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82500000035

第35章 诸葛亮(4)

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勤勤恳恳,忧劳半生,及至第五次北伐曹魏时,他已经耗尽了全部心力。他仍然夙兴夜寐,忘我的操持,以至于食量大减,一病不起,最后病死军中。诸葛亮将自己的后半生全部献给了治国安邦、谋求统一的伟大事业,他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曾激励着后世许多有志之士,为自己的理想而终生辛劳,奋斗不息。

诸葛亮就是一个既长于治国,又严于治家,更善于修身的政治家。他修身的主要内容是养德,养德的重要途径是倡俭戒奢。诸葛亮在《戒子书》和《诫外生书》里,对其子女及晚辈提出了不要成为“徒碌碌滞于俗”的“凡庸”之辈的要求,希望他们注意道德修养,勤俭为志,报效国家。他在《治人》篇里更进一步提出奢侈“妨害农事”,不是圣人的道德。他引用古圣人的话说:“庶人之所好者,唯躬耕勤苦,谨身节用。”他认为只要“制之以财,用之以礼,丰年不奢,凶年不俭,素有蓄积,以储其后”就是“治人之道”。这是诸葛亮严于律己、以廉俭治家修身的重要认识根源。

诸葛亮一生以匡复汉室。统一国家为己任,而要实现这一政治目标,需要有雄厚的物质前提和较为清廉的政治条件。蜀国在三国中,地小力弱,它的国土约相当于魏国的1/3、吴国的1/2;人口在刘备称帝时约有90万,相当于魏国的l/5稍多一点,相当于吴国的2/5。就这样一个疲弱之国,却养兵10万有余,所统各级官吏足有4万左右。举全蜀百姓,平均9人供养一个士卒,7户人家负担一个官吏。再加上蜀汉连年用兵,不只国家财力捉襟见肘,庶民百姓也皆有菜色。诸葛亮在这种背景下劝农殖谷、开源节流、倡俭去奢,就不完全是个人修养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经济使然。尽管蜀国经济疲弊,在蜀国官员中,还有“侍婢数十”,沉于酒乐,尸位素餐的“侈靡”人物。诸葛亮除了用刑赏的手段制止这种腐败现象外,以自己的廉俭作风,率先垂范,影响教育全蜀官员将士,将个人的生活服从于国家政治、军事的需要。出于以上各种原因,诸葛亮在对自己家庭和个人生活方面,要求极严,一直保持着既廉且俭的作风。他生前曾给后主上表谈起过自己的家庭和生活。表文说:“臣初奉先帝,资仰于官,不自治生。今成都有桑800株,薄田15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诸葛亮集》文集卷一《自表后主》)表文虽短,内容丰富。诸葛亮去世后人们发现,他在《自表后主》中所谈的并无半句虚言,均是实情。

诸葛亮在《又与李严书》中再次谈到“今蓄财无余,妾无副服”(《诸葛亮集》文集卷一)的情况,说他的妻子竟连一件多余的衣服都没有。诸葛亮之家是否真苦到如此程度,史书并未细谈,但起码说明他们在生活上还是比较节俭的。诸葛亮生活在封建时代,事懦弱之主,手握军政大权,严格治家治身,倡俭禁奢,其精神确实令人敬仰。

诸葛亮对后事的安排。更令人叹服他在遗嘱里要求丧事从简,提出遗体不必运回成都,就近葬于汉中定军山即可。这位为刘氏两代耗尽心血的老臣,所做出如此安排不外乎两点:不忍心千里迢迢地再劳卒烦民;大概因壮志未酬,此恨难消,干脆就长眠于这块得之不易的汉中之地,以慰在天之灵。如后人所推度的那样,说是“生而治蜀,死而护蜀”。诸葛亮还特别嘱咐:“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他这种关于薄葬的安排与当时崇尚厚葬的颓风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人更加敬重这位功高德重的诸葛丞相。

在诸葛亮忠贞谋国思想和高风亮节的带动和影响下,蜀汉的不少官吏,多能以他为榜样,在不同程度上做到廉洁奉公,勤俭自律。如被誉为“四相”之一的费祎,不仅“雅性谦素,家不积财”,而且对子弟要求极严,“儿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从车骑,无异凡人”。如被诸葛亮器重的邓芝,也如诸葛亮一样,自身衣食“资养于官”,生活俭约,不治私产,连妻子也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余财”。蜀汉后期的大将军姜维,虽然“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大权在握。但他从官府领取的俸禄,很快就用光,以至于宅第不整,资财无余。他一生“侧室无妾腾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诸葛亮及其后继者这种以俭为德、以俭养德的作风,对诸葛亮身后蜀汉政权的稳定,对倡俭去奢风气的养成,都产生过积极影响。

诸葛亮始终没有放弃统一中国的大志,义无反顾地坚持着隆中对策中所提出的战略规划,并为此充分地发挥了他治国用兵的聪明才智,几度使曹魏惊恐,孙吴胆寒。但是,“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诸葛亮的壮志未酬,其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也未成功。其原因主要是:

一,诸葛亮面对的魏、吴两国均是非同寻常的强大对手。它们或控有中原,势力雄厚;或雄踞江东,根基已固。其综合国力远非地狭人少的蜀汉可比。

二,关羽的荆州之失,刘备的夷陵之败,不仅使蜀汉元气大伤,吴蜀联盟一度破裂,也严重地破坏了诸葛亮荆州、益州两路进兵,夹击曹魏、兴复汉室的原来设想。使诸葛亮以后的伐魏之役只能以汉中为基地,失去东线的策应,没有形成对曹魏的致命攻势。

三,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国鼎立局面逐渐形成,并且相对稳定下来,使诸葛亮“兴复汉室”的政治口号日益失去往昔那种撼动人心的作用。“兴复汉室”是诸葛亮在群雄纷争期间的政治旗帜,虽然在当时曾起到过某种号召效应,但它的力量毕竟有限。诸葛亮原来预测的曹魏政权“有变”,即较为重大的政治事变和由此而形成的北伐时机,始终没有出现。从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到天下三分,是由分裂到统一的过渡阶段。三国鼎立格局的最终形成,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一种历史进步。尽管诸葛亮苦心孤诣,惨淡经营,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他不可能在历史条件允许的范围之外获得成功。

诸葛亮从27岁出山到54岁病逝于军中,在这群雄逐鹿的27年间,他始则辅佑刘氏两代开基立业,为实现北定中原宏伟大业,呕心力血,尽管他为之追求,奋斗一生的目标,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壮志未酬,抱恨而终,人们没有以“成败论英雄”,把他看作失败者,而把他当作胜利和智慧的化身加以颂扬。无论是时人还是后世,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当权者,甚至包括敌人,都从不同的角度对诸葛亮盛赞不已,大加推崇。

诸葛亮去世,立即引起蜀国的巨大震动。人们在痛定思痛之后,便纷纷上书蜀汉朝廷,提出为诸葛亮建立祀宇的主张。但刘禅等担心在成都为诸葛亮立祠,逼近皇室宗庙,就以为诸葛亮立祠一事有碍于朝廷礼制,未予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每逢节日时分,民间百姓便自觉地祭祀已经亡故的恩相诸葛公。成都的大街小巷,香火不绝,“百姓巷祭”。蜀汉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也举行仪式,追思诸葛丞相的恩德,史书上称之为“戎夷野祀”。及至蜀汉政权面临内忧外患、朝不保夕的关头,人们更加记起一生忧勤、尽瘁国事的诸葛亮。每年春月,汉中百姓无论男女,一路哭着赶往汉中定军山的诸葛亮墓举行祭奠,人们涕泪哀痛,深切缅怀他多次伐魏及“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进取精神。

诸葛亮去世后,在蜀汉官员中也引起巨大的悲痛。噩耗传到梓潼和汶山,被诸葛亮贬责在这里的李严、廖立闻之大哭。尽管刘禅出于封建礼制,不许在成都为诸葛亮立庙,但蜀汉不少官员始终留心此事,在千方百计地寻找时机,提出理由为诸葛亮立祠。就在蜀汉政权灭亡的前夕,步兵校尉习隆、中书郎向充等人再次上书,重提此事。他们引经据典,大谈历史上盛朝为功臣立庙塑像的故事,追述诸葛亮的盖世功德。指出听任百姓“巷祭”、“野祀”,是不能达到“存德念功”、激励后人的目的的。为解除刘禅立祠成都逼近宗庙的顾虑,他们建议在汉中诸葛亮的坟墓附近修建祠堂。蜀汉景耀六年(263年)春,后主终于下诏,批准在沔阳为诸葛亮立庙。

诸葛亮受到蜀汉君臣的褒奖、敬仰在敌国的营垒里,人们也对他称颂备至。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自叹不如,极称诸葛亮是“名士”。诸葛亮死后,司马懿看了诸葛亮用兵打仗的阵地,深为诸葛亮的军事天才所折服,不自觉地发出“天下奇才也”的赞叹。蜀汉景耀六年秋,魏国大将镇西将军钟会率军征蜀。当大军进至汉中沔阳一带时,钟会一面亲自到诸葛亮庙前进行拜祭,一面传令军中,严禁在诸葛亮墓周围放牧战马,拾草打柴,表示了对敌国名相的尊重和敬仰之情。西晋初年,晋武帝曾专门询问过给事中樊建,让他谈一谈三十多年前诸葛亮的治国之道。樊建介绍诸葛亮“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赏罚之信,足感神明”之后,晋武帝十分感慨,他说:“太好了!假如我能够得到此人为之辅臣的话,岂能像现在这样事事都得我自己操劳呢!”

诸葛亮刚刚去世及其稍后一段时间内,人们几乎是众口一词地推崇称颂诸葛亮。及至蜀汉亡国之后,诸葛亮的形象越来越高大,名声也越来越响亮。从晋代开始的历代统治者十分重视诸葛亮忠于国家、勤于王事的精神,都将诸葛亮看作是“忠君”的楷模。晋代张辅认为诸葛亮的功业是乐毅比不上的,他认为只要是认真考察并学习诸葛亮的美德,就是奸臣也能“立节”。因为诸葛亮“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历代统治者为此频频给诸葛亮追加官爵,赐以庙号。晋朝封他为武兴王,唐朝封他为武灵王,元代追封他为“威烈忠武显灵仁济王”,使诸葛亮的身价与日俱增。在最高统治者的推动和提倡下,士大夫阶层也争相着书立说,编纂文集,使诸葛亮的影响更加广泛深远。

唐朝初年杰出皇帝唐太宗对诸葛亮忠勤谋国的精神大加赞赏,充分肯定了诸葛亮在弱主当国的情况下,为蜀汉政权的稳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他要求房玄龄、杜如晦等股肱之臣学习诸葛亮“公平”治国。在唐初朝廷的倡导和影响下,整个唐代自上而下莫不对诸葛亮称颂备至。许多诗人墨客为我们留下大量歌颂诸葛亮的诗文。李白在读了《诸葛亮后传》以后,赋诗曰:“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极力推崇刘备、诸葛亮君臣相得,如同鱼水的关系,盛赞了诸葛亮统一宇内,矢志不移的浩然之气。杜甫在游览武侯祠时又为我们留下了“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绝唱。既对诸葛亮尽忠益时、济世安邦的献身精神给予高度的评价,又对他夙志未酬、大业未遂寄予深切的同情,这感人肺腑的诗句引起后世人们的共鸣。诸葛亮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并未随时间的推移而泯灭,在离他去世五百多年的唐代,“梁、汉之民,歌道遗烈,庙而祭者如在,其爱于民如此”。

历代人民更注重从诸葛亮的高风亮节中汲取营养,特别推崇诸葛亮忠贞勤勉、律己节俭、忘我无私等美德,是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更使后世敬佩备至。人们将诸葛亮看作是智慧的化身,达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从南北朝开始,民间就广泛地流传着三国时期一些着名历史人物的故事和传说。及至宋、元时期,这些故事和传说就由民间艺人搬上了文艺舞台,在当时的评话和戏曲里,就有了诸葛亮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的故事。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根据正史和流传已久的三国故事完成了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在小说中,作者倾尽全力对诸葛亮的智慧大加描写和渲染。在小说和戏曲的影响下,不少地方将诸葛亮看成是超凡越圣的千载神明。有人甚至赋诗说诸葛亮的“阴计暗遇天地合,壮志曾将鬼神役”。民间广为流传的谚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就比较通俗而准确地把握了个别杰出人物与普通百姓之间的关系。自古以来诸葛亮的故事还在广泛流传。现在西南地区的作佧佤人民也说,他们祖先盖房子、编竹箩的技术是“孔明老爹”教的,稻种也是“孔明老爹”给的。诸葛亮的名字甚至跨越了国界,在我国周围的不少国家或地区也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日本政界有人极为钦佩诸葛亮忠于刘氏两代、尽瘁国事的献身精神,表示要学习诸葛亮,像他那样忠于自己的国家。诸葛亮不仅以其道德情操风范后世、也以其聪明才智受到历代人民的推崇。他那献身精神,忠贞谋国,谦虑审慎、忧勤节、以其公忠体国,克已奉以的思想和作风给时人和后世做出了榜样,被称为“智圣”。世代传颂,载于千秋、万古垂名。

同类推荐
  • 杜甫写诗为民成一代诗圣的故事

    杜甫写诗为民成一代诗圣的故事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中国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编辑成了这套《中国名人成才故事》,这些故事既有趣味性,又蕴含深刻的道理,能够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是青少年课外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
  • 隋炀大帝杨广(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隋炀大帝杨广(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隋炀帝杨广被后人称为是中国历史上最荒淫腐化的昏君。杨广自幼狡猾奸诈,以种种假象迷惑父亲隋文帝杨坚和皇后独孤氏,并取得他们的欢心,继而将心爱的女人香娘作为诱饵对太子施美人计,致使太子失宠,从而夺取太子位。取得太子位后,杨广迫不及待地凶狠地谋杀了父皇,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当上了皇帝的杨广大肆奉行享乐主义,美人为重,江山为轻;游玩为重,社稷为轻。为了游玩,开凿了南北大运河,使数以万计的百姓死于劳役。杨广为显示国威三次攻打高丽,征调全国二百多万军队,结果以惨败而告终。最后在起义军和反叛军的威逼下,卫队逼宫,杨广被迫自尽。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6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6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吕梁山的儿子:马佩勋传奇的一生

    吕梁山的儿子:马佩勋传奇的一生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日子里,《吕梁山的儿子》这本记述马佩勋同志传奇人生的书问世了,这是我们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
  • 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

    作为刘家老三的刘邦,从小游手好闲,不思进取。但历史证明,这位有着“流氓”称呼的则老三,最终却荣登天子宝座,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平民身份登上帝位的帝王。刘老三的一生充满太多的传奇,他的事迹即使在今天也能给予人们以启迪。像其他志得意满的人物一般,功成名就的刘老三衣锦还乡之时,以一曲《大风歌》,显露了自己的得意与感慨,正如歌中所云:“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热门推荐
  • 神灵在哭泣

    神灵在哭泣

    人与人之间就像一条没有尽头的锁链,一旦脱离,就会永远的在黑暗中徘徊。自从天空那个黑洞出现以来,洞中溢出的气息导致人类的身体发生不可思议的变化。随着时间越长黑洞有着扩大的迹象,气息也变得更加的浓郁。是的,人们身上诞生了异能力!就连动物也变得诡异起来。人类并没有觉得这是什么恐怖的事,反而被力量迷失了心智。就是这样,人们内心的黑暗便再也无法遮掩,世界开始陷入混乱与残暴的血腥之中......一发不可收拾!
  • 洪荒神兽食用手册

    洪荒神兽食用手册

    没有什么是一顿红烧狮子头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上哮天犬肉火锅,红油锅底的。(本书为戏说,开心就好,谢绝考究。)
  • 嘿秦队恋爱吗

    嘿秦队恋爱吗

    欧阳,作为一个上得了厅堂炸得了厨房,翻的了围墙斗得了绿茶的飒爽英姿女刑警这辈子最怕的不是杀人抛尸,不是碎尸悬案,而是......自家男朋友的一个“嗯?”秦遇,作为一个从小缺爱长大缺钙的刑警队长生平最骄傲的事情就是摆弄明白了自家的凶悍小坏蛋最喜欢的事情也是自虐的在凶杀案中......不断撒狗粮。小剧场:某次行动结束后。男主:你个臭丫头能不能不要逞强,撒个娇会死吗?女主:(瞪一眼)不会撒娇,我只想和你单挑男主:......又软又萌的女刑警X钟爱记仇吃醋的男队长飞蛾回扑火,向日葵一生都在追随太阳所以我,哪怕穿越无尽深渊,历经风雨磨难,也要狂奔而去拥抱你使用须知:全文架空,架的很空,很空这是一个披着悬疑推理皮的恋爱小甜饼
  • 我的系统有健忘症

    我的系统有健忘症

    “嘀!成功布置任务:暴打老板。”苏宇听到这个任务内容变得极其激动,正准备去暴打一波老板,没想到系统又响起了铃声。“嘀!宿主完成任务,奖励宿主新美女老板一个。”喂!我动都没动怎么就完成了!系统埋怨的声音传过来,“宿主完成任务了吗?没完成还待在这里干嘛,一点都不上进。”苏宇一阵无语。我......不是,你刚刚不是说我完成了吗?“是吗?可能我忘了。嘀!发放奖励:新美女老板一个”苏宇:......有这么一个系统到底是福是祸。
  • 旅店大王希尔顿

    旅店大王希尔顿

    人,都在奋斗,奋斗的目标则是成功。这一点上,不分职业所属、地位所处、性格所向,只要是人,都是这样。每个人都要树立一个理想,以它作为前进的动力,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走向成功。然而,成功又是什么呢?这本书从心怀梦想、苦涩的成长、踏入政界、危机四伏、永无止境、空活的艺术等几个方面讲了旅店大王希尔顿走向成功的几个人生经历。
  • 狂暴帝君

    狂暴帝君

    【火爆爽文连载】少年遭兄暗算,痛失天帝位。意外重生之后,他要以无限暴力姿态强势回归!!!凡俗界,他以狂傲之姿踩压万千天才,让所有世家在他的拳头下臣服。修道界,他以神算之智深入敌后,将敌人的修道根基完全毁坏。少年发誓:一定要将陷害偷袭他的那些卑鄙小人连根拔起,要还修道界一片祥和正气的青天!【不一样的激情,不一样的战斗!且看夜落沉如何以寡敌众,成就狂暴之名,登上帝君之位。】
  • 我能看见诸天剧情

    我能看见诸天剧情

    世界大灾变,蚂蚁都能打伤人。乱世中,杨辰开启了主神聊天群,能看见所有人的剧情。“我真的不想剧透。”可实力不允许,他开口就能嘴炮无敌,他的强大全靠别人脑补。主神聊天群中:“群主,我要去遮天世界找帝药!”“群主,我要去斗破世界抢异火!”“群主,我要去找焰灵姬!”“群主,我要去找彦女神!”【滚!本群主拒绝!都是本群主的!】
  • 大国风华

    大国风华

    乡镇医院的急诊科主任郑建国重生到了一九七七年,有鉴于压力大强度高还容易挨揍的经历太过刻骨铭心,他准备选择轻松又来钱的牙医当做自己的新职业,只是很快就发现还有更好的选择在等着他——免责声明:本书中出现的药物使用皆是因人而异的特定情况和条件下的使用方式,如有身体不适还需速速到医院就诊,并按照医嘱服用药物。PS:小窝495673051欢迎各位书友的光临!
  • 与他携手

    与他携手

    在她的眼中:他是光,是阳,是月,是星辰,是世界,是她的一切。而他的眼中,亦只有她。关于她们的故事,并不轰轰烈烈,也并没有被世界所熟知。最终,她们的夫妻关系也只是靠着那红色的小本本宣誓着。他们之间的故事,并没有靠着多么奇葩、浮夸的经历来巩固。他们仅是在平凡的生活中慢慢地互相磨合,再到结合。虽不精彩,但很温柔。(恋爱1v1,无小三,不外遇)他们的故事甜到酸牙
  •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本书精选了他从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的传世名篇,配有法清法师意境高远画作,文中有情,画里有禅。诗情画意,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