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疑惑
在美国华盛顿宽阔的绿茵大道旁,伫立着一座有三个券顶的展览馆,这就是美国弗利尔艺术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以收藏的中国青铜器而闻名。灯光下,这些古老的青铜器貘尊(美国弗利尔艺术博物馆藏)彷佛都被赋予了生命。展览大厅中各式各样造型的青铜器总是能吸引住参观者的目光。这里有像猫头鹰一样的鸮(音消)尊、有虎形装饰的铜镈(音博)、不知名的兽型觥,还有大兽驮着小兽的兽型尊等等。这里最有意思的当属兽型尊旁边摆放着的一件号称“五不像”的青铜酒尊。远处看,这件青铜酒尊体态丰满,既像一只绵羊又像一只猪。走近一看,这个不知名的动物又长了一对大象那样的蒲扇耳朵,两只小眼睛又如同犀牛一般炯炯有神,而且,这家伙还长了一个穿山甲的长吻。这种聚合了五种动物形象的青铜器人称“五不像”。这件令整个美国弗利尔艺术博物馆都费解的物件到底是什么呢?
猜猜它是谁
博物馆的专家说,这件中国西周时期的盛酒器,器体中空,背部开方口,口上原应有盖,但可惜的是已经遗失了。原本这件青铜器的定名是很令他们困惑的,但是,后来在中国国内也出土了一件相同的器物。幸运的是,这件器物上还完好地保存了器盖。经过中国专家的研究,他们一致认为这件青铜器应该命名为“貘尊”。
为什么专家们这样肯定的认为它应该叫“貘尊”呢?事情还要从30年前说起。1974至1975年间,在陕西省宝鸡市西周早期茹家庄2号墓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器,这件青铜器和美国弗利尔艺术博物馆的那件五不像一样,形状似羊非羊,似猪非猪。考古学家对这件青铜器究竟该如何命名一直把握不准,初时因观其似羊,故起名“羊尊”,并一直延续这个称谓。直到1993年春,时任上海博物馆馆长的中国著名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到陕西宝鸡考察,认为这个奇怪的青铜器应该命名为“貘尊”才对。原来,知识渊博的马承源馆长早年间曾经见过同样的器物。那这个“貘”究竟是个什么?
吉祥的“食铁兽”
传说,中国西周时期的人们认定“貘”是一种神兽。因为人们发现一种奇怪的动物喜欢舔食铜铁,所以也将它成为“食铁兽”。传说中的貘长相奇特,甚至有些丑陋,但是古人常把它们当做一种吉祥的象征,雕刻在屏风、廊柱上,或者绣在枕头上,用以驱鬼除邪,还有的人把它们当做守墓兽,做成雕像或是刻在墓穴的墙壁上,以防止亲人的亡灵被恶魔带走。
马来貘 这样说来,貘这种动物还真的是很奇特。那么,这种动物真的存在吗?中国古代的人们真的见过这种动物吗?难道它像龙或麒麟那样,是中国古代人臆想出来的神兽吗?
其实,貘这种动物的确存在,并不是人们想象中虚幻的动物。而且,它也并非舔食青铜铁器,而是一种食草的动物。
貘主要分布在亚洲和美洲,栖息在热带密林多水处,喜欢游泳。但是,现存数量十分的稀少。收藏在美国弗利尔艺术博物馆的中国古代貘尊的原型酷似一种生活在马来西亚、印尼苏门答腊以及泰国等地的马来貘。这种貘体型高大,体态丰满,尾巴很短,鼻子向前突出很长,而且还能够自由伸缩。现在,我们可以肯定世上果真有貘这种动物,那么,这种动物是否在中国甚至是中国北方地区生存过呢?
回到古代去寻找
早在中国汉代《尔雅·释兽》中就有对貘的相关记载:貘是《尔雅》一种像白豹又似熊,能舔食铜、铁和竹骨的动物。唐代诗人白居易还写有《貘屏赞》一诗。诗中说道:“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于南方山谷中。”
由此看来,貘的外形在中国古代众说纷纭,也就为貘留下了“五不像”的绰号。可是,发展到近代,我们似乎很难在中华大地上见到貘了。难道这寄托了中国古代人民精神信仰的瑞兽就这样消失了吗?
中国著名的科学家、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曾经写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象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其中提到,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间,中国黄河下游和长江下游各地的月平均气温以及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出两摄氏度左右。据此推断,商周时期,陕西、河南、湖北一带比较炎热潮湿,森林茂密,水草丰美,自然环境适合热带动物生活,只有在那种条件下,貘才有可能生存下来。
隔海相望的渊源
陕西青铜器貘尊的出土,和美国展出的中国青铜器貘尊,又都再次向人们证明了,中国古人并没有凭空捏造出貘的样子,而是在几千年前,古老的中华大地上,的确活跃着貘的身影。据考证,这件珍藏在美国弗利尔艺术博物馆的貘尊,极有可能出土于中国河南省境内的安阳市一带。制作时间大致为商周晚期。但是,有关这件青铜器国宝背后的传奇经历至今还是一个谜团。
如今,当外国游客在展柜前驻足观赏时,他们难以想象,早在几千年前,中国人就已经将身边动物的模样融入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用品当中,并创作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美国弗利尔艺术博物馆中,一件件造型奇特的青铜器珍宝,把人们带回到了几千年前神秘的东方古国。
貘尊(美国弗利尔艺术博物馆藏)貘尊
“年代”商周晚期(公元前11世纪)
“规格”通高18.6,通长30.8,腹深9.7厘米,重3.25公斤。
“出土年份”1974至1975年间
“现藏地”美国弗利尔艺术博物馆相关链接
陕西省宝鸡市西周早期茹家庄2号墓出土的貘尊中国出土的貘尊
“年代”西周中期前段
“规格”通高18.6,通长30.8,腹深9.7厘米,重3.25公斤。
整体作马来貘形。貘首一付大圆耳,一对双环目,额顶饰一棱形。长嘴突出,前顶微凹作流,后部尾巴作垫。体躯肥厚,四足粗短,背上开口,口上有盖。盖钮铸一立虎,盖后和器身铸有小环,8形链使器盖相连,可以启闭,不相脱离。后臀和前胛饰有双体凤鸟组成的圆花纹,盖内铸有八个铭文:弥伯匈井姬用盂璀。意思是这件貘尊是弥伯为自己的正妻井姬墓内陪葬品而做,同墓出土各类青铜器23件。除一件双环器为弥伯自作用器外,其余均为弥伯为井姬所作的器物。
马承源
马承源(1927~2004),浙江镇海(今宁波)人。1954年起就职于上海博物馆,历任保管部主任、青铜研究部主任和上海博物馆馆长。主要从事青铜器、简牍研究和鉴定。曾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著有《仰韶文化的彩陶》、《中国古代青铜器》,主编有《上海博物馆藏青铜器》、《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等。马承源先生于2004年9月25日不幸去世。
在国内文博界,马承源是著名的青铜器及古文字权威、文物鉴定专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曾获美国洛克菲勒三世奖、法兰西荣誉勋章。对上海博物馆职工而言,马承源则是备受尊敬的老馆长——没有他,上博不可能有国内文物庋藏“半壁江山”与青铜器藏品“世界第一”之誉;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美轮美奂的上博新馆。
马来貘
马来貘又叫亚洲貘、印度貘,是貘类中最大的一种。哺乳纲,貘科,拉丁名Tapirusindicus,英文名MalayanTapir。具有长长的马来貘鼻子,鼻子相当敏锐,体色很独特,它们的头部、肩部、前肢和后肢为黑色,其余部位均是白色。喜欢在泥中跋涉、还善于游泳。以水生植物的枝、叶与低矮植物上的果子等为食。单独或结小群活动。夜行性。
马来貘分布于东南亚的马来半岛、苏门答腊、泰国、柬埔寨和缅甸,生活在低海拔的热带雨林。因此,在人类的伐木及开发热带雨林林地以作为农工用地之时,便造成了马来貘栖地破坏、无法生存的后果。
目前,全球各地的马来貘数目约有3200只,其中约有200只是在动物园内饲养,约3000只是在野外生存。
199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牠们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之中,等级是VU(即易危),与环尾狐猴及大白鲨等获同级保育。
貘屏赞
白居易的作品《貘屏赞》(长庆三年,约莫公元八二三年,附录全文如下):
貘者,象鼻犀目,牛尾虎足,生于南方山谷中。寝其皮辟瘟,图其形辟邪。予旧病头风,每寝息,常以小屏卫其首。适遇画工,偶令写之。按山海经,此兽食铁与铜,不食他物。因有所惑。遂为赞曰:
邈哉其兽,生于南国。其名曰貘,非铁不食。昔在上古,人心忠贞。征伐教令,自天子出。剑戟省用,铜铁羡溢。貘当是时,饱食终日。三代以降,王法不一。铄铁为兵,范铜为佛。佛像日益,兵刃日兹。何山不铲?何谷不隳?铢铜寸铁,罔有孓遗。悲哉彼貘,无乃馁尔。呜呼!匪貘之悲,惟时之悲!
貘的传说
在日本传说里(始说源于中国《山海经》),“貘”(吃梦的这种也叫“梦貘”)是一种会食人恶梦的神兽。
《山海经》梦貘是一种奇幻生物,传说中,他们以梦为食,吞噬梦境,也可以使被吞噬的梦境重现。它被描述为在每一个天空被洒满朦胧月色的夜晚,他从幽深的森林里启程,来到人们居住的地方,吸食人们的梦。他不会害怕在吃梦的时候吵醒熟睡着的人们,因为他生性胆怯,在夜色中,只会发出轻轻的像是摇篮曲一样的叫声。于是人们在这样的声音相伴下越睡越沉,貘便把人们的梦慢慢地,一个接着一个地收入囊中。貘在吃完人们的梦之后,便又悄悄地返回到丛林中,继续他神秘的生活。
(《山海经》中还提到,食梦貘可以带走噩梦,还人安宁之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