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95900000085

第85章

【補】止觀云。三不應前盡。一不應獨餘。此乃別教方便說耳。輔行云三魔已過者。此瓔珞教道說也。若從實說。過則俱過。問。雖曰方便。亦必有說。何以消釋經文。答。大集經云。若能觀法如幻相者。能破陰魔。若諸法悉是空相。壞煩惱魔。若見諸法不生不滅。能壞死魔。若除憍慢。則壞天魔。又云知苦壞陰魔。離集破煩惱魔。證滅壞死魔。修道壞天魔。等覺既到無功用後邊。邊際智滿。入重玄門。三魔已盡。所證未窮。餘死魔在。又十地莫窮其邊際。故等覺邊際智滿。

【註】一生補處者。猶有一品無明。故有一生。過此一生。即補妙覺之處。觀音玄記上(四)云。猶儲君之義也。妙宗上(二十三)云。有惑可斷。名有上士(文)。

【記】言一生補處者。以無明未盡。猶有一品生相在也。若能以金剛觀。再破一品無明。名過一生。即可補入妙覺佛果之處矣。言猶儲君者。如王太子將紹南面。先且暫儲東宮。故云儲君也。有上士者。以等覺乃因位。非果位也。其上猶有妙覺極果在。不得稱為無上。故云為有上士也。

二明果二。初成等正覺。

更破一品無明。入妙覺位。坐蓮華藏世界七寶菩提樹下。大寶華王座。現圓滿報身。

【註】四教義四(十五)云。金剛後心朗然大覺。妙智窮源。無明習盡。名真解脫。翛然無累。寂而常照。名妙覺地(文)。

【記】此明別教極果成佛之相。註是引文釋成。初三句。明智德圓。次三句。明斷德圓。末二句。謂寂即妙。照即覺也。

【註】藏者。包含十方法界悉在中也(文)。

【記】經云。華藏世界海。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世界種。一一種各有二十重世界是也。

【註】七寶菩提樹者。七寶眾多。表無量故。大寶華王座者。妙玄七(十二)云。或言寂滅道場。七寶華為座。身稱華臺。千葉上一一菩薩。復有百億菩薩。如是則有千百億菩薩。十方放白毫及分身光。白毫。入華臺菩薩頂。分身光。入華葉菩薩頂。此名受法王職位。窮得諸佛法底。而得成佛。華臺名報佛。華葉上名應佛。報應但是相關而已。不得相即。此是別佛果成相也(文)。

【記】寂滅場。見初卷註。七寶華為座者。華嚴經云。其華廣大。量等百萬三千大千世界。以眾寶華。間錯莊嚴。乃至云毗琉璃摩尼寶為莖。栴檀王為臺。瑪瑙為鬚。閻浮檀金為葉。其華常有無量光明。眾寶為藏。寶網彌覆。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蓮華以為眷屬。乃至菩薩坐此華座。身相大小相稱。無量菩薩坐餘蓮華為眷屬。十方佛從眉間出清淨光明。名增益一切智神通。無數光明以為眷屬。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右遶十匝。乃至示現種種莊嚴事。從大菩薩頂上入。其眷屬光明。亦各入彼諸菩薩頂。此菩薩得先所未得百萬三昧。名為已得受職之位。入佛境界。具足十力。墮在佛數也。末結圓滿報身。如云若始坐華臺。眷屬菩薩悉坐華葉。十方諸佛放眉間光入華臺頂。諸佛眷屬放眉間光入華葉頂。華臺菩薩三昧受職。成於報身佛。華葉菩薩成應身佛。此大緣見勝。故現圓滿報身佛也。

二轉大法輪。

為純根菩薩眾。轉無量四諦法輪。即此佛也。

【註】純根菩薩者。迷中重故。次第修證。迂通寶所。對圓名鈍。

【補】初地能分身百界。具轉四教法輪。此中但言無量者。由別人中道之迷重故。因中依無量四諦而修。故果上亦轉無量四諦法輪。所謂約說。始終屬教者此也。

三別示隨機二。初正明隨機三。初點示教道。

有經論說。七地已前。名有功用道。八地已上。名無功用道。妙覺位但破一品無明者。總是約教道說。

【註】華嚴云。菩薩未至第八地時。如人乘船。欲渡大海。未至大海。多用功力。若至八地。從大方便。近佛智慧。無功用心。不加工力。

【記】此下料簡經論判位。有通別圓之不同。本節之文屬別教也。如華嚴八地文云。譬如有人。夢中見身墮在大河。為欲渡故。發大勇猛。施大方便。以大勇猛方便力故。即便覺悟。既覺悟已。所作皆息。菩薩亦爾。見眾生在泗流中。為救度故。發大勇猛。起大精進。以勇猛精進故。至不動地。既至此已。一切功用靡不皆息。

【註】妙覺位但破一品無明。未審據何文說。

【補】此是玉師斷說。肇師云。出楞嚴三昧經。文云。首楞嚴定。非初地乃至第九地所得。唯十地乃能得之。既十地方得。則轉入佛地。但破一品無明也。

【註】諸文但云斷十二品。稱為妙覺也。

【記】別教果頭。齊圓二行。進前三行。則不知名。故知約教道說。於等覺斷十一品無明外。更破一品。是為但斷十二品。稱為妙覺也。

二借別名通。

有處說。初地斷見。二地至六地斷思。與羅漢齊者。此乃借別教位名。名通教位耳。

【註】至六地斷思與羅漢齊者。取十度義。以第六般若空慧斷惑故也。如止觀第六借位中(云云)。

【記】此節正屬通教也。初地斷見等。前七卷引。言取十度義者。是取釋籤便也。以十度中第六般若。乃入空之慧。斷惑若盡。與羅漢齊。至第七方便般若。出假化用故也。如止觀者。文云。舊曰六地思盡齊羅漢是也。

【註】十度者。六度外加願智力方便。

三借別名圓。

有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此借別教名。明圓教位也。

【註】三賢者。別住行向。住果報土。義則屬圓。此仁王經偈文。

【記】此節文明屬圓教也。仁王疏云。三賢。即地前三十心。十聖即十地菩薩。此四十心同生華藏果報土。非藏通教中果報。若藏教是凡聖同居。若通教唯生有餘化城土。今言果報。即別圓教人。得無障礙。生無障礙土。問。此中三賢。是別是圓。答。是圓。問。圓教合生常寂光。何故生華藏。答。華藏之中。別圓共生。以是因非果。不得生寂光土。故華藏土中有別教十地。圓教四十心共生也。妙覺極果毗盧遮那。唯獨一人生寂光淨土。問。前三土中亦有淨土。何故寂光獨擅其名。答。凡聖同居。聖少凡多。是穢非淨。方便有餘。但除見思。未斷無明。偏真之淨。非是真淨。華藏世界。帶別方便。未為純淨。寂光無此諸過。獨擅淨土名也。又義例云。有言此兼兩教。圓教三賢。別教十聖。喻曰言果報者。是實報土。既生果報。即是圓教四位人也。此師但見賢聖之名。便分別圓兩教。賢聖之稱。乃借別明圓。但生實報。即是正明圓位。若言別教賢聖位。不合生彼。而判十地屬別者。圓四十位俱破無明。因何乃分十地屬別。又約證道。地即是住。何須分別。縱存教道。則十地以含兩教。亦無分義。

二勸審斷證。

如此流類甚眾。須細知當教斷證之位。至何位。斷何惑。證何理。往判諸教證位。無不通達。

【註】此乃觀師示人判教之方。能知此者。不但別門可通。於一切教皆無壅矣。

【記】觀師者。即高麗法師也。言觀師以此示人。必須細詳本教中斷惑證理當在何位。何位斷幾惑。何位證何理。然後往判諸教諸位。無有不昭然矣。

三結。

略明別教竟。

【註】此教明縱橫者。別論不出性橫修縱。因縱果橫。通論。因果各具縱橫。性但有橫。修具縱橫。

【記】此總標別教通別兩論。修性因果縱橫也。別論者。性修一對。因果一對。通論者。性修因果合論也。

【註】初性橫修縱者。妙句九云。若但性德三如來。是橫。修德三如來。是縱。(前後而得)先法次報後應。亦是縱。(一性二修)記九云。性德之名。名通別教。別教雖有性德之語。三皆在性。而不互融。故成別義。若三在修。前後而得。道理成縱。又妙宗云。別人不知本覺之性具染惡德。是故染惡非二佛性。別修緣了。顯本法身。(修縱)亦為不知本覺之性具染惡德。不能全性起染惡修。乃成理體橫具三法。(性橫)。

【記】此別釋性橫修縱也。初引文句。正示性橫修縱。次引句記。釋成。後引外宗。重明性一為橫。修二為縱。釋籤明別教三德云。別教法身為惑所覆。良由不知本覺之性具染惡德。是故染惡非二德也。故別惑通惑。業識事識。煩惱結業。三乘六道。變易分設。此等一切迷中二法。非二佛性。既非佛性。則成定有能覆之惑。應須還用隨緣覺性。別緣真諦。及以俗中。次第別修空假緣了。或中邊緣了。種種二因。或初緣次了。或初了次緣。次第翻破一切迷法。顯於法身本覺之性。是故覆理成於縱義。又云。別人理體具足。而不相收。亦為不知本覺之性具染惡德。不能全性起染惡修。乃成理體橫具三法也。

【註】次因縱果橫者。光明記一云。行智理三次第資發。修時縱也。法報應三果中齊顯。證時橫也。

【補】光句記云。相資為論。行資智。智資理。理顯。故能盡眾苦。苦盡故法身顯。智圓。故報身顯。功德無上。故應身顯。

【註】良田此教本有法身為惑所覆。故須別作緣了之功於資顯發。復由此教性具三法而不相收。故使三身橫顯。此指修縱。只是因縱。性橫。成於果橫。修性因果相對別論也。

【記】此別釋因縱果橫也。光明記云。修時縱證時橫者。即今因縱果橫論也。良由下。釋成。釋籤云。應知覆義。不同泥土覆彼頑石。既覆但中佛性之理。如善人為惡人逼。令作眾惡。故說善人為惡人所覆地。既此本有法身。為染惡覆。成於迷中之法。故須別作緣了之功。於資顯發。故論修成縱也。又云。以其三法定俱在性。皆是所發。猶如三人。各稱帝三。何能相攝。是故不知性中三法。二是修者。二乃成橫也。此指下。結明修縱性橫。成因縱果橫。

【註】次因果各有縱橫者。文句二云。別家因時三法縱橫。果時三法亦縱橫。因縱如向。因橫即性橫也。果縱如妙玄九云。法身本有。般若修成。解脫始滿。果橫亦如向說。須知此教因果三法。次第即縱。各異即橫。妙玄五云。資成在前。觀照居次。真性在後。此三豎別。縱非大乘。此三並異。橫非大乘。

【記】此釋通論因果各具縱橫。初引文句通示因果三法縱橫。然是所破。為今所示也。因縱如向者。行智理次第資發。修時縱也。因橫即性橫者。若但性德三如來是橫也。果縱如玅玄者。意明三德次第而成。故成果縱也。果橫亦如向者。光明記云。復由此教。性具三法而不相收。故使三身橫顯也。須知下。勸知別教因果三法縱橫義。妙玄五下。證釋。末四句。結成圓義與別全然不同。意明圓教因果三法。不縱不橫。不並不別。此別教三法。豎別為縱。並異為橫也。

【註】次性但有橫。修具縱橫者。性橫如上性中三法未論起修。無前後故。則無縱義。凡言修者。通因通果。因果既其各有縱橫。修任運有也。

【備】義見九卷廣明。今以圖示。

修性因果縱橫圖

四圓教三。初標。

次明圓教者。

【註】四教義一(三)云。圓以不偏為義。此教明不思議因緣二諦中道。事理具足不別。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名圓教也(文)。

【記】此明圓教得名之所以也。儀文一句。標示。註文引釋。玄義云。不思議不生不滅十二因緣者。為利根人即事顯理是也。

【補】一念三千。即空假中。不思議二諦者。妙玄云。但點法性為真諦。無明十二因緣為俗諦。籤云。無明迷真之始。法性全指無明。無始時來。奚嘗非真。未發心前。無真不俗。只點一法。二諦宛然。俗則百界千如。真則全居一念。又三千外無實相。即俗恒真。事造即理具。實相外無三千。即真恒俗。理具即事造。故曰理具事造。兩重三千。同居一念。

【註】又云。圓教詮因緣即中道。不思議佛性涅槃之理。菩薩稟此教門。理雖非淺非深。而證者不無淺深之位。今明入道。亦具四門。而諸大乘經意。多用非空非有門以明位也(文)。

【記】因緣即中者。大經云。因緣明佛性者。無明愛取。是煩惱道。煩惱即菩提。菩提通達。無煩惱。煩惱既無。即究竟淨。了因佛性也。行有。是業道。業即解脫。解脫自在。緣因佛性也。名色老死是苦道。苦即法身。法身無苦無樂。名大樂。不生不死。是常。正因佛性也。故言無明與愛是二中間。即中道。無明是過去。愛是現在。若邊若中。無非佛性常樂我淨。無明不生。亦復不滅。名不思議不生不滅因緣也。菩薩證理有淺深者。理絕修證。智似階差也。

【註】釋籤五(二十)云。圓教菩薩。以界外滅諦為初門(文)。

二釋二。初名義功用二。初釋名義。

圓名。圓妙。圓滿。圓足。圓頓。故名圓教也(此釋圓明)。

【註】三諦圓融。不可思議。名圓妙。三一相即。無有缺減。名圓滿。圓見事理。一念具足。名圓足。體非漸成。故名圓頓。

【記】三諦圓融。名圓。不可思議。名妙。三一相即。為圓。無有缺減。故滿。圓見事理。名圓。一念具足。為足。教體本周。名圓。非漸次成。故頓。

【補】通則四名俱通初後。別則滿唯局後。妙足頓三。且在初。以色心本妙。萬法具足。頓解本成。故後惑盡。德始滿也。

二明功用。

所謂圓伏。圓信。圓斷。圓行。圓位。圓自在莊嚴。圓建立眾生(此釋圓法)。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魂穿之阎王弄冰

    魂穿之阎王弄冰

    她从来都知道自己是个无趣之人,但依然没有想到,在结婚第二天,丈夫便有了新欢;她一直以为自己很强,却万万没有想到,位居黑暗世界第一暗王十三年,拥有‘冰阎’之称的她居然会如此简单的死去……她更是没有想到,双手沾满鲜血的她居然能够拥有第二次生命,可以重活一回……她也没有想到,重活一次,她依然选择了一条与前世一摸一样的杀伐之路……她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个男人,东丹若虚,那么突兀的地,那么强势地,硬生生闯进了她的世界,意图主宰她的一切……
  • 源来一生玺欢凯

    源来一生玺欢凯

    也许我真的应该选择放弃吧他爱的人也许不是我啊哎,也许是我太自恋了吧尽然相信他会爱我
  • 重生之小民有田

    重生之小民有田

    升斗小民,名叫高有田。他的人生打拼,从红莲湾这个边远村庄开始……这是一个年轻人成长奋斗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 都市魔修录

    都市魔修录

    睥睨千秋万世众英雄,谁与本魔争锋?“这个世界,可否承受得了我的魔?”大魔修重回都市,是安稳于现实的温暖,还是继续崎岖坎坷的修魔之路?魔心不死,魔火不熄,一代修魔巨擘,纵横现代!
  • 江山晏

    江山晏

    处心积虑的亡国公主,身份诡异的组织同伴,谋朝篡位的白衣公子,胸有城府的野心帝王——这又是一篇权谋朝争文?不,还有扑朔迷离的奇葩任务——这是一篇隐藏在复杂表面下的欢脱文。惊艳初遇,美人相许,帝王猜忌,虐恋情深——听起来有点狗血。但实情是:惊艳初遇须跪地,美人相许隐杀机。帝王猜忌如水饮,虐恋情深都放屁。藏龙隐凤,一心复国,四面楚歌,全是逗比——听起来有点矛盾。但实情是:藏龙隐凤有谁知,一心复国情不痴。四面楚歌我高歌,全是逗比进行时。————已有完结坑,请放心跳。
  • 旋风少女之迎风微笑

    旋风少女之迎风微笑

    他总是哈气连天,一副朦胧欲睡永远都不睡不醒的人。范晓萤一见到他就是已经擦掌磨拳面对他的恶毒的语言了,”范晓萤你是其他道馆派来到奸细吧。”“那一定是专门派来欺负你的。”本人只是旋风小女迎风夫妇的脑残风,接在旋风少女电视剧后。绝对的甜文,不要被楔子被骗了。有点开挂,有点金手指。
  • 梦回千古道今生

    梦回千古道今生

    华夏五千年,在这之前还有璀璨的文明。史前并非只有原始,而是断绝。在梦之姬的帮助下,绝症少年回到了故往,去寻求神明的钥匙。
  • 神棍签到系统

    神棍签到系统

    我叫林多余,生于金海市林家村。我...还没出生就父母双亡,是奶奶从棺材里把我拽出来的。村长觉得我就该跟着父母在地下团聚,我却非要喘口气到人间受苦。于是,给我起名叫林多余。”人生天地间,既没有谁是多余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未了的传奇:波音747的故事

    未了的传奇:波音747的故事

    乔·萨特——波音747总设计师,当之无愧的“747之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波音747从立项、研制、试飞直至交付客户的整个过程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许多情节是第一次披露。747飞机的诞生经历了许多坎坷,乔凭借他的洞察力、正直、勇气,带领他的项目组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研制出了堪称工业界奇迹的747飞机。本书故事跌宕起伏,语言生动风趣,既可给航空业内管理者和科研人员以启迪与借鉴,也能为航空业外读者带来阅读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