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家庭条件都好了,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家家住楼房,家家有电话,人人有手机,据调查城市家庭小汽车的普及率已经接近20%的水平,吃的更不用说,要鱼有鱼要肉有肉,四斤重的龙虾偶尔也会在饭店里撮上一顿,孩子就像生活在蜜罐里一样。然而这一切是怎么得到的,为了获得这样的幸福生活,父母付出了怎样的艰险和代价,如何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有很多孩子并不知道,所以很有必要让孩子知道这一切,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艰辛,懂得劳动创造幸福的道理,让孩子珍惜美好的生活。
那是阿杜上五年级的时候,一个三九天的晚上,已经晚上9点多钟了,我们一家三口从他妈妈的公司步行回家,半路上看到一个卖荔枝的。当时航空运输还不像现在这样发达呢,荔枝在大连还是很难遇到的新鲜东西,卖得很贵,既然遇到了就给孩子买一点吧,一问价格要三十五元一斤,我们买了一束。
卖荔枝的阿姨突然问阿杜:“孩子,这荔枝什么味道,这么贵?”
阿杜一愣:“你是卖荔枝的,怎么还不知道荔枝的味道?”
“傻孩子,这一束荔枝就是六十块钱,我们在冷风里站一晚上还不知道能不能赚上六十块钱呢,我们还敢吃它?
我们把荔枝装好之后就继续往家走,这时阿杜又问我:“爸,天这么冷,她怎么还不回家?”
我说:“阿杜,因为你老爸、你老妈的努力和奋斗,咱们家的条件得到了改善,你也享受到了很好的生活,要什么有什么。你知道吗?有很多家庭他们不但没有房子,而且每天的一日三餐都吃不上呢,就拿这个卖荔枝的阿姨来说吧,这么寒冷的冬天她难道不知道家里温暖吗?她当然知道,但是她如果晚上不出来赚一点钱,可能明天她孩子就没有钱交学费,她们明天的饭钱就可能没有着落,为什么她一个卖荔枝的竟然不知道荔枝的滋味呢?因为她舍不得吃,她要把荔枝换成钱,好买生活必需的油盐酱醋。
没想到,那天晚上我说给阿杜的那些话他还真听到了心里,后来还专门写了一篇日记,我看写得很有真情实感,就给那篇日记起了个名字——《荔枝的味道》,邮到了我们那里的《大连开发区报》,文章竟然发表了,那是阿杜的处女作,我把它录在下面:
荔枝的味道
夜晚,华灯初放,微风徐徐,我与爸爸、妈妈在回家的路上又看到了那几个卖水果的人。他们不管夏天多么炎热,冬天多么寒冷,总是在这里风雨不误地叫卖着。今天是一个冷得出奇的日子,刚刚出来只有几分钟,我就感觉脊背上透骨的寒气了。但是卖水果的人们站在那里却纹丝不动。
记得上次妈妈就是在这里买的荔枝,非常好吃,我就让妈妈又给我买了一束。
在给我们找钱的时候,卖水果的阿姨突然问我:“你们吃了这么多次荔枝了,能不能告诉我这东西是个什么味道?”
我感觉非常奇怪,就不解地问:“阿姨,你们是卖水果的,怎么会不知道它是什么味道呢?”
那人说:“这东西这么贵,一束就好几十块,我们站一晚上也赚不上这么一束啊!”
我拎着荔枝与爸爸妈妈回到家中。爸爸、妈妈和我美美地吃着这鲜嫩的荔枝。荔枝含在口中,甜甜的,而且果汁又浓,既解渴,又解馋,真是令人回味无穷。
吃着吃着,我又想起了卖水果阿姨的问话。她们是卖水果的,自己却不知道荔枝是什么味道,看来赚钱真是不易呀!
我每天什么钱也不赚,却不时地享用这么美味的荔枝,这样想着,不知不觉的,嘴里的荔枝就仿佛变了味道……
对孩子的教育其实是一件很有学问的事情。很多时候,要学会见缝插针,就事论事,给孩子以最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这样就会在孩子的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一次,学校的劳动技能课给孩子留了这么一个作业,让孩子回家和父母学会一样家用电器的使用。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作业,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于是我琢磨来琢磨去,决定让孩子学习吸尘器的使用,通过吸尘器的使用也让孩子了解一点家务劳动的常识,也让孩子对家务劳动有一个真切的体验。
孩子把吸尘器拿到了我的眼前,想让我教他怎么使用,我却把吸尘器的使用说明书递到了孩子的手中:“你自己看说明书,不懂的地方再问我,你得学会看各种说明书。”
“好吧。”
那天,阿杜看得很认真,弄懂了吸尘器的使用方法之后,我让他把整个房间打扫了一遍,他忙得满头大汗,干得很认真。后来,他把这次学习和劳动的过程也写到了自己的日记里,加深了他对家务劳动的认识。
通过日常这种感同身受的体验式教育,孩子懂得了很多道理,从小就养成了热爱劳动,珍惜别人劳动的良好习惯,我们家的条件还是不错的,但是孩子懂得节俭,从来不乱花一分钱,穿衣服也从来不挑三拣四,给什么就穿什么。从小学到高中,他没买过一双名牌旅游鞋、名牌服装,最贵的旅游鞋也就是二百多元钱一双的那种。有一次他妈妈为孩子选中了一双四百多元钱的旅游鞋,问阿杜喜欢不喜欢,阿杜一看价格,说:“算了吧,太贵了,回家我爸又不高兴。”前年,阿杜的表哥把一件穿了几年的破皮夹克送给了阿杜,有的地方已经磨损的不像样子了,阿杜一点没嫌弃就穿到了自己的身上。
阿杜考上大学的那年夏天,我们夫妻俩给阿杜买了一双七百多块钱的旅游鞋,我夫人说:“第一次给他买名牌鞋,七百多块啊,得告诉告诉孩子,让他珍惜点。”
我说:“你不要告诉他,你就告诉他二百多块钱,别让孩子学着买名牌、穿名牌,将来上了大学花钱的地方多着呢,你给他的消费水平提起来了,将来你想控制都控制不住。”
后来,我们真的没告诉阿杜给他买的是名牌。直到有一天从同学口中知道了这个秘密,他才回来问我们,我轻描淡写地告诉孩子:“那天减价,所以就给你买了一双,还是名牌呢?真没想到。”
我有一个朋友,他就不是这样,他给孩子买了什么名牌不但要告诉孩子,还要在朋友圈里大肆张扬一圈。本来那东西要价1800元,后来讲价讲到900元,我那朋友告诉孩子的时候不告诉她是900元钱买的,却告诉孩子是花1800元钱买的,就这样时间长了,孩子养成了名牌崇拜的嗜好,服装鞋帽、手机电脑非名牌不可。孩子就一样不追求名牌,什么?学校。从小学到大学,没上过一个名牌。
2010年暑假的时候,阿杜和一个同学到学校去看望老师。那个同学是中国美术学院的,两个同学都这么优秀,老师看着他们心情特别好,那天他们在老师的办公室里聊了很久。突然阿杜的手机响了起来,阿杜说:“不好意思。”说着掏出自己的手机和对方聊了几句。随手把自己的手机放在了桌子上。对面的老师突然对阿杜的手机产生了兴趣:“这还是你上高中时那个手机?”
阿杜很随意地答应着:“对,上高中那年买的,有六七年了。”
老师说:“考上清华大学了你爸也没给你换个手机?”
阿杜说:“能用就凑合着用呗,也就打个电话。”
老师把手机举起来冲着办公室里的其他老师说:“看见没?这就是我们班的阿杜,从我认识阿杜他爸那天起他爸就开宝马,阿杜却一个手机能用六年。”
那天回家之后,阿杜和我说起了这件事,我说:“要不明天让你妈领你也选一个新手机吧?”
阿杜说:“算了吧,临回来的时候我还真想假期让你们给我换个手机来着,让老师这么一说,我还真不想换了,什么时候不能用了再说吧。”
听了孩子的话,我心里还真为孩子感到骄傲,我感觉孩子真的成熟了。常言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话在家庭教育中我们真应该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