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84600000006

第6章

谁都没想到,宣布退伍名单的会上,他第一个站起来表态:“领导放心!不退伍做人,退伍的时候更要做人,退伍不…等于从此不革命!”第二天,他就开始发疯似地干活,一个人推土、搬砖、和泥、给连队砌兔子窝。新兵来了,他挨个找他们谈心,中心是一句话:“千万不要学我……”当着他的面,战友们都小心地避讳着“入党”这个字眼,可他主动对人说:“我虽然没入上党,可到底知道了党员该是什么样的人。老实说,有的党员算不上党员;可象指导员那样的党员,我确实不配……”临走,他流着泪对李随国说:“指导员,你放心,我就是一辈子入不了党,也要一直照党员的标准争取。什么时候入了党,我给你来信。你等我的消息吧!……”

李随国象一滴红色的墨汁,以自己生命的色泽浸润着周围的一片白纸;他是一棵小草,用自己旺盛的青春染绿了祖国的一寸地面;他是一颗星,虽然很小,但当人们眼里的黑暗面太重的时候,他却用自己所有的光焰一寸一寸地照亮着人们生活的空间……

一颗新星升起来,引起一片惊呼、感叹,有志于此的人们则架起高倍望远镜探测它的奧秘。两年来,军、师、团党委和领导机关在这里总结过团支部工作、老兵退伍工作、司务长工作等诸多方面的经验。召开过军马管理现场会,营房营具维修现场会,管理教育现场会,副业生产现场会,环境卫生现场会……最后是精神文明教育现场会。至今,人们仍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着探索,挖掘它蕴含的宝藏。李随国果真有什么奧秘吗?

他不过是对战士有一颗深厚的同情心。“三年困难”和“十年****”时期,他曾两次辍学回家放猪。当幼年的幻想由于****而瀕于破灭的时候,他甚至在河边绝望地徘徊过。参军后,他受到党的教育和传统的寧陶,但也遇到过误解和坎坷,也有过家庭、婚姻、出路等等苦恼。因此,他觉得自己和战士们——包括暂时落后的战士,是一样的人,只是比他们先走了一步。因此他可以理解他们,他们也可以理解他。于是“一呼百应”。

他不过是多读了几本书。他懂得知识对于人的重要。一进步校政指队,他就想:政治思想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而那些伟大、杰出的人是怎样成长的呢?他们的精神世界是怎样构成的呢?真象前几年所宣传的那样简单而又玄妙,或者象自以为看破红尘的人们讥笑的那样不值一提吗?于是他就读书,尤其是那些著名人物的传记,从无产阶级的导师领袖到科学发明家、文学艺术家、军事家……凡图书馆里能找到的他都读。星期天,他到教室里一坐就不想起来,星期六晚上更宝贵,有时一夜就读一本。说不清,他从这众多的人物身上吸收了多少无形的养份,一个看得见的收获是,他能给战士进出那么多故事,讲得大家如痴如迷。

还有一点——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他不过是思想比较解放一点,实在一点。他尊重传统,但不拘成法;他严守纪律,但不喜欢囫囵吞枣依葫芦画瓢地“贯彻”上级指示。上级布置的事情,他们作过并达到要求的,不再重复;没作过,没作好的,缺多少作多少。不管书上文件上是否已经有了,别的单位是否作过,只要他从实际中认识到是需要的,正确的,他都敢试一试5不怕戴“另搞一套”的帽子。

他很羡慕农村老头老太太做思想工作的艺术。他讲过:农村的女社员,每次开会都纳鞋底,可一说到分钱分粮,她们手里的活马上停下来了,那真是洗耳静听。为什么呢?因为讲到了切身利益问题。给战士做政治思想工作,也是这个理。我们说话办事,不能象杂技演员耍绳子那样,上下紧忙乎,四面八方都很圆,就是不贴身一不接触实际。

其实,李随国所有那些令人感到“新鲜”的事情,有什么新鲜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写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上;“不唯上,不唯书,要唯实”,写在****同志的著作里;实事求是,不尚空谈,毛主席几十年前就讲过了。他不过是把这些原则放在连队的具体工作中,针对八十年代连队政治思想工作的新课题作了一点尝试一点探索而已。然而,仅仅这一点探索,便引出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来。这是多么令人鼓舞的事情啊!

探索吧!李随国,同众多的战友一一包括向你提出过种种疑问的战友们一起!在政治思想工作这个最复杂最富有变化的领域,新情况、新矛盾、新课题新的历史条件所带来的一切,横在我们的面前,如同深浅莫测的激流。从此岸到彼岸,最平坦最方便的道路在哪里呢?有时候,几根铁索便载起了中国革命的车轮,但要用大渡河先锋们的勇气去换取。

1981年10月

陨石之歌

作者无意将他奉为明星,因此本无所谓陨落。但在生活骤起骤跌的一刹那,他的心灵与天空中的一颗流星产生了奇妙的谐振。于是,我们从他的生物波中收到了一支陨石的歌。

写在前面——“异物”

它(他)在单调、枯燥并充满凶险的那小领域如鱼得水,而当突铺落进充满人情味的现实世界时,它(他)简直吓坏了。齐长明满头虚汗,睡在病床上,沉得象一摊泥。护士来了,在他那已经很难进针的臀部打了一针,走了,他仍不知道……他失速、失重、没有知觉,任凭自己在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宇宙坠落。怀着莫名的恐惧,他向茫茫旷野呼喊:我这是从什么地方来,到什么地方去啊?……

“大家知道——我们这里是步校外的步校——”空旷中传来重叠的遥远的回声,他辨出是王副师长在教导队开学典礼上做动员。“我们要在九个月内学完步校一年半的课程,而且要保证质量不低于步校……大家有决心没有——?”

“有”气血方刚的受训班长们一声嘹亮:“百米”起跑线上扣响了发令枪声。跑啊,九个月完成一年半的课程,必须开步就跑;加上彼此心照不宣的竞赛,岂不是一场在高速传送带上进行的百米赛!齿人意料,营部代理书记齐长明带领的炊事班长、打字员、给养员、代理会计……这一班“散兵游勇”,不出两个月,竟把卫生红旗夺过来了,歌咏、队列也名列前茅,冲锋枪第二练习考核,又打了个全队第一名!齐长明本人则在“四会教练员”考核中获得了最高分!

齐长明参军以来尽管荣脊累累,象这样投合脾胃的正规训练生活还没有过。他成天想撒欢儿。大量的体力消耗,迫使一些农村兵也不得不学着用一点麦乳精和巧克力;齐长明不用,他觉得精力足够应付并有余剩。训练和工作之外,他另加一两个小时的写作:《怎样当班长》……青春的火焰尽情喷射,生命的火箭摆脱一切身外之物,越飞越快,越冲越高……而厄运就趁他不在意的时候悄悄降临了。四月二十九日早晨,他带领全班跑完了一万五千米武装越野全程;早饭之后,又挥舞小圆锹进行“土工作业”。下课的时候,他感到腹胀,来不及卸装即跑去小解。突然,他眼花了:我的尿怎么是红的?!……

齐长明无可奈何地脱出了高速运行的轨道。两个月过去了,尿血不止,且原因不明。——等待他那瘫软的身体和沮丧心灵的,依然是叵测深渊……

突然,他的没着没落的双手似乎抓着了一股游丝:“长明,长明!……”一声声亲昵的呼唤从远处飘来。他不待睁眼就“认”出来了:“爸爸!”

是的,爸爸——某高级陆军学校的训练部长接受例行的身体检查,也住进了这所医院。

晚饭之后,父子漫步在后院幽静的田埂上。父亲有意落后半步,从侧面打量着久病之后显得更高更瘦了的儿子。这是他唯一的儿子,可长到十四岁上,还很少穿过新衣服呢。爸爸、妈妈或姐姐穿过的,大改小,女改男,从北京穿到开封。儿子参军以后,家里没寄过一分钱、一块糖、一个布丝,也没为他的“前途”操过心。一九七八年,长明几个要好的同学相继考上了大学,妈妈着急了,想让他早点复员准备功课,齐部长没同意。因为儿子服役期未满。现在他服役期满了,又病成这样,是否可以考虑一下呢?即使为了安慰一下病中的儿子,他也该说几句了。

“长明,对身体不要考虑过多。如果不能在部队工作了,就早点复员吧。”

这是一句多么平常的话呀!可在齐长明听来,简直如五雷击顶。“复员?!”他的脊背倏忽渗出汗来:那就是说,再不能回教导队了,再不能上训练场了,再不能……?“不!”他痴呆地站住了,仿佛再跟进一步就将踏入别一世界。“我不走,我还当兵,我还有好多事没做完,我……我不复员!”他简直在咆哮。

儿子异乎寻常的激动,把父亲吓了一跳。他忽然想起:儿子当兵三年,给他寄回来三张立功喜报。想起他在信里说过,他是那么热爱他的连队,热爱军人的生活,渴望在部队做一番事业……这正是一个老军人引为骄傲的啊!……几乎出于本能,他立刻想到了一个成全儿子心愿的途径:调动。是啊,他的属下也有部队,在那里不同样可以为军队建设出力吗?

与其说他这样想是出于爱子,不如说是爱才。早在长明当兵刚满一年的时候,便对我军传统的投弹训练方法产生了怀疑。他阅读了《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力学》等资料,发现投弹所需要的主要是前锯、胸大、背阔和肘腕等联为一体的肌肉群向前上方的爆发力;而连队目前通行的俯卧撑和拉单杠练的却是肱二头和三角肌的慢性收缩力和支撑力,怎能不事倍功半!他寻师访友,反复体验,终于总结出一套符合科学、省时省力的训练方法,写成了《投弹训练为什么事半功倍》的论文和一份详细教材,《解放军报》在头版加编后语做了报道。这在我们的训练部长看来,简直比收到立功喜报更令人欣慰——他赞赏这个“战士”勇于探索和科学练兵的精神。他所在的院校也为之轰动。于是有人向部长建议:“把他调到咱们这儿来不好吗?”齐部长摇头:“只要他肯学,在哪儿都一样。”而现在,这个“战士”的状况显然已不能胜任基层工作,如果说在那里是个“废物”的话,那么到院校来做些教学辅助工作,岂不是“废物利用”,一举两得吗?

想到此,父亲用试探的语气说:“如果你愿意长期在部队工作,我也支持。来之前曾有人向我提议:如你身体支持不了,能不能调动一下工作?”

“调动?!”谁知这两个字比“复员”更糟一他想到的是社会上某些干部及其子女已经做和正在做的事情,那正是他深深鄙弃的。他躲避这种关系的影响犹如躲避瘟疫。不久前,一位刚穿上“四个兜”的干部子女对他说:“嘿!我也不知道怎么被提的干,其实我心里很想复员呢:”说得多么轻俏、得意!齐长明却深为此人“幸运”地丧失了人格的独立,丧失了革命军人之魂而惋惜!

“我不调,就是复员也要队我们部叭走!……”齐长明觉得这张无形的网正趁他无力的时候围过来,他感到惶恐、委屈,他要挣扎,抗銜,决不屈从。他呜呜地哭起来了!

真是“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其志”!站在儿子一不,一个年轻的共产党员面前,戎马四十年的老军人被震撼了。他不想做任何解释。他赞赏甚至羡慕这种童贞般纯洁的信念。也许我们的齐部长想到的还要更多,更多,眼里不觉闪出一丝亮晶晶的东西。他背过身去抹了一下,一声不响,独自踱回去了……

一一这是发生在一九八〇年夏天的故事。这时候,如果我们具有爱因斯坦那种富于贯穿力的眼光,将发现这个“兵”正站在几条作用线的交点上:从这一年起,我军不再从战士中直接提拔干部,入党限制比例一换句话说,当兵已不再是人们热衷的“仕途”;而社会生活的色彩与滋味空前丰富起来,对处身军旅生活的青年人发生着强烈的吸引力……可是,在这一切条件面前,齐长明却是一番这样的反应!无怪乎几个中学时代的好,友听了他的感遇以后叹道:“你呀,长明,真担心你走到大街上,会被当成是另一个星球上掉下来的——异物!”

同类推荐
  • 峭壁嶙峋石斛情

    峭壁嶙峋石斛情

    两兄弟扎根深山,种药八载,辗转多方,终于觅得伯乐,识得“仙草”,仙草才得以重见天日,为世人所知,从而造福人类。
  • 外国诗中国画

    外国诗中国画

    《外国诗·中国画(英汉对照)》精选了103首外国现代诗歌原作和名家汉语译文。并收录了103幅国画佳作,写意西方诗文意蕴。《外国诗·中国画(英汉对照)》作者汪涛其作品先后入选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和第六届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1990年开始《外国诗·中国画》的创作活动,先后创作了澳诗/中国画52幅;太平洋岛国诗/中国画109幅;美国诗/中国画45幅;日本诗/中国画20幅;德国诗/中国画59幅。1994应邀出席“南太平洋国际艺术节”。53件《新诗/中国画》作品在惠灵顿国家档案馆展出,全部作品被新西兰国家档案馆收藏。
  • 人间有味

    人间有味

    在汪曾祺的文字里,生活是很有意思,有滋有味的。在他的笔下,简单的一茶一饭,一人一事,都洋溢着情趣。汪曾祺先生说自己是很爱逛菜市场的。看看生鸡活鸭、鲜鱼水菜、碧绿的黄瓜、彤红的辣椒,热热闹闹、挨挨挤挤,让人感到一种生之乐趣。《人间有味》前两辑尽写吃食,譬如:《昆明的吃食》中,写到过桥米线·汽锅鸡,干巴菌、牛肝菌、青头菌,护国路白汤羊肉,玉溪街蒸菜,葱油饼、锅贴、片儿汤,火腿月饼、酥皮包子,玉麦粑粑,洋芋粑粑,摩登粑粑;《五味》中说到山西人能吃醋,辽宁人爱酸菜白肉火锅,北京人吃羊肉酸菜汤下杂面,福建人、广西人爱吃酸,南方爱吃甜,四川人口味偏爱麻辣等让人不由在心中勾画起一张美食地图;《故乡的食物》中,写到炒米和焦屑,淌着红油的鸭蛋,咸菜慈姑汤,各种河鲜、野味和田间地头的野菜;《食道旧寻》中写老舍先生的好客、沈从文经常吃米线,陶重华、吴宓、张宗和、孙凤竹、崔芝兰、沈有鼎、吴征镒诸先生在牛肉面馆的定期聚会;写冰西瓜的技巧,写豆腐的各种做法……让人不由觉得垂涎三尺,美味藏在街巷和普通人的厨房里。后两辑写亲情、友情、街巷之情和乡情,充满着浓浓的回忆。那种淡泊、洒脱、释然的心境透过纸被,直抵人心深处。
  • 工作漂流(译文纪实)

    工作漂流(译文纪实)

    8位日本年轻人的职场故事,8场“迷惘一代”的生命漂流。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终身雇用制和论资排辈的时代走向终结,就业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雇佣者和被雇佣者的双向选择带来的是自由,也是压力。这一时期之后进入职场的日本年轻人被称为“迷惘的一代”。曾经,找到一份工作就意味着稳定的人生;如今,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跳槽,创业,出国深造……三十岁上下,换跑道似乎还不太迟。年轻人以不断改变对抗不安,在职场中漂流不定,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方式。可究竟如何改变,该漂向何方?
  • 尖锐的信任丛书

    尖锐的信任丛书

    “丛书诗”是诗人臧棣倾力创作的第二波系列诗。本诗集收录的“丛书诗”,精选自诗人在2005年至2013年间写作的系列诗。以“丛书”之名后缀在诗的题名之中,诗人的意图是,在我们和世界的关联中,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感受力的偏差,我们对这个世界本身的想象能力和体悟能力,已严重退步。凭借强大的日常逻辑,我们善于从辩论的角度去看待我们和世界的关系,但从感知的角度去领悟我们和世界的相遇却极其匮乏。在人对自然的改造过程中,在人介入历史的方式中,由于我们对身边的事物采取的漠视态度,人类自身的生存面貌也变得越来越模糊。要改变这些,我们必须恢复诗的立言功能,通过重塑诗的感受力,通过“丛书”的方式来认真看待并尊重与我们共处的每一个事物,我们或许有可能获得一种新的知识,帮助我们重新感受世界。
热门推荐
  • 过份帅气的老汉

    过份帅气的老汉

    十七岁青涩少年,为何一夜白发?一群高龄老汉,为何风靡整个星球,一双双沧桑的昏花老眼,又怎么杀尽天下中老年女同志?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这一切,其实只是高三的学渣牛小强,某一天发现了身边的世界,忽然就变化的面目全非,自己收获了一群老爷爷。一群貌似不怎么靠谱,不安套路来的老爷爷开始。请相信:这是一个温暖、而小清新的励志故事。
  • TNT的团宠

    TNT的团宠

    快来看看TNT在一起是什么样的体验吧
  • 未曾携手

    未曾携手

    明明决定不在见她,却不知何时,早已对她爱之入骨。你是我的缘,却未曾与你携手。
  • 三生三世我是谁

    三生三世我是谁

    我是谁?历经三生三世,我到底算是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还是我!
  • 重生之嫡女大翻身

    重生之嫡女大翻身

    上一世她在愤恨中离世,眼看着自己的一双儿女失去性命,却无能为力。奈何上天让她重活一世,这次誓将那些人踩在脚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颤战纪

    颤战纪

    那一天,一道腥红如血般的弧线,划破那一夜的死寂,在北极中心引动全球感知的巨大地震!人们天性对未知的恐惧与好奇,导致各国领导人,多次派遣国际级别的特种战队,甚至军队前往那北极之地,不下千人,无一返回……而天灾也正是宣告爆发!他,狂傲不羁,目中无人。对敌杀伐,毫不留情!一封神秘的邮件,来自一个神秘的组织,自己的父亲似乎又与那个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未来高科技与超级人类的结合,突破生命的桎梏,冲向星际的深处!来吧,颤战纪的超级世界,时间与空间的穿梭,无尽的神奇!
  • 你是未完待续当局者的迷

    你是未完待续当局者的迷

    春风带来温暖,秋风带来寒意,还有一段十一月给我带来的谎言
  • 农家四姑娘之寒梅飘香

    农家四姑娘之寒梅飘香

    她是家里最出众的女孩,也是最叛逆的。周末不回家,打架斗殴的地方从来少不了她的身影,在学校里呼风唤雨,在尔虞我诈的社会混的风生水起。可是,谁又知道她的苦楚,谁又了解那颗脆弱的心……一场家中的变故,让她学会了坚强,不断的努力终于摆脱了贫困与自卑,不懈的坚持也实现了理想,爱情、亲情都是需要珍惜的,梅花香自苦寒来,春去秋来满园飘香;宝剑锋从磨砺出,巾帼须眉纵横四海。(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我家竹马有点撩

    我家竹马有点撩

    玩心大起,混进别的学校,却被自家亲哥提着回来,某女不服气“凭什么我不能玩玩”江煜一脸黑线“因为,爸妈让我亲自抓你回去,你以为我愿意?猪都没你重。”江绾“你是猪。”………………“你们是不是我爹妈啊!怎么不告诉我”江煜“告诉你能改变什么?”小时候经常和她打架的竹马回来了。天不怕地不怕的江绾就怕叶琛。“哼,我告诉你,叶琛,你敢惹我,我就一巴掌把你拍墙上,扣都扣不下来”江绾大言不惭。后来……某人被定在了墙上……“琛哥哥,我错了,快放我下来呜呜呜,我不要面子啊”同学“听说你小竹马回来了?帅不帅?”“还不是小时候那样,就是饭吃的比以前多”某男听见了,一把拎起她就往墙上丢“我不仅吃饭,还会吃人,你要不要试试?”“琛哥哥,我错了,你帅你帅你最帅,你是我见过最帅的……食人兽。”江绾终于又被定在了墙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