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字文和,威武姑藏人。青年时才智即为人所称道。他当时任郎官,因病辞职,途中碰到氐人叛乱,同行的数十人都被活捉,氐人要活埋这些人。贾诩对氐人说:“我是段公的外孙,如果你们不活埋我,我家肯定会用重金来赎我。”段公指的是段颍,时任太尉,久任戍边大将,威震西土。贾诩并不是段公家人,但他以此却震住了氐人,氐人果然没有加害他,放了他一条生路。
贾诩先任李傕和张绣等人谋士,后投曹操,对曹魏的兴盛起了重要作用。贾诩在当时甚至有张良、陈平之称。李傕、郭汜能暴乱一时,都靠贾诩之谋。是战是守,他能因事、因时、因势而为之制定对策。
王允用计除掉董卓,大赦天下,独不赦卓死党李傕、郭汜等,他们惊惶不安想各自逃生,当时,贾诩在董卓军中,他独持异议说:“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缚君。不若诱集诸人,并本部军马,杀入长安,与董卓报仇。事济,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胜,走亦未迟。”
李、郭听其谋,煽动聚众十余万,攻入长安,杀死王允,战败吕布,占据长安,独掌朝政大权。
西凉太守马腾、并州刺史韩遂为勤王室,举起义旗,引军十余万抵长安城下。李傕、郭汜与贾诩商议御敌之策,诩说:二军远来,只宜深沟高垒,坚守之,不过百日,彼兵粮尽,必将自退,然后引兵追之,二将可杀。但是,李蒙、王方等将坚决要求出战,傕、汜居然听之任之,结果二将大败身亡。
这时,傕、汜才信贾诩有先见之明,重用其计,只紧守关防,由他挑战,并不出迎。果然西凉军未及两月,粮草俱乏,只得拔寨退军,傕、汜派军追击,西凉军大败而逃。
傕、汜败后,贾诩依附张绣,也多献奇计。
张绣、刘表与曹操战不利,于是驻守安众,以图大计。适曹操因探知袁绍欲袭许都于是即日回兵,细作来报,绣欲追之。
贾诩说:“不可追也,追之必败。”刘表说:“今日不追,坐失机会矣。”力劝绣引军万余同去追之。约行十余里,赶上曹军后队,曹军奋力接战,绣、表两军大败而退。
绣对诩说:“不用公言,果有此败。”诩说:“今可整兵再往追之。”绣与表都说:“今已败,奈何复追?”翔说:“今番追去,必获大胜;如其不然,请斩吾首。”
绣信之,刘表疑虑,不肯同去。绣于是自引一军往追,果大胜而回。
张绣、刘表两军合力去追击大败而还,而张绣只独自引一军再去追击却大胜而回?胜败如此离奇是什么原因?刘表百思不解,于是向贾诩请教说:“前以精兵追退兵,而公曰必败;后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究竟悉如公言。何其事不同而皆验也?”
贾诩说:“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操敌手。曹操军虽退,必有劲将为后殿,以防追兵;我兵虽锐,不能敌之也,故知必败。曹操之急于退兵者,必因许都有事;既破我追军之后,必轻骑速回,不复为备,我乘其不备而更追之,故能胜也。”
贾翔能料胜败之机,这是因他能审时度势、知彼知己,退兵,有真退假退,不管哪一种退,善于用兵者必防御追兵而采取万全措施,故有的能于战场上战胜敌人,却往往在追击时因轻敌致被打败,故孙子有“归师勿遏”之说。贾翔深知曹操能用兵,且他这次退兵非败而退,而是胜而退,所以不能等闲视之。如假退追之必上当;如真退也必然有所防备,故贾翔料其“必有劲将为后殿”;而曹操兵力较张绣、刘表强,诩深知绣、表用兵皆非曹操之敌手,所以反对追击。事实上,绣、表对曹操退兵部署毫无所知,也不采取对策而盲目追击,说明两人都是庸才,被打败是必然之事。
按照一般常理,第一次追击被打败了,败者惊魂未定,是不会想到再去追击的。张绣、刘表是这样想,曹操也是这样想。可是,贾翔却能用辩证法观点来审时度势,他料到曹操在打败追兵后决不会想到敌人再来追击,必然毫不防备,再去追击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纵使张绣一军前去,也能以弱胜强。
一般情况下正确的决策都能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错误的决策却相反。
曹操在是不是要废长立幼的问题上犹豫不决,问于贾诩。贾诩顾左右而言他,曹操心急,再次问他,贾诩说:“你说什么?我没听见,我只是在想袁绍和他的儿子们。”曹操愣了一下,顿时大悟。
贾诩不单是个战术家,更是一个懂得进退有节的人物。进退有节的人物比较容易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好感,与不知天高地厚的一些人比起来,更能够长久。与得志便猖狂的人物相比,贾诩的立身处事原则是:“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不怨天尤人。
与得志便猖狂的人相比,进退有节的人总是比较谨慎,做人做事小心翼翼,井井有条,忙中有序,这种工作方法与他们进退有节的人生行为是一脉相承的。有这样的良好心态,又能够得到上上下下的肯定和帮助,成功的气数自然不少。所以贾诩一直到曹丕即位都是魏国的中流砥柱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