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58400000022

第22章 文韬武略治世能臣——曹操传(1)

曹操(155~220),是东汉末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姓曹,名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是汉朝相国曹参的后代。其父曹嵩,官至太尉。曹操封魏王。谥号武王。曹操文韬武略杰出,才干非凡,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对东汉末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变革和文化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打黄巾攻董卓

《曹瞒传》里说,曹操又名吉利,小字阿瞒。所以曹操也被称为曹阿瞒或者曹瞒。曹操的父亲叫曹嵩(字巨高),做过中常侍(太监)曹腾(字季兴)的养子,曹腾的父亲叫曹节(也有人认为叫曹萌。字符伟)。《曹瞒传》和《世语》中说,曹嵩本姓夏侯,是夏侯憞的叔父。不过这种说法并不可靠,虽然陈寿在《三国志》中比较暧昧地将诸夏侯、诸曹放在一起列传,但是《三国志》中却也详细交代了曹家和夏侯家后人通婚的情况。按照古人同姓不通婚的原则,曹嵩本姓夏侯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曹嵩到底姓什么?陈寿说他“莫能审其生出本末”。

曹操少年时机警,有权术谋略,而且以侠义自任,放纵不羁,不修养品行。学业,所以社会上的人尚未认识他的卓越才能,只有梁国的桥玄、南阳郡的何偶看重他。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要动乱,不是闻名于世的杰出人才是不能拯救的,能够安定天下的人,大概是你吧!”熹平三年(174),二十岁的曹操,被荐举为孝廉,做了郎官,出任洛阳北部尉,步入了仕途。后调升顿丘县令,征召任命为议郎。

中平元年春二月,钜鹿人张角发动三十六万人在全国各地进行农民起义。起义军声势浩大,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席卷各地。因起义军以头裹黄巾为标志,史称黄巾起义。汉灵帝大惊,命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儁率步骑四万余人重点进攻颍川黄巾军,曹操也被封为骑都尉协同作战。曹操与皇甫嵩、朱儁合兵作战,击退敌军。不久张角病死,被开棺戮尸,其弟张梁也战死,黄巾起义宣告失败,曹操以军功升迁为济南相。济南是青州治下的一个郡国。由于天子封了子孙在济南国为王,所以济南不称郡而称为国。济南相就是济南国的国相,当时王公是不能直接过问属国事务的,必须由中央任命的国相来管理属国,国相的地位和太守大致相当。曹操在担任济南相的时候还是颇有一番政绩的:济南国有十余县,很多官员都依附贵戚,狼狈为奸、贪赃枉法,前任的国相都因为畏权不敢举奏。曹操上任后,立即整顿吏治,上奏将其中八县的长官免职。以前,城阳景王刘章曾经有功于汉,在他的属国有人为他立祠,青州其他郡国也纷纷效仿,其中济南国立的祠最多,大约有六百余。商人和官员崇尚祭祀,奢侈之风蔓延,而人民生活却很贫困。曹操到任后,破坏祠屋,严厉禁止这样奸邪、鬼神的风气,使人民安居乐业。曹操在担任济南相之后转为东郡太守,可他没有去上任,称病还乡。

孝灵皇帝中平五年,冀州刺史王芬、前太傅陈藩的儿子逸、平原术士襄楷、南阳人许攸、沛国人周旌等人联合了一些豪杰,计划假称黑山贼攻破了一些城池,要求起兵讨伐,趁皇帝北巡河间的时候起兵谋反,废掉汉灵帝,立合肥侯,杀尽宦官。他们把这件事情知会曹操,曹操说:废立的事情对全天下来说是有影响的,古人中有能力行废立之事的,也只有伊尹和霍光二人。而此二人都是心怀忠诚,居于宰辅的高位,手中握有权利,且顺从众意才得以成功的。现在你们这些人只是考虑了前面这些轻率的行动,却没有看到当今行事的困难。然而世事造化是无常的,你们的计划必会失败,这是很危险的。后来王芬等人果然事败。

金城人边章、韩遂杀了刺史、郡守,进行叛乱,部众十多万人,天下骚乱、动荡。征召曹操做典军校尉。恰逢灵帝逝世,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何进和袁绍策划诛杀宦官,太后不听从,何进就召来董卓,想利用他来胁迫太后,董卓未到达而何进被杀了。董卓到后,废黜少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刘协。董卓上表推荐曹操做骁骑校尉,打算跟他商议国事。曹操于是改名换姓,从小路向东回乡。出了虎牢关,经过中牟县,被亭长怀疑,逮到县里。县城中有人暗中认出他,替他求情,得以释放。董卓终于杀了太后和弘农王。曹操到了陈留,散发家财,纠集义兵,准备凭借这支队伍来诛杀董卓。冬季十二月,开始在己吾起兵,这一年是中平六年。

初平元年春季正月,后将军袁木、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胄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都起兵,各有数万人,推举袁绍做盟主。曹操代理奋武将军。

董卓听到义兵起事,就逼迫天子迁都长安。董卓留守洛阳,于是焚烧了宫殿。这时,袁绍驻扎在河内,张邈、刘岱、桥瑁,袁遗驻扎在酸枣,袁术驻扎在南阳,孔伷驻扎在颖州,韩复在邺城。董卓兵力强大,袁绍等没有人敢领先进军。曹操道:“发动义兵来讨伐逞凶作乱的人,大军已经集合,各位还迟疑什么?假使董卓听到崤山以东的义兵起事,倚仗朝廷的重威,占据二周的险隘,向东进军来控制天下;即使他的行为违背道义,也能够成为祸害。如今焚烧了宫殿,劫持天子迁都,海内百姓震动,不知道归附谁,这是天灭亡他的时候啊,打一仗就可以使天下安定了,不可以丧失时机啊。”于是率兵向西,准备占据成皋,张邈派部将卫兹分兵跟随曹操。抵达荥阳的汁水,碰上董卓的部将徐荣,交战失利,士兵死伤很多。曹操被流箭射中,所骑的马也受了伤,堂弟曹洪把马让给曹操,得以乘夜逃脱,徐荣见到曹操所率领的士兵虽然少,却奋战一整天,认为酸枣不容易攻下,也就率兵撤回。

曹操回到酸枣,各路军队十多万士兵,天天摆酒盛会,不考虑进取。曹操责备他们,乘机献计说:“请各位听从我的计策,让勃海海太守袁绍率领河内的军队进逼孟津,酸枣的各位将领防守成皋,占据敖仓,封锁轩辕和太谷,完全控制它的险要地方。让袁术军率南阳的军队进驻丹水、析县,进入武关,以震撼三辅;所有的军队都构筑高深的壁垒,不跟敌军作战,多布置疑兵,显示天下的形势,以正义诛伐叛逆,是可以很快平定的,如今军队依据正义而行动,却抱着犹疑的态度而不前进,使天下的人失望。我私下替各位感到羞耻。”张邈等人不接受这个意见。

曹操士兵少,就和夏侯惇等人到扬州招募士兵,扬州刺史陈温、丹阳太守周听送给士兵四千多人。回到龙亢县,士兵大多叛逃了。到了铚县、建平县,又收集士兵,得到一千多人,进驻河内。

袁绍和韩馥策划立幽州牧刘虞做皇帝,曹操抵制这样做。袁绍又曾经获得一方玉印,在曹操座中举着朝向他的手臂,曹操由此耻笑并且厌恶他。

初平二年,黑山贼于毒、白绕、眭固等人率领十万余人攻打冀州的魏郡、兖州的东郡等地,刚上任的东郡太守王肱抵挡不住。曹操引兵到东郡来救援,在濮阳城(东郡郡治)击溃了白绕。袁绍就上表朝廷,推荐曹操接替王肱担任了东郡太守,移治东武阳。

从表面上看,袁绍只是上表推荐曹操担任东郡太守,朝廷似乎并没有批复。其实在那个群雄割据的时代,皇帝连自己都顾不了,哪还管得了这些军阀当不当官的事呢?一般地,只要有人推荐你当什么,你就是什么了,根本不用等朝廷回复,上表朝廷只是象征性地表示一下尊重而已。比如袁术推荐孙坚做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孙坚从此就认真地做起了这个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甚至他的儿子们还“主动”地去世袭了这个爵位,孙家的掌门人从此就叫孙破虏了。

在曹操平定民变的时候,讨伐董卓的联军盟主袁绍先生也没有闲着,他跑去吞并了自己的上级兼盟友──冀州牧韩馥的地盘。这件事情是这样的,韩馥在安平屯兵的时候,和幽州牧刘虞的部将、奋武将军蓟侯公孙瓒(字伯珪)有一些军事上的冲突,韩馥被公孙瓒击败。公孙瓒趁着联军讨董的机会,也打着联军的旗号,进了冀州,攻城略地。韩馥本是一介文人,一下子就急得不知所措。这个时候来了两个“好好先生”给韩馥出主意,他们说公孙瓒的部队很骁勇,韩馥必定抵挡不住,不如请袁绍来冀州主政。让我们看看给韩先生出主意的这两个人都是谁──陈留高干、颍川荀谌。这个高干是袁绍的外甥,这个荀谌是袁绍的幕僚。这是很明显地一个引狼入室的凶招,可是韩馥先生却照单收下了。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以及从事赵浮、程奂等都不赞成这样的决定,可是老实的韩先生却说自己的才干确实不如袁绍,愿意把这个冀州牧的位置让给袁绍来做。

初平三年春,黑山贼于毒等人趁曹操屯兵顿丘的时候袭击兵力空虚的东武阳。曹操并没有回师东武阳,而是引军向西进入山区,攻打黑山贼的大本营。很多将领都不理解,曹操说:昔日孙膑为了救赵国而围了魏国的都城大梁,耿弇为了赶走西安(今山东桓台东)的敌人而去攻打临淄。如果敌人听到我们西进的消息而撤兵,东武阳的危险自会解除;如果他们不撤兵,我们也能攻破他们的大本营,而他们也无法占领东武阳。

于毒听说曹操要袭击自己的大本营的消息,果然放弃攻打东武阳,撤兵返回。曹操引军中途截击黑山贼眭固的军队,大破敌军。这时,本已归化的南匈奴单于之子于夫罗,趁着天下大乱的机会,与白波军一起攻破了太原、河内,成为一股流寇势力。曹操引军攻打,在内黄大破于夫罗部。

青州黄巾军余部号称百万之众攻入兖州,杀死任城相郑遂,又窜入东平郡。兖州刺史刘岱(字公山)想出兵剿灭他们,鲍信劝谏道:现在敌人有百万之众,老百姓们都很惶恐,士兵也没有斗志,与他们交战是无法匹敌的。我发现现在敌人是乌合之众,部队又没有辎重,只是靠四处抢掠维持,现在我们让把部队养精蓄锐,先固守城池。敌人欲战不得,欲攻不能,他们的士气就会下降,军心就会涣散。然后我们再选精锐的部队攻击他们的要害,就可以破敌了。刘岱并没有听从鲍信的计策,而是领兵出战,果然战败被杀。

这时兖州无主,陈宫劝说曹操到兖州来主事,让曹操以兖州为基地成大业。陈宫又对州中官员说:今天下分裂而州无主;曹东郡,命世之才也,若迎以牧州,必宁生民。鲍信等也很赞同,于是去东郡把曹操迎来接任兖州牧。

曹操率军剿灭黄巾,在寿张城东边遭遇敌军。曹操引兵千余人巡视战场的时候到了黄巾兵的营盘,曹操与战不利,损失数百人,撤退回营,黄巾军趁势追击。黄巾兵多,而且凶悍,曹操兵少,且多为新兵,见到大队的黄巾兵追来,士卒都很害怕。为了鼓舞士气,曹操亲自披甲上阵,巡视营盘、明令赏罚,于是士气大振,奋勇击退了黄巾军。可是鲍信却在这次战斗中阵亡了,曹操很是伤感,悬赏重金想求得鲍信的尸骨,可是没有成功。曹操就派人照着鲍信的模样刻了木雕,哭着祭奠鲍信。

黄巾军给曹操发来书函,说汉朝的气数已尽,应该是黄巾的天下了,这是天地的运势,不是靠你一个人的才干所能挽救的。曹操大怒,决定与之死战。于是设下埋伏,昼夜会战,大破敌军。这年冬天,曹操追击黄巾军一直到了济北国,黄巾军走投无路,就来乞降。曹操接受了投降,收得降卒三十多万人以及老百姓一百余万,曹操选其中精壮青年留下,编为青州兵,将其余的解散。

在曹操忙不迭地讨伐叛军的时候,京城那边也发生了不少事情。到了长安的董卓比他以前在洛阳的时候更加嚣张,更加胡作非为。他自己给自己封了一个比三公还要大的官职,叫太师,成了东汉当权者中的第一人。他还觉得这些不够,就自称“尚父”,以姜子牙自居,出门时乘青盖金华车,爪画两轓,号曰竿摩车,让百官,甚至包括公卿看到他的车都要跪拜行礼,而他则不还礼。他还把掌握军权的官职爵位都封给了自己的亲信。在长安城外,他修建了一座新城,城墙比长安还要高,称为湄坞,在那里囤积了三十年都吃不完的粮草。董卓又推行法令,改大钱为小钱,从中牟利,一时间一斛米价涨到数十万,民不聊生。

董卓好杀,生性残忍,他制造和一些苛刻的法令,使冤死的人不计其数。有一次,他在家里大摆宴席,在酒桌上,董卓叫人带来一个北地的叛兵,先割他的舌头,又挖眼睛,再砍手足,宴席上的人看得浑身颤栗,而董卓则继续喝酒言欢。

初平三年四月,司徒王允、尚书仆射士孙瑞、卓将吕布谋划刺杀。正好,汉献帝大病刚好,在未央殿大会群臣。吕布派同乡骑都尉李肃等,带亲兵十余人,化装成卫士守在掖门。吕布拿着诛杀董卓的诏书。董卓到时,李肃等人上前刺杀。董卓惊呼:吕布何在?吕布说“有诏”,杀死了董卓,将其灭了三族。长安城的百姓听说了这件事情都很高兴,载歌载舞。

关于这件事情,《三国演义》及一些民间传说说了一些美丽的故事,比如《凤仪亭》、《连环计》等等,不过史料里没有详细的记载。能让吕布杀董卓,王允等人应该给了吕布好处,有可能是色诱,也有可能是利诱。至于色诱吕布的那位是谁,历史上并没有正式记载。不过“貂禅”是汉朝宫内女官的官名,王允的家里是不可能有“貂禅”这样的丫鬟的。

董卓虽然被杀死了,但是京城的太平日子还远没有到来。

当时董卓的女婿牛辅屯兵在陕西,因被手下出卖而被杀。刘辅死后,他的手下的几个校尉李傕、郭汜、张济都很恐慌,害怕朝廷惩罚他们。于是他们向长安暗示,如果可以赦免他们,他们愿意带兵归降。可是当时主理朝政的司徒王允是一个不通变更的强硬分子,他认为此三人是董卓余孽,不可以被赦免。于是李傕、郭汜、张济三人采用了贾诩(字文和)的点子,在长安以西的雍、凉两等地收集军马,途中又遇到了董卓的旧部樊稠、李蒙、王方等人,于是他们和兵一处,攻打长安。长安在被围了十天之后,终于被攻破,吕布逃跑了,准备去投奔袁术,而王允不肯逃,要与朝廷共存亡,他被李、郭等人抓住了。城破之后,李、郭等人使兵掠城。他们将王允全家杀死弃市,其他参与谋害董卓的人也未能幸免。甚至因为王允、吕布、李肃等人是并州人的缘故,他们杀了一大批并州人。

杀人报仇之后,这几位爷迫使朝廷让他们做了将军──李傕做了车骑将军,郭汜做了后将军,樊稠做了右将军。他们三位把长安城分为三个防区,各管一区,而他们的士兵都是目无法纪的,把京城百姓都当成被他们征服的奴隶。而张济的实力比不上他们三位,就做了骠骑将军,离开长安,屯兵弘农。

不久,李傕为了争权,杀死了樊稠。郭汜害怕成樊稠第二,整天提心吊胆,最终还是与李傕刀兵相见。他们在长安一带打来打去,一直打到了兴平二年。由于董卓先前的暴政,长安城的百姓本来就很困苦,与关东的州郡早已没有贸易联系。这两位一打就是几年,长安的物资更是稀缺,物价飞涨麦子的价钱都涨到了两千万钱一斛。《后汉书》里提到长安“人相食啖,白骨委积,臭秽满路”。

同类推荐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马克思恩格斯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马克思恩格斯

    知民、翟迎春编著的《马克思恩格斯》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克思、恩格斯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欧阳修:醉醒两亭台,浮沉一青山

    欧阳修:醉醒两亭台,浮沉一青山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欧阳修是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本书以欧阳修的生平为缠绕,点缀北宋烟雨,在迷丽中寻找欧阳文忠。既有文坛登攀,又有仕途浮沉,交错之间是人生的纠葛,是社会的繁琐,更是一个朝代的背影。文之德,官之品,以旗帜的方式漫卷那朝江山。总以为可以权柄之巅呼风唤雨,扶佐朝廷,润泽万众苍生。以伯乐之眼,提携俊才,不让明珠遗荒野。
  • 天纵之圣孔子

    天纵之圣孔子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本套作品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最具有代表性的名人,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探知他们的人生追求,感悟他们的思想力量,会使我们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生的关键,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生命更有意义。
  • 玉琳国师传

    玉琳国师传

    本书是星云大师佛教人物传记系列中的一本,以平实的语言,细腻的描述,讲述了玉琳国师坎坷而极富传奇的一生经历。
  • 左宗棠传

    左宗棠传

    《左宗棠传》是国内首部原版引进的由西方学者撰写的左宗棠传记!终生不败的谋略全解,大器晚成的悲喜人生!智慧与杀伐、谋略与权术,中央帝国最后的不败大将!
热门推荐
  • 隐世王者之席爷拐回家

    隐世王者之席爷拐回家

    【重生,爽文,独宠,双强】她,清冷孤傲,一张银色面具令无数人闻风丧胆,无人知道她来自哪里,J便是她的代名。她,懦弱胆小,一头刘海一副黑框眼镜令绝色掩盖,自小被收养,可惜养母恶毒妹妹白莲。一场意外的重生,当她成为她,风华重现。这一世,她是高深莫测的九公子,亦是医毒双绝的鬼医,更是神秘集团M的幕后董事长。他,矜贵冷漠,手段狠厉,浑身散发出冷冽的气息,三尺之内无人敢靠近。当冷漠的他遇上了孤傲的她,又会产生怎样的火花?世人皆知席爷独宠一女子,认为女子红颜祸水配不上他。可当她的身份一层层被揭开,众人惊叹原来这才是真正的大佬。Ps:女主一直比较腹黑,只不过外人看起来有点高冷,至于男主,妥妥的妻奴
  • 神崇

    神崇

    帝者邦畿千里,惟民所止。仙者生死白骨,一怒千里。南国一少年自贫难中走出,一步一步的走向了那块掩盖真相的红色遮羞布。
  • 何为安清

    何为安清

    她本是骄傲人儿,却甘愿为妾。“清儿,今生只许你一人唤我玉”“安安呢,为夫错了”——“对于赵琰枫我要光明正大和你争”“我何安不是小人”——“玉,何安也唤了,那我便不要了”“何安,自此以后,我奔赴这宫外的山海星河,你与他在这华贵的皇宫里朝朝暮暮”——终是玉负清,爱了安。终是安如愿,欢余生。终是清归云,逍遥间。
  • 大宋圣婿

    大宋圣婿

    他是一个王牌特工,穿越之后,竟然成了卑贱的赘婿,本以为来到的是靖康之耻前的北宋,却发现现实中充满了土木堡之战之后的明朝影子。他刚刚立下不世军功,却被写着瘦金体的皇帝打压,他想逃脱家族的束缚,却发现自己成了「红楼」四王八公集团的一份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非正常特工

    非正常特工

    古正从一间疯人院里清醒过来,却发现自己的身份成了一个谜团:他可能是BATF(烟草和枪支爆炸物管理局)的一级秘密特工,正在执行一个追查地下军火库的任务,但种种迹象表明,他更有可能是正在被BATF追查的那个地下军火商人。为了查明真相,他和一个伙夫基友,一个和他一起从疯人院里逃出来的精神病患者一道,踏上了一场阴差阳错的特工之旅。提醒:本书是非典型特工文,请勿强行代入,否则会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想要俘获他的心

    想要俘获他的心

    她有一个救命恩人,多金帅气有才华,实乃完美婚配人选,她决定了,一定要俘获救命恩人的心!
  • 现实日杂

    现实日杂

    日常随记,对于自己日常灵感的收集,将其转换为文字以以此来与读者分享。
  • 已婚男的肆意人生

    已婚男的肆意人生

    我,男,已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生病了。医生说我是抑郁症,别人都叫我神经病。他们是对的,我的确是个神经病。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