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95900000019

第19章

三秘密教三。初標名。

第三秘密教者。

【註】隱密赴機。互不相知。故名秘密。釋籤一(二十三)云不定與秘。並皆不出同聽異聞。但互相知。互不相知。以辯兩異(文)。

【補】同聽異聞者。淨名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或有恐怖。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斯則神力不共法是也。但彼彼互相知者。名不定。互不相知者。名秘密以辯兩異耳。三界可怖。即世界悉檀。歡喜。即為人。厭離。能治於惡。即對治。斷疑見理。即第一義。

【註】若不堪於顯露入者。須秘密說。

【備】謂如來說法時。機有不堪顯露說者。於此是顯。於彼是密。或彼此俱密。故須密說。以秘密。應貼互不相知論也。

【註】今對前頓漸顯露即明秘密。若大本中先明不定。對前頓漸定教為次第也。此據說相次第雖爾。秘密不定。遍前四時。初無前後。具足應云秘密不定。顯露不定。今皆略標。

【記】今先秘密而後不定。大本先不定而後秘密。當知俱順其便。下明秘密不定。除法華聞顯。遍前四時。元無前後。

【註】然秘密之名。起自龍樹。如釋籤一(二十一)引大論釋大品經。諸天子嘆云。我見閻浮提。第二法輪轉。今轉似初轉。問。初轉少。今轉多。云何以大喻小。而言似耶。答。諸佛法輪有二種。一者顯。二者密。初轉。聲聞見八萬及一人。諸菩薩見無量阿僧祗人得二乘。無量阿僧祗人得無生忍。無量阿僧祗人發無上道心。行六波羅密。阿僧祗人得初地。乃至十地。一生補處坐道場。是名為密。(文)故知初見八萬一人。屬顯露攝。秘密者。如次明之。

【記】此明秘密之名所自。初二句。直示起自龍樹。夫龍樹乃西天第十三祖。圭峰言。豪貴家生。通四韋陀。天地圖讖。誦盡閻浮經論。自謂一切智人。欲謗佛經。大龍愍之。接入龍宮。一夏。但誦七佛經目。方知佛法深妙。悟已還出。化國王婆羅門外道無數。造論數十部。此秘密名。出彼所造大論中也。諸菩薩見下。別釋秘密。其中見得二乘。藏教人也。得無生忍。通教人也。發無上道心別教十信也。行六波羅密。別之住行向也。得初地乃至十地之。別十地也。一生補處。別之等覺也。坐道場者。別之妙覺佛果也。

二解釋。

如前四時中。如來三輪不思議故。或為此人說頓。或為彼人說漸。彼此互不相知。能令得益。

【註】如前四時中。指秘密教橫在四時。別無部帙。三輪光明記一(三十)云。身業現化。名神通輪。口業說法。名正教輪。意業鑑機。名記心輪。三皆摧碾眾生惑業。故名為輪。下地不測。亦名三密。

【補】法數言。身名神通輪者。謂佛說法。先現神通警動眾生機情。令生正信也。口名正教輪者。謂佛說法。令眾生翻邪歸正。依教修行也。意名記心輪者。謂佛說法。先以意輪鑑知根器利鈍。演說無謬也。車輪有摧碾之用。以譬如來三輪摧碾眾生煩惱惑業也三密者。大論云。如來身口意三業或現通或說法。或思惟。皆非菩薩之所思議。故名三密。一身密。謂如來處大會中。眾見佛身。或黃金色。或銀色。或雜寶色。或長丈六。或長一里。乃至現大神變。皆不可思議也。二語密。謂佛說法時。或一里外聞佛音聲。或十百千萬里外聞佛音聲。又一會中。或有聞說布施。有聞說持戒等。各各隨身所聞。皆不可思議也。三意密。謂佛常處寂光。凡思惟觀察。皆不可思議也。三業皆非諸菩薩等之所思議。故言不測。

【註】或為此人說頓等。妙玄先約頓漸三說相對。次約說默相對。各有三義。謂此座。十方。多人。一人。及俱三相對。

【記】三中云。此記文義加者即籤文言。既俱默俱說。互不相知。名之為密。何妨俱頓互不相知是也。

【補】初文於彼是顯二句。乃玉師據釋籤之義而加也。二中如前。一方既爾。餘方亦然等文。亦玉師所加。三中記文義加者。乃籤文所加。

【記】義加者。此說默相對圖中。初二兩對。玄文未出。釋籤曰。文略耳。既言俱默俱說。理合如前頓漸三法相對。故此圖依義加補也。然妙玄下文曰。各各不相知。互為顯密。雖復如此。未盡如來於法自在之力。但可智知。不可言辯。應知如來三輪不思議化。難以測度。今略判成秘密不定耳。

【註】如釋籤云。不定與秘。並皆不出同聽異聞。但有互相知。互不相知。以辯兩異。

【記】聲聞見八萬得法眼淨。不見八萬悟大。然在聲聞。非不定教相。是顯露攝。若對菩薩所見。則成秘密。如圖示。

【備】有師標曰法眼淨。乃十六心眼。智。明。覺。見斷惑也。十六心。解下藏教。

【註】此以般若對鹿苑說。即鹿苑中密說般若。義該三教。故云諸菩薩見等也。

【備】此釋圖示大論敘相。初句總判即鹿苑中。下別指密相。義該三教者。已記前文可知。

【註】此約鹿苑。聞小證大而說。如籤云。酪中雖無二別。不妨以八萬及一人。以辯定不定也。

【備】此判成顯露不定。非秘密也。作此判者以下料簡故。

【註】此以法華涅槃對鹿苑說。即鹿苑中密說圓常。與法華涅槃悟入是同。如別行玄記云。若八萬諸天獲無生忍。故云密去。又大疏云。利根人於三藏中宜聞常住。即聞得解。如初轉法輪時。八萬諸天得無生忍。乃是密教意。據此。豈可謂同聽生滅耶。

【記】此判釋圖示顯密相對。初一句總判。次二句指聞圓常。如別行下指證利人密去。大疏下指證八萬得忍也。別行玄上云三藏中二意。於利根密去。於鈍根成酪。記釋言。三藏但小。故無顯露得大益者。若八萬諸天獲無生忍。故言密去。二乘方破見思。故但成酪。今但證釋密教中利根密去也。又大疏曰。常住者。此非全是六度菩薩。應曰利根於三藏中宜聞常住。聞即得解。如初轉法輪時。八萬諸天得無生忍。最下既然。例餘亦爾。乃密教意。大疏指涅槃疏。據此下準意。反結鹿苑密聞圓常。故云豈可謂同聽生滅耶。

【註】問。鹿苑會上。只一八萬諸天。何故諸文。或定不定。顯密有異耶。答。如來赴機難思。祖師釋義非一。據諸天得法眼淨。即顯露定教。如云聲聞見八萬是也。據聞小證大。即顯露不定教。如云八萬諸天得無生忍是也。若曰密聞圓常。即秘密教。如云利人密去是也。經意多含。不可一準。然八萬諸天既是利根。密為正意。蓋於三藏中宜聞常住故也。

【記】此節料揀諸文說教。定與不定之有異也。據諸天下之文。是釋顯露定教。指大論以證據。聞小證大下之文。是釋顯露不定教。文中舉玄籤為證。若曰密聞圓常下之文。是釋秘密教。指別行玄記為證。

【備】又籤。問。何妨法華。亦與諸教。十方一席。互為顯密。而云法華是顯。非秘密耶。答。十方容有。一席定無。

【註】且秘密教何以得傳。如妙樂一(十八)云。秘密不傳。降佛已還。非所述故。尚非阿難能受。豈宏教者所量。(文)蓋因後敘出。故可傳耳。如妙樂云。阿難非不傳秘。赴機之秘非所傳耳。故秘密所用。全是顯教。是故傳秘。祇名傳顯(文)。

此料簡秘密也。初二句直問秘密得傳所以。如妙樂下。舉阿難以況人師不能傳秘。所謂秘密非器不傳也。蓋下。直答可傳之故。如妙樂云下。明阿難不傳秘義。以赴機之秘。唯佛與佛乃能傳耳。是故人師傳秘者。但名傳顯也。

【備】此秘密教。雖係如來化儀。然赴機之秘。惟佛與佛能之。降此。如阿難尚有未能。況後學耶。

三結名。

故言秘密教。

四不定教四。初標名。

第四不定教者。

【註】蓋一類機。宿世於頓有漸種。於漸有頓種。故今聞小證大。聞大證小。推功歸教。教名不定矣。如大經置毒。發毒。大論八萬諸天得無生忍等。皆不定義。

【記】大經佛言。善男子譬如有人。置毒乳中。乃至醍醐。皆悉有毒。乳不名酪。酪不名乳。乃至醍醐。亦復如是。名字雖變。毒性不失。遍五味中。皆悉如是。若服醍醐。亦能殺人。實不置毒。於醍醐中。妙玄謂。此譬兩用。一。通約漸頓明不定。處處皆得見佛性也。二。約行明不定。行人心行。譬乳。實相智。譬毒。毒能殞命。智破無明。久遠劫來。說實相毒。置於凡夫心乳。毒慧開發。不可為定。或初味發。或後味發。不得次第往判。故言置毒乳中。乃至醍醐。遍五味中。悉有殺義。

【註】古師以金光明等。別為一緣。名偏方不定教。今家不然。一時。一說。一念之中。備有不定。

【記】此指古明今如妙玄云。一時一說一念之中。備有不定。不同舊義。專判一部。故釋籤明南北諸師。通有漸頓不定。不定者。專指勝鬘。及金光明。不同今家判義。味味皆有不定。

【補】妙玄曰。南師。以金光明。勝鬘。楞伽。殃掘。之流。以別為一緣。為偏方不定教。以不定於頓。不定於漸故。偏方者。清涼疏謂大體而言。漸中。先小後大。說小時。不妨說大。如十年宏律。不妨私室時說大乘。故曰偏方不定。勝鬘。初云波斯匿王與末利夫人信法未久。既言未久。明是初說。金光明。既非第一頓教。又非第二漸中。末後明常住。明是不定是也。會玄云。偏方者。非正所說。名偏。方者。法也。即偏法也。或偏者。傍也。說小時。傍說大故。

二解釋。

亦由前四味中。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此則如來不思議力。能令眾生。於漸說中。得頓益。於頓說中。得漸益。

【註】一音者。通大小因果。當分跨節。顯之與密。定與不定。今是不定一音。該乎大小。是果人所用。

【記】此釋一音而有五雙。今是下。明是不定一音。大小者。謂小乘。一音說四諦。五人聞人語。諸天聞天語。大乘。佛以一妙音。遍滿十方界。眾音悉具足。法雨悉充滿也。因果者。謂下地以一音。令他聞一法。約位。即圓信。別地前。佛以一妙音。隨類各得解。即別地。圓住。當分。成今經相待義邊。跨節。成今經開權義邊。

【備】小乘一音。應指說小教時。佛但一音說法。各各領解不同。大乘一音。應指說大教時。佛但一音說法。各各領解不同也。因人一音。應指藏通別圓四教諸菩薩等。果人一音。應指四教果頭佛說。原記以圓信。別地前。為因人。以上為果人。或有所本。俟再攷定。當分者。說前四時教。依教領解。是當分。妙玄云。跨節者。若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即向身。是圓常身。向法。是圓常法。向理。是真實理也。顯。密。定。不定。下解。今是顯露不定一音。故該乎大小。惟果人所用也。

【註】於漸說中得頓益。妙玄云。雖說四諦生滅。而不妨不生不滅等。釋籤云。此指鹿苑。雖施於漸。不起於頓。

【記】此以鹿苑對華嚴論不定也。妙玄下。正釋生滅即漸。不生滅即頓也。釋籤下。轉釋。謂。如來不起華嚴之頓。而施鹿苑之漸。則鹿苑漸中。具有華嚴之頓。是故於昔有頓習者。今雖聞漸教。而能得頓益也。

【註】於頓說中得漸益。妙玄云。雖高山頓說。不動寂場而遊鹿苑。釋籤云。此指頓後漸初。不動於頓。而施漸化。

【記】此以華嚴對鹿苑論不定也。妙玄下。正釋。謂如來初成正覺。演大華嚴。如日初出。先照高山。是故高山為頓說也。既云不動寂場。而遊鹿苑。是為於頓說中得漸益也。釋籤下。轉釋。謂華嚴頓教之後。阿含漸教之初。乃是不動於頓。而施漸化。其如眾生不了漸中有頓。是故但於頓邊得漸益也。

【註】若方等般若。雖為菩薩說佛境界。而有二乘智斷。此二時中。俱有小果。新得舊得。如常所明。

【記】此以方等般若之說大。對鹿苑論不定也。謂為菩薩說佛境界。即垂頓教。而有二乘智斷。即得漸益。尋常所明二時中小果者。謂新得。即方等中新受小者。及般若衍門傍得小者也。又有一類橫來之眾。未得通益。至是二時。名為舊得小果者。是也。

【備】橫來之機當是方等新得。被彈斥者。方等舊得也。衍門傍得。是般若新得。妙玄一云。雖三人俱學。二乘取證。此指般若舊得也。

【註】雖五人證果。不妨八萬諸天得無生忍。此重指漸初對般若說。前文約法。此中約人。

【備】此復以鹿苑初漸。對般若論不定也。前華嚴鹿苑對論。乃約頓漸二法。此中鹿苑。方等。般若。同是漸教。故約人對辨也。

【補】約法不定在教。約人不定在機。

【註】當知即頓而漸。即漸而頓。

此勸知頓漸相即也。謂頓乃即漸之頓。漸乃即頓之漸。漸外無別頓。頓外無別漸。唯其即頓之漸故。所以令其於頓有漸種者。聞大得小益也。唯其即漸之頓故。所以令其於漸有頓種者。聞小得大益也。

三結名。

如是得益不同。故言不定教也。

此結不定教名也可解。

四合明二教只是化法。

然秘密不定二教。教下義理。只是藏通別圓。

【註】上指四時為秘密不定之部。今明部中之教。故此二教。以藏等四教。為當體體。真中二理。為所依體。

【記】此指上明今。如輔行云。頓等四教。是如來不思議力。布措藏等。盈縮調停。成熟物機。破邪立正。引小歸大。廢偏顯圓。會權入實。故有諸部相生。是知秘密不定。以藏等四。為當體體也。又藏等詮理。不出真中。故真中二理。為秘密不定所依之體也。

【註】如妙樂一(十九)云。不定秘密。義各含四。顯之與密定與不定。相對論故。

【記】此證釋上義頓漸二教。均顯均定。秘密不定二教。一密一不定。既對頓漸而論。故各含藏等四教。

二結前生後二。初結前四教齊文。

化儀四教齊此。

【註】此以法華相待之意。判前四時。不出頓等八教。意顯法華。超八教外。出四時表。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恶魔三争

    恶魔三争

    一个普通的大四学生,与上古时代的恶魔和金之战神有什么关系?金甲武士为何要生死传授书?看饱读诗书的他如何化解冤魂厉鬼,怎样斩妖除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赖家豆豆初长成

    赖家豆豆初长成

    第一次见面,赖豆豆面无表情提着俩瓶酱油走过,心里默念:没有看见我,没有看见我.......第二次见面,你说你站哪里不好!从墙头下来,不小心压着个人第三次见面,对面搬来一户人家,去送水果。口中的水果差点卡在喉咙,疼。
  • 我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

    我所经历的唐山大地震

    亲历唐山大地震,深感大自然的残酷,只有认识大自然才能造福人类。
  • 萌狐有情之九尾樱落

    萌狐有情之九尾樱落

    她是亡国公主,自小失去双亲。眼见母后受辱自杀,却无能为力!她是一只平凡的小狐狸,一次偶然被带到了地狱一般的魔教!各种毒物的侵袭,师父的恨辣;无不让她荆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逐渐长大!我要找回姐姐!我要为父母报仇!我要重振青丘!满腹的仇恨终究使她坠入暗无天日的魔道?还是使她突飞猛进,一雪前耻;从而登上六界的最高峰!
  • 心态改变一生全集

    心态改变一生全集

    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不同的心态,便会有不同的人生选择。修炼心态,便能创造出完美的人生。《心态改变一生全集(第2版)(全新修订版)》用精练的文字对心态进行充满哲思的精辟分析,同时又融入了大量事实,有针对性地提出如何跨越不良心态的藩蓠,培养积极心态的方法,并从人际、婚姻、健康、工作等方面全面阐释良好的心态对人生成功的重大意义,帮助读者修炼积极乐观的心态,应对人生的一切艰难险阻,改变人生的现状,创造崭新的生活,真正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 小小花妖升职记

    小小花妖升职记

    花妖凌霄历经刁难终于挤进了花神大人的习徒生的名列中,在与花神大人的相处中,竟发现花海里花妖们视为偶像的花神大人竟然是“他”而不是“她”。惊人秘密被发现后,本以为会被花神大人杀了灭口,哪知情愫暗生却不知所起。凌霄的迷离生世又在此刻华丽揭露。轮回后的现世生活依旧上演着搞笑逗趣的升职记,只是在轮回前,她不知道,为了这一世的相遇,花神大人退去自己的神籍,只为和她在今生相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冥仙夫人

    冥仙夫人

    黎凤鸾,女,性子随意为人正派,向来保持着我命由我不由天为真理,身为修仙者规矩这种东西在她看来却可有可无,当不可抗拒的命数降临她又当如何抵抗?且看她笑看灰尘。
  • 轮回弃神道

    轮回弃神道

    神州有两面,互为表里,表神州是寻常人们生活的世界,里神州则是修士的世界。一个生活在表神州的年轻人茫然的闯进了里神州,开始修真之路。闻道者,朝生夕死。谁是谁的棋子?原来,是我……
  • 狂魔大神

    狂魔大神

    帝狂含恨被杀,转世为魔,决心称霸天下,振兴魔族!却不想招人设计,沦落禁地!受尽非人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