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思维
我们知道认识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这五种能力,虽然每一种能力都有它的重要作用,似乎缺少哪一个都不行,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然而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这五种能力中仍然有一种能力处于核心位置,那就是思维能力。的确,认知过程中最重要的过程也是最难研究的过程就是思维过程。
1.思维的定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碰到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往往会说“让我想一想”或“请你考虑考虑”,这种“想”和“考虑”,就是指人的思维活动。其实,说起思维,我们一点也不陌生,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它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当孩子在生活上、学习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我们常常会对他们说“不要紧的,仔细想一想”、“再动动脑筋”之类的话。这里的“想一想”、“动动脑筋”和前面的“想”、“考虑”等实际上就是思维。
思维跟感觉、知觉一样,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过,感觉、知觉是在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产生的,是对具体事物的个别属性以及事物之间外部联系的反映,属于认识活动的低级阶段,它们不能反映客观事物隐蔽的、代表着同类事物共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要认识事物的这些特性只有依靠思维。因此,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性、内部联系及规律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属于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事实上,人没有单纯的、孤立的感知觉,人的感知觉任何时候都不能完全离开思维。在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中,思维占据了核心的位置。
众所周知,思维活动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仅仅学习而不去思考,就会迷惘无知;反过来,天天只会在这里思考,当然充其量也是空想,不进行具体的学习,就会疑惑不解,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思维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必要心理因素。拿学习数学来说,一道题目在前面摆着,总是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或者说从各个角度进行分析,找出有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并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才能真正理解这道题,然后才能举一反三。从前面我们对意义识记的分析可以看出,思维还是巩固知识的重要心理条件。我们对知识的记忆只有在真正弄懂的基础上才能牢固地记住,正如俗话所说的“若要记得,必先懂得”。
2.思维的特性
我们从思维的定义和思维与感知觉的区别中可以看到思维的两大特性:间接性和概括性。
(1)思维的间接性。某一天早上起来我们看到外面地面很湿,马上想到昨天晚上下雨了,应当说,下雨这个过程我们没有看到,但我们能够较有把握地作出这样一个判断。这其中就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思维的间接性表现为人能借助于已有的经验,来理解和认识另一些没有被直接感知或不可能被直接感知的事物、事物间的关系及事物发展的进程。
日常生活中,人们见月晕而知有风,由础润而知有雨;考古学家根据出土的文物便可以准确地判断该文物所处年代的有关情况;医生通过了解病人的体温、脉搏及视听病人身体的有关部位,化验病人的血液等,便能断定病人某一内部器官的毛病;教师从学生的现实表现而分析其心理形成的规律并制订教育方案,等等,正是由于思维的间接性,使得人具有无限的认知能力。
(2)思维的概括性。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慢慢地知道狗会咬人,最先是父母告诉我们不要随便惹自己家里的狗,然后是要注意邻居家的狗,这样我们就会逐渐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狗会咬人。之后,我们出去外面,看到一条狗,虽然这条狗我们从来就没有碰到过,但我们还是会很小心,因为我们知道凡是狗都可能会咬人。这就是思维的概括性。思维的概括性表现为思维反映的是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共性,反映的是事物之间普遍的、必然的联系。
例如,一方面,人们通过思维能认识到气体的共性——没有一定的形状、没有一定的体积且可以自由流动,这一共性是空气、氧气、沼气等的普遍特性;也能认识到液体的共性——有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形状且可以流动,这一共性是水、油、酒等的普遍特性。另一方面,人们通过思维还能认识到液体与气体相互转化的条件,掌握转化的方法。再比如说,人们在生活中得出的诸如鸟会飞、花会谢、月晕而风等认识均是概括认识的结果,是从一次次个别的、具体的经验最终得出比较抽象且具有一定共性的结论。一切科学的概念、定理、定义、法则都是思维概括的结果,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思维的概括性极大地扩大了人类的认识界限。
(二)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
儿童进入小学后,学习的任务逐渐加重,学习的难度慢慢加大,要掌握的知识也逐渐多了起来,这一方面对小学儿童的思维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相比,内容更丰富,社会性更强,意义也更为深刻了,这就为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儿童思维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都已经具备了,也就是说,小学儿童思维的发展成为必然。
1.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1)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过渡。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期。低年级儿童的思维虽然已经开始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是可以直接感知的。他们难以指出概念中最主要的、本质的东西,他们的思维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眼前的事物或其他生动的表象相联系。只有到了中、高年级,儿童才逐步学会区分本质的和非本质的东西,初步学会科学的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但是,小学儿童即使达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维水平,其思维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
小学儿童的思维由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过渡,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一般认为这个关键期是在小学四年级(10-11岁),这个“转折点”何时实现,主要取决于教育。在一项思维训练的纵向研究中,接受训练的实验班到三年级下学期,平均有86.7%的小学生达到了测定的较高水平;而未接受训练的对比班到五年级才有75%的小学生达到这个水平。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儿童思维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正确的教育可极大地促进儿童思维的发展。因此,千万不能忽视对孩子的思维培养,不要想当然地认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思维也会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
(2)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儿童的分析与综合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的,并在发展中出现不同的水平。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只能在直接感知的条件下进行分析和综合。例如,儿童学习计算,总是用数手指或数实物来进行,此时的儿童还不能脱离具体事物在头脑中进行分析和综合。随着知识的积累,小学中、高年级的儿童已经能在表象和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抽象的分析和综合。
小学低年级儿童在进行比较时,常表现出感到困难,不善于分清本质与非本质的特点。他们对事物进行比较,很难把握住比较的角度和标准,不能从一个或多个本质特征中看到两个事物的相同点,也无法透过貌似相近的形态看到两个事物之间本质上的不同。而到了中、高年级,他们逐渐能从本质特点的层面上找出事物之间内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儿童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开始发展。低年级儿童虽已学会了一些概念,并能进行判断、推理,但还不能自觉地调节、检查或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他们常常能够解决某种问题,却不能说出自己是如何思考、如何解决的。这是对思维本身进行分析和综合的能力较低的表现,也即小学儿童的元认知能力的水平较低。在教育的正确引导下,儿童逐步学会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反省,即“对思维进行思维(认识和评价)”,以检查和调节自己的思维。
2.小学儿童思维概括水平的发展
儿童的思维活动需要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加以概括才能完成。教学中的概念学习,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共同的、关键的特征。因此,概括是极为重要的思维能力。概括水平制约着对概念的掌握、对事物的理解、对问题的解决等。儿童概括水平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 级水平:
第一级,直观形象水平的概括。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只能对事物的形象、外部特征或属性进行概括,他们更多地注意事物的外表属性及实际意义。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概括主要处在直观形象水平上。
第二级,形象—抽象水平的概括。处在这一水平的儿童概括能力处于从形象水平向抽象水平过渡的阶段。他们的概括中,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表象,表象的内容也更为精确而富有概括性。因此,他们的概括虽然还有一些外部的、非本质的特征或属性,但是内部的、本质的特征或属性大大增加。小学中年级的儿童主要处于这一水平的概括阶段。
第三 级,初步的本质抽象水平的概括。这一水平的儿童能对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联系进行初步概括。小学高年级儿童的概括开始以本质抽象为主。但是由于知识经验的限制,小学儿童的概括还只是初步接近科学的概括,还难以进行那些与具体事物相距太远的高度抽象的概括活动。
(三)小学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
应当说,人类思维的发展尽管表现得多种多样,但其中关键的一点或者说最本质的一点就是思维从直观形象阶段向抽象逻辑阶段的过渡,这几乎包含了思维发展的全部。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对小学儿童的思维进行培养呢?
1.创设问题情境
思维主要表现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思考、考虑等形式。因此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思维的过程主要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人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就十分重视学生是否能主动提出问题,认为“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作为小学儿童的主要教育者,家长或者教师除了要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外,还应当努力创设问题情境,以此充分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正式授课之前,教师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先去看书;或者不提问题,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且积极思考这些问题;在授课的过程中,老师不能照本宣科,从头讲到尾,而应该在讲的过程中尽可能去启发学生,让他们处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不要过早地把定论告诉学生。
2.发展儿童的言语
人的思维,尤其是抽象思维与言语密不可分。人们在言语中使用的每一个词,都有特定的对象(如“动物”一词就指一类特定的对象),而且词又具有概括性,因此人们可以借助词进行抽象思维,认识事物的本质。这也很清楚地解释了为什么发展儿童的言语能很好地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
发展儿童的言语能力是小学各科教学共同面临的任务。发展的目标就是通过教学和训练使儿童既能领会实际操作(制作、绘画、解题、实验等),又能正确使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出来。此外,引导儿童阅读课外读物,参加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举办手抄报、黑板报、壁报等活动,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词汇,促进其正确地理解词义,学会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推动思维灵活性、逻辑性的发展。
3.教会儿童思维的方法
有些学生之所以对学习上的很多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主要是因为还未进入思维过程或者说还没有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人的思维过程,实质上就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去认识客观现实的过程,故为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必须教给他具体的方法。
思维是复杂的心理过程,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人脑要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系统化、具体化、归纳、演绎等。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两种思维形式,与其他过程也是密切联系、互相交织的。我们训练学生时,一定要帮助他们对这些方法加以掌握并做到熟练运用,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并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
4.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
思维是在感知觉基础上进行的高级认识活动。思维的全部材料来源于感性经验。因此,要发展儿童的思维,首先要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思维的广阔性是思维的批判性的基础,也是思维品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帮助小学儿童掌握丰富生动的感性知识是发展儿童思维的必要条件。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适当运用实物、图片及各种直观教具,并根据教育和教学的需要组织参观、游览等活动。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加实际活动。不要以为只有幼儿才是在活动、动作中思维,年龄大了,就不必有动作思维了。其实,即使是伟大的科学家也不能完全摆脱动作思维。我们平时常说的手脑并用,实际上就是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种活动,特别是实践活动,一方面使思维服务于实践,这是思维发展的目的和真正的归宿;另一方面,又可用实践来检验思维的效果,邓小平同志曾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的思维结果到底正确不正确、有用还是没用,同样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出来。长此培养,小学儿童的思维才能完成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飞跃”。
(四)怎样培养孩子勤思考的好习惯
无论对于小学儿童的学习、生活,还是对于其长大后的工作生活来说,思维都具有决定性意义。然而,思维习惯并不是随着知识的增长自然而然形成的,它需要严格而艰苦的训练。
要使孩子养成严肃而缜密的思维习惯,使他们在未来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拥有更加敏锐的头脑,首先要在家庭中创造一个“思维气氛”。
很多家长教师总是以为聪明的孩子自然善于思考,事实并非如此。“聪明”的孩子遇到问题总是不假思索就作出回答,因此他们往往不善于或不勤于作进一步的思考;而那些沉默寡言、反应迟钝、被老师训斥为“白日做梦”的孩子,看问题或许反而有更深远的见识。
培养孩子的思维习惯要从小开始。可以经常和孩子一起活动,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和孩子一起读书、看电视,然后就所见所闻向孩子提些问题,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例如:一旦海里的水都干了,地球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很多家长以为要培养孩子的思考习惯,就应该以一种非常严格、正规的方式进行。实际上,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并不需要正式地给孩子上课。晚饭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谈谈一天所发生的事情是培养孩子思维的最好机会。当孩子告诉你他在课堂上是怎样回答老师的提问时,家长就可以问问孩子:你想想是否能用另一种方法、从另一个角度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家庭中有了思维气氛后,家长就可以采用下列各种方法进一步训练孩子进行严谨缜密的思维。
(1)让孩子明白明显的答案未必是最好的答案。遇到问题要进行全面思考,看看它有哪些令人感兴趣的地方,有哪些有利因素和哪些不利因素。
(2)启发孩子把零星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找出彼此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然后举一反三。把所学到的知识分门别类地归纳起来不仅可以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还可以避免重复学习。
(3)有的家长反映说为人父母真不容易,因为有些小孩子总是喜欢提一些在家长看来最正常不过的问题,如“太阳为什么会下山”,“飞机为什么不会掉下来”等。的确,要回答这些问题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应该鼓励儿童进行逆向思维,并使之成为终生的习惯。
(4)经常向孩子提些能激发积极性思维的“怪”问题。这些问题应该是有趣、令人迷惑不解、疑问迭起的,而且没有固定答案。这些问题有助于推进孩子思维的发展。
(5)教育孩子倾听他人的不同见解。孩子往往固执己见,忽视别人的看法和意见,这不仅有碍于孩子开阔思维、增长见识,还会使孩子养成片面看问题的坏习惯。教育孩子多听他人的意见会使孩子明白不同的人对事物的看法不尽相同。此外,让孩子经常阅读、收看报纸和电视上的新闻也能使孩子懂得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解释。
(6)培养孩子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尽力使孩子了解他人的想法、感受。经常向孩子提些类似这样的问题:假如你这么做,别人会怎么想?假如是你,你会怎么想?
(7)鼓励孩子把想到的问题记下来。写作既是一种严格的智力训练,也是一种良好的思维训练,培养孩子记日记对于练习写作十分有益。
(8)诱导孩子关注未来。对孩子来说,要考虑明天或明年的事情是很困难的,然而,预料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会影响孩子今天的行动和思维。因此,当孩子在考虑和决定一件事情时,要鼓励孩子考虑事情可能会引起的短期结果、中期结果和长期结果,让孩子多想想“然后会怎样”。
知识和思维是两回事,虽然有关,但不能互相代替,在智力发展中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家长、教师们不仅要注意给孩子传授新知识,还要注意对他们进行思维训练。但不要期望孩子在一夜之间就能养成逻辑思维的好习惯,思维需要不断实践,持之以恒。只有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