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生儿无条件反射训练
以前人们认为,刚出生的婴儿并没有能力可言,他们必须透过成长与学习,才会慢慢具备各种能力。但是,研究表明,婴儿虽然并不成熟,却不像大人想象中的那般缺乏能力。相反的,他们也会利用各种方法来了解母亲和周围的世界。在新生儿的行动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们的“反射”动作。
人类的反射动作中,包括了呼吸、眨眼睛等生理方面的反射;而新生儿却有一套属于他们自己的反射动作。如果让刚出生的婴儿牢牢地握住母亲的手指,母亲再将手举高,使婴儿从床上站起来;此时,只要母亲将婴儿的手指往前拉,婴儿便可以摇摇晃晃地向前走了。这种“自动步行”的现象,是新生儿的反射动作之一,这些生下来就会做的动作,称为无条件反射。
觅食反射
用手指轻碰新生儿的面颊或嘴唇周围,看看他的嘴是否朝手指的方向寻找,这种反射称为“觅食反射”。这是婴儿最原始的本能,在喂奶前做这个试验较好。
吸吮反射
有节奏地吸吮手指或乳头。
拥抱反射
当让婴儿的头部向后仰时,他的四肢会伸直张开,然后再慢慢地回到原位。脚趾反射
用手指轻轻划新生儿脚底外侧部位,新生儿的五个脚趾会分开,大拇指向上跷起。这种反射,随着脑中枢的发达而逐渐减弱,到了1~3岁时,便会完全消失。
握持反射
将棍棒放在新生儿手心,看他是否抓的很紧,有时棍棒能将新生儿提起。
踏步反射
扶住新生儿腋下,让其直立,轻轻用手按他一只脚的脚背,他就会成功地先后抬起左右脚,像走路的样子。
嗅觉反射
将刺激较重的某种气味放在鼻子附近,新生儿会将头扭向另一边,表现他的躲避能力。
扭头反射
俯卧时新生儿会尽力把头抬一下,然后把脸扭向一边。
眨眼反射
遇见强光新生儿会眨眼睛,以此来保护眼睛少受刺激。当在新生儿面前拍巴掌的时候,宝宝也会眨眼。
追踪反射
新生儿的眼睛会随着周围发生的事情、物体而从一侧移到另一侧。
平衡反射
扶新生儿坐直时,他的脖子摇晃不停,但不会受伤。一旦坐稳了,他的大脑袋竖直时,若头向前倒,他会纠正变成向后倒。这种倒来倒去,是一种平衡反应。
疼痛反射
轻拍他一条腿,腿就会缩回去,如果挣不脱,另一只脚会来帮忙。
放松反射
把“蜡烛包”打开,新生儿会伸懒腰,并出现双脚踩自行车样的运动。
惊吓反射
是突然刺激引起的一种惊跳反射,如大声、强光、疼痛、突然叩击枕头或床铺,或轻叩腹部、突然抬高下肢等,均可引起上、下肢伸直外展,躯干及手指伸直,拇指及示指末节屈曲,然后上肢屈曲、内收到胸前呈拥抱状,并在两臂松弛时发出哭声。婴儿听到震耳欲聋的巨响时,也会迅速地晃动手脚,好像要抱住某种物体一般,该反射如在新生儿时反应不出,提示有异常。
潜水反射
把新生儿放在水中,宝宝肺部的管道会自动关闭,张嘴,睁眼睛,用手和脚来游动。
健康的婴儿从出世的那一刻起,经过刺激就会有一些反射动作出现,这些反射通常是非意识控制的,但经过3个月左右,就开始逐渐被意识性的动作所取代。
贴心小提示
新生儿的各种无条件反射,不但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行动,更是宝宝在变成有意志的个体之前的一个过渡时期所拥有的特性。宝宝的这些反射,并不是一种无目的地运动,他以后的能力就是从这些反射的经验储存中发展起来的。
如果您做了以上几种反射训练,发现自己的宝宝反应不灵敏,您就要注意观察,及时向您的儿保医师或神经科医师咨询,以便及早发现宝宝的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有问题。
2、新生儿条件反射训练
条件反射反映了人的记忆力和知觉能力。在新生儿和婴儿期,许多能力的获得都是通过这种条件反射学习而发生的。心理学家对新生儿进行实验,发现他们在进行转头和吸吮动作时就能表现出条件反射。
新生儿以不同频率吸吮奶嘴时,实验室里出现不同的灯光和音乐效果,新生儿吃得慢时,灯光变暗,音乐不好听;新生儿吃得快时,灯光变亮,音乐也变得欢快,还伴随着人的声音。结果,新生儿中22%的婴儿了解了这种关连,他们的吸吮动作都变得快起来。
抚摸反射训练
当妈妈在每次喂奶前,先用手轻轻抚摸孩子的前额,那么,以后只要妈妈抱起孩子轻轻抚摸孩子的前额,孩子就会做出吸吮动作并分泌唾液,这时的反射则属于条件反射了。
摇棒反射训练
当孩子哭时,如果在抱起孩子的同时妈妈用摇棒发出响声,以后孩子哭的时候,只要孩子一听到摇棒的响声,就会停止哭泣。
睡觉反射训练
晚上当妈妈哄孩子睡觉时如果伴随着关灯,久而久之,关灯本身就会引起孩子的睡意。
眼神反射训练
当婴儿的眼光注视到妈妈的眼睛时,如果妈妈回报以注视和微笑,婴儿就会继续注视并同样发出微笑。母子双方的动作对对方来说都是强化物,从而增强了双方的相互作用。这种偶然的动作对母子、父子依恋关系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条件刺激都会引起条件反射,只有当条件刺激具有生存价值时,条件反射才会发生。如前面说的抚摸额头的条件反射,如果孩子刚吃完奶就抚摸他的额头,他不会作出什么反射,但是当孩子饿的时候,抚摸孩子的额头,他们的小嘴就会开始蠕动,做出吸吮动作,唾液分泌的量也会大量增加。
有些条件反射在新生儿期很难产生,如新生儿对危险事物的恐惧反射,在6个月前就很难产生。因为这时候孩子还缺乏必要的运动技能来回避危险事物,在危险事物发生时,他们还要依靠父母的保护,所以他们还没有把某种条件刺激与危险情境相连接的生理需要。但是在8个月以后,如果再把奶瓶放在孩子面前时,孩子即便很饿,也不敢用手抓奶瓶。这说明他们已经具备了通过条件反射学习而获得了回避危险情境的能力。
贴心小提示
在新生儿和成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宝宝绝不是被动的,恰恰相反,他们善于利用他们所能找到的任何手段来控制周围环境。如果您的宝宝所处环境是无序和紊乱的,例如您和您的爱人经常虐待宝宝或对宝宝无责任心,使宝宝的行为动作不能得到预期的回报,他们的心理发展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如智力发展迟缓、情绪冷漠、抑郁等等。另外,脑功能缺陷也会阻碍宝宝通过积极的学习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严重时甚至导致宝宝的猝死综合症。
3、新生儿的语言启蒙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也是人们社会生活、学习和交往中一种必不可少的工具。语言的发展是宝宝智力发展的基础,语言发展得越早,智力也越高。因此,重视新生儿的语言训练显得十分重要。
新生儿一生下来就应该注意训练其语言能力,父母要有意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对宝宝进行语言训练。
说儿歌讲故事
说儿歌、讲故事是训练语言的良好途径。婴儿期虽然宝宝不会说话,但孩子的听力、模仿发音的能力已发展起来,新生儿一周之前,爸爸妈妈给宝宝说儿歌讲故事主要是发展宝宝的听力。以后则是为了发展宝宝的语言能力。一般在宝宝情绪愉快的时候,选一些语句较短或韵律较强的儿歌,如“大苹果”、“小白兔”说给孩子听,经过多次反复训练,孩子的语音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
播放优美音乐
播放一首旋律优美的音乐,抱着小儿随音乐轻轻摇动身体。婴儿听的音乐应以古典音乐、现代轻音乐和儿童音乐为主,节奏激烈的现代爵士乐、摇滚乐不适合宝宝听。
运用发声器官
小儿的发声器官是语言发展的重要器官。小儿自出生起,就已进入语言发声阶段。此时的婴儿还不能模仿成人说话,但可以听父母与他说话的声音,看父母说话时的表情、口形等,因此是婴儿学习说话的准备阶段。所以,要有意识地创造机会多让婴儿学习发声,为其今后模仿成人说话做准备。
贴心小提示
在对宝宝进行语言能力训练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创造一个能促使宝宝不断咿呀学语的愉快环境,以提高宝宝的发音质量。您的爱抚、语言和笑声,最能鼓励婴儿做出咿呀反应。
第二、培养宝宝理解语言的能力。在和宝宝说话时,要把和宝宝生活中有关的事物联系起来,就是干什么,说什么,帮他理解什么。比如喂他吃奶,就告诉宝宝:“宝宝饿了没有,饿了宝宝就点点头”等。当然因为宝宝还太小,他肯定会听不懂,但这时的您也不能对宝宝失去耐心,您要坚持天天说,天天练才会达到训练的效果。
第三、在对宝宝进行说儿歌、讲故事的语言训练时,您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切记马虎行事,说讲过程要缓慢适当,吐词要清晰。
另外,您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到言行得体,以给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氛围。
4、新生儿感官能力训练
婴儿不只是对一定的刺激呈现反应,还能做出各种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这就是感官的作用。人类是依赖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得到外界讯息的生物,例如,当婴儿在母腹中时,便拥有能分辨光线的眼睛;当他们出生后,就具有看东西的能力了。
视觉能力训练
新生儿期的宝宝具有活跃的视觉能力,他能够看到周围的东西,甚至能够记住复杂的图形,分辨不同人的脸型,喜欢看鲜艳动感的东西。训练宝宝的视觉能力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目光对视法 新生儿最喜欢看妈妈的脸。当妈妈注视他时,宝宝会专注地看着妈妈的脸,眼睛变得明亮,显得异常兴奋,有时甚至会手舞足蹈。个别宝宝和妈妈眼神对视时,甚至会暂停吸吮,全神贯注凝视妈妈,这是人类最完美的情感交流,也是最基本的视觉能力训练。
使用图片法 当新生儿睡醒时,会睁开眼睛到处看,这时可以为宝宝预备几幅挂图,最好是模拟妈妈脸的黑白挂图,也可以是条纹、波纹等图形。挂图要放在距宝宝眼睛20厘米处。
听觉能力训练
新生儿不仅具有听力,还具有声音的定向能力,能够分辨发出声音的地方。在新生儿期进行宝宝的听觉能力训练可参考以下方法:
温和聊天法 当孩子睡醒后,妈妈温情地以柔和温馨的声音和孩子讲话。如“宝宝睡醒了”、“宝宝在哪儿?噢,在这儿哪。”新生儿一生下来就会发音,如哭。逐渐就用不同音调的哭声表示不同的需要。所以从1个月开始就对其进行语言刺激,会使其超前学会说话。
音响玩具法 可供宝宝进行听觉能力训练的音响玩具品种很多,如各种音乐盒、摇铃、拨浪鼓、各种形状的吹塑捏响玩具,以及能拉响的手风琴等。在宝宝醒时,爸爸或妈妈可在宝宝耳边轻轻摇动玩具,发出响声,引导宝宝转头寻找声源。进行听觉训练时,要注意声音要柔和、动听,声音不要连续很长,否则宝宝会失去兴趣而不予配合。
音乐欣赏法 优美健康的音乐能不失时机地为宝宝右脑的发育增加特殊的“营养”。中外古典音乐、现代轻音乐和描写儿童生活的音乐,都是训练宝宝听觉能力的好教材。最好每天固定一个时间,播放一首乐曲,一次5~10分钟左右为宜。播放时先将音量调到最小,然后逐渐增大音量,直到比正常说话的音量稍大点即可。
触觉能力训练
适当地刺激新生儿肌肤 婴儿都喜欢肌肤接触时的亲切感。当婴儿啼哭时,只要大人将他抱起来,放在怀中轻轻地摇晃,他就会安静下来,而在洗澡的时候,如果被较大的声音吓哭,大人就必须以较厚的布块,将婴儿的手脚包裹起来,这样即可让婴儿感到安心。
适当地刺激新生儿手掌 妈妈伸出大拇指或食指,放在宝宝的手心里,让宝宝抓握。等宝宝会抓以后,再把手指从小儿的手心移到掌的边缘,看小儿是否也能去抓。从某种意义上说,婴儿手的灵巧程度决定着其大脑的发达程度。通过训练婴儿从最初有意识地抓握到其最初的手脑协调能力。
嗅觉能力训练
新生儿的嗅觉在妈妈肚子里就已经非常发达了,他们能够对各种不相同的气味做出相应的反应,“喜爱”好闻的气味,而对于刺激性较强的气味会做出本能的排斥反应。通过对宝宝嗅觉能力的刺激和强化不仅能帮助宝宝分辨和寻觅长期闻到的味道,建立起食 物性条件反射,并且可以尽早地建立嗅觉空间定位能力。
母亲的气味 新生儿尤其对来自母亲身上的气味特别敏感,把带有母亲体香的衣服轻轻盖在宝宝的身上,会给他们带来一种安全感,不仅可以安定情绪,同时也可以增进孩子对母亲的感情。
清新的花香 5~6天的孩子就已经表现出对清香的喜爱和关注了,悄悄地把芬芳的鲜花放在宝宝的一侧,他们很快就会转过头去找气味的来源。经常用不同的清香气味这样做,不但可以训练宝宝的嗅觉,而且还能锻炼小家伙颈部的肌肉。
味觉能力训练
新生儿的味觉,出生就已具有相当的能力,仅是尚无法有香、甜等认知而已,只有等宝宝所有感官的感触交集后,产生认知,才能建立起口感的概念。
利用煮熟的菜水 味觉刺激应选择温和的天然食物,可以在孩子两顿奶之间喂一些煮熟的菜水,让孩子品尝丰富的味道,刺激味觉。
利用糖水和白水 出生第一天,新生儿就表现为对浓度高的糖水有兴趣,吸吮强,吃得多。在新生儿的头右侧放一个装有糖水的奶瓶,当新生儿无意中把头转向右侧,吃到糖水后,他们会在以后频频向右转头去寻找糖水,而向左侧转头的频率明显少。
贴心小提示
宝宝出生之初,就不失时机地对他(她)进行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的训练,有利于宝宝感官的正常发展,能够促进其大脑的发育。但作为宝宝的妈妈,您应该有一个清醒的头脑,不管哪项训练,都不能操之过急,毕竟宝宝初到人世,世界对他(她)还是一张白纸,您只有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5、新生儿智能发育水平
刚出生的婴儿,由于大脑皮质的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神经系统功能尚不完善,他们最初的行为主要是通过皮层下中枢完成的无条件反射来保证他的内部器官功能和对外界环境的最初适应。
活动能力
宝宝还在子宫内就有运动,即胎动。出生后新生宝宝已有一定活动能力,如新生儿会将手放到口边甚至伸进口内吸吮,当大人和宝宝说话时,宝宝会随音节有节奏地运动,表现为转头、手上举、伸腿等类似舞蹈的动作。
精细动作
新生儿善于使用表情,如微笑、皱眉等。在安静觉醒状态下,喜欢注视大人的脸,还有模仿大人脸部表情的奇妙能力。
语言能力
新生宝宝有一点儿不舒服,如尿湿、疼痛、过冷、过热等,会做出哭的反应。
社交行为
新生宝宝和父母或看护人交往的重要形式是哭,这是新生儿正常生理反应。
贴心小提示
新生宝宝对各种刺激所作出的反应定位不准,有一点儿不舒服如尿湿、疼痛、过冷、过热等就很容易出现全身反应,如哭闹、烦躁、手脚乱舞乱蹬等,因此,您要特别注意不要让宝宝的手脚碰到如暖气片、烫水杯等危险物品,以免发生意外,因为他(她)这时的智力还没有发展到能辨别有害或无害的物品上来。
6、新生儿智力测试方法
新生儿宝宝智力测试方法如下:
第一题
横托抱摆有紧张感,竖托抱摆四个方向有紧张感,以10分为及格:
A。竖托有紧张感(15分);B。横托有紧张感(10分);C。没有(0分)。
第二题
新生儿能够使用微笑、皱眉等表情,以10分为及格:
A。会微笑、皱眉等(15分);B。喜欢注视大人的脸(10分);C.不会(0分)。
第三题
妈妈在宝宝耳边轻轻摇动玩具,发出响声,引导宝宝转头寻找声源,以10分为及格:
A。会转头(10分);B。不会转头(0分)。
第四题
新生儿在尿湿、疼痛、过冷、过热时,会做出哭的反应,以10分为及格:
A。会以上三种(12分);B。只会一种(10分);C。不会(0分)。
第五题
拉腕坐起头竖直片刻,拉腕坐起有前跟头意识,以12分为及格:
A。坐起有前跟头意识(15分);B。能竖直片刻(12分);C。不能(0分)。
第六题
抓握有力、四肢屈伸有力,握腕悬垂3秒(头后仰),以12分为及格:
A。 四肢屈伸有力(15分);B。抓握有力(12分);C。无力(0分)。
第七题
俯卧刺激背部,头离床,眼追视有转头动作,以12分为及格:
A。 俯卧抬头45度不稳(15分); B。 俯卧抬头(12分);C.不动(0分)。
第八题
新生儿俯卧,父母微力推动其双脚,能抵足爬行,以12分为及格:
A。 抵足爬行连续2次以上(15分);B。爬行1次(12分);C。不动(0分)。
第九题
妈妈伸出大拇指或食指,放在宝宝的手心里,让宝宝抓握,以12分为及格:
A。会抓握(12分);B。不会抓握(0分)。
贴心小提示
分析结果:1、2、3题测宝宝的认知能力,应得30分;4题测宝宝的自理能力,应得10分;5、6题测宝宝的身体状况,应得24分;7、8题测宝宝的自理能力,应得24分;9题测宝宝的社交能力,应得12分;共计100分,得分在80~100分的宝宝为正常,110分以上的宝宝为优秀,70分以下的宝宝暂时为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