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小青
认识菊坤已经有好多年了,那时候他在木渎。
木渎是菊坤的家乡,而木渎又是我们这些人经常会去转一转,或者陪着外来的客人去看一看的地方。到木渎去的好处,是虚实结合的,我们到石家饭店撮一顿,浓油赤酱的酱方,鲜得掉眉毛的三虾豆腐,于右任老先生点过赞的鲃肺汤,“多谢石家鲃肺汤”,让我们饱食人间美味;然后,到严家花园喝茶,感受空气中的历史文化气味,或者,到古老的石板街上走一走,在亲切的乡音中和乡亲父老擦肩而过。
这个时候,菊坤总会在我们身边。这么多年,无论到木渎干什么,我们几乎都见到菊坤。他会呼朋唤友,他会张罗安排,他会当导游,一直到后来他离开木渎,当上了吴中太湖旅游的老总,完全就是他在木渎这些年的经历的必然延伸。
菊坤当过木渎的文化站长,后来是木渎旅游公司的老总,好像还当过副镇长,因为木渎这个地方,也因为菊坤这个人,我们对木渎就会有一种常回家看看的想法了。
当然,与菊坤的初次结识,现在已经回想不起来了,但其实想都不用想,一定与文学有关。无论工作有多忙,无论生活的变化有多大,菊坤一直坚持写作,同时,他还一直在努力地做着文学的工作。虽然一个乡镇上,没有作协文联这样的组织,但其实许多年来,菊坤正是做了大量的文学组织工作,他把那个地方热爱文学、热爱写作的人都聚拢起来,汇集在一起,
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快过年了,我应菊坤之邀,到木渎参加白云泉文学社的文学活动。那一天特别冷,还下着雨,雨中夹着小雪,路上车开得很慢,我看着车外的雨和骑着自行车在风雨中行走的人,感觉到了冬天的寒冷,也感受到一点孤独。但是一到菊坤组织的那个文学社活动的会场,我的空洞洞的心立刻被那里的温暖填满了。这里热气腾腾,与屋外的天气形成强烈的反差,大家围坐着,围着的就是文学,就是大家心中的依托。
菊坤在木渎工作的许多年中,一直在做着文学社的义工,带领那个地方的喜欢写作的人,一起写作,一起感受生活,他们自筹资金,办了《白云泉》文学刊物,让喜欢写作的人,有一个园地,有一个表达自己的平台。
这事情也许很小,小到也许不值得一提,但是许多年来我一直在提这件事,那一个冬天的那一场相聚,会永远地留在我的心中最神圣的地方。
菊坤的文学情结,持续不断地在木渎开花结果。
后来知道菊坤离开木渎,去太湖担任老总了,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大了,再碰见时,所谈内容,完全是一个公司老总关心的事情了,比如商议怎么开拓发展啦,比如组织谁来采风宣传啦,等等。但是在我的内心深处,我知道菊坤仍然是一个文人,一个写作者,他的工作再忙再累,他的事务再杂再多,他肩上的担子再重,他仍然会写作,仍然有他静心独处的时间和空间。
似乎为了印证我的这个想法,菊坤果然来找我了,他给我发来了他的散文新作《知非集》,让我的欣喜之情,从内心深处溢漫出来。
我正是事务繁杂、心里纷乱的时候,硬挤出时间,硬逼着自己静下心来读《知非集》,读着读着,我的心真的静下来了。
通过《知非集》中的几十篇文章,我跟着菊坤赏景,赏家乡的景:山水,小岛,老街,古村落,古园林……也赏异国他乡的景:黄石公园的温泉,墨尔本的桉树……跟着菊坤会友:会熟悉的老友,就连原本不认识的、陌生的人,因为菊坤的文字,使我感觉到他们也是我的老朋友了;在《知非集》中,我们还能跟着菊坤读书、跟着菊坤思考,感受着菊坤对亲情的体会,感受着菊坤对家乡的挚爱,感受着菊坤始终脚踏大地,始终拥抱生活的人生态度。
许多年来,菊坤一直在为家乡贡献着自己的努力,热爱家乡的人,一定是一个幸福的人。
书中第一篇《逃离漫山岛》的立意,展现出作者对于家乡的深沉之爱,浓烈之爱,不忍惊扰之爱。一座太湖中的小岛,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太湖中这样的小岛多而普通,但是它在作者那里,却是魂牵梦绕,难以抹去。从前去过,一直不能忘怀,还想再去,但因为忙碌,因为现代人类的通病,一拖再拖,尽管去往小岛并不遥远,路途也不复杂。但是终于有一天,突然就决定了,一决定了,很快就登上小岛了,就是这样的一个简单的过程,既然又重回了,那就是圆梦了,那就是了却心愿了,那就是皆大欢喜了。其实不然,作者并没有满足而归,却是逃离而去,“我生怕我的登临,惊扰了这片纯净的土地。离开的时候,我回望了一下那座萦绕心头十多年的美丽的小岛,我觉得我是在完成一种逃离,这种逃离,反而让我更加清醒,因为,我的心似乎和它靠得更近了。”
对家乡的爱,爱到不敢惊动它,爱到必须要小心地呵护它,生怕它变成了另一种样子,这已经不只是对家乡的爱,更是对家乡的理解,更是对社会发展的思考和审慎。
文字的魅力,文章的吸引力,是因为作者的情感注入,是因为作者真正有话要说,有字要写,《知非集》特别让人欣慰和感叹的有一点,就是文章皆出之内心,没有应景之作,没有为文而文,也不是为某个报纸开的专栏文章,不是为完成任务而写的“千字文”;《知非集》里的几十篇文章,格式是不尽相同的,有长有短,从中不难看出来,作者的写作完全是真情流露,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无论长短,写的都是真心实话,无论写或者不写,都不做文字的奴隶,只做自己内心的主人。只有如此,文章才有品格,才有价值。
比如《书有真香》这一篇,表面上看,写的是一次到书展上购书的流水账,怎么进入展馆,怎么买书,先买了哪一本,又买了哪一本,以及这些书的大致内容,等等,似乎都是一般的记录。但恰恰是从这看似平常的记录中,写出了作者对书、对阅读的渴求和敬畏,内涵十分丰富,十分感人,“在书海里穿行,是注定会有很多美丽邂逅的。”尤其是写看到了朱红老师正在现场签售时,作者十分惊喜,作为一个读者,我也同样被他的惊喜所惊喜了。菊坤写道:“竟看到了久未谋面的朱红老师。老先生依然那么清瘦精神,心目中的苏州文人模样。”读到这儿,我也就像是看到了久未谋面的朱红老师了。
所以,读《知非集》,能使读者产生出共鸣,如身临其境,如与作者同行。
所以,我知道,菊坤是一个叱咤风云的老总,同时,他又是一个安静的读书人,一个执着的写作者。
(作者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