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中,最受欢迎的员工往往是这样一些人:对待工作报酬,他们从不过我计较。因为他们知道,报酬是与能力和付出成正比的。当别的员工在为老板打工时,他们通过对工作地不断追求,赢来了企业与个人的双赢。
工作占据了我们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也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假如我们在工作岗位上得不到尊严与快乐,那么我们的人生只能是黯淡无光的并毫无希望可言。在工作与生活当中,常常可以听到很多人这么说:
“我不过是在为老板打工!”
“凭什么要我做这做那,我又没有挣那一份钱。”
“差不多就行了,都是公司里的事,做的再多也不嫌多。”
像这样的年轻人,可以说是比比皆是,他们最大的误区就是始终抱着“我不过是在为老板打工”的工作观念。他们认为,工作就是一种简单的雇佣关系,做多做少,做好做坏,与自己并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他们本来有着丰富的知识、卓越的能力,却由于生活在不断的抱怨中,因此始终不受企业欢迎。
实际上,当你把努力工作当成一种职业习惯,即使一开始并不能为你带来可观的收益,但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那一天。只要你努力工作,你总有成功的那一天。
齐瓦勃出生在美国家村,由于家境贫寒,他只接受过很短的学校教育。15岁时,为了谋生他到一个山村做了马夫。所谓“英雄不问出处”,雄心勃勃的齐瓦勃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发展的机遇。18岁那年,齐瓦勃来到钢铁大王卡内基经营的一个建筑公司打工。一踏进建筑工地,齐瓦勃就抱定了要做一名优秀员工的决心。当其他人都在抱怨工作苦、薪水低的时候,齐瓦勃勤奋地工作着,并不断的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工作中他默默地积累着经验,并且一有时间,他还自学建筑知识。
每天晚上,工友们在闲聊时,齐瓦勃却躲在角落里看书。一天晚上,恰巧公司经理到工地检查工作,经理看了看他手里的书,又翻了一下他的笔记本,什么也没说就走了。第二天,经理把齐瓦勃叫到他的办公室,问道:“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齐瓦勃说:“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能把工作做到位的优秀员工或管理者,对吗经理先生?”经理点了点头。不久,齐瓦勃就被升任为技师。
同一工地的打工者中,有些人讽刺、挖苦齐瓦勃,他回答说:“我不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是单纯地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程打工。我们只有把工作做好,才能使自己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的薪水,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得到重用,才有可能获得机遇!”抱着这样的信念,齐瓦勃从一个普通力工一步步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25岁那年,齐瓦勃做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卡内基的公司里有一个天才工程师兼合伙人琼斯,在建筑布拉德钢铁厂时,他发现了齐瓦勃超人的工作热情和管理才能。当时的齐瓦勃已经是总经理了,但他每天都是最早来到建筑工地的人。琼斯问齐瓦勃为什么总来这么早,他回答说:“只有这样,当有什么紧急情况的时候,才不至于被耽搁。”工厂建好后,琼斯安排齐瓦勃做了自己的副手,主管全厂事务。后来,琼斯在一次事故中不幸身亡,齐瓦勃便接任了厂长一职。因为齐瓦勃的天才管理艺术及敬业精神,布拉德钢铁厂成了卡内基钢铁公司的灵魂。因为有了这个工厂,卡内基才敢说:“我什么时候想占领市场,市场就是我的。因为我们的钢材又便宜又好。”几年后,齐瓦勃被卡内基任命为钢铁公司的董事长。
在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你的工作目的是什么?你到底在为什么而工作呢?难道工作就仅仅是为了让老板看,然后再从他那里换取每个月的工资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你不是在为老板打工,而是在为自己工作,因为工作不仅仅让你获得薪水,更重要的是,它还教给你经验、知识,通过工作,能够提升你自己,从而使你变得更有价值,而有价值的员工也正是所有企业欢迎的员工。
人不学,不知义;少不学,老何为?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句子,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不注重学习,就会孤陋寡闻,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在当今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努力学习还会“书到用时方恨少”,不学习的后果也只能停滞不前直至被淘汰。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与此同时,我们也会发现,虽然有的人天赋并不是很高,能力也并不出众,刚一开始他们也许稍显平庸,但是由于他们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并身体力行,久而久之掌握了足够的知识、本领,最终脱颖而出,赢得高薪与晋升,实现了自我价值,促进了企业发展。因此,作为一名员工,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才可以避免被社会淘汰,才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从而成为受企业欢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