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动人,润物无声”说得是一种说服的方略,也是一种说服的效果,总的来说,就是“攻心”。攻心说服最基本的要点之一是巧妙地诱导对方的心理或感情,以使被说服者信服。
如果说服的一方特别强调自己的优点,企图使自己占上风,对方反而会加强防范心。所以,应该故意先点破自己的缺点或错误,暂时使对方产生优越感,而且注意不要以一本正经的态度表达,才不会让对方乘虚而入。
如果我们知道免不了会遭受责备,何不抢先一步,自己先认罪呢?人心是很奇特的,当对方发觉你已承认错误时,便不好再多指责。如当你有求于对方时,一开始你就说:“我这可能是无理的要求,”“我说这些话可能有点鲁莽,”或“我说的话虽是过分点。”此时,即使你说的话确实令对方感到厌烦,对方也不会因此当面指责。在这种情况下,十之八九他会以宽大、谅解的态度对待你,忽视你的错误。如果反复使用,则更能加强效果,还会使对方轻易地听完你的要求,并接受你的要求。
美国著名的语言培训专家戴尔·卡耐基认为,在与他人相处时,在与他人交换意见时,如果你是对的,就要试着温和地、有技巧地让对方同意你;而如果你错了,就要迅速而热诚地承认。这样做,要比为自己争辩有效和有趣得多。
卡耐基举了自己经历的一件事为例加以说明:
他住的地方,几乎是在纽约的地理中心点上,从他家步行一分钟,就可到达一片森林。春天的时候,黑草莓丛的野花白白一片,松鼠在林间筑巢育子,马草长得高过马头。这块没有被破坏的林地,叫做森林公园——它的确是一片森林,也许跟哥伦布发现美洲那天下午所看到的没有什么不同。他常常带雷斯到公园散步,雷斯是他的小波士顿斗牛犬,它是一只友善而不伤人的小猎狗;因为在公园里很少碰到行人,他常常不替雷斯系狗链或戴口罩。
有一天,卡耐基和他的小狗在公园遇见一位骑马的警察,他好像迫不急待地要表现他的权威。
“你为什么让你的狗跑来跑去,不给它系上链子或戴上口罩?”他申斥卡耐基。“难道你不晓得这是违法的吧?”
“是的,我晓得,”卡耐基回答,“不过我认为它不会在这儿咬人。”
“你认为?法律是不管你怎么认为的。它可能在这里咬死松鼠,或咬伤小孩子。这次我不追究,但假如下回我再看到这只狗没有系上链子或套上口罩在公园里,你就必须去跟法官解释啦。”
卡耐基客客气气地答应遵办。
可是雷斯不喜欢戴口罩,卡耐基也不喜欢它那样,因此他决定碰碰运气。事情起初很顺利,但接着却碰到了麻烦。一天下午,他们在一座小山坡上赛跑,突然又碰到了一位警察。
卡耐基决定不等警察开口就先发制人。他说:“警官先生,这下你当场逮到我了,我有罪,我没有托辞,没有借口了。上星期有位警官警告过我,若是再带小狗出来而不替它戴口罩就要罚我。”
“好说,好说,”警察回答,“我晓得在没有人的时候,谁都忍不住要带这么一条小狗出来玩玩。”
“的确是忍不住,”卡耐基回答,“但这是违法的。”
“像这样的小狗大概不会咬伤别人吧,”警察反而为他开脱。
“不,它可能会咬死松鼠,”卡耐基说。
“你大概把事情看得太严重了,”他告诉卡耐基,“我们这么办吧,你只要让它跑过小山,到我看不到的地方——事情就算了。”
卡耐基感叹地想,那位警察,也是一个人,他要的是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因此当他责怪自己的时候,惟一能增强他自尊心的方法,就是以宽容的态度表现慈悲。
卡耐基处理这种事的方法是,不和他发生正面交锋,要承认他绝对没错,自己绝对错了,并爽快地、坦白地、热诚地承认这点。因为站在他那边说话,他反而为对方说话,整个事情就在和谐的气氛下圆满结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