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本经济发展一日千里、社会面貌焕然一新时,明治天皇却病倒了。
身材魁梧、体质强健的明治天皇,在日俄战争期间,便被御医查出患有糖尿病,到1910年时,他的病情每况愈下。1912年7月10日,明治天皇出席东京帝国大学的毕业典礼。强撑病体的天皇给优秀生颁发了一贯奖品——银质闹钟,学生们得以近距离睹见圣容;但令他们瞠目的是,当天皇上楼时,竟步履蹒跚,似要栽倒。接下来的几天,天皇经常在与朝臣处理公务时打瞌睡,并且伴以胃胀气和全身疼痛的症状,大臣们连忙唤来御医。御医们会诊之后,也都表示回天乏术,因为他们查出天皇患的是尿毒症。朝臣们感到事态严重,不能再将天皇的病情隐瞒下去了。7月19日,大臣们在宫中开会商讨是否立即将天皇病情告诸百姓,最终得出肯定的结论。于是,7月20日的官报《宫廷录事》上便出现了天皇的病情描述及御医的诊断结果。
消息一经传开,日本上下顿起愁云,最为担忧的莫过于乃木希典。
当年从日俄战场上归来时,乃木希典脑海中时时浮现前线数万将士及其两个儿子的尸骨,折磨得他寝食难安。于是,他请求明治天皇将其处死,以谢阵亡将士在天之灵。明治天皇并未应允,反而对其加官进爵,任命他为学习院院长。
有感于此,乃木此时眼见天皇病重,心下甚是悲痛。他每天进宫三次,详细询问天皇病情。
但是,所有人的忧虑都没能阻止天皇的病情进一步恶化。1912年7月30日,明治天皇因尿毒症医治无效逝世,享年61岁。消息传出,日本上下,哭声一片。9月13日,明治天皇的葬礼如期举行。日本举国同哀,与哭泣的人群不同,身穿全套陆军上将制服的乃木希典和一身丧服的夫人静子表情严肃,他们坐在运载天皇灵柩的车上,与送葬队伍出城向京都伏见的桃花山皇陵开去。当队伍出得宫城后,礼炮声轰然响起,伴随这巨响的,是乃木希典和静子双双倒在血泊里的“扑通”声,他们剖腹自杀,为天皇殉葬。
当人们的哭泣声重又成为主旋律时,明治时代结束了。日本的封建忠君思想和武士道精神,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