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51900000021

第21章

教主應相例(十。十五。二十七。三十三。五十。五十二。七十八。七十九。八十五。八十六)

論曰。苟得向勝劣義。則五時教主。與夫淨土應相。當不言而定。今所論者。姑略言其大致。然則教主之義一也。而所以論之者四。謂或以身土大體。或以部教權實。或以機教感應。或以方土彼此。蓋各隨其時宜。與所當論者。如何非直定其身相而已。知此始可與議兩宗是否焉。何者。如華嚴應相。既現華藏塵相之身。其相則顯。不待言其為舍那。而所當論者。五時之始。必先正其身土大體。故四明以華嚴。是千百億應身所說。又曰。須是分段生滅之身。然則藏塵相好之佛。而特指為分段生身者。盖以其相。雖是尊崇特勝之形。然以其土。則同居分段。有色有心。以其身。則示同人法。有生有滅。又以始終大體求之。則始有初或之文。知其為補處應佛也。又有脫著之義。知其祇是一佛。而示有勝劣也。終有入滅之事。驗其至於雙林。還歸無常也。故知相起之本。元自生身。謂指其體一也。若夫辨相。是亦舍那為教主爾。故曰此身既被別圓之機。見是尊特。豈非以相則舍那乎。今因為之說曰。約應指體。(此體即身。但對相立。故以體言。非體用之體也)元是生身。從機辨相。乃為舍那。義方盡耳。或謂四明之說。專在生身者亦誤矣。而霅川以謂勝應尊特。此身本是界外法性之色。非同居應相現起者。惡有是理。彼據其相。未必得其體。今指其體。抑得其相焉。然則四明。以華嚴應相。為生身者。約身土大體論也。又如法華教主。以其身雖是三十二相。然以部旨言之。謂是開顯絕待妙身可也。夫既開顯矣。則能說教主。即圓佛相也。夫既絕待矣。則還指昔身。不別有也。故曰法華已前。三佛離明。隔偏小故。來至今經。從劣辨勝。即三而一等。良以今明法華。須混一代。以論開顯。身有以驗乎說。說有以驗乎身。至於能說之人。獨不然乎。故亦必窮其始末。而為之說。何者。且以在昔勝劣言之。則華嚴藏塵。瓔珞勝應。尊特也。鹿苑丈六垢衣。劣應生身也。雖有四教當分之身。亦無出此二途而已。然今法華。於彼二身。為何身邪。曰俱非並是。何也。是必約開判。論之可也。謂以論判。則藏塵尚非丈六。安得是乎。論開則垢衣。尚是瓔珞。那得非乎。但華嚴雖是瓔珞。而猶隔彼垢衣。鹿苑但是垢衣。而不即彼瓔珞。然則開垢衣。而即瓔珞者。其為法華教主乎。故曰開垢衣內身。實是瓔珞長者。記釋云云。又曰。今開方便門。示真實相。即向身是圓常之身等。又如向所示二文。皆其旨也。所以淨名疏。示四度現尊特。唯法華最勝者。以餘經皆非開顯絕待之身故也。又曰。若說法華。但現尊勝是也。所以四明。以今經教主。為尊特者。約部教權實論也。而霅川於此。專以相言。謂是生身者。豈不乖於部旨乎。如易置其說亦得。以部教權實論華嚴。則彼猶帶別相。須現起故。不若法華之最勝也。若以身土大體論法華。則此亦生身。如曰住生身而顯一等是也。但今從強耳。至於方等般若。能說教主。教既不一。機亦異見。則宜以機教感應論之。故方等凡二途。若以大斥小。如淨名等。則有入見尊特出仍見劣之事。雖約小衍而論出入。不以加被。還是真中感應義。若逗大逗小。則如光明等。一佛異見。有勝有劣。或如藥師等。唯尊特身。諸方等經。是例非一。在般若。則正現尊特。以帶通機故或現劣。如曰般若亦現門內尊特之身。乃至云。以眾生疑故現常身。放常光等。是亦約機異見之相。非謂如來實爾現大現小也。鹿苑唯小。故佛亦劣身。若約密論。何容非大。姑置之耳。其如淨土應相。則又二說不同。如般舟等。唯說三十二相。觀經則說八萬四千相。及丈六八赤。雖有此異。不出二身。理而言之。本唯一佛。對機有異。大小不同。故使經教從緣異說。如彼般舟。三十二相。丈六之身。通大小機。無不咸見。故小則見劣。大則見勝。亦如此土三十二相。而眾機異見是也。若八萬相。唯大機所睹。以為圓人所緣勝境。亦如此土藏塵等相是也。故從丈六劣應言之。則是有量之無量。從八萬勝應言之。則無量之無量。二義雖異。同名彌陀。無量雖同。名囗體別。不可惑其名似。遂乃混而不分。是則彼此二土。生身尊特。其相攸同。但此則身土斯劣。故以丈六生身為本。彼則依正殊勝。故以八萬相好為正。然則四明。以彼土教主。為勝應尊特者。是約方土彼此論之也。非謂彼土不兼生身。若以常身常相言之。是亦三十二相。為教主焉。隨緣異說。逐物所宜。則無在不在。若如霅川。併以八萬相為生身。則彼土但有生身。殊無尊特。別圓大機。何以應之。若必以藏塵相好。為尊特者。一家教門。淨土諸經。曾不言之。況彼於此三十二相。尚有分現之義。何不於彼八萬相上亦分現邪。但此考之。進退咸失。雖彼有十義。伸之之難。與夫前諸應相。文義之妨。斯皆末節。大體既正。餘不足言。亦當伸之於後也。然則文以法華。為報佛所說。又曰。凡四度現尊特。唯法華最勝者。是固定身相。合部旨之言也。而又以法華。為垢衣者。約所開說也。疏示誡妙音之意。對彼土不達者言也。況文曰。不可見卑小。而忘其尊嚴。正是即劣。辨勝之旨。故皆無所違。其於方等。言尊特者。或示現。或現起。示現如上光明之文。固無可疑者。現起則如藥師。巍巍堂堂之相。淨名須彌映海之身。皆其相也。既唯大覩。於藏通小機。亦加被令見而已。以其在應同一見故。不同示現。自見劣故。又如觀疏。引智論之文。十疑論緣彌陀之相。觀佛三昧經。說八萬四千相。皆言淨土教主。正符四明之說。如彼曲釋。烏得合哉。

身土感應例(十六。四十五。七十四。七十五。七十六。八十七)

論曰。三身依於四土。四土本於三身。身既即一而三。土亦全四而一。夫是則孰同孰異。何通何局。未始有定論也。但教門分別。有即有離。其於離義。對義如常。(云云)或文有進否。或義有通變。不可一揆論也。如曰常身無量。通應三土等。此則體用之義。故理智屬體。當乎寂光。勝劣二用。屬下三土。但勝應二名。亦名尊特。亦名報身。言報身者。即佗受用。然與尊特。同出異名。故下三土。通皆應之。但劣應生身。不通上二土。此常論也。又如文曰。若從妙覺。應為實報。圓滿相好。非餘界所堪者。又於方便。示勝應身。圓滿相海。如前實報者。而記料揀云云。此所謂文有進否也。然言非餘界餘土所堪者。約真奪似言之也。而亦應之者。取其勝應。似彼報身也亦謂應其機宜。實不應其土界也。故曰云如前者。稍似實報。非謂全同。又文有於方便土示勝劣二應者。又曰。方便有餘土。起勝劣兩應者。此所謂義有通變也。所以初文。則相望而言。故方便土似道之機。而有體析巧拙之異。故所見應相。有勝有劣。雖云劣應。實匪生身。故曰更不示為種種諸身也。其次文者。則又兼彼同居言之。如曰勝兼兩處。劣唯鹿園是也。又曰。方便土通佛涅槃者。既不同界內灰身之滅。是亦法性勝應而已。但方便有用。通之說故。約機息應轉。義云入滅。在文可見。然而霅川有云。華嚴勝應。本是界外法性之色。既不由生身現起。有似彼土應來者。而四明亦曰。是實報身。應同居土。若為異邪。曰不同也。所以四明云者。一往以土定身。其實還自生身現起。故有千百億應身。所說之言。義則無失也。彼既不然。則彼此乖隔故。不可同日語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天启龙神

    网游之天启龙神

    一颗天外陨石,终止了世界大战,科学家研究这颗陨石,却意外发现生命波动,这些生命波动连起来竟然是一句话!在陨石里,他们发现超人工智能“天”,在陨石里,他们发现超越人类无数个纪元的科技。这究竟是人类即将科技发达的预兆,还是灭亡的象征?一切答案尽在游戏《天启》之中!这是一场游戏,一场神的游戏!
  • 痞子仙盗

    痞子仙盗

    这里有寻宝的刺激、连连的惊喜!传说中的琼楼玉宇,能搬走的搬走,不然就拆了;桃源仙踪,管你哩!好东西不拿太对不起自己了!仙帝太凶了,佛主太严肃了,妖圣很乖张?我有恩于他,魔神,是我兄弟来的。仅此而已。
  • 盛世嫡女:病娇王爷要娶我

    盛世嫡女:病娇王爷要娶我

    前世,被心悦之人拒绝,她论为京城笑柄;被祖母发配破庙,她惨死异乡;灵魂飘荡,她亲眼目睹庶姐害死全家,只为后位;索性苍天有眼,让她重生一次!嫡女风华,浴火而归!这一世,她必将撕裂庶姐的美人皮,将前世欺她辱她之人一?一送入地狱,护家人一世平安!可是……厌恶她的表哥为何忽然说喜欢她?首辅家的灼灼少年为何总要调戏她?还有那个腹黑王爷,对,就说你,你别过来!这一世,谁能执她之手,将她拖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易神说之大陆纵横

    易神说之大陆纵横

    人生中就没有可以放弃的理由,即使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个错误。在天边一角,一个可爱的孩子降生于世。他叫易凡,本意平淡,但注定非凡。
  • 涿州翼德张

    涿州翼德张

    在本书的历史中,项羽战胜了刘邦,从而建立大楚,从此历史不再和我们的熟知的历史相同。在另一个世界,张飞从虎牢关消失,来到了本书的世界。且看他如何在那里诠释自己的忠。且看他如何诠释自己的义。且看他如何用手中的张八蛇矛,杀出一条通天大道。且看他如何再一次高呼那句“某家涿州翼德张!”看这本书的男儿,必顶天立地!看这本书的女子,乃巾帼红颜!写这本书的作者,叫九命狂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们在山腰分离在山顶重逢

    我们在山腰分离在山顶重逢

    一见钟情是不可能的,你不会知道你的身后有没有人为了和你在一起,付出了多少努力
  • 妖尊养成日记

    妖尊养成日记

    “我可是要成为妖尊的男人!哦,不对,男妖!”小九胖嘟嘟的小手指着天说道。“轰隆——”天空顿时电闪雷鸣,狂风呼啸。小九顿时缩了缩脖子,悻悻的笑道:“开个玩笑,开个玩笑,嘿嘿嘿~~”妖尊,妖之至尊!统帅万妖,为我独尊!年幼的小九许下一个惊天地的诺言,从此便走上了为之奋斗的道路![小九:我真的只是开个玩笑而已啊!要不要这么认真?!]
  • 望明月,醉入宫中

    望明月,醉入宫中

    她,本是宁家三小姐,因美貌倾国倾城被称为“长安第一美人”而遭到大娘与两位姐姐的嫉妒,在她十六岁时就被嫁给了公孙家的二少爷,在新婚那天竟相遇汉文帝……
  • 君心何曾似吾心

    君心何曾似吾心

    她苏沐雪(慕芊芊),遭受割腕挖眼,丧子……之苦这一切都是拜她爱的夫君所赐……下一世,我要你血债血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