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739100000045

第45章 在适应中寻找机会

在企业中,最受欢迎的员工往往是这样一些人:他们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并能够在不断的适应中去发挥优势,积极寻找一切成功的机会。

整个人类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人类适应自然的历史——人类就是在不断适应的道路上探索、收获并发展的。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会有天壤之别,关键也在于谁能够以积极进取的热情和坚忍不拔的理性去适应环境。这反映在职场中,也是如此。

职场的适应即是顺应的意思,即一个的员工为了生存就必须调节和改善自己,并使自己与工作环境之间产生和谐、互动和依赖。适应能力对每个渴望获得成功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或者说这也是他必须具备的基本职场素质。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对职场的适应能力都做不到,恐怕真的连生存都会出现问题,更别提什么受企业欢迎了。

20世纪60年代,有一年轻人名叫山姆的美国青年,他在一家工厂做着与卓别林差不多的工作——专门负责从流水线上卸下螺丝。他觉得这项工作很乏味,本想不做,又怕找不到别的工作,只好想办法让自己对工作感兴趣。于是,他就和两个同事比速度——有个工人负责磨平螺丝,另一个负责修整螺丝直径——他们比赛看谁完成的螺丝多。几个年轻人都憋足了劲地工作,工作效率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真是无心插柳柳成阴,山姆他们的工作比比赛被总监发现,总监对山姆快速的工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没多久便提拔他到另一部门任组长,而这只是一连串升迁的开始。30年后,山姆成了波文机器制造厂的厂长。

假如当初山姆当初没有改变工作心态、不能在适应中寻找自我发展的机会(虽然是在不经意中),也许终其一生,他将永远是个机械工,并极有可能害上像卓别林那样的职业病。

全球首富、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曾经这样告诫员工:“在微软,你必须时刻调动起你的工作激情,非常灵活地利用一切有利于你发展的机会,这就要求你要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在微软公司,我们试图给员工尽可能多的不同岗位的工作机会,鼓励有兴趣参与管理的员工,去不同的管理部门工作。为此,如需要在地区或部门之间调换你的工作时,你都应坦然地去面对并乐观地接受。”

在微软公司里,员工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大约只能呆三个月,一旦员工胜任了现有的工作,那么他就应该去试试别的工作了。虽然这是一种打破常规的做法,但事实证明,微软的这项令人难以理解的举措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总是保持着一种蒸蒸日上、生机勃勃的局面。

作为一名员工,不论其从事什么职业,常年累月在一个岗位上重复着相同的工作,久而久之,肯定会产生一种单调、厌倦的心理或消极的感觉,这将大大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效率低下也就在所难免。相比之下我们不难发现,微软公司定期给员工“换防”的做法,至少具备以下两方面的优点:

第一,它打破了以往那种“职位高低,工作好坏”的等级观念,强调的是每一个岗位都非常重要,每一个人都要适应在不同的岗位上进行工作,并经受磨炼;

第二,这项制度强调的是对员工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员工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容易麻木、僵化,看什么都会“习以为常”,进而导致反应迟钝。而适时地改变一下工作环境,换一个岗位,可以令员工在新岗位上萌发新的、从未有过的渴望和激情。同时,在新岗位上肯定会遇到些新的问题和挑战,这就要求员工不断地去增加知识、补充营养,提高自己在新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这种做法不失为一个企业与员工双赢的妙计。首先,它能让低职者高就,其目的是压担子促其尽快成长。在人才使用上,传统的做法都是“量体裁衣”,什么等级的人安排做什么等级的事,不在其位不谋其职。而微软的做法也有其灵活性,即不使员工压力过大。在适当的职位上赋予其一定的挑战性,更有利于激发员工的进取心。其次,虽然从短期看来,员工需要时间适应新岗位,在这个过程中效率可能不会很高,有时候可以稍有下降,但从长远角度看来,利却远远大于弊。这是因为员工经过几次岗位变动以后,已经掌握了整个公司生产程序和操作过程,甚至熟悉了每个环节、每道工序,这就在环境上为有效发挥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世间万物都有其规律,人才成长也有其自身规律,人的才能的增长也有着周期性。科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工作的时间通常以三至四年为宜,超过这一时间,人的惰性和缺点就会不断增加。

微软公司的管理办法可能有些特立独行,但绝不是故弄玄虚,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做法的可行性。细想一下他们挖空心思这样做的目的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为了培养更多出色的人才,公司希望尽力为员工提供较多的机会,同时也希望员工善待每个机会,尽快适应新角色。

“逆来顺受”也许有悖我们做人的原则,但对于那些乐于做多数人都不愿意干的工作的员工,同样具有伟大的一面。他们用自己乐观的精神,不断去适应新岗位、新环境,同时也是在面对新的机遇,在变化中寻找走向成功的机会。

帕德是德国奔驰汔车公司某区域经理。正当他事业上一帆风顺,业绩蒸蒸日上之际,由于全球经济示景气,公司开始大规模裁员,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员工被解聘。虽然帕德幸运地保住了饭碗,但却丢掉了经理一职。对此,帕德很是郁闷了一段时间,他甚至考虑过转行做别的方面的事情。但值得庆幸的是,最后他没有被挫折所压倒。降级后的他通过调整自己的心态,逐渐适应了新环境,他不仅没有消沉下去,反而比以前更加努力地工作。几个月后,他被提升为柏林地区的销售经理。

当企业不能为我们创造有利条件,甚至将我们调到一个最糟糕的环境工作时,做为一名员工,我们不能一味地抱怨,因为那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一位哲人说过:“既然不能改变环境,那么就去尽可能地适应环境吧”。这话表面看来很是无奈,但也不失为一种理智的表现。作为职场一员,如果我们想要成功,即使当前处境非常的不尽人意,也要想尽办法去适应新工作。只要我们把公司分配的每项工作都做到尽善尽美,在变化中适应,在适应中为自己营造成功的云梯,我们终将登上个人事业的九重天。试问一下,有哪个企业,哪个领导会不喜欢一个能上能下的员工呢?

古语有云:“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成其高。”这句中国古代的至理名言说的是细小事物的巨大力量。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也曾经说过:“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可是现代职场中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一些优秀的员工,往往因为“不拘小节”导致工作上的失误,最终失去了原本属于他们的晋升机会。

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曾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这句话精辟地指出了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处入手。只有重视工作中的细节,才会成为受企业欢迎的员工。

同类推荐
  • 广告张爱玲:一个作家成长的市场经验

    广告张爱玲:一个作家成长的市场经验

    在众生喧哗的“张爱玲热”中,人们每每用“说不尽的张爱玲”来概括其生平创作。确实,张爱玲富实而孤寂的一生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财富,不仅其荒凉的生存方式、心理征候、艺术性情不断挑逗起人们好奇的探究欲望,其研究极冷极热的发展过程与商业化色彩也给人们持续提供着不竭的时尚话题。张爱玲研究是愈来愈细微化了,也愈来愈泛化了。广告是繁华与奢靡的代名词,它不仅是现代物质生活最形象的展示,也是现代精神生活最直接的注解。簇拥在张爱玲文学创作活动中的广告,既是现代都市的某种象征,也是张爱玲作品中的文化代码,或隐或显地透露着一个时代的文化脉象和文化追求。
  • 香港十大企业家财富传奇

    香港十大企业家财富传奇

    本书的写作目的,就在于从一个个闪光的名字——李嘉诚、霍英东、曾宪梓、郑裕彤、邵逸夫......以及他们创造商业帝国的历程背后,解密他们商业基因,揭示他们的经商之道、做人之道,为与香港有密切商业联系的经营者提供更直观的商业逻辑。
  • 金融危机动了谁的饭碗

    金融危机动了谁的饭碗

    面对大洋彼岸的危机,世界的每个公民都处在风暴的中心。要安全地度过这个严寒的“冬天”,我们应该如可应对?作者给出的“方剂”是:竖立信心,回归节俭,转“危”为“机”。
  • 不懂带团队,你就自己干到死

    不懂带团队,你就自己干到死

    从琐碎的事物中解脱出来。比尔·盖兹、巴菲特、斯皮尔伯格、孙正义、乔布斯等成功的杰出人士,他们在其有生之年都获得极大的成就,但他们的成功却都不是靠自己单打独斗得来的。毫无疑问,他们都是带团队的行家,而不是干活儿的行家。看了就能懂、学了就能会、做了就有效,帮你解决团队管理中的所有问题!有方法,就能把身边的庸才变干将!懂带人,就不用自己干到死!有技巧地带团队,员工就会主动完成工作,形成良性循环。通过团队管理的生动案例与深度剖析,让管理者能满怀希望、斗志昂扬地做出高效的团队计划,让你成为职场上聪明的管理者,短时间内让身边的人成为你的左膀右臂,将平庸团队打造成具有精英战斗力的团队。
  • 中国企业的跨文化战略思维:文化融通

    中国企业的跨文化战略思维:文化融通

    本书主要立足于中国文化,同时以美国文化作为参照系,力求融通中美文化,为中国企业人的战略思维构建跨文化的框架基础。全书由三篇组成:第一篇全球化飓风中的神州——冷观中国企业的生存现实,由外而内地进行中国企业生存环境的本土分析、文化反思以及未来展望;第二篇“我们自己该琢磨些什么——反观中国企业人的生存状态”,由内而外地对中国企业的人为脉象进行基于文化视角的解读;第三篇‘圆形文化’和‘方形文化’之间的讨价还价——走在中美(欧)管理文化之间的本土解释”,为中国企业人的思维提供了基于跨文化框架的战略基础。
热门推荐
  • 王先生念时

    王先生念时

    都说初恋是最难忘的,果然,一辈子那么长,我也喜欢了你那么久。明明说好的不会喜欢一个人很久,可是为什么到最后却喜欢了你一辈子,如果可以,我希望早一点遇见你,或许我就不会喜欢你很久。(本文虚构,误上真人)
  • 唯美情书之缘舞今生

    唯美情书之缘舞今生

    所谓缘分,就是在合适的时间遇见合适的人,每一段美丽的时间,都有一场缘分的邂逅正在等待它的主角登场。你是否也在期待着缘分的奇妙的浪漫之旅。缘,妙不可言,短暂的人生里,与这样的一个人珠联璧合,情投意合,也许就是人生的惊喜和奥秘吧!
  • 紫禁无欢之清风晚来时

    紫禁无欢之清风晚来时

    一次意外的时空穿越,一场无可奈何的相恋。终究是一场镜花水月,水过无痕。他,是这紫禁城高高在上的主宰者,是九龙夺嫡的胜利者。他是这一场时空错乱的终结者,一生毁誉半参,步步惊心。她,是这段无奈历史的时空乱入者,是这段历史的推动者。是那高高在上帝王的心上朱砂,一生身不由己,步步沦陷。他有雄才伟略。她有满怀柔情。蓦然回首……二人在彼此的心里留下了不小的印记。“我本来以为我可以做一个旁观者,安安心心看着历史的发展而没有丝毫波澜。可是……我终究是做不到。”瓜尔佳·若沁“今宵勤把银烛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瓜尔佳若沁,等我……等我,我一定把你娶回来。”爱新觉罗·胤禛爱恨成疾,无疾而终。一步走错,步步皆殇。
  • 我家竹马住对门

    我家竹马住对门

    幼儿园时,我们比小红花。在毕业的时候,他艰辛地在对老师多说了一句早安的时候多得了一朵小红花,超过了我。他妈高兴坏了,把我们一家请去他家吃饭。酒足饭饱,我们一家回到家,我爸直夸我,“孩子,干得漂亮!”什么漂亮?一顿饭和一朵小红花,孰轻孰重?当然是小红花!我哇得一声就哭了!长大后,他抱了一束红玫瑰,“给你的!”“干嘛?”我不是故意明知故问的,奈何心情太激动。“补偿你小时候落后的小红花!”“……晚了!”
  • 余年的周岁

    余年的周岁

    第一次看见余年的时候,周岁就觉得是他带着姥爷组团偷2自己钱包第二次看见余年的时候,余年用一块蛋糕就把周岁骗走了
  • 迪迦之新的启程

    迪迦之新的启程

    没有绝对的黑暗,也没有绝对的光明,迪迦,孤独的战士。
  • 天幻神魔

    天幻神魔

    中有华夏王朝南有剑道一脉北有不死寒冰谷西有火神一族东有东池天山看陈小飞如何从一个凡人通过源气决一步一步走上武道的巅峰。
  • 我真的不想错过你了

    我真的不想错过你了

    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只要相信自己,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 沁香记

    沁香记

    她寻得天下一缕香,他觅得芳踪一段情,他深情无情,她命运多舛,一生能得几段香,一世能有几薄情?
  • 轮回之宇智波

    轮回之宇智波

    结束了旧的生命,赢来了新的开始。力量与感情的抉择,使原本一无所有的他们,一步一步靠近实力金字塔的巅峰,当然,无穷无尽的危机也随之而来,且看“神职者”的奇幻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