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82500000052

第52章 韩愈(1)

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南府河阳(今河南孟县南),韩愈自称“昌黎韩愈”,韩姓的郡望是河北昌黎,他经常说自己是昌黎(今辽宁义县)人。正由于此,所以人们又称韩愈为韩昌黎。还因为韩愈晚年曾担任过吏部侍郎一职,故又称他为韩吏部。韩愈去世后,朝廷追赠他为礼部尚书,溢号为“文”,人们又尊称他为韩文公。

韩愈出生于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一个世代士官的家庭里。其七世祖韩管,在后魏时期曾任龙骧将军、常山太守,受封为武安成侯。六世祖韩茂,曾任尚书令,加侍中、征南大将军,被封为安定桓王。高祖、曾祖先后唐代以后,担任过州刺史、州司马等职。祖父韩睿素,曾任朝散大夫,桂州都督府长史,其任内多有善举。韩睿素生有四个儿子:仲卿、少卿、云卿、绅卿。长子仲卿就是韩愈的父亲。韩仲卿以文章着名,曾与李白、杜甫等交游,担任过潞州铜鞮尉、武昌县令等官职。他在武昌离任时,由于政绩卓着,民众专门为他树起一块《去思颂碑》。碑文由着名诗人李白撰写碑文称韩仲卿“未下车(到职),人惧之;既下车,人悦之。惠如春风,三月大化,奸吏束手,豪宗侧目”(《李太白集·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说明韩愈之父是一位深受境内百姓爱戴、奸吏豪绅不满的正直官员。韩愈的大叔少卿、三叔绅卿职位不高。其二叔云卿更以文冠世,历任监察御史、礼部郎中之职。

韩愈有两个哥哥,二哥韩介去世较早只担任过太子属下的下级官吏,史籍中关于他的记载比较少。大哥韩会是一位名士,他有口辩,会写文章,还擅长音律,与古文运动的前驱李华、萧颖士、梁肃等人志同友好。更喜欢谈论治世安邦的大略。韩会人仕之前,以道德文章闻名于江、淮一带,时人将他与崔造、卢东美、张正则他的三位好友等称之为“四夔”。其中韩会名气最大。他们四人的才德均可以担当大臣的高位。韩愈虽然出自一个普通的官宦之家。韩愈出生时,其父韩仲卿正在京师任秘书郎。他出生不到两个月,生母就离他而去,韩愈只有靠乳母李氏鞠养。在韩愈3岁的时候,父亲又离开人世。后此,他只能跟随长兄韩会返回故里河阳,靠兄嫂抚养。

韩愈的在老家河阳长到7岁。大历九年(744年),随在京师谋得官职的兄长韩会移居京师,开始了刻苦读书的生活。韩会在长安担任官品不高的起居舍人之职,在复杂的权力之争中,他投靠到当时的权相元载门下。元载是一个自恃恩宠、结党营私、排斥忠良、贪赃纳贿的佞臣。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年),查处元载,判其自尽。受元载一案株连的达数百人,韩会也因党附元载之嫌,被贬为韶州(今广东曲江)刺史。当时年仅10岁的韩愈只在京师过了3年的安定生活,又被迫随兄嫂踏上南徙的旅途。韶州是一个离长安有数千里之遥的荒凉去处,韩会虽然名为刺史,可是,作为贬官,其心情的抑郁苦闷是可以想见的。韩会自己没有亲生儿子,其弟韩介倒有两子,一个名叫老成,一个叫百川。于是,老成就过继给韩会为子,而百川却不幸夭折。年仅42岁的韩会在韶州仅仅生活了两年多,就于大历十四年(779年)因病去世。韩愈的大嫂郑氏是一位经历过磨难意志坚强的人。郑氏按当时的风俗,扶着丈夫的灵柩,带上韩愈和老成,又踏上了北归的艰难路程。他们“凌大江之惊波,过洞庭之漫漫”,又从韶州千里迢迢地回到了故里河阳。

韩愈随嫂嫂回到故里安顿下以后,从建中二年(781年)开始,成德、魏博、山南、平卢等地节度使相继发动叛乱。藩镇的虎狼之军一度进入长安,连皇帝唐德宗也仓皇出逃奉天。历时5年这场战争,中原再次成为军阀角逐的战场。战祸也延及河阳,郑氏在兵荒马乱的背景下,再次带上韩愈、老成等家人加入了南逃的人流,于建中三年(782年)到达宣城(今安徽宣城)。原来在安史之乱时期,韩氏家族为了避乱,曾迁居江南宣城,并在当地购置了一些产业。郑氏夫人是一位有涵养、肯吃苦的女性,她除悉心照料全家人的生活外,还严格地教诲两位孩子刻苦读书。

由于韩愈从3岁起就失去了父亲,所以抚养教育韩愈的责任就落于其长兄韩会肩上。在韩会的指导下,韩愈从7岁就开始读书,每天能记诵几千字的诗赋文章。他不仅天资聪明,博闻强记,很有悟性,而且刻苦自励,勤奋好学。他读书能抓住学习的要领,在学习过程中积累了提高读书效率的经验。韩愈最重要的成才时期,是随长兄韩会到达韶州以后。韶州虽然是个离京师有几千里之遥的边远去处,但那里山清水秀,民风朴实,是一个理想的读书环境。当时的韩会虽然名为刺史,但作为贬官,交际减少,公务不多,所以他利用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教育引导已初露锋芒的弟弟。韩会在辅导韩愈和老成的读书中,形成与流俗不同的特点。在韩会的指导和影响下,韩愈从开始读书,就有了明确的标准和选择性。在韶州3年,韩愈每日读书不辍,学业大有进益,13岁的时候就能信笔为文了。但是,韩愈的好景不长,长兄、恩师韩会不久就病逝。在回到河阳和转徙到宣城之后,韩愈又在郑氏夫人的鞠抚下继续读书生活。由于韩愈坎坷的不幸经历,与同龄人比显得更成熟一些。他不用寡嫂督促操心,全身心地投入到读书之中。凡是儒家经典,比如《春秋》、《左传》、《公羊传》以及《史记》、诸子百家的学说,他都广泛阅读,悉心研究。他在读书中,不仅反复搞清词语章句,把握其本质精髓,还注意揣摩事业,联系实际,进行写作归纳,阐发其精神。在家庭的影响熏陶下,先后经过兄嫂的教诲,通过自己刻苦的学习和实践,韩愈逐渐成长为一位信奉儒家正统思想、志向远大的青年。

19岁的韩愈唐德宗贞元二年(786年),中原地区的战乱逐渐平息。按封建时代士人的惯例,打算通过科举之门进入仕途,以便效力社会,施展自己的宏伟蓝图。

韩愈贞元二年秋,拜别嫂嫂郑氏,只带着简单的行装和书籍,充满自信和喜悦的心情,风尘仆仆地赶到京城长安。韩愈去长安,原来打算先投奔其族兄韩弇,韩弇当时担任殿中侍御史,曾做过北平王马燧的僚属。但他到长安以后才知道,韩弇已因国事去了河中,不久又以身殉职。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韩愈只得跑到大街之上,求见北平王马燧,自诉是韩弇的堂弟,因生活所迫,请马燧照料。幸好马隧有感于韩弇殁于国事,没忘老部下的旧情,就收留了韩愈,并让他教授自己的两个儿子。这样一来,韩愈在京城的生活总算有了着落。

韩愈入长安之初,对自己的道德文章和才华非常自负,对科考也充满所试必得的十足信心。有人把以往应试者的诗赋文章及策问对答拿给他看,并让他揣摩熟悉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时,他很不以为然。认为此类诗文都是平庸之作,自己完全可以做到“无学而能”。韩愈在从贞元二年到贞元七年(791年)的四五年间,曾三次参加礼部的进士科考试,每次名落孙山。

韩愈三试三挫,内心充满不平,但他初衷不改,志气未消。事实既刺激了他,也教育了他。贞元八年(792年),他又参加了第四次科举考试。当时,唐德宗试图刷新政治,倚重力主改革的大臣陆蛰,政治气候比较有利。这次科举考试就由敢于直谏又擅长文章的陆蛰主持,并由提倡古文的梁肃担任助手。韩愈在少年求学时期就与梁肃有着师承关系,既然有了这层关系,韩愈就与好友李观、李维、崔群等去求见梁肃。为避嫌,开始梁肃拒而不见。后来由于他们4人多次求见,引起梁肃的重视,最后还是约见了他们。通过交谈,梁肃认为这批青年都是后起之俊秀,有人将来甚至可以“位极人臣”,登上相位。梁肃的褒奖,使韩愈等为之振奋。经梁肃的推荐,韩愈、欧阳詹、李观。李维、崔群、王涯、冯宿、庾承宣等八人均一举进士及第。由于此榜人才荟萃,所以时人将这一榜称之为“龙虎榜”。韩愈自拜别嫂嫂进入长安后的6年间,4次参加礼部之试,最终取得了入仕的资格。

按唐制,礼部应试被录取为登进士第,而进士及第只不过是取得了入仕的资格。如要做官任职,还必须再经过吏部的严格考试。吏部择人有明确的标准和原则。其标准主要有“身”,取其体貌丰传;“言”,取其言词辨正;“书”,取其楷法遭美“判”,取其文理优长。如果考生达到这四条标准,在决定取舍时还要遵循“先德行,德均以才,才均以劳”(《通典》卷十五《选举典》),即先德行、再才能、再劳绩的原则和顺序。

韩愈于贞元九年(793年),第一次参加了吏部博学宏辞科的考试。他接受了以往礼部考试的教训,在应试之前特向韦舍人上了《应科目时与人书》,请求韦舍人推荐自己,认为此事对韦舍人来说是一件极平常的“举手投足”之事,信中既流露出韩愈急于仕进的迫切心情,又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无可奈何的媚态。这一次他的好友李观被录取,而他却失败了。韩愈贞元十年(794年),第二次参加了吏部的考试,结果又遭到失败。

韩愈抱着复杂的心境离开过长安,回到故里河阳。此时,鞠养他长大成人的嫂嫂郑氏在宣城病故,由老成护送郑氏的灵柩也运抵河阳。韩愈看见亡嫂的灵柩和久违的侄子老成,凄楚的往事一下子涌上心头:兄长临终前的嘱托和厚望,嫂嫂抚育教诲的恩德,以及送他进京时的“诲化谆谆”,企盼他“禄士而还,以为家荣”……这一切使他百感交集。再想想这坎坎坷坷的八九年,自己抛家舍业,辛苦奔波,却终无所成。不惟嫂嫂的“劬劳闵闵”、“在死而生”的大恩大德未及报答,竟连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按照对长辈的礼节为郑氏服丧5个月。这时的韩愈已近而立之年,却连一个谋生的职业都没有,而嫂嫂的去世,又加重了韩愈照料家庭的担子。面对这一切,更增强了他紧迫感。他又从故里重返长安,并积极地谋取新的出路。

韩愈贞元十一年(79年第三次参加吏部举行的考试,结果又不中。急切的求仕之情和屡试屡挫的现实,使韩愈愤嫁不平。他除了在给友人的书信中大加宣泄之外,又在不到50天的时间内连续3次给当朝宰相贾耽上书。在这些上书中,他谈到自己的艰难生活,“逞逞乎四海无所归,恤恤乎饥不得食,寒不得衣”;也讲到自己“四举于礼部乃一得,三选于吏部卒无成”的坎坷经历。其实,韩愈所以低三下四,并不仅仅是为了求得一官半职以谋私利。他在《答崔立之书》中曾说:“仆始年十六七时,未知人事,读圣人书,以为圣人仕者,皆为人耳,非有利于己也。”韩愈深受传统儒学的影响,信奉积极的入世哲学。他在上宰相的第三书中就明确表示,退隐山林之路只有那些独善其身、不忧天下的人才肯走的,“如有忧天下之心,则不能矣”!韩愈的3次上书均未打动宰相,上书石沉大海。于是,他准备退出这种不公平的考试。韩愈贞元十一年五月,离开长安,回归故里。

韩愈自19岁人长安。在长安的近10年间,他饱尝了“人情忌殊异,世路多权诈”的艰险,忍受了“蹉跎逐颜低,摧折气愈下”的屈辱。经受了磨炼,增长了阅历,为后来前途创造条件。

唐朝中后期藩镇势力猖撅的时代,镇将发动叛乱的事件层出不穷。贞元十二年(796年),汴州(今河南开封)节度使李万荣病瘫,其子李乃乘机作乱。唐朝中央政府遂命当时担任东都(今洛阳)留守的董晋,以宰相的身份任汴州刺史、宣武节度副使,主持节度使事,前往平乱。董晋受命以后,由于董晋与韩愈叔父韩绅卿同事于淮南节度使崔园的缘故,董晋便邀韩愈入幕府。当时正在老家河阳的韩愈,依然过着“朝食不盈肠,冬衣才掩骼”的难以为继的生活,于是便接受了董晋之邀。不久,董晋就委任韩愈担任宣武军节度推官,后来又奏请朝廷给韩愈加了一个正九品上的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衔。这样,韩愈在29岁总算谋得了一个官职。当时的董晋已是一位70多岁的老翁,他明事体,有胆识。他未集结大队兵马,仅带领韩愈等幕官随从十几人,经郑州,径入汴州。由于董晋是以宰相的身份担任节度使,再加上他老谋深算,行动迅速,处置得直,因此,很快就稳定住宣武的形势。董晋以息事宁人,不思振奋的方式笼络官兵。

韩愈汴州期间,由于幕府公务不多,比较清闲。但他的私人生活却比较充实。有几位朋友相继来到汴州,他们聚在一起讲文析道,交游唱和。当时与韩愈来往密切的几位主要朋友是孟郊、李翱、张籍等。

韩愈在汴州的两三年间,虽然在政治上没有留下多少建树,但在交友授徒方面却做了许多事情。这期间韩愈获得了较为稳定的俸禄收入,但他娶妻、生女,又有堂兄韩界遗编孤女来归,再加上韩氏家族也有人投奔,所以其家庭人口骤增至30口,这就使韩愈的家庭生活不可能有较大的改善。

董晋贞元十五年(799年)二月去世,韩愈由汴州去洛阳,为董晋送葬。他们刚离开汴州四天,那里又发生了兵变,乱军杀死了临时代理董晋职务的部分官员,韩愈的家小也被困在汴州,他心急如焚。不久,又传出消息说,他的家人幸免于难,已经赶到了较为安全的彭城(今江苏徐州),韩愈由此结束在汴州的幕府生涯。

韩愈当年二月底,举家徙居徐州。他的家庭生活再次陷入困境。在韩愈衣食困难、借贷无门、走投无路的时候,他得到徐州节度使张建封的资助,暂时被安置在睢上符离(今安徽符离集)居住。

在张建封的照料下,韩愈的家庭生活总算有了着落,并且逐渐安定下来。他主要以闭门读书的方式,打发时光。当年秋天,张建封才任命韩愈担任了节度推官。

张建封在任用韩愈的同时,又对韩愈的工作时间提出明确而严格的要求,规定从当年九月到来年二月,韩愈除身患疾病以外,都必须“晨入夜归”,在幕府办公。对这种影响甚至剥夺韩愈读书、着文的强制性时间表,韩愈深为不满。他给张建封上书表示:如果真的要他晨入夜归的话,就是每天赏赐千金,一岁之中加官几次,他也不愿从命。可见在徐州的日子里,从一开始两人就发生了争执,韩愈的心情就不舒畅。尽管韩愈不安心于这种生活,但一时又无他路可走,因此,也只得暂时过着这种俯仰随人的日子。张建封爱好击球,韩愈就陪着他去球场,并做些应景的诗文;张建封喜欢打猎,韩愈又陪着他下了围场,当韩愈兴致勃发时,也写出些不朽的篇章。

张建封这年冬天,派韩愈赴京“朝正”,在京城长安,韩愈遇上同年好友欧阳詹。此时的欧阳詹任国子监四门助教,他看到韩愈到京,就带领国子监的生徒拜伏阙下,要求朝廷任命韩愈为国子监博士,结果未获成功。在由京城返回的途中,韩愈了解到,由于当年的水旱灾害和兵祸,使“生民为流尸”。于是,他心中产生一种上书皇帝,痛陈时弊,为民请命的强烈愿望。但他当时仅为节度使的幕僚,根本就没有这种权利。

同类推荐
  • 我与鄂尔多斯学

    我与鄂尔多斯学

    本书作者在鄂尔多斯生活多年,对鄂尔多斯历史文化史料进行了搜集和研究,分创新认识、专题探究、永远牵挂、草原情深四部分,最早提出了创立鄂尔多斯学学科体系的立论。
  • 永不放弃:特朗普自述

    永不放弃:特朗普自述

    在漫长的从商生涯中,特朗普遭遇过无数高潮和低谷。在《永不放弃》中,这位全世界最有名气的生意人将向你真诚地讲述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挑战、低谷和斗争,以及他是如何将所有这些挫折转化为成功的。特朗普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众所周知。他在早期从事房地产时就明白,每项过程都会遇到无法预计的延期、阻碍和问题。他对逆境毫无畏惧,总是做好了充分的应对准备。这样的态度能够给你克服困难的力量,并最终帮助你取得成功。本书每一章都包含了一个特朗普职业生涯中的励志故事及其心得,其智慧的行事哲学将帮助你更好地处理自身的缺点和失败。通过对自己各种戏剧性的故事讲述,特朗普给出了职场成功的几点经典建议:从失败与挫折中伺机反击;将巨大的挑战转化为更大的机遇;将敌人与对手变成朋友和盟友;利用暂时的失败激励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相信自己,尤其是在面对风险和恐惧的时候,这是帮助你战胜逆境、实现梦想的金钥匙。有创新意识的生意人都应该知道,逆境与成功总是相伴而行的。
  • 泰戈尔创作不朽诗歌的故事

    泰戈尔创作不朽诗歌的故事

    我们辑录这些影响名人人生成长的主要事件,就是为了让广大读者知道,名人在他们做好思想准备进行人生不懈追求的进程中,怎么从日常司空见惯的普通小事上,碰出生命的火花,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奇,获得灵感和启发的,从而获得伟大的精神力量,实现了较高的人生追求。
  • 改革斗士——商鞅

    改革斗士——商鞅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第一贪官——和珅

    第一贪官——和珅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第一贪官:和珅》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和珅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如果不曾见过你

    如果不曾见过你

    有没有一个人让你一见钟情?有没有一个人让你拼命寻找?有没有一个人是让你忘不了的意外?对苏颜而言,林夕就是她这辈子最美的意外
  • 青鸾令:庶女倾城

    青鸾令:庶女倾城

    她前世是傻子,后来是娘亲舍命把她医好,却嫁给太子,此后活的生不如死。被太子的人折磨死后重生,经历重重挫折,只为报前世之仇。
  • 大唐农圣

    大唐农圣

    小农思想带动小农经济的故事。这是一种先完本,再不断修改上传的写作方法。新书《初唐大农枭》已经发布,群号:246226030
  • 网游之谁奈我何

    网游之谁奈我何

    一个长相帅气,且“生命离奇”的少年,在失业下岗以后,为了生计进入游戏,开始了自己不一样的游戏生涯,传奇便由此开始,本文适合御姐控,萝莉控,淑女控。---------------------------------------------------------------------------读书如品茶,这盏茶可带给你不一样的乐趣。且看主人公战BOOS,挑公会,打竞技,超越传奇的经典。
  • 神龙之人世间

    神龙之人世间

    他,拥有宇宙中最俊美的容颜,最强大的力量。他高傲,蔑视平庸和虚伪。他充满智慧,反复无常,思维独一无二。他独来独往,冷漠,不善表达自己的情感。他注重自己的感觉和信仰,对待感情直来直去,爱与不爱分得清清楚楚。他是自己的主宰,对错黑白自论断。他是三千年前是背叛天庭,率领群魔攻陷天宫的神龙,失败后被斩,妻子殉情。带着对妻子的愧疚,他的元神在三千年后落入凡尘,再世为人。前世情今世续,前世债今世还。只是再度遇上前世的妻子,她已经另有所爱.......
  • 一笑惊鸿影

    一笑惊鸿影

    流水落花,不过空梦一场。只要是你,无论如何模样,如何身份,都是我心中所爱。ps:惊才绝艳大公子VS明秋小丫鬟短篇。
  • 卡耐基成功说服经典

    卡耐基成功说服经典

    卡耐基是二十世纪伟大的人生导师,半个多世纪以来,从西方到东方,几乎世界上任何一个语族都有卡耐基的译著,他也因而被誉为“人类出版史上第二大畅销书作家”。本书将卡耐基的好口才的说服技巧公布天下,只等你来参阅。
  • 说谎的人

    说谎的人

    十五岁的少女卡登丝是辛克莱家族的第一继承者,这是一个世代富足的家庭,她的外公拥有一座私人小岛。每年夏天,大家族的亲人们都会齐聚在这座小岛上。卡登丝与表弟约翰尼、表妹米伦,以及朋友盖特从八岁开始几乎每一个夏天都在这里开心地度过。然而,突然有一天,卡登丝发觉自己陷入了选择性失忆和偏头痛中难以自拔。记忆中缺失的第十五个夏天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一家人都对她三缄其口,让三个亲密无间的小伙伴与她失了联系?她试图拼凑起发生的一切。第十五个夏天一点点清晰,却发现小伙伴们正在远离。《说谎的人》是一个令人伤感惋惜的故事,同时也是单纯阳光的少年们推开成人世界之门的第一声叹息。
  • 我终究会吃定你

    我终究会吃定你

    沈兮以为这辈子都不会遇到自己心仪的那个男生,可命运就是这么巧,临近毕业季,便遇见了他。你终究是我的。
  • 仙之难

    仙之难

    修仙难,难于上青天。仙有难,何人可力挽?异世重生少年,踏上修仙之路!懵懵懂懂之间,卷入天大危机!且看他能否逃脱大难,挽天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