痛苦。在能实现的欲望之内,你拼命为之奋斗,一旦得到了自己的所求,快乐便油然而生,每上进一个台阶,快乐的程度也会上进一个台阶。

欲望本无止境,人追求高一点的生活目标,为之奔波忙碌,这在人生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但生活所能提供给的用来以满足欲望的却总是有限的。在人的现实生活中,“足”是相对的、暂时的,而“不足”则是绝对的、永恒的。假如一个人处处以“足”为目标不懈追求,那么他所得到的结果将是永远的不足;如果一个人以“不足”为生活的事实予以理解和接纳,那么他对生活的感受反倒处处是足的。

每每谈起知足,人们总以为那是人的惰性流露,其实不然。知足,来自于一种快乐的处事心态,它源于内在精神世界的充实丰富以及应付人生世事的自如圆熟。

在现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每个人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奔走忙碌,丝毫不敢有所懈怠,这是很正常的。于是,我们攀比,希望在各个方面都超过自己周围的人,当超过了自己周围的人,我们还想再超过其他更远的人,我们还想样样争第一,却从不静下心来想一想,一个人以有限的精力能实现他所有的梦吗?不可能,注定了他的大多数梦是会化为泡影的。盲目的攀比,其结果只能使自己更加痛苦,而仍一无所得。我们应该拥有自我,去安静地生活,干自己该干的事情,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在自己的范围内寻找有意义的事情,去和对手竞争,一步一步向高的阶层攀登。这样,我们便能在人生的每一步成长的过程中,留下自我实现和成长的足迹,同时也会体会到自我奋斗的快乐!

同类推荐
  • 一分钟经理人:时间管理

    一分钟经理人:时间管理

    《一分钟经理人》系列丛书言简意赅但是意义深远,它综合了现实生活中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方法简单而行之有效。用故事的形式来阐释管理学,来解答困惑,并且提出了一些管理方式,具有普遍的意义;本书中所提出的问题是日常性的,也许我们每天都会遇到,而提出的解答方式和观点也是常识性的,但往往也是最容易被我们所忽略的。知识和经验是十分宝贵的。前人有过的错误,可以不必再犯;前人成功的案例,则可以作为参考。我们编译本书希望它启迪人们的智慧,提高人们驾驭生活和工作的能力。
  • 事半功倍的生活法则:懒人非常成功的14个秘密

    事半功倍的生活法则:懒人非常成功的14个秘密

    无数人证明了这一点,努力工作并不能如预期的那样给自己带来快乐,勤劳也并不一定能为自己带来想象中的,生活。或许,有的人通过勤劳得到了相应的回报,但虽有所成,却郁郁寡欢,不断陷入人生的困境。也许你一直在努力工作,而且坚信勤奋会有回报,这无可厚非,但你是否更成该考虑减少无谓遗精力、时间的浪费,用高效的工作方法来获取最大的成功呢?打开本书,你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 微心术

    微心术

    本书是哈里·巴尔肯潜心多年的权威之作,结合了他多年的咨询实战经验以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教你在性格分析的基础上,了解人们的个性特征、兴趣趋向和职业趋向。作者将带你走进人类潜意识深处,解析人类最细微的身体语言信号,让你瞬间读懂对方最真实的想法,弄清其内心意图,掌控人际交往技巧。
  • 最伟大的励志书

    最伟大的励志书

    本书是成功学大师们的呕心之作,都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曾改变了无数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被誉为走向成功的必修课。它们全面阐述了成功的素质和技巧,为无数人指明了成功的方向。这本书将会给所有热爱和喜欢读书的朋友带来智慧、勇气、信心和快乐,帮助大家登上成功的巅峰。
  •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主要内容:成功正如大海对岸的一座“金山”,如果想拥有它,唯有用顽强不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来磨炼自己,在成长中掌握横渡大海的本领,最终才能如愿以偿。否则不是淹死在大海,就是遥不可及,空想一场……,唯有成长了,成功才能水到渠成。
热门推荐
  • 同爱诛灭季

    同爱诛灭季

    爱情,无关性别,无关年龄,只是刚好在她的世界里遇上了她,只是恰好在她的世界她成为了唯一。林悸永远是一袭黑色,用近乎病态的思维诠释着本该不属于她的生活,那些暴躁的岁月,那些令人心疼的行为,那种与世隔绝的狭隘心理,习惯被人背道的情感,习惯被人误解的感受。当现实来的太赤裸,双方确要不及余力的挥开对方握紧的手。云习珊笑着说:其实,从一开始我们就不可能。林悸说:我知道啊,你不爱我,可是,至少让我感受了那以为可能的知觉。当一切回到最初,数着脚丫,一步、两步、三步……我从没恨过谁,只是很厌烦既然决定让我爱上你,亲爱的,为什么不让我爱到最后?其实,我没你想的那么快乐,只是学会了演戏,把悲伤地戏份演绎成幸福,伪装的时刻,我甚至忘了自己那可悲的自尊。爱情就像飙车,都预想着越快越好,但是,当爱像刹车一样失灵,却只能车损人亡。
  • 奶爸的逆袭之旅

    奶爸的逆袭之旅

    残废变强者的逆袭之旅,从第几层变成人上人
  • 哈尔罗杰历险记:追踪食人狮

    哈尔罗杰历险记:追踪食人狮

    以哈尔和罗杰两兄弟为贯穿整套丛书的主人公,每本书讲述一次探险活动。普赖斯塑造了哈尔、罗杰这两位勇敢机智的少年英雄形象。他希望青少年都能成为哈尔、罗杰那样的人:学识渊博,体魄健壮,正直、勇敢,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 灵异末日

    灵异末日

    一场梦幻而诡异的腥风血雨,为世界末日拉开了序幕。从地狱爬来的狰狞修罗,一步步逼近过来……面对丧尸的突袭,冤魂的归来,人性的考验,在化身决斗场的世界中,我们,能活下来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钓鱼岛特区风云录

    钓鱼岛特区风云录

    异时空21世纪,钓鱼岛特区经“填海造陆”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帮会林立、宗教种族冲突不断,反华势力嚣张,大陆某军区步兵团兵痞牛少雄奉命潜入特区,实施“以黑制黑”的“黑色大纛”行动,在三个美女警察、军人的帮助下,逐步在特区黑帮街打下一片天地,多次配合大陆军方出色的完成了军事任务……
  • 火焰战刀花香:宁夏之书

    火焰战刀花香:宁夏之书

    本书从史、地、人、文四个方面架构宁夏的人文面貌、历史脉络以及文化地理,展示了宁夏大地上的历史人文风情。
  • 77天,汶川大地震亲历记

    77天,汶川大地震亲历记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一股相当于251颗原子弹的能量从莲花心沟地下约19公里处汹涌而出。仅6秒,超过300万方的固体物质横扫了方圆2.5公里,扑向近在咫尺的映秀镇……
  • 末世之女王大人要逆天

    末世之女王大人要逆天

    【甜宠文,爽文】云清染,异能杀手,在杀手组织混的风生水起;墨言,霸道总裁,却有不一样的身份。两人相遇,又是怎样的风华?末世来临:异能初现,天下变;容貌倾城,倾人心!这个腹黑的男人,我收了!
  • 司太太你已婚

    司太太你已婚

    “司太太,你已经结婚了。”安云兮柳眉一挑,似笑非笑的看着某人,“所以?”“所以你不能在外面拈花惹草,不许对别的男人笑,不许跟别的男人单独吃饭……”**司穆廷,首城司家的准继承人,外表俊美,性格冷漠,实力强大,有多少名门千金想要嫁给他,他都不屑一顾。可就是这样的他,居然被爆出已经结婚,对象还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村姑!一众名门千金:“不,我们不同意!”受到质疑,司穆廷抱着小妻子,冷漠回应:“我娶谁,需要你们同意?”所有人都觉得他们不般配,可司穆廷又说:“配不配,我说了算,况且,我觉得是我配不上她。”发现司穆廷这边说不动,那些人就把目标移向安云兮。面对别人的质疑,安云兮想了想,决定回去就跟老公告状,说谁谁又挑拨他们感情。就这样,所有人都知道司穆廷的小妻子是个爱告状的,偏偏司穆廷又是个宠的,那些在云倾面前搬弄是非的人没一个有好下场。一众名门千金咬牙切齿,却不敢再去安云兮面前搬弄是非。(不要被简介骗了,女主不是娇弱的小花,而是一朵食人花。双洁,双强,互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