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615400000053

第53章 明末四大高僧(四)——智旭,从辟佛斗士到佛门高僧

明神宗万历四十年(1613)仲秋的一个上午,苏州吴县的一个乡间私塾里,先生威严的声音喊着:“钟际明,你能说说这一阵没来上学的理由吗?”

先生说着,一双冷峻的眼睛瞄准着右边第二排的那个瘦而身材高挑的少年。少年钟际明惶怵地站起来。他的确有三四天未曾上学了,刚才又匆匆迟到,刚刚在座位上落定,就听到先生的一声断喝,所以不免汗流浃背,然而他迅速地镇定下来,从抽屉里取出一摞文稿,说:“我正要去告诉先生,我这几天在家里赶写一批文论。”先生素来对勤于写作的学生总是偏爱的,听到钟际明的话,表情立即由阴转晴,现出一团慈和的颜色:“呵,你在写文论,能告诉我是什么题目吗?”

钟际明受到鼓励,他离开座位走到先生跟前,双手把那批文稿交给了先生,说:“请先生批阅吧,我原是说下了课要向先生请教的。”

先生接过文稿迅速地浏览了一眼,见那文稿头里赫然写着:“辟佛论之一”。先生接着往下翻看,竟然是“辟佛论之二”、之三直至十二。钟际明是这一带私塾中文章写得最好的一个,其他私塾的先生也常把他的文章拿到自己的私塾里,让自己的学生当范文阅读。不知什么时候,钟际明的文风突然发生了变化,他开始热衷于写政论文,而且那种文词的犀利,那种内容的鞭辟入里,常常让先生看得热汗淋漓。大到国家的兴衰,小到邻里的纠纷,无不成为钟际明鞭辟的对象,而这一次,博大精深的佛理竟也成了他鞭辟的目标。虽然先生对这学生小小年纪竟然有着如此锐利的思想而从内心里欣赏他,但他却并不主张他的学生离经叛道,在这个社会里,离经叛道者多半没有好的下场,先生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否则,他就不会至今仍在这座乡间私塾做一个教书先生了。

先生说:“钟际明,最近读了什么书吗?”先生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学生钟际明一定是读了韩愈《谏迎佛骨文书》。

“是的,先生,最近在读韩愈的《谏迎佛骨文书》。”但他接着又说:“但我辟佛的观点,却不是一时形成。”

先生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说:“呵,我知道令尊钟歧仲大人一生都在持诵《大悲咒》,又听说令堂大人是在梦见观音菩萨以后才怀上你的。你怎么反倒会写辟佛的论文呢?”

钟际明说:“韩愈的观点我非常赞同,梁武帝斋僧供佛,立寺造像,但最后却饿死在台城,南北朝时各国都在竞相造佛,恰恰这一时是战乱最频繁发生的时候。先生刚才提到家父,家父一辈子信佛确有此事,但是,佛并不因此而对他格外垂青,他老人家仕途不第,一生坎坷,就在上个月,他还因去寺里烧香而摔坏了腿脚,现在还躺在床上不能动呢。”

私塾里发出一阵轻快的笑声,在同学们善意的笑声里,钟际明继续阐述着他的观点:“再说,《大佛顶首楞严经》中也说到,生儿育女,是父精母血的结果,这和菩萨托胎有什么关系呢?”

先生不能不承认,这个十四岁少年的确知识渊博,涉猎甚广。但是,他的这些观点毕竟带着十四岁孩子的偏颇,以及相当的幼稚。当着同学们的面,先生还是把钟际明表扬了一通,先生说他勤于思考,知识广博,但也有偏颇的一面等等。等下了学,先生还是把钟际明找到自己的房里,先生仔细地和他探讨了这些辟佛的文章,帮他分析哪些地方观点得当,哪些地方有失偏颇。钟际明不能不佩服先生分析得准确,然而,少年钟际明还是保留了自己辟佛的观点,那些辟佛的文章,他一直收藏在自己的书桌里。直到三年之后,一位前辈僧人的几篇随笔,才使他彻底地改变了自己的立场。从辟佛转而向佛,从辟佛的斗士到佛门高僧,这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发生彻底改变的过程。应证了这一过程的人就是后来被誉为灵峰派大师、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蕅益智旭。

又过了三年,钟际明已经不再是一个偏颇而执着的少年了,虽然那种与生俱来的激情和冲动仍然在他的身上时有表现,甚至相当强烈,但这种激情一旦与他的追求相契应,就必然会产生巨大的作用,让他做出不凡的举动。

转眼私塾就开始放忙假了,于是,一些农家子弟便回到田间去一番劳作,钟际明则利用这一时间去一个亲戚家小住。正好遇到因行脚前往五台山而路过家里的表哥,于是,在这位僧人表哥的推荐下,他读到前辈僧人、被称为净土宗八祖莲池祩宏的两篇文章《竹窗随笔》和《自知录叙》。谁也没有想到,读着这位前辈僧人细腻的文笔和立意高昂的论述,钟际明竟是欲罢不能了。依他的性情,他要立即就去拜访这位莲池老人,然而表哥告诉他说,莲池老人已于两年前往生西方,作了古人,拜访他已成永久的憾事。钟际明竟一时怅惘,久久叹息。见此表情,表哥又告诉他说,如若你真对这些当代大师产生敬仰,你何不去拜访另一位健在的高僧憨山德清呢。德清目前正在庐山法云寺为僧众说法。

这天夜里,钟际明作了一个梦,在这个梦里,他见到一位高大而清癯的僧人。奇怪的是,这个出现在他梦里的人不是莲池祩宏,却是曹溪南华寺的振兴之师憨山德清。也就是在这天夜里,一个突与其来的念头在钟际明的心中开始产生。

回到家里,钟际明将他十四岁时所写的辟佛论文一把火烧得干净,这一把火,标志着这个成熟的少年开始告别旧有的观点,向一个新的目标迈进。

正如钟际明十七岁时做论时所说的,他的父亲钟歧仲由于业力的牵引,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为了让父亲的亡灵早日超生,钟际明为父亲诵了三天三夜《地藏本愿经》。服丧期间,钟际明再次阅读《大佛顶首楞严经》。此时钟际明已是一个成熟的、理性的青年,他不再带着少年时代的偏颇来读这部大乘经典,然而他毕竟阅读不深,对其中的许多论点不甚了了。料理完父亲的丧事,钟际明说服了母亲,背着简单的行囊,启程前往庐山法云寺寻访一代大德憨山德清。

一路风尘仆仆,终于来到庐山法云寺,然而却被告之,德清大师早在去年的这个时候就被广东南华寺请去说法了。钟际明不得不叹息,缘份这东西真是让人难以预定。看着这个青年人如此颓伤,门头僧建议他说,既然不能晤见德清大师,何不前去拜望大师的首座弟子雪岭禅师呢?雪岭师父在江南一片的名望也是令人望而生敬的啊。一句话提醒了钟际明,于是,在门头僧的引导下,钟际明于一间丈室见到了雪岭禅师。问明了情况,又得知这位年轻人一番曲折的问佛之路后,雪岭禅师当即表示,如果你觉得缘份已到,我愿意为你剃度。钟际明欢喜之至,于是,师徒二人商定了一个日子,不久,青年钟际明就在这里举行了他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仪式:披剃染衣,从此做了一名出家的僧人,师父为他取法名智旭。

这一年夏秋之际,智旭离开庐山,行脚到杭州栖云寺,得又拜谒他渴慕已久的佛让高僧莲池祩宏,然而却是在他的塔前。第二年,智旭二十六岁,他在祩宏的塔前接受了菩萨大戒。不久,从苏州吴县传来母亲病逝的消息,遭受丧母之痛的智旭决定结束自己的行脚生涯,在浙江灵峰长期定居,闭门读经,从此做一名学问僧。

在五十七岁年的短暂人生中,智旭著作丰厚,计四十七种,一百九十一卷。这些著作在他的身后经他的弟子整理汇编分为宗论和释论二部分,其中《灵峰宗论》属于宗论部分,而《阿弥陀佛经要疏》、《楞严经义疏》《梵网经合注》等为释论部分,这些著作的问世,形成了继憨山德清后中国佛教的又一个新的学派,由于他一生主要的弘法地是在灵峰,因此也就被后人称为“灵峰派”。

同类推荐
  • 学历与学力

    学历与学力

    本书是计划中的星云大师套书“人间万事”中的第五册,是台湾星云大师目前仍在《人间福报》“人间万事”专栏连载的部分短文集结。本书有别于过去传统佛教读物的写作手法,是一种完全应世的、软性的文章。风格朴实有味;取身近物,道不远人,体现出很强的人间性和普遍性。本书从最普世的角度谈人生和社会,文字简洁清新,没有不合时宜的政治倾向,更无狭隘的宗教习气,实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
  • 叶曼拈花

    叶曼拈花

    本书为一本书信集,收录了《变相的打秋风》、《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人》、《母亲的发泄》、《老年人的财产》等多篇书信作品。
  • 星云日记7:找出内心平衡点

    星云日记7:找出内心平衡点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七册。收录星云大师1990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全书分为“不忘初心”、“如何自处”、“找出内心平衡点”、“皆大欢喜”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 清净

    清净

    在当今社会,我们整天为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所左右,为身外之物所烦扰,为名位所刺激,我们的心怎么净得下来呢?烦恼自然时刻也不会远离我们。生活要能事事如意、不受外界干扰,实在很不容易。既然人世问有这么多不如意的环境要面对。不如先自我净化,让内心世界保持清净。《清净》通过大量的禅宗故事,从慈悲心、平常心、随缘、舍得、放下、活在当下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使尘世中忙碌的人们在禅的智慧中修清净心。只有内心清净,才不至被各种境遇所牵引,才能远离烦恼,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幸福的人生。《清净》由孟阳编写。
  • 星云日记6:不请之友

    星云日记6:不请之友

    本书为“星云日记”系列中的第六册。收录星云大师1990年7月1日至8月31日期间的日记,记录了星云大师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本书分为“不忘初心”、“不舍众生”、“不请之友”、“依法不依人”四部分。这是一份特別的日记,内容不仅是大师个人生活点滴,也是人生的省思,它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星云日记”,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热门推荐
  • 两个人的童话

    两个人的童话

    忆往昔日浓情蜜意,怎奈上苍来戏弄,不分别却分别,一朝离别相聚待几何,两地分隔何诉哀愁!只可惜天若有情天亦老,谁怜深闺一声哀叹,唉!愁啊愁!愁上心头愁白了头!我本无心观明月,无奈明月入我眼帘,非我如愿哀愁起,可惜情愫不能自拔!
  • 诛灭道

    诛灭道

    作品介绍天地初开之始,大神女娲造物,以天池之土,塑万物形体;又以地之灵泉,赋万物灵性。万物万族,以神魔二族居首。此神魔共存于世,万物皆可依天地灵气,秉承造化,改造自身。由此万族林立,天地繁荣昌盛一时。后经神魔大战,天地混乱。人族子民,脱颖而出,为神魔战后,天地大族,占据中原大洲。天地圣贤有云:万物万族,万事万身,皆有气运加持,气运盛,则昌盛;气运尽,则衰败。万物已身,出身伊始,气运先决,命途已定。此乃所谓之天命,天地万物之道化,生灵之力,不可改之。然偏有固执之人,不信圣贤之言,心与天争,心与命斗。新书刚开,请多多支持,谢谢
  • 网王之越前龙玥

    网王之越前龙玥

    柳梦,新时代女博士,孤儿,死后穿越到网王,成为越前龙马的妹妹,越前龙玥,世界第一网王球选手的徒弟,超红明星幻梦玥cp:越前龙玥×幸村精市
  • 黑色命运里的光

    黑色命运里的光

    命运不公,不幸发生在一个青春妙龄少女身上,渐冻症,至今无解的医学难题,得上便意味着倒数的生命时间,在这痛苦绝望的人生里,在网上意外见到一个默默无闻的歌手,为自己的梦想奋斗着,少女追逐着这个初出茅庐的少年,搜集关注着关于他的一切,他们之间温馨的治愈故事希望能够感染到您,更加有勇气的面临生活中的一切苦难。
  • 鹰翔裂天

    鹰翔裂天

    风雨无凭,海棠暗,芭蕉犹叹。云月寒,薄酒寡欢,泪烛无眠。英雄归隐铮骨软,美眷迟暮薄妆残。天地宽,觅安宁无处,顾影怜!琅嬛曲,何从弹,玲珑局,坐隐难。少年自翩然,堪配红颜。有说因果有说缘,半是痴狂半是癫。相看老,为纸短情长,笑惊澜。——妄赋《满江红》
  • 待拨云见日

    待拨云见日

    乔瑾萱在毕业后两年,接到王教授的来电,推荐她到其他公司发展,由于工资待遇不错,乔瑾萱很快答应下来。新工作主要是帮王教授完成他毕生试验的心血,为了让王教授的试验能顺利进行,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任务,乔瑾萱被分配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刚开始,她以为只是单纯的工作,当她遇到前男友许志晓、遭遇到工作上的困难,才慢慢发现,事情可能没有她想得单纯…。
  • 幽囹

    幽囹

    命运的弃儿,孱弱的人类,误入全然未知的强者世界。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个多余的累赘,义无反顾的踏上凶险无比的探索之旅。远古各族的源头、神仙妖圣隐藏的秘密、史前世界罪与罚的真相,一点一点被撕去面纱。在灵魂的执着和肉体的重生之间,我究竟该如何抉择……。
  • 蝶恋花,你还记得我吗

    蝶恋花,你还记得我吗

    小时候的青梅竹马,蝶恋花你出国了,我等着你十年了,你还记得我吗
  • 学识伴我远行

    学识伴我远行

    陌生人加油!现在辛苦一阵子以后好玩一辈子。
  • 向日葵盛开的夏季

    向日葵盛开的夏季

    爱,匆匆。转眼又是一个初夏,她的出现早已在他心中发芽,如大树般深种心底。暴风雨来临,嫩芽最终是否会被摧残。你是老虎我是狼。你是风儿我是沙。你是牙膏我是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